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現在熱播的電視劇《安家》你感覺怎麼樣?說說你們看法?

特甜大鴨梨


這是一部地產人必追劇,一單一單,都引起了地產人的回憶,某個情節,或者某個客戶,彷彿看見了當初的我們自己,看見小樓開的單,相信很多人都哭了,地產人的第一單,大多數都非常艱難,而現實中的店長,必須一會兒是房似錦,一會兒是徐姑姑,該狠的狠,該忍的忍。

旁邊兩家非正常競爭關係的存在,也確實到位,應景,許多時候你做的好只有你知道,別人做的不好客戶不知道,相反還牽連整個行業背上黑中介的標籤。

第16集,985那個客戶,現實中有很多的,這部劇裡的客戶幾乎都成交的很不容易,現實也是如此,還有那個知否小姐買房,產生了一輪投票,小三買房,我們到底賣不賣?這個問題比較牽扯個人隱私,劇中被列舉了出來,現實中也確實有,各取所需吧!行業人那麼多,你不做別人會做,外人不可以參與別人的家事。

最後,沒個地產人都是有故事的人,這是電視,也是事實,外人無法體會也看不見的,小樓的報喜不報憂,白米飯,房似錦的房四井,徐姑姑的婚變,每個人的背後都有不同的經歷,承受著不同的壓力。


小雨的賬號


如果作為一部娛樂的片子來看的話,我覺得《安家》是成功的。畢竟有搞笑,有溫情,有感動,然後也有一部分現實在裡面,所以從收視和娛樂這一塊來看《安家》毫無疑問。尤其是最近的熱度來看,《安家》的確是成功的不能再成功了,引起了大家的紛紛討論。

如果是從行業劇來看的話,我認為《安家》有點不真實。這個不真實,在它把房地產中介這個職業打造的太美好了,加了太多編劇的幻想在裡面。如果你用現實來看的話,你會不知道房地產中介到底是做生意的,還是搞慈善的?

因為現實中的房地產中介絕對不會關係別人家小區的貪汙事件,也不會隨便去幫助孤寡老人等等等,更不會有半年沒開單的員工還在工位上。房地產中介,這個行業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尤其是在房源飽滿的今天,如果把安家放在現在的時代背景來看的話,完全說不通。我認識的所有的房地產中介,基本上差不多都是007工作制,拿底薪少了一單,跟哭喪一樣。所以安家做娛樂劇,我覺得完全沒任何問題,如果是做現實劇,我覺得不行。

我是小哥說影,更多影視可以關注我哦!

小哥說影


16年,日本北川景子主演的《賣房子的女人》爆了,

豆瓣8.3分,

本劇最大的優點,是將房地產中介這個算是枯燥的職業拍出了一種幽默的味道。 表面上是寫如何賣房子,但其實是講述了生活中的故事。 劇情絲絲入扣,沒有多餘的累贅,且在全劇中加了很多比較蠻OK的人生哲理。

能紅,版權能東亞輸出,不是什麼稀奇事。

但這部劇有個爭議,就是北川景子的演法問題。

女主的人設是比較漫畫模式的,也是非常符合日式情形,誇張帶著中二,配合上劇中的劇情,反而有一種新鮮感。 但這樣的瞪眼機器人演法,國內觀眾可能不太能接受…… SO……當時國內出現翻拍的消息時,蠻多人捏了一把汗。 起初,是天寶的《真朋友》這部劇,

說是翻拍的…… 但看完了,壓根沒看出和日劇有一點相似之處。 除了女主天寶確實演得像AI機器人之外…………

如今,孫儷的新劇《安家》出來了,

坊間一般認為,這才是《賣房子的女人》真正的翻拍? 畢竟改名前,就叫《賣房子的人》………… 那麼本次效果如何? 一般來說,主演孫儷,就是收視保證,

但翻拍日劇吧,國內壓根就沒成功過………… 目前豆瓣雖然沒有出評分,但差評已經算蠻多的了。

有人說這又是一部懸浮劇…………

真的這樣嗎? 目前刷了兩集,客觀來看,這部翻拍劇優缺點都很明顯。 女主孫儷,

因為這些年她產量蠻少,所以能出一部算一部。 只是這個髮型?

越來越短,真的不好看, 遠遠不如她在宣傳時候的這個短髮。

演技?

