03.02 “今年要在臘月二十八就貼春聯,因為三十是立春,二十九是絕日”,這說法對麼?

小快看世界


為什麼要去迷信呢?

為什麼要去給日子貼標籤呢?

為什麼要說那些無聊的話題呢?

我們相信知識!

我們相信科學!

我們相信明天的太陽

還是紅豔豔的!

我們相信——

知識給了我們指引。

科學給了我們眼睛。

我們一直相信————

幸福

是奮鬥出來的!



孤獨寒梅697


“今年要在臘月二十八就貼春聯,因為三十是立春,二十九是絕日”,這說法對麼?

今天是我們村的大集,一大早就被媽媽派去買春聯,本來我是不想去的,因為今天比較冷,再就是離過年還有幾天,等暖和了一點再買多好,結果被媽媽臭罵了一頓,原來今年臘月二十九是絕日,明天也就是臘月二十八就要把春聯貼上,如果今天不買明天再買就來不及了,聽完媽媽的解釋我也就隨隨便便吃了點東西去大集上買春聯去了。那麼今年的臘月二十九為什麼是絕日呢?在絕日就不能貼春聯嗎?


很多人一聽到絕日就會想到世界末日,其實絕日在這裡是形容一個季節的結束。因為今年立春的時間在大年三十,所以在立春的前一天就是冬季的絕日,從此以後這一年的冬季從此結束,以後就是春季了。除了立春前是絕日以外,立夏,立秋和立冬的前一天也都是絕日。其實絕日並不是說這一天是一個不好的日子,但是因為人們對“絕”這個字比較敏感,也比較避諱,所以在結婚,搬家等大喜的日子便會避開絕日這一天。

那麼為什麼在絕日這一天不能貼春聯呢?我們常說過年過年,但是過年到底指的是哪一天呢?是大年三十晚上還是大年初一,還是一直到正月十五十六呢?其實過年並沒有具體的日子,但是人們都喜歡將貼春聯作為過年的開始。過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都喜歡在新年伊始就有一個好的開頭,所以作為過年開始的貼春聯,當然就要避開絕日這一天。因為今年大年三十是立春,那麼臘月二十九便是絕日,所以有在臘月二十九貼春聯習俗的地區便會提前到臘月二十八來貼春聯。

其實,現在很多年輕人根本沒有聽說過絕日這一說,也根本不會想到要提前一天貼春聯。我奶奶經常說新事新辦,不管怎麼做都對,只要心是好的就行。這就和什麼時間貼春聯是一樣的意思,很多地區大年三十貼春聯,也有一些地區是臘月二十九貼春聯,不管是在哪一天貼春聯,只要是滿懷對未來新生活的期望,都是正確的,你們覺得呢?


小馬話三農


今年要在臘月二十八就貼春聯,因為二十九是絕日,三十是立春,這種說法對嗎?

打開手機上網一看,漫天都飄著臘月二十九是絕日,三十是立春,這兩天都不能夠貼春聯的傳說。不能不說網絡的發達,傳播知識的途徑令人目不暇接。只要點開手機,正確的錯誤的,各種信息紛至沓來,讓人云裡霧裡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也不知道究竟誰說的對誰說的錯,到底該聽誰的。

如果沒有手機,沒有網絡,我相信沒有幾個人會知道,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是絕日。人們根本不曾聽說過絕日這個名詞。這下倒好,網絡上流行了絕日這個名詞以後,鬧得人們臘月二十九,臘月三十這兩天都不敢貼春聯了。

我想說,有些東西信則有,不信則無。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對於好人來說,哪一天都是黃道吉日,對於心術不正的人來說,哪一天都是末日。大家完全不必拘泥於形式,也不必在意別人怎麼說,更用不著聽網絡上的一些人胡說八道。網絡上的很多文章,純屬於為賦新詞強說愁,也或者是他們為了烘托一下過年的氣氛,強拉了一些莫名的理由來難為大家。

歷來過春節都是臘月二十九或者大年三十這兩天貼春聯,偏偏今年就不可以了,只因為今年的臘月二十九是立春的前一天,臘月三十正好又是立春,所以這兩天就不能夠貼春聯了。可是貼的太早了,如果趕上颳大風的天氣,還未等到春節,貼的春聯就會被風颳掉。二十九和三十都不能貼。再晚也不能拖到正月初一貼春聯吧!活了這麼多年,我還是第一次聽說臘月這兩天不可以貼春聯

還是那句話,看自己的時間安排,哪天方便就哪天貼,我們農村人常說:聽兔子叫還能不種豆子啦?兔子願意叫就叫著,農民想種豆子也儘管種就是了。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看法,如果大家願意聽信網絡也隨意。


