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梅里雪山17人遇難山難並非歷史第二大山難?

納木錯不是西藏最大的湖泊?

即使有錢,夏爾巴也不能把你抬上珠峰?

倉央嘉措不是藏族人?

……

多少根深蒂固、信以為真,

其實是以訛傳訛、以偏概全。

『地理說』編了個錯題集,

告訴你20個真相,避開20個誤區。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俯瞰虎跳峽

圖片來自陸江濤。

網絡上有多少以訛傳訛?

自媒體時代,信息爆炸。

多少旅行、地理、戶外、登山方面的編輯,

學識淺薄,

在網絡上留下許多以訛傳訛的誤讀。

可曾想過,

那些你深信不疑、樂意與人講述的知識,

其實是錯誤的?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梅里雪山的緬茨姆峰與五冠峰

圖片來自攝影師jan

就拿赫赫有名的梅里雪山來說:

1.“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至今無人登頂,所以它攀登難度頂尖。”

2.“梅里雪山有13座超過6000米的山峰,被稱作太子十三峰。”

3.“1991年梅里山難,17人遇難,是中國最大山難,世界第二大山難。”

以上這三個說法,已經廣為傳播。

有多少人能想到,這三個說法,全部都是有問題的呢?

小簡今天就給各位出20道判斷改錯題。

關於梅里雪山的三大誤讀

糾錯一:

梅里雪山山難,世界登山史第二大山難?

梅里雪山之所以出名,和1991年那場中日聯合登山隊17人遇難的山難有極大的關係。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幾乎所有網絡資料聲稱,

這次山難,是世界登山史第二大山難,中國最大山難。

這個說法曾經是正確的。

可歷史總在變化,現在沿用這個說法,已是不對。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格重康峰

小簡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

世界第十五高峰是中國西藏和尼泊爾交界處的格重康峰。

在2003年,一支20多人的登山隊在格重康峰遭遇了惡劣天氣。

儘管他們登頂了格重康峰,但下山途中,18人遇難。

所以梅里雪山的17人遇難,至多隻是世界登山史上第三大山難。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列寧峰

世界史上最大的山難,則是1990年,發生在前蘇聯的列寧峰(攀登難度並不高)。

42名登山者遭遇地震引發的雪崩,40人喪生。

這巨大規模的山難,恐怕將永遠是史上第一。

糾錯二:

13座6000米山峰,太子十三峰?

人們常說,梅里雪山,有13座超過6000米的山峰,被稱作“太子十三峰”。

其實不對。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梅里群峰,被譽為“雪神的儀仗隊”

13是虛指,並非真的恰好13座6000米山峰。

13是藏地的吉祥數字。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一張圖認遍梅里雪山群峰。

圖片來自彭建生。

糾錯三:

卡瓦格博攀登難度非常高?

許多網絡資料,把卡瓦格博的攀登難度“神化”成最難的山峰。

卡瓦格博雖無人登頂,但我們必須看到,它可查的攀登記錄只有五次。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格博

並在那次中日聯合登山隊17人遇難的攀登中,

隊員們登到了海拔6470米。

僅有三分之一隊員有過8000米級山峰攀登經驗的他們,在考察最後路段後,判斷“再也沒有難關了”。

只是不幸遇上了暴風雪和雪崩,才未能登頂。

一座山的攀登死亡率,和前人的攀登次數、留下的經驗多少,有莫大關係。

神山固然是難的,但如果它的攀登次數再多些,結果可能不同。

各種常見謬誤

糾錯四:

納木錯是西藏第一大湖?

類似於“梅里雪山山難曾是世界史第二大山難”,

納木錯是西藏第一大湖、中國第二大咸水湖的說法,也只是曾經正確。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色林錯和納木錯,哪個更大?

原西藏第二大湖——色林錯,每年水位抬升0.67米,湖面每年增大50餘平方公里。

估計在2008年,色林錯就已經比納木錯大了。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色林錯水色碧藍

圖片作者未知

而且色林錯還在繼續擴張。

所以色林錯才是西藏第一大湖。

糾錯五:

苯日神山是藏區八大神山中唯一一座逆時針轉山的神山?

這個說法頗為常見。

卻也是不對的。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苯日,圖片來自謝罡

藏傳佛教順時針轉山。

苯教(佛教傳入西藏前的西藏原始宗教)逆時針轉山。

像卡瓦格博、岡仁波齊等藏傳佛教和苯教共同的神山,都是可順時針轉、也可逆時針轉的。

糾錯六:

雅拉香波神山即四川的雅拉雪山?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左圖為西藏的雅拉香波,右圖為四川的雅拉雪山。

請將雅拉香波區別於雅拉神山。

當前網絡上,有太多太多關於“藏區八大神山”的淺薄的帖子,把四川的雅拉神山誤當做西藏的雅拉香波。

二者明明是不同的山峰!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長焦鏡頭下的雅拉香波

雅拉香波位於西藏山南地區瓊結縣。

走過的人極少,資料欠缺,算是一片處女地。

因此,

它也成了小簡今年即將啟程的“藏區八大神山轉山徒步”中,最重要也最擔心的一座。

糾錯七:

岡仁波齊是岡底斯山的主峰?