有人說不如海清,

其實看得時候,確實能GET到海清的角色細膩感,孫儷這邊可能是因為造型拖後腿了,在演法上過於呆板。

羅晉,不必多說了……

感覺這個劇中,他稍微有點顯壯。

總體來講,這部劇選的演員都是沒啥大問題的。 對比日版的四人組,

國內的這幾個也還行……

加上客串的演員陣容,還是看得出這部劇花了點心思的。

但問題也不少…………依舊是國產職業劇的老毛病,懸浮。

從目前的劇情來看,國產就是完全照搬日版的,但又在原來的劇情上畫蛇添足了………… 所以,用了日本的殼子和內核,但又沒有很好融入我們的特色,造成某些地方有點別捏…………

邏輯性差,如果不是2倍速,看的過程中,還蠻難讓人覺得通暢的。

本劇第一個故事,講述了一個難以賣出的過道房+一對醫生,

日本配置是,坡道房+一對醫生。

女主都是需要去實現讓這套難以賣出去的房子,賣給這對難以買到房的挑剔客戶手中的艱鉅任務

日版中,女主需要攻克的問題是,這對醫生孩子難以照顧的事實。

換而言之,是挖掘出買房人自己都要沒有意識到的需求。

即,醫生夫婦畢竟不需要豪華別墅,而是孩子的陪伴和長大。

這樣的一個故事,算是蠻溫情的吧?

但國產這邊?標配一樣,但完全把兒子這個內核弱化了。

換成了海清懷孕,需要找房子………於是,孫儷給她找了這個難以賣出去的樓道房。

那麼,海清這對醫生內心渴望的是什麼呢?

雖然劇拍的有點隱晦,但還是點了出來,自己一家人在上海這個大都市的立足之地。

其實這個內核也算是接地氣,但在操作手法上…… 比如為了賣房子,私自去把房子裝修了, 這部分裝修費,怎麼算的?

然後說服醫生,靠的是我看到了星星…………

鋼針,前面劇情才寫了醫生夫妻的不容易,海清面臨的現實壓力,這孫儷說幾句“詩歌和遠方”,她就頭腦發熱拍板了?這個人物腦子是不是有點問題?

嘖嘖嘖…………

請問觀眾看得到底是現實主義劇還是浪漫主義劇?

在安排住宿的問題上,對海清說,你和孩子住一起,以後你可以照顧他, 但是又安排老公住在過道後的小房間內…………

咋的了,男人就不需要照顧孩子麼?全靠媽? 雖然這算是蠻小的細節,但也折射了編劇的價值觀。 另外,去年才出了甲醛問題, 一個剛裝修好的房子,就讓孕婦趕緊住進去,是真的嫌命大?

在裝修的過程中,劇中的中介和客戶沒有一點溝通。 所以,孫儷是開天眼了嗎?她咋知道海清就一定會選擇自己的房子?喜歡自己的裝修風格?

萬一裝修也好了,海清最後又不要了,損失算誰的? 鋼針,海清也算是辛辛苦苦奮鬥在一線的醫生了,但孫儷把這種本身不好的房源賣給她,而且打著詩歌的旗號忽悠,真的不算黑心嗎? 感覺國產這個劇,壓根沒搞清日版的主題是什麼……

北川景子所謂的賣房,是將各個階層的人士生活展現出來。 即使第一集的醫生都那個樣子了,但劇情發展中也沒有做出真正意義上的批判……

而國產劇呢? 編劇已經通過孫儷和海清口中說出了,博士都買不起,成功人士都買不起。

所以是暗示誰才買得起房?明星嗎?這裡感覺和開頭劇情有些分裂 那憑什麼在末尾來個“星星”,就可以買得起了?

你要走現實主義吧,就一條路走到底好嗎!為何中間扯進來浪漫情懷? 而且北川景子人家賣房子,真的賣了好幾集……

但孫儷呢? 所謂的兩集賣掉房子,其實頂多十多分鐘,其餘的地方,全部在展示她的女主光環。 比如穿著職業裝,一板一眼教訓員工。 預告還出現了搶員工單子的情況……

鋼針,本質上還是在權力鬥爭吧, 日劇中之所以會有那些偷懶不做事的員工,是因為日本的勞動合同是終身制的,所以他們有恃無恐。 但國產這邊,這些在辦公室偷懶的人,頂撞上司的人……

是後臺很大嗎? 還是說,真的是與人鬥與天鬥,其樂無窮? 這樣的囂張跋扈員工,敢在職場這樣搞,肯定沒幾天就開除了吧……

總結下, 所謂的翻拍日本職場劇,最後也不免落入俗套。 男女主在職場上經歷一切,最後消磨誤會實現在一起的結局。 所謂職業,不過是愛情的催化劑。 至於職場的人和事嘛……

如同《精英律師》一樣,找一堆大咖來客串,就成了良心劇了。 害,真的不知道這國產劇,什麼時候才可以開竅啊……

PS:最後提醒,謹慎翻拍日劇。真的,日本和我們社會完全內核不同,就算你真的要逆行,也請不要畫蛇添足,好麼?