一品小十六


看了這個問,我想說幾句,首先回答臘月二十八貼春聯是對的,為什麼不在二十九,三十去貼春,我們的民間民俗大家最愛的一個字是吉字,過年是一年之中最有代表性的傳統節日,人們為什麼非常重視,因為是一年的結尾又是新一年的開啟,任何一個家庭都希望有一個完好的年尾和美好的新的一年的開始,這個問在今日頭條從多個角度提出,就是沒有凝問也變為有凝問了,很多人也從各個方面對這問作了解釋,到底是越談越明或是越談凝問越多,就說二十九是破曰,絕曰,三十是破日來說,又有誰願意把福字與破,福字與絕相碰呢,本來春聯所寫的內容都以美好願望為出發點而寫的,誰又願意把美好的希望放在又破字這天,絕字這天,我想大家都不願意將希望放在破字,絕字上,為了過好這春節,大家說吉利的話,為了美好的願望通過辛勤的工作早日實現,提前提升過年的年味,早點把美好的願望請到家門那就臘月二十八把春聯與福字貼上大門,祝願大家的美好願望一定在己亥年實現。


雨過天晴10474


簡言之,夕就是末。從始到未的一個過程,循環往返。夕,分日夕和年夕;我國的農曆是陰陽曆的合體,以月亮為基準;區別於西方的公曆以太陽為基準。日分十二時,從子始亥末;年分十二月,正月至臘月交替運行。中國年過除夕是舊歲和新年交替的時間,不以二十四節氣為準,不可混談。如按節氣說肯定有十三個月一年的爭論。年未除夕是臘月的最後一天或二十九或三十,除夕夜子時一刻分兩年,這是因為子時是前夜十一點到凌晨一點,公曆的二十四時處在它的中間位置。話說回來立春和除夕沒有關係。再說貼春聯的習俗,都說是年三十午時前,按這樣說法,今年立春的交時是年三十的十一點十一分。已進入午時,那麼十一點前貼就可以了。幹嘛東拉西扯那麼些禁忌呢?過年是心情和願望,順心順意就好。謝謝!


順然居士凡塵過客


少來這一套,我們老家每年都是三十貼春聯,沒有28.29貼春聯那一說 家家戶戶都是三十貼,還有俗語,二十三,祭灶關,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殺只鴨,二十九,歇歇手,年三十,貼花門,初一,倔這屁股亂作揖。

家家戶戶,年年如此,也沒有什麼絕日不絕日,所以呀,那就是一說法 不必當真。一個村,一個鄉,一個鎮,一個縣都是如此。難不成整個縣都不好嗎?不會吧,老天爺可沒功夫和這麼多人鬧錯彆扭 他也想歡歡喜喜過大年,所以,想那天貼就那天貼吧。

我現在離開老家,住市裡,市裡規矩是二十八九 貼花花。

我呢,習慣三十貼了 ,就還三十貼。我們的風俗,貼上就是過新年了,不能幹活,只能吃喝玩樂。


尚步家居


今年要在臘月二十八就貼春聯,因為二十九是絕日,三十是立春,這種說法對嗎?

新年的氣氛越來越熱烈,很多人都回到了自己的家,準備和家裡人過一個團圓年。年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很多人都非常的重視,我們的老祖宗也留下了很多的一些老規矩,這些老規矩都值得我們去學習遵守。最近就聽村裡的老人說,今年二十九是絕日,三十是立春,所以就要在二十八貼春聯,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什麼這麼說,其實這裡面牽涉到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兩個重要東西 “四絕日”和“四離日”。



“四絕日”指的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這個時候正是五行之間交替的日子,以立春為例,就是“木生水絕”,因為春天萬物復甦,百草樹木的生長需要水份,所以會有這種說法;“四離日”指的就是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交界的最後一天,也就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在人們的傳統觀念裡認為“四絕日”可以和“死絕日”想通,“四離日”指的又是一個季節的結束的時候,寓意都不是很好,所以人們一般不會選擇在這些時候出行和辦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主要是為了避諱。當然貼春聯的話在一些人心目中也是很重要的事情,自然人們認為不能在這兩日貼了,要選擇在二十八日就貼好,這是很多人對於美好生活的期盼,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實貼春聯只是為了表達人們在節日到來的時候內心的喜悅,為了表達對客人的熱烈歡迎,也並沒有什麼實際的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人家都會選擇不貼春聯,覺得很麻煩,貼春聯最好是在大年30中午貼,這樣能夠很好的保護好春聯,不然在28貼的話,估計早被風吹壞了,至於“四絕日”和“四離日”和人們的出行有關係,和貼春聯是沒有關係的,不用太在意。


老農民說事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今天是陽曆2019年1月31日,陰曆臘月二十六還有三天就是立春節氣,還有四天就是我們傳統的節日—春節。春節是四季的第一個節日,我們先民在漫長的生活中天人合一,根據天時地理演推出了春、夏、秋、冬俗稱四季。

今天在忙碌中自家四叔來家裡辦些家事,說話中叔叔告訴我今年貼春聯要提前貼也就是臘月二十八就要貼春聯,說今年要提前貼春聯(以往都是臘月三十上午貼春聯)這樣吉利。

我欣然答應。

叔叔這樣說從傳統的角度理解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今年臘月二十九是冬天的最後一天,俗稱“絕日”。“絕日”的意思是說臘月二十九是冬天的最後一天,臘月三十就是立春節氣,所謂的“絕日”就是冬天的結束。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其民俗也有差異,有些地區在春節貼春聯的風俗中會避開在冬天最後一天貼春聯,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絕日,認為在“絕日”裡張貼春聯有不吉利的意思,並且在民間還有有臘月忌尾、正月忌頭的說法,在臘月最後這幾天和正月初幾的這幾天,都要有一些所謂的禁忌,比如說話、做事,都要考慮是否吉利。