主峰,通常指的是最高峰。

岡仁波齊海拔6656米。

而岡底斯山脈是超過7000米的。

冷布崗日峰海拔7095米。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岡底斯山脈的冷布崗日峰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岡仁波齊,圖片來自張超音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空中同時俯瞰:近處的岡底斯山脈、遠處的喜馬拉雅山脈

圖片中間位置的山峰,即為“神山之王”岡仁波齊

圖片來自李炳元

其實,主峰這個詞,和“支流”、“源頭”等名次一樣,都只是人類對自然的描述。

大自然造就的山峰,哪裡會分主次呢?

在近距離內,山峰才有主峰、衛峰之分。

就像不會有人說珠峰是喜馬拉雅的主峰。

岡底斯山的主峰之爭,也顯得沒有意義。

糾錯八:

倉央嘉措是藏族人?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倉央嘉措畫像

大名鼎鼎的西藏詩人、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被大多世人誤認為是藏族人。

其實,倉央嘉措是另一個少數民族——門巴族。

門巴族在中國主要只在西藏林芝地區。

在中國的人口只有7000人左右。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著名的詩句

西藏詩人倉央嘉措,有許多著名詩句被誤認為是他所寫。

“轉山轉水轉白塔,不為修來世,只為與你相見”

“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

就並非倉央嘉措所作。

即使是最富盛名的這句“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也是倉央嘉措詩文的翻譯者補作。

糾錯九:

漠河北極村是中國陸地最北端?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漠河北極村宣稱其為中國最北端的雕塑,

圖片來自舒小簡。

黑龍江省漠河縣是中國最北。

北極村這個名頭,讓很多人都認為北極村就是中國大陸最北端了。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哪裡才是中國最北?

打開地圖,藍色為中俄界河。

北極村(圖左紅點)比圖中的右側紅點,要更靠南。

所謂的中國最北端,只是北極村為了開展旅遊而做的宣傳。

糾錯十:

南迦巴瓦是世界第十五高峰?

8000米獨立山峰有14座,世界第15高峰是哪座山峰呢?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南迦巴瓦

大量網絡資料,聲稱南迦巴瓦峰是世界第十五高峰。

實在是誤導眾人的謬論。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景區也這樣誤導

這個錯誤的說法,來自《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在2005年的《選美中國》特刊。

後來的《選美中國》特刊再版,將十五高峰的說法去掉。

但造成的誤導已經流傳。

世界第15高峰,最高的7000米獨立山峰,應當為喜馬拉雅山脈的:

格重康峰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格重康峰,海拔7952米,位於中國尼泊爾交界。

糾錯十一:

只有四川才有大熊貓和川金絲猴?

大熊貓和川金絲猴,太珍惜的兩種動物。

很多人以為野生的它們,只在四川才有。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秦嶺山地的川金絲猴。

一些通常印象中四川獨有的獸類,其實秦嶺都有。

殊不知,陝西也是這兩種動物的聚集地。

秦嶺南坡(位於陝西),與岷山北坡(位於四川),

兩處區域都位列中國野生動物最密集的六大區域之中,

二者雖然不能算是相連,但位置極為接近。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秦嶺與岷山的位置關係。

兩處的野生動物種類也很接近。

大熊貓、川金絲猴、羚牛和朱䴉,被合稱“秦嶺四寶”呢。

關於登山難度的一些誤讀

糾錯十二:

只要有錢,夏爾巴人就能抬你上珠峰?

珠峰實在太有名。

誤解也就太多。

這個說法就是其中之一。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人類首次登頂珠峰的記錄,由夏爾巴人丹增,和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創造

作為喜馬拉雅山區最主要的登山向導,夏爾巴人是強大的登山民族。

但珠峰從來不是一座容易的山峰,

沒有登山基礎的人,

再多的錢,也絕上不去。

糾錯十三:

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14座8000米級山峰中最容易的?

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世界第六高峰——卓奧友峰,死亡率僅有1.4%

珠峰的確是較為容易的8000米級山峰,但絕不是最容易的。

最容易的8000米級山峰,幾乎公認為卓奧友峰。

珠峰是登頂人數最多的8000米級山峰,已經超過6000人。

卓奧友峰是登頂人數第二多的8000米級山峰,也超過了3000人。

糾錯十四:

貢嘎山死亡率比喬戈裡峰高,所以貢嘎山的攀登難度更高?

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死亡率不能等同於難度。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貢嘎山,圖片來自熊貓會豹。

目前可考22人曾經登頂,卻有16人在登山過程中遇難,死亡率遠高於喬戈裡峰的26%。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野蠻巨峰”喬戈裡峰,世界第二高峰。

蜀山之王貢嘎山(海拔7556米)的死亡率的確高於喬戈裡(海拔8611米)不少。

但喬戈裡是因為攀登的人數和歷史更多,前人積累下了經驗,才使死亡率降了下來。

實際上,從海拔因素到地形因素來考慮,喬戈裡的攀登難度,應在貢嘎山之上。

糾錯十五:

喬戈裡峰是世界上最難攀登的山峰?