電影快看


我覺得很真實,比較符合現實。

我首先說他的優點吧。這部劇在面上還是做了不少功夫的,比如:

1.一開始的時候,街邊的小紅帽中介在跳舞,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這個舞蹈很尬,但認識中介的人都知道,這個舞是中介早上激勵時常跳的“抓錢舞”

2.第一集聊天的時候,王自健脫口而出,筍盤,這也是個買房常用術語。一般炒房的和中介會經常把價格低的房子叫做筍盤,買這種房子就叫淘筍。

3.中介搶單問題。中介搶單問題是存在的,理論上中介就是賣個服務。比如劇中的房子一直是中介王自健在跟,但如果客戶更認可中介房似錦的服務,那麼他可以直接跟房似錦籤合同。說白了客戶是自由的。但業內正常的做法是A的房源,B帶著去看的時候跟A打一聲招呼。房似錦做的有問題的地方在於她事先沒跟王自健打招呼。但這屬於個人性格問題。無可指摘。

但這部劇最讓人崩潰,讓人覺得不可理喻的點在哪裡呢。這裡的買房人明明是跟我一樣的窮人。但是他們都傻的難以置信:這部劇所有的買房人,對想買的房子都不上心。無論是海清代表的博士夫婦還是包子鋪老兩口。這裡面問題太多。我一個一個說明。




酷酷的陽sir


我覺得,這部劇最值得表揚的一點:女主角的成功是靠自己,而不是靠男人。大多國產劇的女主,都是一路開掛的人生贏家,解決問題大多靠外掛。而《安家》的房似錦則是白天黑夜地努力,靠自己的業務說話。來看看她將走道房賣給宮蓓蓓,再將二手房賣給老嚴夫婦的全過程。

首先,細心盤查客戶。

在盤查自己的客戶這一點,房似錦表現出來了驚人的邏輯,她通過一個不起眼的手提袋,一步步查到客戶的真實信息。很多觀眾覺得,在現實生活中,房似錦這樣打幾個電話的做法,會讓人厭煩。但宮蓓蓓是一個為買房前前後後奔波大半年,挺著大肚子四處看房的女人,她是非常需要中介給她好消息,給她推薦合適的房源。所以房似錦遞出去的名片,就變成了機會。

其次,用心對待客戶。

房似錦對待客戶時,非常注重細節,無論是給宮蓓蓓收拾家裡,拍房子的照片,還是從垃圾桶裡撿出來她兒子的畫。無論是在電梯幫宮蓓蓓換鞋,還是自己隨時帶著一把打傘。這些細枝末節,看似不起眼,卻會在別人需要時暖進心裡,獲取別人的信任。

然後,瞭解用戶的真實需求。

房似錦太懂宮蓓蓓的心理弱點了,兩博士後在上海奮鬥多年,卻買不起像樣的房子,每天被疲倦生活壓得透不過氣。所以,看房時就只帶一個宮蓓蓓上去,用女人的感性戰勝男人的理性。先介紹房子的每一處設計如何滿足她的需求,再用“詩和遠方”撫慰她的心靈。

最後戳心窩的一句“你和你先生都這麼優秀的,如果在這座城市,連你們都買不起房,那太不公平了”,打消宮蓓蓓對高房價的憂慮。







這個用戶名已存在


你好,我是影視呆蘿蔔,很高回答你提出的問題

安家這部電視劇最近一直在追,但是裡面的各種奇葩劇情也是我想吐槽的點

第一 被綠:張乘乘(羅晉飾)綠了許姑姑(張萌飾),懷孕後又找許姑姑當接盤俠,許姑姑和張乘乘曾是一對恩愛夫妻,為了購買第二套房產選擇了假離婚,但在此期間徐姑姑卻發現自己被綠了,遂打算將假離婚變成真離婚,徹底結束與張乘乘的感情。然而,作為過錯方,張乘乘表現出來的死皮賴臉令人歎為觀止,頻繁騷擾徐姑姑的生活,而且在懷孕之後,還被同事攛掇著找徐姑姑當接盤俠。

第二 房似錦媽媽要錢

張口就是問房似錦一百萬,宛如吸血鬼一般。從《歡樂頌》到《都挺好》再到《安家》,每個女主都有令人窒息的媽媽,看來國內許多編劇是跳脫不了這個俗套的劇情了,劇名叫《安家》,好好講述賣房子的故事才是王道。

