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農村俗語“立春寒,一春暖”,今年立春後還冷嗎?

亞亞X


今日正月初十,明天就立春了,這個冬天不太冷,很多人都在問,馬上就要立春了,是不是預示著冬天將要過去溫暖的春天就來了,立春之後天氣會慢慢回暖這個沒錯,但應該還是需要一個過程,尤其是在剛立春之後,氣溫還是會比較低的。

今年冬天氣溫一直不低,應該是“冰上走”的日子卻暖陽高照,我們膠東這裡整個冬天只下過一場雪,而且還是第2天溫度直接上升,雪全都化了。可能也正是因為這個冬天氣溫高,病菌肆虐的緣故,導致了我們這個春節肺炎疾病高發,全國人民都趴在家裡不出門,連走親戚拜年都省略了,不過雖然這一個冬天不太冷,反而過了年之後的這幾天,氣溫有些反常了。

初三初四一直是陰天大風,天氣冷再加上病毒肆虐大街上一個人都沒有,今天更是爭氣,竟然還下雪了。今天外邊可真的是冷,氣溫直接降到了零下五六度,比前兩天冷多了,雖然還沒有立春,但是在離立春還有兩天的時候,氣溫驟降,颳風下雪,證明立春之後天氣也不會立馬變暖和,可能還會有倒春寒。

說起倒春寒,大家都不陌生,最近這幾年不知道是因為什麼緣故,氣候總是比較反常,該冷的時候不冷,該暖和的時候不暖和。明明冬天應該天降瑞雪,反而有時下雨有時晴天,那立春之後應該是春暖花開,相反年年都有倒春寒,果樹、莊稼都被凍個措手不及。別看倒春寒不是什麼大的天災,但真正輪到果農身上也很夠受,立春之後天氣剛有點溫暖,果樹莊稼也開始慢慢發芽,可是一個倒春寒氣溫驟降,保護不及時就會凍死,嚴重影響質量和產量。

家裡今年種的小菠菜,由於今年冬天一直比較溫暖,所以提前沒有做任何的防凍措施,前天去地裡一看,全部都凍爛了,一顆長成功的都沒有。

從天氣預報來看,這幾天氣溫都比較低,一直到後天立春都比較冷,所以要提醒大家,不要覺得立春之後春天就來了,可以開始脫棉衣棉褲了,這個時候才更容易生病,農村的老人們不是說嘛要“春捂秋凍”,春天即使來了也要多穿衣服捂住,因為冬春交替之時是各種呼吸道、心血管疾病多發的時候,因此一定要引起重視。即使溫度比較高,天氣也不冷,那也不冷輕心大意,否則抵抗力下降疾病就會找上門。

搞農業種植的要有提前做好防凍害準備,一整個冬天都比較溫暖,可如果到了春天突然降溫,果樹莊稼就會受不了凍害。所以提前做好防凍害準備,有備無患才能增產增收。


一品小十六


都說今年是個暖冬,就拿我們湖南來說,明天都要立春了,一場雪都還沒有下過。往年可不是這樣,在我們這個小山村裡,屋門口的那座山尖尖,每年都會凍上好幾回。我尋思著這立春後進入春天,天氣會愈加暖和,看來這個冬天雪是看不著了。

不過我那年愈八十的爺爺卻有不同意見,說在我們農村,老祖宗們經過多年觀察總結,有一句俗語,叫做“立春寒,一春暖”。意思就是說立春這天如果比較寒冷,那麼接下來的春天就會逐漸暖和起來,不會再出現極端寒冷的天氣。

老一輩人憑的是經驗,我們試著從科學的角度來看看這句俗語有沒有道理。

我們知道,氣溫降低通常是受冷空氣的影響。在我國,立春後的一段時間內,冷酷的冬季風會慢慢轉變為暖溼的夏季風。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不時會有從西北過來的冷空氣搗亂,冷空氣南下後,與南方本土的暖溼空氣一衝突,就會形成持續性的低溫陰雨天氣,這也是倒春寒的由來。

氣象學家還從中發現一個規律,這股搗亂的冷空氣來得越晚,氣勢就越強,降溫範圍也會越廣,最終出現倒春寒的可能性則越高。

還有一點,就是在這十天半月裡,如果平均氣溫比往年低到2℃以上,那麼就會大概率出現嚴重的倒春寒現象。

如果這股冷空氣來的越早,比如說在立春時就來了,那麼隨後的影響範圍越小,強度越低,持續時間也會越短,也就意味著這年的春天不會太冷。

氣象學家通過科學研究得出來的結論,竟與這句農諺中的判斷不謀而合,由此可見許多農村裡老一輩中口口相傳流傳下來的俗語,有著一定的科學道理和可信程度。

今年立春後還會不會變冷呢?

