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緬國境兩頭,同族人不同境遇


緬甸是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國家之一,共有135個,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外來民族,包括克欽族緬甸的第六大民族。而國界的另一頭景頗族,中國的少數民族,和克欽族本來是同族同根的,卻因為一界之隔有著不同的命運。

克欽族是緬甸的第六大民族,人口約124萬人,佔緬甸總人口的2.4%,主要分佈在克欽邦、撣邦和實皆省,在印緬邊境和中緬邊境瑞麗江流域以及中國的雲南省也有分佈。

中國少數民族景頗族是克欽族的一個分派。緬甸境內的克欽族人,則組成武裝反政府組織爭取民族獨立自主。

緬甸的克欽族與中國的 景頗族是同一民族,同族不同稱。中國境內的景頗族有12萬餘人,據20世紀70年代的統計,在緬甸的克欽族總數約56萬人。

緬甸的克欽族主要要居住在 克欽邦山區,瑞麗江流域、撣邦山區以及 景棟地區,在印度阿薩姆邦那加西部山區也有少量克欽族居住。

克欽族屬蒙古人種東南亞分支,人體特徵與緬族相近,是一支與佔緬人有著淵源關係的緬族親屬民族。“克欽”是他稱,自稱為“景頗”或“班陽”。

大米是克欽人的主食,玉米、大麥、小米、芋頭、豆類等次之。克欽族喜歡用竹筒燒飯,把適量的米和水灌入一段有節的竹筒內,把竹筒口用草或芭蕉葉塞住,放在火塘邊烘烤,等竹筒烤焦後飯也就熟了。

據史籍記載和民間傳說,克欽族是南遷的氐羌族群的一支後裔,中國史書上記為“尋傳蠻”和“峨昌蠻”。景頗族歷史以來保留一種古老的習俗,老人去世後,要請巫師將老人的靈魂起渡回老家,巫師口中唸唸有詞,一站接著一站念出地名,直到克欽族的老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