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中法翻譯領域的專家學者分享經驗:文學翻譯的“技”與“道”

5月18日,由中國文化譯研網、法國文學翻譯促進會、法國駐華大使館文化教育合作處主辦,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協辦的“CCTSS—ATLAS中法譯者工作坊·南京論壇”舉行。多位中法翻譯領域的專家學者與會,與青年譯者分享經驗,並就文學翻譯的“技”與“道”、譯者的培養和文化交流等話題展開研討。

中法翻譯領域的專家學者分享經驗:文學翻譯的“技”與“道”

跨文化交流必須藉助翻譯

翻譯是從一種文本到另一種文本、一部作品到另一部作品、一種文化到另一種文化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譯者作用突出,不僅需要具備發現的眼光和良好的判斷力,實現與翻譯相關主體的互動,而且要進行必要的創作、創造、創新,充分發揮翻譯活動的作用。

“互動與對話,是文化交流的基礎和根本方式,其實現離不開翻譯。”浙江大學教授許鈞表示,為了維護文化的多樣性、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必須要有翻譯。在此意義上,譯者的事業是神聖而偉大的,因為跨文化交流的實現必須藉助翻譯,而譯者的培養和鍛造決定著這條道路的未來。

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徐寶鋒提出,一個優秀的譯者能夠使作品大放異彩,而一個拙劣的譯者可能使金子黯然失色。正是由於翻譯的橋樑作用,不同文化才能交流,優秀外國文化“走進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才有了可能。“從當前翻譯領域,特別是中法文學翻譯的現狀來看,特別需要新鮮力量的注入。”

翻譯與選擇密切相關

“做一個翻譯家,最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眼光去發現。”許鈞談到,翻譯家既要善於發現一流的作家、有定論的作家,更要善於發現尚未成名而作品具有重要價值的作家。

“對於譯者來說,在選擇翻譯作品時,應注重選擇和自己研究領域相近的作品。”在華東師範大學外語學院院長袁筱一看來,翻譯的過程與選擇密切相關。譯著的選擇既與譯者相關,也與出版社、讀者相關。

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陳樹才同樣表示,從詩歌的翻譯來看,大到作家、作品,小到一首詩甚至一句話,都需要譯者做出選擇。而在翻譯詩集的過程中,不一定要追求大而全、謀求直接翻譯全本,可以從其中一部分或幾首入手,並應敢於捨棄翻譯文本,特別是不成熟文本。

“在譯著的選擇方面,近幾十年來的變化是巨大的。”將十餘部中國文學作品成功翻譯成法文並出版的艾瑪紐埃爾·貝什納爾提出,以往譯者往往掌握著較大的主動權,可以較為自由地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作品進行翻譯,而現在出版方在翻譯哪個作家、何種作品上的話語權正在不斷增強。

在交流互動中實現創造

翻譯是一項涉及多個主體的創造性工作其中伴隨著相關主體之間的複雜互動。“翻譯不是譯者自身的事情。”許鈞表示,翻譯的背後是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在翻譯的過程中,作者、譯者、讀者、編者、出版方等多個相關主體之間不斷互動,這種互動能夠讓作品的生命得到更好延續。翻譯也具有創造性,創造性在於“我”與“他者”的相遇能夠豐富自身,在於通過引入國外的新作品、新思想,使本國的作品創作得以豐富,在於文化交流和思想碰撞能夠激發譯者自身的創造性基因,並讓這些基因成長為一種新生命。此外,對於譯者來說,其身上肩負著讓原作的精神和特質得以保存並展現出來的重要責任。

中法文學翻譯大大促進了中法文學界的互動和交流,使中法文化、中法語言發生了更直接、更有活力的互動。袁筱一認為,正是在這種頻繁互動中,譯者自身的風格、趣味也隨著翻譯實踐的持續進行而逐漸變化。翻譯是一個有限度的寫作過程,首先要尊重原作者,最大限度地還原譯者所理解的原作精神,而不能隨意改寫;同時文學翻譯一定是有詩學標準的,以保證翻譯出來的是一部作品。

陳樹才談到,詩歌本身是非常樸素的,因此翻譯的時候也要回到樸素事物本身,就如一個工匠的現場勞作,要將語言工作做細緻、紮實。詩歌翻譯中的創造性成分體現在,要特別注重在技巧性之外,對詩人的氣息、聲音、語言等個性的直覺性把握。翻譯創造性的實現還需要藉助批評意識。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法語系教授張新木認為,在翻譯中重視批評,譯者才能對原作品的思想、邏輯產生更深刻的理解,從而把握作品的整體脈絡,保證翻譯出來的是一部完整作品,而不是目標語言的詞彙堆砌。

互動性和創造性還體現為翻譯實踐和翻譯研究的相輔相成。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法語系教授劉雲虹表示,翻譯是文本生命延續的一種方式,它是一個轉換、創造的過程,更是一個深層的生成過程。在翻譯實踐中,不斷深化對“生成”這樣的翻譯相關概念的認識和理解,能夠加深譯者對翻譯活動及其本質的理解,並以此為基礎做好翻譯研究。而翻譯研究的發展也能促進翻譯工作的高質量完成。

原標題:“技”與“道”並重的文學翻譯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