我們可以根據以上規律,從這段時間以來的平均氣溫來加以分析。眾所周知,這個春節比起往年來暖和許多,前幾天更是豔陽高照,以至於我家門口的那些花花草草都提前開花了。

再結合立春前後這段時間的天氣表現,立春期間明顯有一個降溫過程,說明西北方向的冷空氣已提前到來,因此立春這天算是比較寒冷。

所以綜合以上兩點,今年立春後天氣再變冷的概率應該比較低(附上長沙立春前後40天的天氣預報圖表)。


湘俚伢子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說心裡話,僅憑“立春寒,一春暖”這句俗語,我是不敢妄下斷語的。但是,“立春”緊挨著“大寒”,“冷”是必然有的,只是時間長短問題。


今年三九、四九、五九大部分地區氣溫偏高,我們這裡最近這幾天在—2℃~12℃左右。今天下午5:03立春,氣溫—2℃~11℃,有3~4級北風,之所以不冷,我們能知道的就是沒有刮大北風。為什麼沒有大北風,我不得而知。



根據“立春寒,一春暖”這句俗語推論,應該是“立春暖,一春寒”。今天—2℃~11℃,氣溫偏高,應該是一春寒了。天氣預報顯示:

明天星期三氣溫驟降,至—1℃~2℃,

後天2月6日星期四 —1℃~6℃,

大後天2月7日星期五 0℃~9℃,

再往後2月8日星期六 1℃~12℃

2月9日星期日 2℃~14℃


看看氣溫回升多快!冷不冷關鍵看有沒有大北風。原來,我們這裡一般春風高,春天偶爾有霜凍也比較正常。但是絕對不會“一春寒”的,因為一連幾天刮北風的情況極少,所以,雖然俗語是勞動人民總結出來的生活經驗,但“天有不測風雲”,現在我們也不能完全相信的。



徐福記1230下水詩文


今天是2020年2月3號,明天就是立春的日子。立春是我國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氣,立春以後天氣會慢慢的變暖。俗話說:立春一日,百草回芽;立春一日,水暖三分; 打春凍人不凍水; 吃了立春飯,一天暖一天。這些俗語都說明了立春到來了,萬物復甦,春氣盎然,春暖花開。人們對春天寄予很高的期望,因為一年之計在於春。對於立春的農村俗語有很多,題主給出的這一句俗語“立春寒,一春暖”只是其中的一句。



農村俗語:“立春寒,一春暖。”主要意思是說立春這一天如果說是天氣比較寒冷,那麼整個春天就是溫暖如春了,真正的春天就到來了,而且春天也不會出現人們想象的倒春寒的現象,天氣比較寒冷。立春是我國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氣,立春的到來預示著天氣逐漸的變暖,至少比寒冷的冬天要暖和了,許多溫度不斷的上升,可以說是百草發芽,萬物復甦的景象,一片生機盎然。



為什麼說“立春寒,一春暖”呢?這需要根據天氣變化的情況來分析。立春前一個節氣就是大寒的節氣,大寒是非常寒冷的一個節氣。由於大寒溫度非常的低,緊接著到了立春這一天,如果突然變得暖和的話,這樣隨後的冷空氣不斷的來襲,就會造成春天有倒春寒非常嚴重的自然災害,對於農業生產是極其不利的。尤其是過冬的農作物,已經拔節、抽苔會被凍壞。還有其他的植物開花發芽,倒春寒持續時間比較久就使得花朵、嫩芽等等會被凍壞。



立春這一天如果天氣寒冷,依舊延續著大寒天氣的,也就是說冷空氣慢慢的退回北方暖溼氣流,從南方不斷的向北方慢慢的移動,這樣使得天氣變化,沒有多大的異常。也就是副熱帶高氣壓不斷地向北方移動,使得溫度在不斷的上升。太陽會逐漸的往北迴歸線移動,這樣北方地區的溫度就會不斷的上升,冷空氣就不會再頻頻襲擊。畢竟一個地方的溫暖持久的天氣,必須有太陽光的照射,才能夠維持長遠,否則離開了陽光就是寒冷的天氣。



總之,對於今年立春的日子是明天的時間,也就是2月4號農曆正月11日下午5:03:12,立春的時間相對比較晚一些,但從目前來看今年立春的日子還是比較暖和的,今年的立春以後天氣會冷的。從今年暖冬的現象來看,今年立春以後天氣不會立馬變得溫暖,會出現倒春寒的概率非常的大。畢竟今年又閏農曆4月,春脖子比較長,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農業倒春寒的預防工作,儘量減少倒春寒造成的農業減產。從種種跡象來看,特別現在又是非常時期,今年的農產品的價格有望會大幅度的上升。


