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談G1G2勇士為什麼堅持“杜蘭特單打”及火勇戰術分析

火箭和勇士西部決賽進行了兩場,兩場比賽貫徹始終的“杜蘭特單打”成為了熱門話題,“杜氏單打”在大家看來是勇士G1取勝的最大功臣,卻又在G2被某些人看成是勇士輸球的罪魁禍首。那為什麼勇士會在西決前兩場比賽一改他們堅持了幾個賽季的跑動傳切流動進攻,而從一開始就祭出“杜氏特單打”這個核武器呢?

我們知道火箭的“燈炮單打”是火箭這個賽季成功的常規基礎戰術,“燈泡單打”與“杜氏單打”都是利用球星的超強個人能力對對手進行殺傷,但不同之處在於“燈泡單打”除了拿分外還肩負破防任務為外線站樁或者內線餅皇創造得分機會,“杜氏單打”則相對單一就是為了懲罰或者打破僵局,勇士祭出“杜氏單打”往往就是勇士常規戰術遇到麻煩了,需要杜蘭特的無差別單打來解決問題,“杜氏單打”強在可以無視任何防守實現高效殺傷,缺陷就是杜蘭特的體力問題,所以在勇士一般不作為也不需要作為常規武器使用。

談G1G2勇士為什麼堅持“杜蘭特單打”及火勇戰術分析

西決G1G2勇士開局使用的都是“五小陣容”,兩場比賽的共同點都是首節應對火箭的“一大四小”陣容都沒佔到便宜,在首節換人之前都是輸分,第一場輸8分,第二場輸3分。勇士既然開局就使用“五小”,當然不是為了執行“杜氏單打”戰術,而是想要實行他們熟悉的跑動傳切進攻,但兩場比賽開局“五小”打下來都輸分,說明他們的跑動傳切進攻確實受到了火箭“一大四小”演練了一個賽季的無限換防的限制,“杜氏單打”提前上線其實在G1不是勇士主動為之,而是被火箭逼出來的,在G2作為G1的成功戰術被半主動半被動繼續執行。

為什麼說G1“杜氏單打”是被火箭逼出來的?因為在勇士首節得到的前10分都沒有杜蘭特得分,直到首節剩5分12秒勇士12:21落後9分開始“杜氏單打”才正式上線拿到他首節13分中的11分將分差追到只落後1分。G1火箭雖然提前逼出了勇士的核武器,並且哈登單打也無敵,但最終卻輸球,在於鋒線站位太死被勇士成功把燈泡跟外線切割了開來,“燈泡單打”只實現了一半戰術目標卻沒能破防成功調動火箭外線球員,燈泡多次被逼到24秒倉促出手被打反擊,火箭鋒線塔克阿里扎巴莫特格林4人合計22投5中只拿到15分2次助攻,哈登在前兩節無比神勇拿下24分卻難以拉開分差還被消耗了大量體力,第三節火力終於難以為繼讓勇士反超並拉開分差,第四節雖然燈泡急起直追,但在“佛光普照”之下終究無能為力。G1火箭做的比較成功的地方一是遏制了勇士“五小”首發戰略意圖逼迫“杜氏單打”提前上線,二是成功限制了庫裡三分,三是堅持單打消耗庫裡;失敗的地方則是鋒線站位太死被勇士成功實現切割防守,並且在防守端沒有給對手足夠的壓力。常規賽火箭也遇到過截斷燈泡跟鋒線聯繫的情況,但依靠燈泡強大的單打能力還是打死了對手,也沒有對手能逼迫出火箭戰術上的更多變化,而現在遇到宇宙勇顯然光靠燈泡單打是不行的。

