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媽媽有多“恨”孩子,才會在孩子“忙”的時候,“叨叨”不停?

媽媽們對孩子除了愛,其實還有“恨”,恨鐵不成鋼的“恨”!“恨”孩子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恨”孩子馬上不能達成自己的預期目標,“恨”不得替他們成長,總是忍不住在孩子旁邊不停地指點,可孩子們的反應往往讓她們更失望。



週六,帶女兒參加陶藝體驗課。看老師輕易把陶泥拉成坯,我忍不住也要求女兒像老師那樣,把坯子拉長,拉成有曲線的花瓶樣。女兒興致挺高,兩隻小手直忙乎,也努力把壞子拉長。“叭”,坯子被拉斷了,兩人都愣了。

老師幫著重新做型,再拉。我告訴她把手上沾些水,她說老師說了不能“洗手”。正說著,整個坯子全掉下來了,又壞了。

女兒的小臉拉長了:“我做不好了。”

老師第三次把坯子幫著做好型。女兒的興致已大減:“我根本不會做,不做了……”

介怎麼行?連忙哄著,保證她做成什麼形都不再出聲,她才嘟著嘴繼續做。

再看別的家庭組合。

這個媽媽說:“不能讓老師幫忙,你得自己做,要不然算你做的嗎?”

那個媽媽說:“你把手指伸進去扶著,這樣裡面才有空間。”

……

更多的媽媽是親自上陣。

原來媽媽的心思都一樣。

媽媽有多“恨”孩子,才會在孩子“忙”的時候,“叨叨”不停?

再看孩子,有的茫茫然機械地弄著,有的傻傻地看著,全沒有了剛開始的興奮勁。

我心裡暗怪自己,不是說好了是讓孩子體驗,對孩子不要胡亂指手畫腳嗎?怎麼關鍵時候又忍不住了呢?

現實生活中,很少有媽媽能冷靜、淡定地看著孩子摸索前行。

作文公開課上,幾位坐在孩子旁邊的媽媽比孩子還忙。

這個說:“你這樣寫不行,得這樣寫……”

那個說:“你不能換個詞嗎?寫生動點。”

“快點寫,快點!”催促的媽媽最多。

只要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參加的課,媽媽們不參與的很少。

戶外寫生、親子游戲,親子組合對子裡,這樣的對話比比皆是。

少兒舞蹈班演出,我帶著女兒去看。沒多一會兒,剛下場的小演員都回到了附近的座位,為下一節目做準備。一位小姑娘的媽媽手上忙著給女兒換髮型,嘴裡嘮叨著:“你剛才怎麼溜號了?總是比別人慢半拍。你等著老師批評你吧。平時就告訴你要注意聽,集中精力……”


訓起來沒完。女兒覺得影響她看演出,要下樓看。

在樓下轉一圈又遇到了那對母女。媽媽仍在訓誡女兒。小姑娘原本是沉默不語的,這時突然說話了,帶著哭腔邊去擦眼睛邊說:“那我不演了還不行嗎?”

媽媽又不同意了:“那怎麼行?必須得演。好了,我不說你了。快別哭,小心哭花了妝……”

媽媽有多“恨”孩子,才會在孩子“忙”的時候,“叨叨”不停?

現在的孩子和從前不同,明顯重要得多,父母的眼睛、心思大多用在孩子身上,時時都在盯著他們。哪怕有一時不在狀態,也要忙著查明原因,搞清狀況,找出對策。孩子遇到問題也會不知所措,反正有大人幫忙收拾爛攤子。

而媽媽們太喜歡給孩子們當老師,全然不顧孩子們也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成長規律,只想把自己的成熟理念強加給他們,從來沒有問過他們願意不願意。

媽媽有多“恨”孩子,才會在孩子“忙”的時候,“叨叨”不停?

想起我們小時候,大人忙著上班、做家務,沒有時間看著,只要在規定的範圍內,玩什麼、怎麼玩,都是孩子們自己說了算,比現在的孩子自由多了,玩起來也快樂多了。寫作業也是如此,都是自己寫,哪裡有大人陪,更沒有大人給檢查,似乎也沒有誰學得特別差。

現在的孩子若也擁有這樣的自由度,是不是會好些?

第二節陶藝課,我下定決心,只當看客,絕不摻乎。

修整上次做的陶坯,還可以刻些圖案在上面。

別的媽媽忙著把陶坯底部修正,孩子看著。

我女兒不修底部,只在上面刻圖刻字,任底部歪著。那就歪著,我只當個攝影師。

剩下的時間是捏軟陶。

這邊孩子把白泥摻水摔打得直樂。

那邊有媽媽看不下去了,“你怎麼弄得這麼稀?這還能捏出什麼?你看誰像你這樣玩?”

女兒被訓得小小聲地說:“我不會玩兒!”

可憐的孩子,被訓得連玩兒都不會了。

媽媽有多“恨”孩子,才會在孩子“忙”的時候,“叨叨”不停?

我女兒和她的好朋友一起,把泥團捏來捏去,也沒捏出什麼形來。兩人說笑著,說捏的是肉夾膜,是三明治,還做出吃的樣子,開心得不得了。

下課了,女兒很納悶:“一個多小時這麼快就過去了?還沒玩夠呢。”


這樣不受打擾地玩,當然開心了。

全程我都不再“指點”,只做壁上觀,女兒玩得很愉快,我也沒有不開心,真是皆大歡喜。

都說要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讓孩子們更加自信。一個小小的遊戲、活動或者作業,都由家長在那裡指指點點,孩子們哪有機會自立,怎麼可能自信?把主動權還給他們吧。他們很忙,要學習要玩樂要探索,別讓他們把時間浪費在聽媽媽的意見上。媽媽們適當時候引導一下,恰當時候鼓勵一下,轉變時候支持一下,已經足夠。其餘時間,給孩子當個攝影師,記錄他們的成長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