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為什麼留學生自殺越來越多?

中國留學生唐曉琳去年10月被證實在舊金山金門大橋跳橋自殺。從學校公佈的最終調查報告可以得出:唐曉琳的學習課程被推遲,畢業似乎遙遙無期。有人問我,留學壓力過大該如何緩解?怎樣預防類似悲劇再度發生?

在我做過的多例留學生諮詢中,我發現了一些困擾留學生的共同因素:

一、社會支持系統的匱乏,人際關係網的貧瘠

大部分留學生在國外都是隻身一人,只能自己獨自應對學業、生活上的壓力與麻煩。在與國內的父母、朋友交流時,僅僅只能訴說一番,甚至有不少人怕親人擔心,連訴說的權利都自我剝奪。

而在國外,他們能深入交往的人,往往侷限於華人同學這個圈子中。這個圈子的人數本就有限,如果再刨去性格、三觀不甚相合的人,對於有些人來說,可能真的稱得上“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這就使得他們的社會支持系統愈加匱乏,內心能量的補充愈發稀少。

為什麼留學生自殺越來越多?

二、生活壓力大

國外高昂的消費水平和不菲的房租常常令留學生們壓力山大,打工是非常普遍的。但他們在國外能做的往往是在國內時不會去做的體力活。繁重的學業加上打工生活,常會榨乾一個留學生的時間,讓他們疲於奔命。

為什麼留學生自殺越來越多?

三、學習壓力大

我發現很多留學生抱著“拿文憑快閃”的想法開始接觸學業後,都會經歷不適與恐慌。

國外大學對學生的要求、對作業論文的考量方式都與國內大學大為不同。很多學生以舊經驗來應對新學業時,常常會很不適應而產生恐慌與焦慮,有些人特別不適應之下,就會產生學業延期的情況,而這往往會給學生帶來更沉重的心理、生活壓力。

為什麼留學生自殺越來越多?

因此,留學生們在國外一定要注意,首先要維護好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多和家人、朋友溝通連結,在國外也要儘量多去認識一些朋友,保持一定的社交頻率,不要讓自己陷入與人隔絕的獨居生活中。

其次,在面對學業時要提早做好心理準備,積極調整狀態去應對新的局面,不要害怕迴避去和教授、老師溝通,尋求幫助。

當感覺自己情緒狀態已經很不好時,要主動去尋求心理諮詢、心理治療的幫助,不要一直拖著、強撐著。這樣才是對自己真正負責任。

作者簡介:曹懷寧,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諮詢實踐超千小時,主擅領域包括婚戀情感、人際交往、兩性心理、人生規劃、家庭關係等。自2011年開通新浪微博以來,粉絲六萬多人,堅持定期回覆私信,無私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諮詢,諮詢解答超千萬字。《婚姻與家庭》雜誌特邀專家,多家媒體簽約撰稿人。

微信公眾號:心理諮詢師曹懷寧(caohuaining)。

新浪微博、知乎、頭條號:心理諮詢師曹懷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