G2火箭在堅持無限換防+限制庫裡三分+單打消耗庫裡的基礎上做出了針對性的調整,既然“燈泡單打+鋒線被動接球”破不了你的防守陣型,那就改成“燈泡單打+鋒線主動接球”,主動提速避免過多落陣地鋒線被看死,快攻得分12比7佔到優勢,增加了鋒線空切+持球突破,投射更為果斷,防守也更具侵略性,塔克阿里扎大爆發18投15中合計拿到41分11板10助攻3搶斷,塔克三分6投5中。此外,火箭這場實現大勝的另一個關鍵就是以“五小”對“五小”,火箭寶燈圓扎塔“五小”相比勇士庫湯伊杜格來說,身高整體偏矮,但火箭“五小”三分都不錯,勇士一個都不敢放,陣型拉的很開,籃下空虛,這就為火箭最佳第六人戈登的大爆發創造了條件,圓臉屢屢持球突破造殺傷,裡突外投砍下27分;在防守端火箭“五小”輪轉速度快能保證退防並不給勇士外線三分空位,雖然身高偏矮但三巨臀卡位搶籃板並不吃虧。勇士“五小”雖然身高佔優,但並沒有低位持球強點,不能在內線對火箭“五小”進行殺傷,一哥和格林三分不靠譜導致空間難以拉開,火箭防守這倆的球員可以伺機收縮籃下進行協防,加上湯神手感不好,庫裡受到貼身防守三分不開只能靠有限的突破取分,勇士只能靠“杜氏單打”苦苦支撐,但全程受到緊逼防守限制接球屢屢只能靠持球從三分線外突破取分的杜蘭特雖然在第三節拿下18分也難改勇士落後的局面,第四節更是因體力不支3投1中,勇士提前繳槍。

談G1G2勇士為什麼堅持“杜蘭特單打”及火勇戰術分析

G1G2打完,兩支萬眾期待的球隊可以說都沒有讓人失望,西決可以說才剛剛拉開帷幕,高潮還遠未到來。對火箭來說,鋒線G1的低迷和G2的神勇顯然都非常態,但只要鋒線、圓臉正常發揮加上火箭的燈泡單打、無限換防和“五小”的靈活使用,絕對具備了與勇士爭鋒的實力。對勇士來說,G3是否堅持使用“五小”首發,如何發揮自己熟悉的跑動傳切戰術優勢避免過早落入“杜氏單打”陷阱,如何在防守端保護庫裡,庫裡如何擺脫G1G2的三分低迷和低存在感,如何應對火箭“五小”都是要解決的問題。

勇士如果要打快,戰術核心就要從杜蘭特轉到庫裡,後場無論是格林還是庫裡推進都要更快速,出手要果斷,但是實際在G2最後還是球回給了杜蘭特落低位,庫裡很多球都是想投又不‘敢’投的樣子。

庫裡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可以超神也能超鬼(當然了超神幾率遠大於超鬼),打的也從不‘合理’,而這不合理恰恰是勇士的催化劑和勇士這些年最大的武器,如果想要發揮庫裡的能量從而催化整個勇士,那就要給他足夠的自由,束手束腳猶猶豫豫是打不出來的。是的,也許庫裡會浪出n個失誤不中丟掉一場比賽,但是更有可能浪出水花打出真正的勇士籃球取得勝利。

個人觀點,如果勇士要打慢,就要維持住杜蘭特的核心打法;如果勇士要切換節奏,則一定要把核心切回庫裡,讓庫裡沒有壓力地自由發揮。

回到金州,勇士可能會選擇打的更奔放一點,畢竟灣區的觀眾是庫裡一點就著的。

從球迷的角度來說,我也更希望看到庫裡的靈性,看到火箭和勇士來一場酣暢淋漓的高速團戰。

從私心的角度來說,在我眼裡勇士的觀賞性,爆炸力多是基於庫裡推出的高潮,帶的全隊一起飛。杜蘭特帶勇士更穩也很強,但是彷彿讓勇士失去了區別於其他強隊的魅力。

談G1G2勇士為什麼堅持“杜蘭特單打”及火勇戰術分析

說到底這幾年來的爭冠隊都是一個穩一個炸的組合嘛 (不考慮‘穩’和‘炸’的相對能力)

1. 詹姆斯+歐文 (並非無視勒夫)

2. 杜蘭特+庫裡

3. 保羅+哈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