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90後女孩演講說:其實我們都有病,連高曉鬆都稱讚!

01

看了奇葩大會上,一個叫劉可樂的90後女孩的演講。

高曉松說,這是迄今為止最好的演講。

她講述了自己“躁鬱症”的經歷故事。

高三的時候,她被確診為“躁鬱症”。“躁鬱症”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呢?

百度百科上的解讀是這樣的:“雙相障礙屬於心理障礙的一種類型,

英文名為Bipolar Disorder,指既有狂躁發作又有抑鬱發作的一類疾病。

劉可樂自己是這樣描述的,

“抑鬱的一面是,每天都很想自殺,然後狂躁的時候呢,就會感覺自己站在世界之巔,靈感突發,可以幾天幾夜不睡覺。”

後來她住院接受治療,苦苦尋找人生的意義。她問每一個心理醫生,所以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人究竟為什麼活著?

一個美國的心理醫生,只是反問了她一句話,

“你覺得意義的意義是什麼呢?”

90後女孩演講說:其實我們都有病,連高曉松都稱讚!

02

01 體驗就是活著最大的意義

不僅僅是抑鬱症患者,其實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困惑,只是抑鬱症患者更為極端。

我們都問過自己,

我們現在每天重複著相同的工作,機械地上班下班,吃飯睡覺,所謂的努力,非要拼命有什麼意義呢?

我們在小城市過得挺好,吃喝不愁,生活安逸,

我們為什麼非要去大城市和別人合租一個朝北的房間,拿著永遠買不起房子的薪水,

拼搏的意義在哪裡呢?

我們是不是一次又一次地追問過意義。

甚至,追問意義變成了我們逃避自己的內心,或者說逃避努力,逃避世界的一個獨特方法。

劉可樂接受心理治療,賭氣般地問每一個心理醫生,活著有什麼意義呢,來試圖給自己情緒病一種解釋。

而這個反問,“意義的意義又是什麼呢?”,用她自己的話來說,

“就像啪一下被打到,一下子把我拉到這個問題的最本質的地方,讓我赤裸裸地站在那裡,

讓我第一次那麼深刻地意識到說,追求意義本身,是一件多麼荒謬的事情。”

活著本身不就是意義本身嗎。”

90後女孩演講說:其實我們都有病,連高曉松都稱讚!

02 不要年紀輕輕

就假裝自己什麼都不想要

如果硬要去衡量,生命總是在倒數計時的,死亡後的一切我們都不知曉。

我們這一生所有為之奮鬥的家庭,財富,地位在最後那個終點到來的時候,都沒有意義。

這個世界上的政要,富商,乞丐,主婦,學者,

所有人最後的結局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就不需要用力生活了嗎?

當然需要,

你要知道,活著本身就是意義本身。

而體驗就是活著最大的意義。

經常有年輕人說,我很迷茫,我不知道我想做什麼,未來的方向是什麼,感覺奮鬥的一切又怎麼樣呢,

賺再多錢,房子再大,自己不也只能睡一張床麼。

就像那個著名的故事,你說一個漁夫一輩子每天都在海邊打魚看日出日落,和一個商人忙碌了一輩子,做自己的企業,上市,經歷千辛萬苦,也同樣坐在同一個海邊看日落。

他們眼睛裡是同一片大海嗎?

他們的人生體驗能一樣嗎?

漁夫一輩子的體驗,都是在重複同一天。

而商人卻閱盡千帆之後,閒適地坐在海邊看夕陽。他們人到老年,回味這一生,心中的洶湧起伏,是完全不同的。

活著,就是要讓體驗最大化。

不要年紀輕輕,就假裝自己什麼都不想要。

哪有人在30歲就見夠了世面,談夠了戀愛,賺夠了錢?

與其苦苦尋找所謂的意義,與其苦大仇深地說自己迷茫找不到方向,不如放開吃,放開愛,去更遠的地方,看更多的風景,結識更多有趣的人,

“只有到達,見到那個人你才能看著他的眼睛說:原來你也在這裡。只有到達,你才能笑笑說:我來過,見到過了,其實也沒什麼。”

90後女孩演講說:其實我們都有病,連高曉松都稱讚!