第三 小三插足

小三插足捱打的卻是房似錦,闞先生和太太在上海白手起家,從一窮二白到如今生活富足,中間的過程十分艱辛。而和以往許多電視劇一樣,闞先生在收穫成功之後開始了心猿意馬,在外養了小三,並想要為小三買一套房子。雖然身為小三,但為人理直氣壯,還要和闞太太爭個高低。

而闞太太因為此事憤怒不已,強烈要求徐姑姑不許做這單生意,但在得知房似錦為小三挑選房子的時候,給到了房似錦一巴掌。納尼?不打小三打中介?這是什麼狗血操作?即便徐姑姑不做這單生意,別的中介也會做,阻止中介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趕走小三才是,這些毀三觀的劇情無一例外引起爭議,也正是這個原因,編劇被罵慘了。

要不是孫儷我可能已經棄劇了

以上是我個人觀點希望能給你幫助。



影視呆蘿蔔


《安家》目前播了有18集,這部劇的三觀也引起了熱議。

主線:房似錦為了賣房子不惜一切,徐文昌過於講情講義,其他店員團結並互相瞭解,徐文昌老婆安慕虛榮劈腿給徐文昌帶綠帽子



藍貓愛娛樂


1. 這部電視劇體現的生活原樣,中介的酸甜苦辣鹹

2.每個作銷售的人,都會自我鼓勵,自我驅動,認真對待每一個客戶

3.當小樓開單的時候,我哭了,彷彿看到了曾經自己走過的路,娘娘吃包子喝豆漿我哭了😭

4.相信自己我可以,相信自己的付出定有回報,相信自己可以為每一個在外漂泊和置業的家庭都有好的歸宿,都為自己安個幸福家,加油

未完待續...



一奇來


我認為這是一部優秀的國產電視劇,超高的收視率也證明了這一點。雙臺收視率破2,網絡播放量超過10億。很顯然《安家》這部戲成功了。下面我將從演員還有劇情兩個方面,分析這部劇的成功原因。

演員都是實力派,演技令人信服

孫儷,國產電視劇收視女王,《甄嬛傳》、《羋月傳》、《那年花好月正圓》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主流電視獎項,什麼白玉蘭獎、飛天獎、金鷹獎都拿了個遍。可以說國內沒有人比孫儷更適合房似錦這個角色。 羅晉,也是實力派演員。《鶴唳華亭》剛播完,話題度、熱度都很高。在劇裡面成功塑造了“徐姑姑”這一喜感角色。

安家天下的其他員工,在各位配角的努力下,一個個也是有血有肉,個性鮮明。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配角比如張乘乘、知否小姐,頻繁登上熱搜。觀眾被這些角色氣得牙癢癢,而這恰恰是對她們演技的一種認可。觀眾在不知不覺中入戲了,這是《安家》的一大成功之處。

劇情貼近中國社會現實,能引起共鳴

《安家》這部戲脫胎於日劇《賣房子的女人》,但是編劇六六做了本土化地改編。有人批評這種改編,而我認為正是這種改編才讓《安家》獲得成功。

《賣房子的女人》具有鮮明的日劇風格,追求戲劇化,表演浮誇,甚至具有一種動漫感。而這種風格很難被中國的普通觀眾,特別是中老年觀眾所接受。

《安家》在保留賣房這一主題的基礎上,又展示了中國城市生活的人情百態,而這是最能吸引觀眾的地方。

在劇中我們能看到買房難的問題,高昂的房價是大家無法迴避的現實。我們能看到婚姻出軌的問題,都是出軌,張乘乘和闞文濤下場卻完全不一樣。我們還能看到個人奮鬥的問題,徐姑姑、房似錦、小樓、九八五出身不同,閱歷不同,卻都在努力奮鬥。這些基於現實的問題往往能引起觀眾的共鳴。

劇裡面的感情線也頗有看點,男女主性格迥異,針鋒相對,卻又要在同一個屋簷下相互照顧。感情的發展也是循序漸進,毫不生硬。雖然不是愛情劇,但是卻比一般的愛情劇更懂愛情。

演員優秀,劇情貼近生活,有了這兩大法寶,《安家》不成功才怪呢!這部劇值得大家追下去。





清蒸娛樂圈


從電視劇角度來看,這個劇本非常成功,裡面故事的轉折點很多,有很強的可看性。雖然故事有些脫離現實,比如查宮醫生的實際情況,她做得有點多。還去等醫生下班,沒有哪個同行可以做到。因為經紀人的一天非常忙,可以這樣說,二手經紀人一般不怎麼維護買家關係,主要是告知房源約看房,反而是賣家關係,經常是成交的關鍵。砍價多少,配合度之類。所以以同行業來看,劇本當然就是劇本,裡面的有2年沒開單的,徐姑姑也留著,又不聽話,這種人在現實中,3個月都拜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