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魅族15:黃章的堅守與改變

魅族15:黃章的堅守與改變

2017年2月10日,黃章在41歲生日當天宣佈“我將重新出山打造我的夢想機,去迎接魅族15 週年”。

14個月之後,黃章回歸後“小試牛刀”的產品——魅族15在浙江烏鎮正式發佈。

浙江是黃章的福地,在人員劇烈變動的2014-2015年,魅族接受了阿里5.9億美元的戰略投資,作為“宅男”的黃章受馬雲之邀,首次來到杭州雙方進行了一次長談。魅族由此開始了成立以來的最大改變,啟動組織構架改革,當年手機銷量跨入2000 萬臺關口,首次躋身國產手機十強。當年的旗艦魅族PRO5,採用了性能強悍的三星Exynos 7420 處理器、金屬一體化機身、支持快速充電的大電池、大屏幕、大內存... 也被煤油們稱之為"M8之後的產品高峰”。

魅族15:黃章的堅守與改變

黃章希望魅族15可以完成對PRO5的超越,從14個月的打磨,定製大量核心元器件,將發佈會選擇在北上廣深之外的浙江烏鎮,都說明了這一點。從某種意義而言,魅族15是黃章完成從“迴歸”到“入世”的關鍵機型,也看到了黃章的堅守與改變。

黃章的堅守

中國手機企業創始人同時是“超級產品經理”可謂鳳毛麟角,黃章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個,而且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偏執狂”。據說黃章為了給家中近千萬元Hi-Fi音箱設備更換一根十多萬元的電源線,不惜拆房動瓦。

這種“偏執”反應在魅族產品上,就是極簡和對稱的“侘寂美學”,強調手感,精進工藝,去除華而不實的產品設計,不盲從,至繁歸於至簡。從魅族成功的產品上來看,甚至包括MP3時代,莫不如此。

魅族15也延續了這種設計語言。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引發熱議的16:9標準屏。

自蘋果iPhone X首先使用“劉海屏”之後,國產手機新品就將其作為了“流行”與“標配”。但iPhone X使用劉海屏背後是因為在機身頭部位置內嵌包括Face ID在內的8個傳感器,在權衡利弊過程中做出的中庸妥協,同樣擁有供應鏈掌控優勢的三星在其旗艦產品上就完全沒有這種設計,相反不需要在機身頭部位置內嵌多種傳感器的手機企業明明不需要“得iPhone X的病”,卻偏偏成為效仿和抄襲者。

這是“偏執”的產品經理黃章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在其親自拍板下,魅族從三星定製了Super AMOLED屏幕。從5.46英寸/5.95 英寸(15 Plus)屏幕尺寸,2K分辨率(15 Plus)、接近500 的PPI、1.175mm“全球最窄邊框”,以及比絕大多數的OLED 手機都細膩的顯示效果,都證明了這是一塊為魅族15系列專用的Super AMOLED定製屏幕。批評的人可以說黃章“任性”,因為這種為單款產品定製的高價值核心元器件產品會帶來較大的風險,不過這也說明了黃章打造魅族15的決心和偏執。

這種“偏執”帶來的是,在沒有使用18:9屏佔比和劉海屏的前提下,魅族15系列依然做到了約83%的屏佔比,與蘋果iPhone X和三星Galaxy S8屏佔比在一個水準,就是放在整個全面屏手機市場在屏佔比也能排到中等靠上的位置。

更重要的是,這塊16:9的定製屏幕,實現了真正的“全球最窄邊框”,在目前行業內邊框都超過2mm的情況下,魅族15系列將其做到了1.175mm,這種接近消失的“黑邊”,繼承並提升了魅族旗艦“BM區”的優質傳統設計,並且將魅族15的機身控制在適合單手操作尺寸的72mm以內。

從實際上手體驗來看,極窄邊框配合這塊相當不錯的2K、接近500 的PPI的三星定製Super AMOLED屏幕,比樣機照片效果更有衝擊力,反而更符合“全面屏”的定義。如果說堅果是“圓滑當道時代的銳利異類”,那麼魅族15就是“劉海屏當道時代的偏執堅守者”。

魅族15:黃章的堅守與改變

在中國傳統美學中,對稱是最經典的美學,魅族15整體上也延續了魅族極簡和對稱的設計風格。機身頂部是居中的前置攝像頭,傳感器等,聽筒和呼吸燈隱藏在了頂部的縫隙裡,機身一體感更強。機身背部雙攝居中呈豎排排列,下方是後置環形閃光燈,機身下方居中位置是魅族Logo。

黃章最喜歡的事情之一就是打磨手機木質手板,原因是“細微差異都會影響用戶手感”。在魅族15上創造性的採用了不鏽鋼鋁複合材料,在高強度鋁合金後殼基礎上鍍上了一層超薄不鏽鋼材料,並使之一體成型,帶來的就是在3000mAh電池、5.46英寸屏幕的金屬機身上實現了7.25mm厚度和152克的重量,在手感、握持感和機身重量方面帶來了良好的平衡。當然也有評論認為金屬機身帶來的就是無線充電功能的缺失,但絕大多數手機廠商目前的共識是:無線充電現在是一個低效低頻的“雞肋”功能,無線耳機這種小電池無線充電速度還可以忍受,但作為一個在3000mAh以上的“大塊頭”,無線充電遠不如高速充電方案實用,畢竟手機是用戶最高頻隨身攜帶的智能終端,魅族15帶來的方案是標配24W的mCharge 4.0快充,半小時即可充滿54%的電量。