我的家鄉—高青,在商時屬青州,戰國時,屬齊,秦時,置狄縣,隸臨淄郡。我的家鄉有上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貼春聯是每年春節前家家戶戶都要做的一件迎春活動。比如貼春聯、包餃子、祭奠先人、穿新衣、走親戚、看花燈、踩高蹺、跑旱船.......,這一切勾畫了一副豐富多彩的迎春文化盛會。今年貼春聯在筆者看來,臘月二十八貼也行,臘月三十上午貼也行,重要的是一份人文情感的寄託。

四季輪迴,歲月流逝,忙碌之餘一杯紅茶,手捧一本王陽明的《傳習錄》細細研讀,細細品味,人生除去生死在無大事。

春天,一個讓人們對生活充滿無限希望和遐想的季節。


一凡看世界


"今年要在臘月二十八就貼春聯,因為三十是立春,二十九是絕日″,這說法對麼?

這不,今天已經是臘月二十七日,離大年三十剩下3天的時間了。農村人過大年最不能缺的環節就是貼春聯、掛紅燈籠了,這春聯、窗花這麼一貼,過年的氛圍就越來越濃了。



往常的時侯,人們貼春聯的時侯從沒有糾結過什麼時候去貼。這不,今年的立春正巧是年三十上午11:14,許多人便開始糾結。原本打算年三十上午貼春聯的,聽別人說立春不能貼,得趕在立春的節氣之前貼。


那就提前一天吧,可農村老人又說,這臘月二十九日是絕日,屬一年中4絕日中的第一個,還是不能貼。那到底什麼時候貼可以呢?於是有人說,那就臘月二十八日貼唄,這才算是對於貼春聯這個問題暫告一段落。

其實,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對於是哪一天貼對聯最好,完全取決於當地的風俗習慣。不是嘛,過去農村有句話說"信神有神在,不信神不怪″,我覺得貼對聯也是如此。

貼對聯,掛燈籠,過大年,圖得就是個吉利、喜慶,何必因為這貼對聯的時間去糾纏不清呢?

如今,一些小區物業規定,這樓道上禁止亂貼亂畫,當然這春聯也在禁貼之列。想一想,還是農村老家的年味兒濃一些。對於這個問題,你怎麼看待呢?歡迎朋友留言一起討論。


建行漸遠


過大年,每年總是要貼春聯的,貼了春聯,家裡看上去煥然一新,才有過年的喜慶氣氛,寓意著新的一年裡事事如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在我們那裡,貼春聯並沒有嚴格的時間規定,也沒有那麼多講究,最早的一般是在臘月二十八就開始貼春聯了。

我家每年都是在大年三十上午開始貼春聯,一般都是我和弟弟一起貼,先把家裡的門框上面舊的對聯撕掉,在門框兩邊塗抹漿糊,都對聯貼整齊,然後貼門神,院子裡還要貼滿院春光,福字,在家裡的車上要貼,門後面,糧倉都要貼上吉利的對聯。家裡貼完以後,最後在大門外邊張貼對聯,大門是一家的門面,貼對聯要貼最大氣,最好看,最有文化內涵的對聯,貼完以後,在牆上貼上出門見喜,貼完之後放個鞭炮就完事了,下午和媽媽一起包餃子,晚上大家一起圍著火盆看春節聯歡晚會。

有人說今年二十九是絕日,三十是立春不能貼對聯,我從來不信這個。貼對聯是為了迎接新年,不知道怎麼回事又把絕日和立春扯出來點關係。大家的腦洞真是大開,甚至個別人說的真像那麼回事,我差一點都信了。今天關於這個問題我還專門問了老一輩的爺爺奶奶,他們都沒有聽說過類似的說法,只說結婚需要根據雙方的八字看日子,貼春聯沒有那麼多講究,在三十貼就可以,可能我們這裡的風俗習慣和別的地方不一樣吧!

什麼“絕日”“離日”的,我也不知道是什麼,搞不清楚,即便是搞清楚了,我也不會當回事,現在都是什麼年代了,還相信這個,封建迷信的東西,如果按照老黃曆上面所寫的,碰見所謂的諸事不宜的日子,乾脆什麼事都別幹得了,在家歇著好了。

還有立春,立春不就是說明了春天來了嗎!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或早或晚,有時候立春在年前,有時候在年後,每年都不一樣,有人說立春在大年三十好,也有人說在三十不好,到底該信誰的呢?立春和貼對聯又有什麼關係呢!立春這天不能貼對聯,中午11點立春,說上午能貼,下午不能貼,我認為完全是牽強附會之說,不可信。

貼對聯是春節的習俗,沒有那麼多的講究,即便碰上了諸事不宜的日子,春聯往門上一貼,紅紅火火的,哪裡還有什麼忌諱之說!貼了對聯這天也就變成了吉利的日子。

心善之人,百無禁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