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 買錢幣除了收藏升值,還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

買錢幣除了收藏升值,還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

(明·萬曆)

今天一個朋友突然問我,

有沒有明代的萬曆。

我很好奇,一個對收藏毫無興趣的工科男,竟然問我錢幣?

細問才知,他家就在湖北沙市的張居正社區,

買個萬曆當道具,給娃講講張居正的故事。

他說到這裡,我忽然覺得原來一枚普通的錢幣,還有實物教學的意義。

再回想以前賣出的錢幣,

那些買錢的原因,

除了收藏升值,其實還會因為很多有趣的事。

買錢幣除了收藏升值,還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

(南宋·背星月)

一.

大學時第一次接觸到宋筒子,

那時候年紀輕輕,極具賭性,

拿出所有的積蓄,買了5斤。

對於當時的我來說,一筆鉅款(1000多)就這樣打了水漂。

原來別人開出來的靖康只是傳奇,

等輪到自己,出個正隆都是驚喜。

買錢幣除了收藏升值,還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

(金·正隆元寶)

在宿舍吃了倆禮拜泡麵後,我決定碰碰運氣,在自己日常吹牛的宋史研究QQ群裡,問問有沒人對宋屌絲有意。

群裡第一個加我QQ,買我宋散錢的,

既不是為了收藏,也不是研究需要,

說原因竟然是為了紀念先輩,廣贈宗親。

他是後來遷徙浙江湖州的趙匡胤的一支後裔,

所以他的親戚,也都算是“皇親國戚”。

買錢幣除了收藏升值,還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

(北宋·政和通寶)

他在我這裡買了好幾套北宋年號錢,

不僅解決了我的吃肉問題,

後來據反饋,他的家族親戚也都很滿意,

畢竟,一枚枚鏽跡斑駁的北宋時期錢幣,

是他們先輩豐功偉績所留下的歷史記憶。

買錢幣除了收藏升值,還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

(南宋·端平鐵錢)

能在千年之後,遇到“皇族宗親”,本來已經夠神奇,

後來隨著圈子廣了,

發現紀念先祖玩錢幣的,還遠不止這一例。

我遇到過收藏南明錢幣的、明末著名思想家黃宗羲的後人,

我還遇到過專門玩同治錢幣的、晚清大學士李鴻藻的後裔。

先祖曾經的輝煌已成過往,

用那個時代的錢幣去追述,

想來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買錢幣除了收藏升值,還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

(清·私鑄)

二.

大四時,每個週末,我都去學校當地的古玩市場練攤。

在市場這個大熔爐裡,也認識和結識了形形色色的人。

其中印象最深的,

是當地道觀的一位道長。

一襲黑色的道袍,一縷飄逸的長髯,

行走在街頭,很是拉風。

買錢幣除了收藏升值,還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

(清·康熙)

每個週末,他都會到我的攤位前點個到,

專挑普通的乾嘉道。

據說是經常出去做法,所以錢幣消耗很高。

現在看一些影視劇,裡面做法用的銅錢道具,

不是地攤假,就是四不像,

想來那個道長還是很厚道,

童叟無欺,用的都是真品。

買錢幣除了收藏升值,還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

(清·乾隆)

同樣是信仰,我還遇到過一個類似的佛教徒。

上來就問我要一千枚破裂的周元,

我問他要這麼多周元幹嘛,

原來是他不知道從哪裡聽說了周世宗“捨身飼佛”的傳說,

當年周世宗毀佛鑄周元,

如今想要去寺廟請願,

想來想去,就想出了熔一千枚周元鑄一個香壇捐獻的想法。

當年世宗鑄周元,也是為了還利於民,

更何況佛家也不會以怨報怨,

這個佛教徒的一廂情願,我也自然不會成全。

買錢幣除了收藏升值,還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

(五代後周·周元通寶)

三.

這些年,我還遇到過一些有趣的買錢原因。

一個玩北宋崇寧的朋友,是為了去學習宋徽宗的瘦金體,

他筆下的遒勁,在書法界,也是小有名氣。

一個玩南宋嘉熙的朋友,是因為嘉熙也是她女兒的大名,

想來把玩這枚錢幣的時候,也是充滿溫情。

我還認識一個同光詩派的青年詩人,

他每一次摩挲錢幣,都能迸發出別樣的詩意。

......

買錢幣除了收藏升值,還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

(北周三品與內郭五銖)

買錢幣除了收藏升值,還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

在絕大多數錢幣愛好者的眼裡,

錢幣是歷史,是藝術,是投資升值。

卻不知道,

錢幣還可以是學習的道具,是先輩的追述,

可以避禍趨福,可以吟詩作賦。

錢幣不僅僅是圈內人自己的收藏,

也在圈外,用另一種方式傳遞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