魅族15的另外一大亮點是魅族經典“小圓點”的迴歸,不到5mm直徑的指紋識別基本佔滿了整個底部邊框。在機身正面底部被整塊玻璃覆蓋,物理Home鍵取消的情況下,魅族15全新內置了觸感引擎mEngine,並基於此設計了40多種不同場景下的全局式觸感反饋效果,以模擬不同物理按鍵帶給用戶的真實觸感。同時,魅族15還為“小圓點”內置了獨立的感應芯片和指紋解鎖芯片,實現了經典的mBack交互體驗和指紋解鎖“二合一”,帶給魅族旗艦手機交互體驗的再次進化。

魅族15:黃章的堅守與改變

由此來看,作為黃章回歸後“小試牛刀”的產品,魅族15實際上體現了黃章特有的偏執和堅守,這是一款既有鮮明風格,又繼承了魅族很多經典設計風格和語言的新魅族旗艦。

黃章的改變

從宣佈“迴歸”開始,黃章就再度成為中國手機行業的熱點和爭議人物。

熱點是由於黃章作為“超級產品經理”帶給魅族的成功,爭議核心則是“迴歸”能否帶領魅族再度崛起。

實際上,這種“迴歸”和引發的“爭議”,背後是黃章在尋求改變。

一個鮮明性格的人,優點越明顯,往往意味著相同的長度的短板。黃章強於產品,卻弱於營銷,連黃章自己也說“和老羅小米比炒作,我肯定輸。要是比產品,我可以秒他們幾條街。”在魅族起家的MP3 時代,魅族便依靠產品能力不斷打開局面。

黃章顯然認識到了這一問題,為此請來了原華為消費者BG中國區CMO楊柘作為魅族新CMO,目標幫助魅族打造高端品牌。

魅族15:黃章的堅守與改變

在黃章和楊柘主導下,魅族於2018年1月15日正式公佈了“惟精惟一”的新品牌理念,此舉引發了媒體、業界和煤油的激烈討論。

有媒體評論稱,魅族是一個年輕品牌,無法接受從“青年良品”到“佛系中年”的改變。但事實上,“青年良品”是魅藍的品牌理念,而不是魅族。魅族已經15歲了,從M8算起至今也有9年時間,第一批“煤油”用戶已經長大了,魅族需要承擔起更多魅族用戶群的選擇,這也是選擇拆分魅族和魅藍事業部的原因。而當魅藍E3高配版已經支撐起2000元價位之時,魅族品牌顯然要向上衝擊2500元以上,甚至3000-4000元價格區間,這也是魅族要成長和品牌提升的必然選擇。

再者,“惟精惟一”不是一個拼湊的概念,也不是一箇中年符號,而是出自中國文學經典中的《尚書·大禹謨》,難道ABC就代表年輕與時尚,中國文學經典就代表中年?《尚書》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是儒學乃至中國文化傳統中著名的“十六字心傳”,代表了中國自古以來掌控命運,專注執著,追求極致的智慧和品性。

魅族與黃章,成功在於長期對產品的專注執著。迴歸的黃章,迫切需要將魅族重新回到再造煤油喜歡的爆款旗艦的軌道上來。因此當楊柘解讀出“惟精惟一”的文化精髓,黃章聽完之後才會沉默良久,隨後拍案叫好,稱“決定了再也不變”。

魅族15:黃章的堅守與改變

魅族15這款產品上,也可以看到黃章對於打造魅族旗艦的產品的理解與改變。比如同時使用了高通660系列與三星Exynos8895處理器,魅族都將其性能調教的不錯。在用戶關心的痛點拍照問題上更是實現了“跳躍式進化”:魅族15系列使用了與華為P20同款的IMX380全球頂級感光元件,1/2.3英寸的大底和1.55μm的超大單位像素尺寸都是IMX380的獨到之處,而且這裡的1.55μm可是實打實的像素面膜而不是“等效面積”。搭配1200萬廣角鏡頭+2000萬長焦鏡頭,以及四軸光學防抖+EIS電⼦防抖的雙重加持,打造出了“魅族歷史上最強的拍照手機”,尤其是暗光拍照能力秒殺目前市面上大多數Android手機。

從產品設計、定價區間與傳播調性上來看,魅族15都不是僅僅是年輕用戶打造的手機,它實際上承擔了魅族向更多圈層人群和更高品牌進階的更多可能性。在這個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兩代產品完成的,從三星、華為手機崛起的歷史也可以看到這一點。

對產品“偏執”的黃章,在個人“迴歸”和企業轉型過程中經歷波折實屬正常,一帆風順才是怪事。用戶和媒體永遠希望以更低的價格購買更高配置的產品,並且儘可能增加各種實用/不實用的功能。而身為企業經營者,負責任的標準是“永遠做出現階段最合適的產品”,這就註定了現階段的魅族,難免遭到爭議甚至“炮轟”。

這個道理,從挑戰蘋果到歷經觸底反彈的雷軍懂,從理性主義到“成熟企業家”的羅永浩懂,現階段的黃章也懂。只不過,“迴歸”中的黃章,多了些理想和執念,這也是魅族接下來的最大的看點。

【壹觀察】—————————————

☞本文作者系《壹觀察》,轉載請務必註明作者。

☞《壹觀察》網站為:guanchacn.com ,同時入駐《今日頭條》、搜狐、新浪、網易、鳳凰、《百家號》、《虎嗅》、《鈦媒體》、《界面》、《一點資訊》、《天天快報》、《大魚號》等平臺。

☞歡迎關注我的《壹觀察》微信公眾號:guancha01,如果覺得本文不錯,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