三農一姐


春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如果這一天來了,就意味著春天不遠了。到了春天的那一天,民間還有很多俗語。

可以說,對人們來說,春天的開始是一個重要的節氣,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也是萬物復甦的開始。

總而言之,這意味著從春天開始,地球開始復甦,所有的草都開始發芽。春天快到了。

農村諺語中也有一句話:“春初寒,春初暖”。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當然,這種說法是沒有根據的,它是對過去這個時候天氣的一個概括。

如果今天有點冷,那麼今年春天就會暖和。相反,可能會有晚春的寒冷。你應該知道,晚春的寒冷幾乎和冬天一樣冷。

晚春的寒冷之所以發生,是因為冷空氣正在南下。本來,入春後東南風常來,氣候會比較暖和,但偶爾冷空氣會製造麻煩。

如果冷空氣來了,溫暖的空氣就會回到會議上。這時,晚春的寒冷發生了。春天可能很冷。

但總而言之,只要立春,天氣就會比冬天暖和,至少比冬天暖和得多。

畢竟,寒冷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只要寒冷過後氣溫稍微升高一點,我們就會感到暖和。


一般


農村俗語“立春寒,一春暖”,今年的立春後還冷嗎?其實這句話還有下半句“立春暖,一春寒”,這兩句話是相互補充的。

明天就是2月4號了,是一年一度的立春節。立春節氣是二十四之一,並且是排在第一位的,俗話說,一年之際在於春,立春之後,春天也就慢慢來了,我們也要用嶄新的面貌迎接春天了。

當然說,立春節氣之後就說春天到了,這個關點不準確,立春只是氣候學上的說法,而農村的實際上的春天還真沒有這麼快到來。春天有六個節氣,立春是第一個,所以說,立春還是處於寒冷天氣之中。

立春寒,一春暖,說的是立春節氣這天如果天氣寒冷的話,那麼這個春天幾個月天氣都會很溫暖,那是真的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百業豐收。但是我們不要忘記還有立春暖,一春寒。這是要出現倒春寒的天氣了。

農民在春天喜悅之餘,也非常擔心春天出現的極端寒冷天氣,也就是倒春寒。倒春寒的出現不僅會使油菜、小麥受凍害,還會使春天播種的水稻種子秧苗不長,還會出現爛秧苗,這樣根本沒辦法種田了。

今年的立春之後,天氣還會冷,倒春寒已經少不了。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請關注我,我們一起進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明天就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氣-立春,立春對於閒賦在家的農民來說是一個非常具有意義的節氣,在農村有立春晴,春後雨的說法,立春晴一天,春雨就會下的順,這對於春季的土地耕種是有很大幫助的,那麼今天題主說的“立春寒,一春暖”是否會對立春後的天氣有影響呢?下面咱們就來看下今年的天氣。

小農人現在在東北,東北這個冬天屬於暖冬了,早些年的東北從臘月入九開始,天氣會一天比一天冷,人們會在入九之前把二棉褲去掉,穿上厚實的大棉褲,而隨著現在自然環境的改變,2020年的冬天著實的是暖和,記得三九那天,街道上還出現了開化的跡象,可見東北的冬天已經慢慢的失去了“冷氣”,所以可見今年的立春過後天氣應該是會越來越暖和的。

雖然立春會暖和,但農民種地一定要小心“倒春寒”,這個不正常的自然現象會給咱們農民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的,辛辛苦苦翻的地,真金白銀買的肥料和種子如果稍有不慎就會被惡劣的天氣所折損,老人講的立春寒,一春暖,只是老人們通過經驗來總結的,但應用到現在是不具有任何意義的,所以種地的農民一定要掌握好種地的時機,不可茫然耕種,避免損失。

以上就是小農人對於立春過後天氣的一些個人見解,不管暖還是寒,大家一定要注意根據天氣適當添衣減衣哦!


布衣小農人


農村俗語“立春寒,一春暖,但是現在的溫度逐漸回暖,就造成一個早晚溫差大,白天陽光明媚,晚上異常寒冷,這就是春天的規律,尤其在我們北方,還會照常的寒冷,有句俗語說得好,招人不招水,就是河裡的冰水逐漸融化。

明天就立春了,在我們北方的天氣預告,是零下八度,到零下20度,四號,五號,六號,都是低溫的天氣,7號到12號,逐漸升溫,12號的溫度,達到零上四度,零下六度,但是這一天有小雪,正應了這句俗語,立春寒,一春暖,白天溫度逐漸回暖,晚上溫度還是零下,雖然天氣暖和了,棉襖棉褲還是不能往下扒的,因為春風入骨,還得用棉襖棉褲防寒保暖。

