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一樣給錢,不一樣的酷」,如何評價經緯創投這10年?

lovebenyao


早期投資誰賺的錢多,有些人說是龔虹嘉,他投資一家公司就賺了幾百億,其實在海康威視早期,龔算主要創始人、董事長的角色,所以不好把他算在內。

不過龔是智慧的人呀,在早期投資里名聲響亮,因為他不斷給錢做LP呀。

真正賺大錢的是經緯中國,5月19日經偉中國開十週年大會,屌屌的張穎發朋友圈說:業績才是尊嚴,多霸氣呀。

不過他說,自己與幾位合夥人一直都很焦慮。這我就不認同了,優秀的投資人不都過得很從容嗎,在休閒時定天下呀。

1、有個佛系創始人。幾個月前經偉中國的創始合夥人邵亦波退休,說是要花更多時間關注心靈了。經緯有張穎,很多人不知道是邵亦波找來的張穎。

說邵是佛系,至少表明該公司注重價值觀,也考核創始者的價值觀。

邵亦波是學霸,如沈南鵬、朱嘯虎這類投資人一樣,少年天才,創下易趣後打不過阿里,賣給了eBay。

可以說創業留下了許多遺憾。

這裡留下一個問題,從紅杉創始人曾是英特爾創始團隊成員,到網景創始人安德森後來成為風險投資大王,二流創業者成為一流投資人的規律一直在起作用,為什麼一流創業家難成一流投資家?供大家思考。

2、賭對了長期的趨勢。

2010年定位All in移動互聯網,這時的經緯中國才走上方向對節奏快的投資大道。

零零散散什麼都投的機構是創不下品牌的。

3、勇敢扣下扳機,每年至少投幾十家,是經緯中國不斷有手感的原因。

現在,經緯中國規模也大了,200多億的盤子,每年收到10萬加的BP,面談的項目就7、8千家,只有不斷行動才能不斷成功呀。

4、張穎敢說投後服務是機構第一。可見他們把自己都當作被投企業的共同創始人了。

從10週年這些有名的創業者來趕場的信息就可見一斑:“米雯娟幾次誤機幾乎崩潰,一夜沒睡到場;小鵬晚上10點鐘才到;傅盛半夜更改行程飛回國,開房車住在停車場”。如果不知道這些創業者都創了啥項目,問問度娘。

經緯還投了陌陌、滴滴等知名公司。

5、延伸思考幾個問題:張穎從投資經理做起,他有錢嗎?

一般都說企業家做早期投資,是輕鬆愉悅型,投資經理、諮詢師做投資就苦哈哈了。

因為要賺第一桶金呀,看一家家被投企業上市了,值幾十上百億的,但融在基金裡,回報就沒那麼大了。

6、創業成功都要有一幫生死相依的兄弟,十年來,經緯中國的幾位合夥人做到了這一點,但它能成為一種投資模式、商業模式嗎?

當時經緯中國的狀態也是創業起步,容易跟創始人心心相惜,但現在是中大型投資機構了。要成大哥與小弟,大叔與小鮮肉的關係了,還對頂級的創業者有吸引力嗎?

7、張穎是罕見的低調。但做投資真的不需要做些看似無關緊要的曝光,社會事務嗎?

還是僅僅因為張穎的實際影響力並不是很大,只不過在早期投資領域有些名聲呢。

經緯十年,還有二十年,憤青自我者張穎,有著多條進化之路,又到人工智能、生物科技、萬物聯網的不同歷史時期,它能像在移動互聯網時期一樣,“業績才是尊嚴嗎”。

每個人都是尊嚴!


財經作家邱恆明


用一個詞組形容:

幾乎無所不投。

長年佔據投資活躍榜前三位置。

截止到5月15日,這10年來的投資事件多達665件。

其中不乏明星企業和獨角獸。

比如百度、360、陌陌、暴風影音、愛康國賓、世紀互聯、中文在線等。

據估算,目前所投的項目中,至少有超過40個估值10億以上的公司。

最關鍵的一點是,根據VC SaaS的統計,它投資的項目的被接盤率為51%,超過IDG等投資機構。(IDG的被接盤率為43%)

被接盤率高意味著什麼?至少意味兩點:

1、前期眼光好,證明所投公司成長性好,所以才有人接盤;

2、安全退出,所投的錢通常都能有所回報。

就這一點上來講,已經很成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