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黃娥:楊慎之賢妻,始終如一,不曾離棄

黃娥:楊慎之賢妻,始終如一,不曾離棄

01

“尚書女兒知府妹,宰相媳婦狀元妻。”說的是黃娥,父親黃珂官拜尚書,丈夫楊慎是明代著名文學家,三才子之首。而她自己,也是文學家。夫妻二人的詩詞成就卓著,自成一家。

黃峨(1498年―1569年)遂寧人,字秀眉,有“曲中李易安”之譽。黃娥古鎮便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黃娥古鎮位於遂寧市安居區玉豐鎮。在黃娥故里內,黃娥詩碑、黃娥牌坊、黃娥主碑和其他碑林,一共有四十三塊,展示了黃娥這一生的不同階段,這些碑林就在“七彩明珠”中的“詩景畫廊”中。

黃娥自幼聰明伶俐,在母親悉心教導下,謹守閨訓,好學上進,寫得一手好字,彈得一手好琴。而對於做詩文、填詞曲更有著高深的造詣,少女時就以詩曲名滿京城。她的作品膾炙人口,並久為藝林傳誦。

少女時期的黃娥天真爛漫、活潑可愛,她在《閨中即事》一詩中寫道:

“金釵笑刺紅窗紙,引入梅花一線香;

螻蟻也憐春色早,倒拖花瓣上東牆。”

這一首詩今時讀來依然是妙趣橫生,趣味盎然,畫面感極強。閨中小女,閒來生趣巧笑倩兮,拔下發釵偷偷刺破窗紙,輕嗅淡淡飄進來的梅香,目光隨著螞蟻拖著花瓣的身體移動,眼睛輕輕一眨就走進春天的氣息。畫面生動,少女心思更添靈動。

父親黃珂曾在京城為官,黃峨憶及京城舊事,彈唱起自己作的《玉堂客》散曲以抒情懷。藉此抒發她對昔日良辰美景和親朋好友的眷跡之情:

“東風芳草竟芊綿,何處是王孫故園?

夢斷魂縈人又遠,對花枝空憶當年。

愁眉不展,望斷青樓紅苑。

合離恨滿,這情衷怎生消遣!”

這首散曲情真意切,不僅在京城很快流傳開來,散曲透露的才情還打動了一個影響她一生的人,那個人就是後來成為她丈夫的楊慎。

黃娥:楊慎之賢妻,始終如一,不曾離棄

02

黃娥在對待感情上特別執著,寧缺毋濫。楊慎比黃娥大了整整10歲,她欣賞他、喜歡他,一直等他這樣的兒郎來娶,這一等就錯過了很多良緣,錯過女子嫁人最美好的年華,成了待嫁的老姑娘。

黃娥是才女,也是美女,與卓文君、薛濤、花蕊夫人並稱蜀中四大才女。她不在意等多久,等到與否,她只要她認定的愛情,她願意。 他也欣賞她,喜歡她的才情,兩人的父親同朝為官,多有交集。但楊慎家中有妻,故而多有迴避。

許是老天眷顧有情人。公元1518年,楊升庵原配夫人王氏亡故,次年,楊慎徵得父親楊廷和同意,向黃家提親。黃娥終於等來了心心念唸的有情郎,在21歲時歡歡喜喜嫁給瞭如意郎君楊慎。

楊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人,東閣大學士楊廷和之子。《明史》有云:“明世記誦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第一。”最是欣賞楊慎寫的這首《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每每讀來心潮澎湃: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是多少人追求的境界:把酒談笑間,固守一份寧靜與淡泊,任世事紛擾。

“是非成敗轉頭空。”共鳴楊慎曠達超脫的人生觀。這闕詞豪邁、悲壯,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後的失落、孤獨感,又暗含著高山隱士對名利的淡泊、輕視。彷彿感受到那奔騰而去的不是滾滾長江之水,而是無情的歷史。彷彿傾聽到一聲英雄的嘆息,且在自己悲壯的嘆息聲中,尋找生命存在的真諦。

婚後的黃娥與楊慎,好似神仙眷侶。二人朝夕切磋詩文,一起填詞作曲,清風明月,花前月下,度著甜蜜而又浪漫的蜜月,讓俗人羨慕,讓神仙嫉妒。

住在狀元府西端的石榴閣,夫妻新婚燕爾之際,正值紅榴怒放之期。看枝頭緋花掩映,朵朵如霞,黃娥展箋提筆作詩《庭榴》,綿綿情意筆墨濃:  

