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为什么留学生自杀越来越多?

中国留学生唐晓琳去年10月被证实在旧金山金门大桥跳桥自杀。从学校公布的最终调查报告可以得出:唐晓琳的学习课程被推迟,毕业似乎遥遥无期。有人问我,留学压力过大该如何缓解?怎样预防类似悲剧再度发生?

在我做过的多例留学生咨询中,我发现了一些困扰留学生的共同因素:

一、社会支持系统的匮乏,人际关系网的贫瘠

大部分留学生在国外都是只身一人,只能自己独自应对学业、生活上的压力与麻烦。在与国内的父母、朋友交流时,仅仅只能诉说一番,甚至有不少人怕亲人担心,连诉说的权利都自我剥夺。

而在国外,他们能深入交往的人,往往局限于华人同学这个圈子中。这个圈子的人数本就有限,如果再刨去性格、三观不甚相合的人,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真的称得上“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这就使得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愈加匮乏,内心能量的补充愈发稀少。

为什么留学生自杀越来越多?

二、生活压力大

国外高昂的消费水平和不菲的房租常常令留学生们压力山大,打工是非常普遍的。但他们在国外能做的往往是在国内时不会去做的体力活。繁重的学业加上打工生活,常会榨干一个留学生的时间,让他们疲于奔命。

为什么留学生自杀越来越多?

三、学习压力大

我发现很多留学生抱着“拿文凭快闪”的想法开始接触学业后,都会经历不适与恐慌。

国外大学对学生的要求、对作业论文的考量方式都与国内大学大为不同。很多学生以旧经验来应对新学业时,常常会很不适应而产生恐慌与焦虑,有些人特别不适应之下,就会产生学业延期的情况,而这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更沉重的心理、生活压力。

为什么留学生自杀越来越多?

因此,留学生们在国外一定要注意,首先要维护好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多和家人、朋友沟通连结,在国外也要尽量多去认识一些朋友,保持一定的社交频率,不要让自己陷入与人隔绝的独居生活中。

其次,在面对学业时要提早做好心理准备,积极调整状态去应对新的局面,不要害怕回避去和教授、老师沟通,寻求帮助。

当感觉自己情绪状态已经很不好时,要主动去寻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帮助,不要一直拖着、强撑着。这样才是对自己真正负责任。

作者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六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询,咨询解答超千万字。《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

微信公众号:心理咨询师曹怀宁(caohuaining)。

新浪微博、知乎、头条号:心理咨询师曹怀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