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老話說“小時偷針,長大偷金”,為啥還有家長對孩子那麼放任?

教育子女是門大學問,古代雖然沒有現在這麼多以專家自居的人來指導,但是,在培養孩子的問題上,上至王侯將相,下至販夫走卒,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同一方式——“嚴管”。

老話說“小時偷針,長大偷金”,為啥還有家長對孩子那麼放任?

《三字經》中有句話叫“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解釋僅僅是供養兒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過錯。只是教育,但不嚴格要求就是做老師的懶惰了。在家有嚴父,在校有嚴師,是一個孩健康成長的基本保證,此正所謂“嚴師出高徒”也。

為了教育子女,民間還流傳有許多警醒世人的俗諺,其言看似粗鄙,其實大有道理,那些老話,對現在的家長仍有一定借鑑意義。如果對子女一味放任,孩子的幸福只是一時,有些惡果將會伴他一生。

老話說“小時偷針,長大偷金”,為啥還有家長對孩子那麼放任?

1/棒錘底下出好布,棍子下面出好人

古人教子,講究個言傳身教,那就是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樣。那時的人們,雖然不懂專家們所說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但他們在實際生活中,確實也是這樣的做的。人在做,天在看,人人都有敬畏之心。

小時候一直聽大人們重複著一個故事:有位惡媳婦,對公婆十分不友好,非打即罵,作丈夫的也不制止,一家人就這樣生活在點火硝煙中。結果自己的孩子長大了,當母親再次對爺爺奶奶“動手動口”時,孩子只說了一句話:“媽媽,你這樣對待奶奶,我也知道我長大後該做了!”只是孩子的一句話,就讓惡媳婦心驚肉跳好多天。這是從反而逆證做父母要以身作則的重要。

老話說“小時偷針,長大偷金”,為啥還有家長對孩子那麼放任?

而對於孩子,一味地溺愛,也是在害孩子。在教育孩子上,很多父母除了苦口婆心之外,還相信棍棒的威力。老家有句俗話叫“棒錘底下出好布,棍子下面出好人”。古法制布,是要經過反覆錘打才能柔軟順滑的,對於不聽話的孩子,要想讓他健康成長,適當的棍棒教育,是必要的輔助手段。如果對於那些屢教不改的頑皮孩子施以懲戒,後果會讓人很無奈的,說不定哪天就上房把屋頂給掀了。

2/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說的也是子女教育問題,這其中還有個故事,說明對待的頑劣的孩子,不“動手修理”是成不了正才的。

老話說“小時偷針,長大偷金”,為啥還有家長對孩子那麼放任?

說的是有戶人家的兩個孩子十分頑皮,每天不是趕雞就是攆狗,要不然就是禍害鄰居,氣得父母每天都要揍他們一頓。捱了打,倆兄弟才會老實一點。如果第二天放權監管,他們又照鬧不誤,所以,捱打受訓成了孩子的家常便飯。

老話說“小時偷針,長大偷金”,為啥還有家長對孩子那麼放任?

後來,由於家裡出了點事故,老兩口不顧不上孩子了,只能放任他們胡鬧。好不容易把家裡的爛事都處理完了,兩口子都累得不行,天一黑就躺到床上便呼呼地睡著了。半夜下起了大雨,老兩口被從房頂上漏下的雨水弄醒了。他們點上燈一看,才發現房頂上的瓦被揭走了好幾塊。他們知道是那兩個淘氣兒子乾的,氣得衝他們大叫:“三天不打你們,你們就上房揭瓦了。”

對於這樣的孩子,如果不時時處處給他們個緊箍咒,將來肯定會鬧出大事的——今天可以上房揭瓦,明天說不定就可以放火燒山了!

老話說“小時偷針,長大偷金”,為啥還有家長對孩子那麼放任?

3/小時偷針,長大偷金。

失敗的例子是有的。“小時偷針,長大偷金”這句話就常被恨鐵不成鋼的父母拿來訓孩子。有人會說,咱小錯不斷,大錯不犯,不行嗎?答案肯定是,不行!其實,有這種想法的本身就是錯誤的。知道麼,“小時偷針,長大偷金”這句話是用一條鮮活的生命換來的。相信有個死刑犯刑前咬掉母親乳頭的故事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在此,讓我們一起重溫一下吧。

話說有個孩子,幼年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非常溺愛他,無論他作了什麼不靠譜的事,母親從來就沒說過什麼不是。母親對兒子總是百依百順,直到成年了,還在母親的懷裡吃奶呢,她以為這就是愛了。

老話說“小時偷針,長大偷金”,為啥還有家長對孩子那麼放任?

有一天,村裡來了個賣小百貨的貨郎,他順手偷拿了人家一根繡花針,拿回家給了他娘,娘笑眯眯地誇他聰明,這麼小就顧家。因為有了孃的默許與鼓勵,這種順手牽羊的事他在村裡就沒少幹,每不有人找上家門理論時,娘總是護著他,說孩子還小,孩子不懂事,你們做大人的不能不懂事啊,不能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來欺負我們孤兒寡婦的啊。村人們只好嘆息著搖頭離開。

老話說“小時偷針,長大偷金”,為啥還有家長對孩子那麼放任?

村鄰被禍完了,他也長大了,但是,由於沒受一丁點的正能量教育,又好吃懶做,難以生存。於是,他就跑到外面去拉人家馬,偷人家牛,到處偷,就連大戶人家的金子、銀子,他也敢偷。

終於有一天,他抓起來關進牢房,判了死刑。臨刑前,他對行刑者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想再吃一次孃的奶。這要求不過份,行弄者就給他提花了方便。

老話說“小時偷針,長大偷金”,為啥還有家長對孩子那麼放任?

面對走入末路的兒子,做孃的能說什麼,當她把奶頭掏出來時,他一口就咬掉了孃的一隻乳頭頭。行刑官問他:“你怎麼咬你親孃?”他說:“我小時候偷人家的針,偷人家的雞,每回娘都不打我。要是她每回打我一頓,我就不會做強盜,不做強盜就不會要了我的命。我能走到今天這樣的地步,都是她害的,所以,我要咬死她!”

老話說“小時偷針,長大偷金”,為啥還有家長對孩子那麼放任?

響鼓不用重敲,言盡於此,希望那些有“熊孩子”的家長,靜下心來的時候,可以好好想想,這些前輩的老話,在你的成長過程到底起了什麼作用?這些話,放在當今,還管用嗎?就你所識,還有哪些與教子有關的老話舊俗呢?歡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