“移來西域種多奇,檻外緋花掩映時。

不為秋深能結實,肯於夏半爛生姿。

翻嫌桃李開何早,獨秉靈根放故遲。

朵朵如霞明照眼,晚涼相對更相宜。 ”

身為續絃繼室,黃娥不與桃李爭春,只說自己像火紅的石榴花,仲夏五月才開放。花開雖遲,卻是喜得狀元結為連理,她對新的生活充滿了期待。在古代,石榴籽粒眾多,也象徵婚後子女繁衍。黃娥自喻榴樹,向楊慎表達了熾熱純真的愛情。

中秋之夜,夫妻二人在桂湖賞月。楊慎摘一枝金桂花插上黃娥烏黑的髮髻,即詠成詩《桂林一枝》,把新婚嬌豔動人的黃娥刻畫得栩栩如生:

“銀漢無聲下玉霜,素娥青女鬥新妝;

折來金粟枝枝豔,插上烏雲朵朵香”。

03

黃娥是一位有遠見卓識、教養深厚的女人。度完一個長長的蜜月。夫妻二人不再沉溺於兒女情長和小家庭的安樂。黃娥竭力鼓勵楊慎進京復官,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造福於民。次年秋,黃娥陪同楊慎踏上了進京復職的旅程。黃娥在京城的官邸裡盡力輔佐楊慎,成為楊慎政治上的知音和生活中的賢內助。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楊家很快遭來了政治上的狂風吹折。明武宗薨,堂弟朱厚聰繼位為明世宗。公元1524年二月,因“皇考”事件,內閣首輔楊廷和被迫辭職還鄉。七月,明世宗更肆無忌禪地迫害議禮諸臣,楊慎等一百九十人被囚入監獄。楊慎兩次受到廷杖後,被謫戍雲南永昌衛。

丈夫被貶的時候,黃峨才26歲,本可以有別的人生選擇,放棄這個在政治上已經破產,生活上已經落魄的楊慎,可是,黃峨沒有放棄。

這個從小生長在富貴人家的嬌女,毅然離開奢侈安適的京城生活,誓與丈夫同生死共患難。

她冒著風霜,親自率僕趕到渡口去護送楊慎。沿途在黃娥的精心護理下,楊慎的杖傷逐漸好轉。可是,楊慎被害充軍,朝廷中的奸佞們卻還不善罷甘休。“荒村聚豺虎,夾岸鳴蛟鼉“。他們又派遣刺客,伺機暗害楊慎。機警睿智的黃娥早有提防,加意保護,刺客們從京城跟到千里以外的山東臨清,一直沒有下手的機會,只好悻悻離去。

到了湖北江陵,楊慎再也不忍心看妻子勞苦了。他們冒著朔風飛雪,立於江陵古渡,難分難捨,悲淚縱橫。 楊慎觸景生情,於此時作下《臨江仙.江陵別內》

“楚塞巴山橫渡口,行人莫上江樓。

徵驂去桌兩悠悠,相看臨遠水,獨自上孤舟。

卻羨多情沙上鳥,雙飛雙宿河洲。

今宵明月為誰留,團團清影好,偏照別離愁。”

黃峨讀罷此詞,悲痛欲絕,一口氣寫下了《羅江怨.閣情》四首(其一)字字血淚:

“空庭月影斜,東方亮也。金雞驚散枕邊蝶。

長亭十里、陽關三疊,相思相見何年月。

淚流襟上血,愁穿心上結,鴛鳶被冷雕鞍熱。”

這首血和淚和成的散曲,道出了她與楊慎在江陵惜別的景況和心情,讀起來感人至深。 黃娥溯江而上,回到四川新都,居住在楊慎的老家,而楊慎則被押解,經湖南,過貴州,而至雲南。從此,夫妻二人開始漫漫無期的異地生活。黃娥,對丈夫給予了理解與寬愛,從來沒有半分怨言。

黃娥:楊慎之賢妻,始終如一,不曾離棄

04

此後,黃娥曾越山涉水,到雲南永昌探望楊慎,並在戍所陪伴楊慎兩年,夫妻朝夕相處,同時飽嘗流放之苦,避叛軍,防瘟疫,生活極為艱苦,但黃娥愛心不移,二人情比金堅。楊慎父親去世,黃娥趕回新都老家,這一別就是三十年。