03 信任的成本是最低的

你要相信

相信的力量

劉可樂在演講裡還說到,在生病的過程中,最想感謝的是自己大學時候遇到的三個男朋友。

她媽媽和她說,不要把自己有病告訴男朋友。然而她百分之百坦誠,告訴了她每一個男朋友。

他們都沒有嫌棄她,並且“神之巧合,如出一轍地和她說:

哪怕以後你又一次感到絕望,哪怕你放棄了自己,也不要放棄給別人一個幫助你的機會,哪怕你對所有人都感到絕望,

哪怕那個時候我們已經分手了,你都請答應我,一定要告訴我,

我會盡我全力幫助你。”

很多時候,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惡意,在於,我們不再相信別人了。

我們不再相信,努力會有回報,善意會回報善意。我們不再相信,哪怕我們身邊最親的人。

但是這種信任的缺失,傷害的其實是我們自己。

我們在一次又一次選擇懷疑的時候,其實我們懷疑的是我們自己。我們不相信我們自己的選擇,我們選擇的事業,我們選擇的老公,我們的下一次選擇,

最終,我們越來越懷疑的,其實會是我們自己。

90後女孩演講說:其實我們都有病,連高曉松都稱讚!

關於相信,這個故事特別打動我。

她每次看心理醫生前,都會讓她做一個測試。測試最後的兩道題每次都是一樣的,

“你覺得你有雙相情感障礙嗎?”

三個選項:

  • 是的,我覺得我有

  • 可能吧

直到有一次,她選擇了最後一個按鈕,醫生看到了。

醫生和她說,你知道設計這道題的初衷是什麼嘛?

是想要拷問你,你到底自己還在不在乎,你自己對你自己的看法。”

90後女孩演講說:其實我們都有病,連高曉松都稱讚!

某種程度上說,躁鬱症和任何一種社會貼在我們身上的標籤一樣,如同大齡未婚,如同工作狂,女強人,

如果你接受了這種標籤,你恰恰就忽略了你自己對自己的看法,你自己對自己的心理暗示,是一種多麼強大的力量。”

社會說再多也好,給你貼上再多標籤也罷,只有你自己知道,你究竟生活得安樂與否,

你最該相信的其實應該是你自己。

誰也代替不了你的感受,醫生也需要設計這樣的問題,來弄清楚你究竟體驗是什麼樣的。

即使你被貼上了“剩女”,“大齡未婚”的標籤,但也只有你自己知道,

你其實有喜歡的事業,有三五好友,住在熱愛的城市,內心淡定而充盈。

你要相信你自己的感受。

你要相信,這種相信的力量。

90後女孩演講說:其實我們都有病,連高曉松都稱讚!

04 生命裡任何的挫折

可以是一個詛咒

也可以是一個饋贈

我印象特別深的,是這個女孩在演講的最後說,如果生命一切可以重來,她可以選擇要不要得這個病,她還是會選擇要。

因為“生命裡任何的挫折,它可以是一個詛咒,也可以是一個饋贈”。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

我們經歷的那些高考失利,工作上的挫敗,被劈腿,被分手,那些獨自一人在陌生的城市深夜迷路,又或者一個人在遙遠的大西洋海邊,吃一串燒烤。

這所有的所有,所有所謂的成功,所謂的挫敗,都是獨一無二的。

也正因為有這些,才組成了

有血有肉,過得精彩而豐盛的我們。

用這個女孩的一句話,來作為結尾。

這句話我特別喜歡:

我承認我可能所有的努力,就只是完成了平凡的生活,

但或許,這就是人生的意義所在吧。”

這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的體面。

我們從別人身上

汲取一點力量

這也是人和人之間

非常美好的部分

值得我們好好珍惜

我們都是普通人

加油吧!

PPS:

如果你是

躁鬱症或者抑鬱症患者

那麼還請謹遵醫囑

不要輕易自行停藥

每個人情況都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