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這本書以儒教為切入點,一舉成為年度小說王,今竟被頻頻吐槽

這本書以儒教為切入點,一舉成為年度小說王,今竟被頻頻吐槽

這本書以詩詞和諸子百家雜學來升級的模式著實新穎,在穿越文當中屬於精品行列,前期劇情設計、文筆都非常不錯,我給五星好評。但是越到後面,作者自身積累不足的侷限越來越明顯,越來越難以駕馭情節。 前期的主角光環、莫名其妙的強大、開外掛等小白文固有特點,都被新穎的題材所遮掩,被恰到好處的詩詞所彌補,作者還穿插了不少原創詩詞,難能可貴。到了中後期,大約是主角晉升翰林以後,主角光環已經難以遏制,徹底淪為小白文範疇,很多情節推動都缺乏內在邏輯,作者還是那個作者,文筆還是那文筆,但讀者已經讀不到任何新意。 這也是商業化快餐文所固有的侷限,作者不得不屈從於快速更新、讀者催更和意見反饋,面對月票,很難保持創作初心,而作者自身積累稍顯不足,到中後期難以駕馭情節和題材。 不管怎麼說,這部小說總體水準尚可,尤其是對作者敢於探索新題材,敢於堅持和嘗試,應該報以足夠的尊重。

這本書以儒教為切入點,一舉成為年度小說王,今竟被頻頻吐槽

可如今,更多的書友卻有怨言了,認為這書寫殘了,正一步步的走向小白文。這書前期還不錯但後期實在不行相信看這書的人都有感覺筧。後期太水,太拖戲,都已經淪為了副本文了,這你得承認,不停的開副本。而且寫的不如以前好看了。可能是因為生病或是版權原因影響的作者,但不停的副本這就是作者的問題了,可能因為本書還挺賺錢的,作者就想著能拖會是一會,多水水多賺點。好多的作者都是這樣,一看自己寫的書火了,就能怎麼拖就怎麼拖。唉,也是人之常情,畢竟大部分作者都是比較看重錢的。現在作者是加快了主角的晉升速度為什麼呢?這本書後期以淪為副本文,再拖下去也只能是不停的副本,這樣下去那就是太不尊重讀者了,所以要讓主角儘快提升般等級越高升級越慢,但到後期主角升的比前面都快,從這點上你也能看出前段時間作者的故意拖戲,搞得現在再寫下去就有寫崩的風險。

這本書以儒教為切入點,一舉成為年度小說王,今竟被頻頻吐槽

作者說了,要開下一本書,定會呈現出一個更好的,更宏大的,個世界。到時候再看吧,看看作者是能抵抗金錢的誘惑,還是要繼續步這本書的後塵。再說人物描寫,性格鮮明的程度那些配角有一個能讓人銘記的嗎,他們個個都是什麼樣的人別說詳細的描寫,就連存在感都幾乎沒有全書都是主角的戲,以主角的眼睛來看別人,除了主角這一條線,都沒有其他的線貫穿。這點其實明眼人都能看的明白。這本書還有很多各種的問題,水,拖戲,沒完沒了的副本,沒完沒了的戰鬥,好似華麗,其實無力的辭藻,配角令人擔憂的智商。不光配角,主角描寫其實也不好,他的態度就是把中國上下五千年的詩詞改一改,改改人名,改改標題,改改內容,然後就當作自己的,再把百度上的詩詞賞析套進話裡。所謂儒道就是不停的抄詩?為什麼方運文膽不碎?拿著別人的東西欺世盜名,連一點內心不安都沒有?

這本書以儒教為切入點,一舉成為年度小說王,今竟被頻頻吐槽

每次都是抄襲詩詞,一堆異象,眾人高呼。其實也不能在這方面要求太高,畢竟作者不可能寫出那麼好的詩,但能不能不要那麼不要臉,這書如果把主角就塑造成一個典型穿越小人物形象,有點雞賊有點逗比那種那麼無論他怎麼抄怎麼剽竊,都沒什麼違和感,畢竟穿越的金手指。但是作者企圖把主角塑造成一個聖人,一個完美的角色。那麼看到主角心安理得剽竊然後正義凌然的裝逼打打別人臉就說不出的尷尬。要是從配角角度去看主角,那就是虛偽做作。裝逼太過,主角到處樹敵,睚眥必報,心胸狹窄。主角其實就是個大撈家,只有得,一堆人圍著主角轉,別人救你應該,你救別人就是大仁大義。別人得到好東西都給主角,自己得到好東西就藏起來,無恥!說完了主角,再說說本書的其他缺點,裝逼太過,行文拖沓,千篇一律,為賺錢而湊字數,金手指太多,配角描寫不夠...... 文章配角不是好人就是壞人,性格單一,世界上有可能什麼事情都是兩個極致嗎?主角除了金手指外沒看出有什麼比其他角色更厲害的,各種無敵,各種機遇,天將神物,無一例外全入主角之手。總而言之,好東西永遠是主角的,反派永遠是被碾壓的,所有人都要匍匐在主角的霸王之氣之下。

這本書以儒教為切入點,一舉成為年度小說王,今竟被頻頻吐槽

強行打臉,後期進入無腦裝逼模式。裡面反派一見主角就好像變成瘋狗一樣,一副不咬死主角不罷休的模樣。篇幅很長,內容很少,人物基本沒有感情變化,除了主角都記不住別人的名字。就連女主都沒有多少戲份,除了名字以外都沒印象。就沒有什麼有特點的配角,要麼被主角殺掉,要麼就是被主角折服後盡心盡力幫助主角,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反派,無腦至極,只會送人頭當墊腳石,先是口出狂言,然後踩主角,然後被主角反殺,顯得太傻了。每次快被搞死的時候都是,啊,你不能殺我啊,我的誰誰誰多厲害啊!而且無數次的重複,裝逼打臉多了就真的沒意思了。按本書設定,智力跟文位掛鉤,簡直自相矛盾。方運做一件事,一堆人誇誇,一堆人罵罵,說的話總是大同小異,千人一面。前面還好,節奏不錯,題材新穎,後面劇情拖拖拉拉,越來越囉嗦,情節重複越來越多。味道都變了,打臉一山還比一山高,到頂點了,還有其他人幫你打臉,配角送上來打臉。天天吵架嘴炮,作者就像是慶驢技窮了似的。

這本書以儒教為切入點,一舉成為年度小說王,今竟被頻頻吐槽

一章能寫完非要用10章,本來是好酒,回味悠長,偏要往裡摻水賺昧心錢,嚼如雞肋。其實本來這書挺好,但2000章之後,作者乾的事讀者有目共睹,拼命摻水,每水一章,就多賺一章的錢,其他衍生出來的遊戲等產品就能維繫其生命,都是錢啊!前後就好像兩本書一樣。神作為何被稱為神作,看了流連忘返。儒道至聖這本書幾百張進度才一點點,到現在都好幾百萬字了,要知道寫的越長越不好寫,也就越不好看,就跟那個老太太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