人關山萬里,黃娥對楊慎始終情深意篤,年復一年,寫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詞曲,抒發了自己對丈夫的惆悵思念之情,如長為藝林傳誦的

《黃鶯兒》散曲:

“積雨釀春寒,看繁花樹殘。

泥途江眼登臨倦,雲山幾盤流幾彎,天涯極目空腸斷。

寄書難,無情徵雁,飛不到滇南。”

雲山萬重,登高遠望,望不見我的夫君,悲傷之情溢滿心頭。難相見,家書難寄,雁何處飛,飛不到滇南,愁、愁、愁,思念蝕人心痛。

離別的悲滄融入《寄外》一詩裡:

“懶把音書寄日邊,別離經歲又經年。

郎君自是無歸計,何處春山不杜鵑。”

“杜鵑啼血”聲聲驚心,一封封家書寫了又寫,年復一年無歸期,生離的痛,不是每個女子都能承受得住,而黃娥做到了,且做到讓楊慎無憂於家中老小。

《失題》的淒涼哀怨,黃娥的愛深沉而高潔:

“淚珠紛紛滴硯池,斷腸忍寫斷腸詩。

自從那日同攜手,直到而今懶畫眉。

無藥可療長恨夜,有錢難買少年時。

殷勤囑咐春山鳥,早向江南勸客歸。”

血淚融墨,萬般無奈的她,只好寄意於春山鳥,來寄託一點渺茫的希望。把對丈夫的思念寫得哀婉動人,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孤獨、寂寞、痛苦無助的黃娥。

為了不給被髮配的丈夫添麻煩,黃娥寫詩除了寄給丈夫,從不肯示人,“雖子弟不得見也。”因此,她的詩作保留下來的數量很少,僅存的作品也多是寫離愁別緒的,感情深沉、壓抑而哀婉。但表現手法卻多姿多彩,“讀之旨趣閒雅,風致翩翩。”明代大戲曲家徐渭稱黃娥“才藝冠女班”,贊其詞“旨趣閒雅,風致翩翩,填詞用韻,天然合律”,並以已之作與黃娥比較,竟甘敗下風,聲稱:“予為之左遜焉。”

明末清初散文家、詩人錢謙益在《歷朝詩集小傳》說黃娥“閨門肅穆,用修亦敬憚”。楊慎有這樣一位德才兼備的夫人,實乃幸也。如他們這般的夫妻,在歷史上都是十分罕見的。

根據明朝的律例,罪犯年滿60即可贖身返家,然無人敢受理,明世宗恨極了楊慎。年近七旬的楊慎歸蜀不久,就被明世宗的鷹犬派遣四名指揮將他抓回雲南。悲憤至極的楊慎不到半年即含恨慘死在一座古廟中,身邊沒有妻子兒女,享年72歲,臨終時,他還以“臨利不敢先人,見義不敢後身”勉勵後人。噩耗傳來,黃娥悲傷萬狀,不惜以花甲之年徒步赴雲南奔喪。走到瀘州,遇上被運回的楊慎靈柩,她自作哀章,詞語悽愴哀惋,聞者無不垂淚。

楊慎去世後,家人和親戚朋友都主張厚葬楊慎。黃娥強忍悲慟,力排眾議,以簡單喪儀裝斂楊慎遺體。她希望丈夫走得安心,她要保一家平安,守好這個家,明世宗果然派人來查驗,見死去的楊慎穿戴著戍卒的衣帽靜躺棺內,一副服罪的樣子,找不到任何發難的藉口,遂而免去楊氏家族的殺身大禍。

黃娥的賢良淑德、聰慧,得到了世人的稱誦。在楊慎政治受打擊,遠離故土不能侍奉爹孃、照顧子女的歲月,黃娥默默地挑起了家庭重擔,盡心事家,孝敬公婆,教哺子侄,為遠謫在外的楊慎操持家務,解決後顧之憂,把楊慎不能做到的盡力彌補。她的丈夫對此滿心感懷,楊慎曾為黃娥祝壽的時候,作“女洙泗、閨鄒魯”之辭。洙泗、鄒魯,代指孔孟,楊慎是把妻子作為女中聖賢來尊敬,她當得、值得。

採一瓣心香,予以愛人心。採一行詩香,流芳於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