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新會打造大灣區 知名旅遊“微度假”目的地

<table> 新會打造大灣區 知名旅遊“微度假”目的地

2017年新會全域旅遊推介活動在全國文明村——崖門鎮南合村啟動,各地名貴摩托車齊聚新會參與鄉村巡遊。楊興樂 攝

/<table>

5月份以來,新會區委書記文彥多次下鄉調研農村“三基四化”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工作,提出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斷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提高農民收入。作為全國農村綜合改革示範試點之一,進入農村土地確權工作收官之年的新會,正全面喚醒43萬畝農村土地資源,讓農民群眾從農村改革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新會區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進一步推動第三產業提質增效,以全域旅遊理念打造“大灣區休閒驛站”,整合鄉村旅遊資源,統籌策劃四季特色節慶品牌。新會力爭全年接待遊客超200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超130億元,成為大灣區知名旅遊“微度假”目的地。

如今,在區委、區政府積極引導下,新會陳皮、小岡香、古典傢俱和五金不鏽鋼這些新會四大傳統特色產業,在打造產業強區、開展產業扶貧、推動鄉村振興方面發揮著重大作用。

土地確權後村民收入增長45%

炎炎夏日,睦洲鎮南安村生態農業街是個好去處。走進果園,葡萄和無花果已掛上枝頭,暑假一到,這些果實將成熟,果香滿園……這是睦洲鎮通過農村土地確權,經土地流轉發展起來的一條鄉村休閒生態農業街。近兩年,這裡的10多家果園每年都吸引不少遊客前來摘果、買果。村黨總支書記梁瑞文介紹,該村土地的流轉價格在睦洲鎮屬最高一列,由原來的每畝600元至900元提升到1500元,且每五年租金遞增20%。梁瑞文表示,該村大部分田地已通過土地流轉租給種植大戶,分散的田地得到連片開發,土地收益提升逾六成。如今,江睦公路南安村路段形成一條集趣味娛樂、農耕體驗、採摘農家樂、親子互動及綠色生態種植、養殖於一體的休閒生態農業街,兩旁共有10多個果園和農莊。這些果園一到週末遊客絡繹不絕,該村因此獲評“江門市特色村”。

土地確權喚醒了南安村,它的經驗具有可複製性。今年初,新會區政協組織政協委員及相關部門深入各鎮(街)開展“深調研”活動,並於5月上旬在睦洲鎮召開專題性的主席議政會議。據有關部門統計,土地確權後,新會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2年的12893元提高至2017年的18754元,比確權前增長45.4%。土地確權以來,村集體經濟實力大大增強,全區村組集體總收入從2012年的5.93億元增至2017年的8.57億元,增長達44.5%。

不過,新會區政協的調研發現,目前仍未通過確權方案的集體經濟組織有91個,佔應確權總數的5.15%。今年新會邁入農村土地確權工作的收官之年,在睦洲鎮舉行的政協主席議政會議認為,土地確權工作進入收官階段,有關部門和鎮(街)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啃掉“硬骨頭”;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來之不易的土地確權成果,扶持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不斷提高村民在產業發展中的參與度和受益面,徹底解決農村產業和農民就業問題,確保當地群眾長期穩定增收、安居樂業,讓農民群眾從農村改革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設立千萬資金支持鄉村旅遊發展

走進崖門鎮坑口村,百年古榕訴說著村史,寬敞整潔的公園、嶄新的水泥路和古色古香的宣傳欄,展現著美麗鄉村建設帶來的新景象。該村黨總支書記張健強說,近年來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坑口村的村容村貌發生大變化,憑藉剛剛拿到的“2017年五邑示範村”榮譽,坑口村要爭取通過發展鄉村遊摘掉貧窮的“帽子”。

放眼新會,坑口村是無數個普通村莊實現美麗蝶變的縮影。2017年,該區共接待遊客180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11.56億元,分別增長12.8%和19.6%。這其中,美麗鄉村遊無疑是最大亮點。