瞭解登山的人,都認可喬戈裡的地位。

但就像不該神化梅里雪山,也不該神化喬戈裡。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K2——喬戈裡峰(8611米)的幾條登頂路線。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安納普爾納峰(8091米),

至今為止登頂人數最少的8000米級山峰,僅有200餘人。

尼泊爾的世界第十高峰安娜普爾納峰,是唯一一座死亡率超過30%的8000米級山峰。

它與喬戈裡峰誰是最難的8000米級山峰,尚存爭議,或許難說。

但說安娜普爾納是最兇險的8000米級山峰,恐怕毋庸置疑。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迦舒布魯姆IV峰,一個金字塔形的陡峻山峰。

何況,在7000米級山峰中,還有些極高難度山峰(比如:迦舒布魯姆IV峰),被不少登山者認為攀登難度大於喬戈裡呢。

糾錯十六:

登山死亡率為a%,就是每100個人去登山就有a人死亡?

這樣理解是錯誤的。

攀登死亡率其實反映的是:攀登死亡人數與成功登頂並返回的人數的比例(不計算中途下撤的人)。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貢嘎山

就拿貢嘎山舉例,

可查的攀登記錄中,22人登頂並返回,16人遇難。

那麼貢嘎山的死亡率達到72%。

而並非想當然以為的42%。

試想,如果攀登死亡率計算方式是:死亡人數/參與攀登人數。

那麼只在山腳下轉悠、或者只走了些許路段就下山的登山者人數,也要考慮在內麼?

那樣計算出的攀登死亡率,還能對一座山峰的難度考量起到參考作用麼?

關於處女雪山的幾個誤讀

糾錯十七:

玉龍雪山是處女雪山?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玉龍雪山

常被誤當做處女雪山的山峰,最著名的例子,便是雲南麗江的玉龍雪山。

這座山可謂山中明星,無需多介紹。

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網絡上宣稱玉龍雪山為處女峰的帖子

雲南的旅遊宣傳也樂於將玉龍雪山描述成處女峰。

但其實它有過多次攀登記錄,雖然攀登難度很大,但成功的登頂也有過一次。

1985-1987年,美國的山友對它嘗試了三次攀登。

1987年,美國登山好手Eric Perlman和幾位美國登山者再次嘗試,終於完成了首登。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王濱的攀登路線

後來國內的山友王濱也嘗試過多次攀登。

糾錯十八:

布喀達坂峰(新青峰)是處女峰?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網絡上宣稱布喀達坂峰和玉虛峰為處女峰的帖子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布喀達坂峰,又稱新青峰

小簡曾在此前的文中說過,東崑崙的最高峰,就是深入青海荒原的布喀達坂峰,海拔6860米。

此山人跡罕至,被誤認為是處女雪山,倒也事出有因。

但1992年,日本喜馬拉雅登山隊已經實現了首登新青峰。

糾錯十九:

玉虛峰是處女峰?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玉虛峰

在青海省東崑崙山的末端,有兩座雪山如同姊妹般矗立。

一座是著名的世界上最容易攀登的6000米級雪山——玉珠峰。

另外一座,雖不如玉珠峰高,攀登難度卻遠超玉珠峰,那就是——玉虛峰(海拔5769米,一說5923米)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玉虛峰(左)與玉珠峰(右)的地理位置

玉虛峰也有過登頂記錄。

2011年4月,玉虛峰由上海探險家園戶外俱樂部登頂成功。

糾錯二十:

格聶神山是處女峰?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格聶神山,圖片來自守靜篤

位於四川州的“世界高城”理塘縣的格聶神山,近兩年才被人們逐漸知曉。

這座山是四川第三高峰,海拔6204米,是一座攀登難度頗高的山峰。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網絡上宣稱格聶峰為處女峰的帖子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攀登能力非凡的查理福勒,死於格聶峰

2006年,曾經單人solo登頂“蜀山之後”么妹峰的美國登山好手查理福勒,在攀登格聶峰時身亡。

足見格聶峰的難度。

那麼格聶峰是處女峰,豈不是說起來很合情理?

但,格聶峰的登頂記錄其實頗多。

20個關於地理登山的錯誤認知,可曾誤導過你?

馬一樺等人的格聶峰國人首登

2012年10月,馬一樺、鄧明冬、尼瑪爾甲從南壁登頂。這是中國人的首登記錄。

國內的川藏登山隊甚至考察了格聶峰,並將它列入了商業登山的行列中。

它是處女雪山的誤傳恐怕不告自破。

個人學識總是有限,

如您眼尖,還請不吝賜教。

可知識性、準確性、思考性,

是我始終會力求做到的三點。

老讀者應該會發現,

本文提及的一些謬誤,

是在此前的文章中寫過。

把前人留的錯撥亂反正,

令真相漸能廣為人知,

是身為自媒體人的一份擔當。


原文作者:MAX戶外體驗師——舒小簡J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