今年到今年倒春寒已經成定局,雖然在一個禮拜天氣,非常的暖和,但是過正月15後,還會寒冷的,使冬天的小麥,造成凍害,春暖花開的時候,果樹的嫩芽已經含苞待放,如果遇到倒春寒,會把果樹葉芽凍死,也會給果樹造成傷害,會影響質量和產量,春天天氣回暖,大地裡的越冬蔬菜,正在鑽出嫩綠的菜芽,如果遇到倒春寒,它會迅速降溫,蔬菜芽馬上又凍上了,一會冷一會熱,蔬菜就爛掉了。

雖然是立春寒,一春暖,但是也不能掉以輕心,防寒保暖還是最重要的,如果人要是過早脫去棉襖棉褲,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到時候會得風溼病的,晚上睡覺胳膊也疼腿也疼,那個時候吃什麼藥也不管事了。

在密切觀察農作物的動態,發現有凍害的發生,要及時做個預防,給自己減少損失,這是必須注意的。


三農剛子


話說“立春寒,一春暖”講的就是立春當天及前後幾天的氣溫比較冷的話,那麼整個春季都會比較暖和。

在農村的傳統習俗中,立春是極為重要的時刻,而今年(庚子鼠年)卻有兩個立春時間點,村裡很多的老人都說這是“年成不佳”,家裡種田和出門在外的都要特別小心周全。兩個立春,我們知道是因為閏月。立春(當然是指第1次)以後還會冷嗎?準確的說肯定是還會冷的。


春季的氣溫起落是比較頻繁的,冷空氣說來就來,並且北移也需要一個過程,這期間的明顯降溫肯定會讓人感覺到冷意。早春是冬天和春天的過度時期,每天的早晚溫差也比較大,一般人也是抵不住這股寒冷的。客觀來講,24節氣的劃定和規律也是我們的先輩們根據地球運動與太陽還有農業生產現象總結完善的,拿到幾千年後的現在,不可能面面俱到。

“兩春夾一冬,無被暖烘烘”這是古人關於一年中兩個立春的說法,就是說當年的冬天會比較暖和,甚至不蓋被子都行。過去這一年的冬天確實不太冷,而從地球運動規律來講,暖冬對應的就極有可能是冷空氣滯後,也就是說發生“倒春寒”的概率會很高。所以,立春後還是會有冷天氣。



暖冬和春寒,對農業生產都是比較不利的。冬天不冷,對害蟲和寄生物的自然選擇就忽略了,蟲卵不滅、害蟲不死,開春後農作物生長就要被侵蝕。而春寒料峭就會導致農作物播種育苗的推遲,甚至會把農作物幼苗凍傷和凍死。除了廣東、福建和江西等地區外,一般冷也就冷一個月左右了,等到陽春三月就基本不冷了。


農紀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這一天若是到來了,也就意味著春天已經不遠了。在立春這一天,我們民間還是有大量的俗語的。

可以說對於人們來說,立春是一個重大的節氣,是一個美好的開始,是一個萬物復甦的開始。

正如俗語當中所說的立春一日,百草回芽。吃了立春飯,一天暖一天,立春一日,水暖三分.......。

總之,所有的意思都是說,從立春這一天起,大地就開始復甦,百草就開始發芽了,萬紫千紅總是春的時刻,馬上也就到來了。

農村俗語中還有“立春寒,一春暖”的說法,這個說法到底是個什麼意思呢?

當然了這種說法是沒有任何的依據的, 這是人們對以往這個時候的天氣的一個大致的總結。

這句話就是說若是立春這一天寒冷的話,這一個春天就會是暖春。我們都知道今天2月4號,正好就是立春。

可以說今天的冷暖也關係到整個春天的冷暖。

若是今天有一點寒冷,那麼,這個春天就會是暖春。反之,就有可能出現倒春寒,要知道倒春寒的冷,也是會和冬天的溫度差不多冷的。

之所以會發生倒春寒,是因為冷空氣的南下造成的。本來東南風在立春之後會頻繁的光顧,這樣的話氣候就會變的暖一些,但是,偶爾冷空氣還會來搗亂一下。

若是冷空氣來了,暖空氣就開會迴流。這個時候,就發生了倒春寒了。春天就有可能是冷的。

總之,不過不管怎麼說,只要是立了春,天氣就要比冬天的時候要暖和一些,至少要比大寒的時候,要暖和的多。

畢竟大寒是一年當中最冷的一個時節,只要過了大寒,溫度稍微升高一些,我們就會感到有種暖暖的感覺。

今天的北京是有一點冷的,但是,是晴空萬里的天氣。看北京的樣子,今年的春天應該不會太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