加快建設旅遊強區,新會有何思路?新會區區長梁明建表示,新會將以鄉村文化、鄉村美景、鄉村美食為依託,全力推進香業小鎮、石板沙水鄉風情島和陳皮村三產融合產業園等項目,打造大灣區知名鄉村旅遊“微度假”目的地。他表示,新會鄉村資源豐富,特色美食、民間工藝、古村古廟遍佈各鎮(街),完全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以發展鄉村遊為抓手壯大鄉村經濟,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梁明建說,2015年,新會區提出打造幸福新農村的“升級版”,將鄉村旅遊與原有的“五改六有七提高”相結合,通過鄉村旅遊特色經濟引領“造血式”發展,形成鄉村旅遊集聚區、特色旅遊小鎮、鄉村旅遊示範村協調互動的發展格局。如今,各鎮的旅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旅遊項目加快落戶,特色節慶活動全面開花。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3月下旬,新會區召開的2018年旅遊工作會議透露,今年區政府將繼續設立鄉村旅遊補助資金1200萬元,對本年度在鄉村旅遊發展中有突出成績的鎮(街、區)給予資金補助。

記者留意到,在新會區委的“一個引領,六個狠抓”工作主線中,明確要狠抓動力變革,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其中關鍵是要深挖三產發展潛力,並提出推動文旅融合發展、以全域旅遊理念打造大灣區休閒驛站、打造大灣區知名旅遊“微度假”目的地等思路。港珠澳大橋通車在即,新會區計劃通過與港澳旅遊企業合作打造旅遊產品、開發一程多站式旅遊線路、組織港澳萬人遊新會、旅博會目的地推介等方式,全方位加強與港澳旅遊合作,主動融入世界級濱海旅遊灣區。

陳皮等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說起鄉村振興的產業代表,新會陳皮當仁不讓。建設新會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中國陳皮之都·世界陳皮中心”,形成超百億元陳皮產業規模;實施特色產業提質擴產工程,完善與小農戶利益共享聯結機制,建設新型鄉村助農服務體系,培育5個產值超百億元特色產業集群……新會農業產業集聚效應將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持續放大。

近年來,新會陳皮產業發展迅猛,已初步勾勒出以陳皮為中心,集陳皮加工、柑鮮果交易、倉儲物流、文化觀光等於一體的區域產業聚集區,形成上下游配套的產業鏈,建立起農工商同步、產學研共建、一二三產融合的農業產業新格局。2017年,新會陳皮現代農業產業園入選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已集聚與新會陳皮相關的經營主體680多家,形成集種苗繁育、陳皮種植、陳皮加工、文化休閒等於一體的陳皮現代產業集群。

什麼時候採摘新會柑,已經成為新會柑農“甜蜜的煩惱”。從柑胎、小青柑,到大青果和大紅果,新會柑被製作成各種產品推向市場。如今,數量龐大的柑普茶生產廠將不同時期的新會柑製作成小青柑和柑普,銷售到全國各地。被挖掉的柑肉也有人收購,用於製作陳皮酵素產品、當作“陳皮蟲”飼料等。

在雙水鎮的和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收購而來的柑肉成為“陳皮蟲”的大餐。廠房裡,無數的陳皮蟲在活躍地蠕動著,蠶食著柑果肉。董事長李小靜說,“陳皮蟲”渾身是寶,能產出肥料、生物柴油、手術線、保鮮劑原材料、飼料等。隨著這項技術的推廣,更多的農民可以加入到飼養陳皮蟲的行列共享利益。

在新會陳皮村裡,記者發現一項不存錢只存陳皮的“陳皮銀行”業務,柑皮被儲存在恆溫恆溼設備內自我陳化。工作人員介紹,陳皮被封存在設備內,客戶可根據自己的需求取回陳皮自用或者投放在市場上進行交易,“利用新金融概念,陳皮成為了可投資、會增值的金融產品。”

據記者瞭解,到2017年底,新會陳皮柑種植面積約6萬多畝,全產業產值突破60億元。新會果園近年來每畝租金穩定在2000多元左右的高位,每畝銷售收入穩定在3萬元以上。

除了新會陳皮,同樣名列新會四大傳統特色產業的小岡香、古典傢俱和五金不鏽鋼也在打造產業強區、推動鄉村振興方面發揮重大作用。5月初,梁明建率隊到雙水鎮調研精準扶貧工作,見到雙水鎮列入2016年、2017年精準扶貧工作計劃的100戶貧困戶已經實現100%預脫貧,今年計劃精準預脫貧55戶、171人。在當地小岡香產業和乾果加工企業的支持下,雙水鎮開展產業扶貧,優先錄用當地的貧困戶,讓他們可以通過勤奮勞動實現增收脫貧。

南方日報記者 楊興樂

通訊員 肖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