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用好這三穴,寶寶“內熱”再不怕!好媽媽必學!

寶寶有內熱有哪些表現?

最常見的是發燒了、其次,如寶寶手心腳心經常發熱、晚上愛蹬被子、嘴唇發乾、舌尖發紅等等,都是體內有熱的表現。

而孩子體內有多餘的熱不能順利排出,就容易感冒、發熱,下面小親給大家推薦能夠幫助寶寶清熱、退熱的三大推拿方法,寶媽們別私藏,記得分享給更多需要的媽媽吧!

1

打馬過天河

方法:先運內勞宮,後用一手手指按於寶寶的內勞宮穴,再用食指、中指蘸清水自寶寶腕橫紋一起一落的彈打,直到肘橫紋,別忘了一邊彈打一邊吹氣。

用好這三穴,寶寶“內熱”再不怕!好媽媽必學!

用好這三穴,寶寶“內熱”再不怕!好媽媽必學!

小親說

內勞宮穴在掌心中點,打馬過天河可以理解為清天河水的升級版,清熱功效尤其顯著。

打馬過天河一般用於寶寶高熱。

至於操作多少下,寶媽們可以自行判斷,這個方法退熱很快。一般可以操作1-2分鐘。

用好這三穴,寶寶“內熱”再不怕!好媽媽必學!

2

掐四橫紋

方法:四橫紋在掌麵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中節橫紋處,採用掐一揉三的方式,用拇指掐揉寶寶該穴

用好這三穴,寶寶“內熱”再不怕!好媽媽必學!

小親說

掐四橫紋需要寶寶雙手都要操作到,以按揉十指為一次,反覆操作5次,力量以孩子接受為度。

這個推拿方法有清熱除煩的功效,不過一般更適合退肺胃之熱,如寶寶積食、腹脹、積食發熱等等。

3

按揉大椎

讓寶寶低下頭,順著脖子向下摸,在脖子和背部交接的地方,有一個非常明顯的骨性突起,那就是第七頸椎的棘突,在它的下面凹陷內就是大椎穴。

另外還有一個參考的標準,就是將兩側肩部做水平連線,大椎穴在此連線中間。

用拇指在寶寶的大椎穴上按揉,力度適中,以皮膚微微發紅為度。

用好這三穴,寶寶“內熱”再不怕!好媽媽必學!

用好這三穴,寶寶“內熱”再不怕!好媽媽必學!

小親說

按揉這個穴位可以振奮人體陽氣,驅散寒氣,提高人的免疫力。

大椎穴最適合風寒發熱的寶寶。

用好這三穴,寶寶“內熱”再不怕!好媽媽必學!

小親總結:

其實清熱瀉火的穴位還有很多,比如,清肝經瀉肝火;清胃經瀉胃火;清肺經,清熱宣肺;揉湧泉,清下焦之熱;清天河水,清熱解表,祛外感之熱以及內熱等等。

一旦發現寶寶有上火或者內熱的情況,可以給寶寶吃些清熱退熱的食物,如綠豆、荸薺、苦瓜、梨、蓮子、木瓜等。

用好這三穴,寶寶“內熱”再不怕!好媽媽必學!

近日收到你們很多的關於育兒方面需求和建議,孩子的健康是我們共同的努力,為此給大家新開【育兒解疑,你問我答】諮詢環節 ,寶媽們可以在公眾號文章後、後臺留言,小親會【非常認真】的收集大家的問題,專業老師解答後,解決辦法隔天(節假日除外)會一一回復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