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美國不對古巴發動武裝進攻,而只是對其進行經濟封鎖?

阿成i88


美國為什麼不對古巴發動武裝進攻?因為沒有沒必要!走社會主義道路、意識形態對立的近鄰古巴,年年月月跟美國打嘴仗,但對於美國而言只是疥癬之疾,並沒有構成實質性的威脅。

既然如此,美國為什麼要出動大軍對古巴發動大規模的戰爭?這不僅勞民傷財,得不到任何好處,還會引發難民狂潮,勢不可擋地湧入美國,替古巴政府養活1100萬的古巴人,拖累自己的經濟,造成社會的不穩定,上帝也沒本事說服利益至上的美國人去幹這樣的虧本生意。


【1959年,菲德爾·卡斯特羅訪美,封面圖也是】



一、美國若軍事進攻古巴將引發難民狂潮

難民狂潮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大家一定對2015到2017年中東北非的難民湧入歐洲的一事印象深刻。德國總理默克爾用霸道的方式,強行打開歐洲的邊境,幾百萬中東人北非人搖身一變,成為了福利待遇超越土著的新歐洲人,一度引發了許多治安案件、恐怖事件,差一點把默克爾的總理大位給掀翻了,極大地削弱了她第四個總理任期的權力,對歐盟發號施令的領導者的角色也被隔壁的小鮮肉馬克龍搶走了。這一切的一切,美國人全看在眼裡。

如果美國大舉軍事進攻古巴,佔領古巴是沒有懸念的事情,但有一個巨大的副作用令美國人驚恐不已!那就是戰爭必將引發古巴的難民狂潮!難民去哪裡?當然是美國!平時,他們還沒機會去美國生活、工作,這樣不幸的事情把他們“變成”美國人,這樣的機會誰會放過?古巴西北部與美國佛羅里達州最南端的距離只有200公里,遊都游過去,更不用說坐船過去。

美國佔領了古巴,卻要被他推翻的古巴政府養活1100萬古巴人,這得消耗多少美國的錢財?肯定是一個無底洞,不僅會拖累美國的經濟,引爆美國已經高達21萬億美元的債務,還會產生大量的治安問題、社會問題等等負面的東西,相當於在自己的床下安裝了一個定時炸彈。

美國軍事進攻並佔領古巴,好處沒多少,壞事一籮筐,用十根指頭來數都數不完,因此,即使上帝出面也沒能力說服利益至上的美國人去幹這樣的虧本買賣!


二、“豬灣事件”:美國失敗的軍事進攻

實際上,美國並不是沒有對古巴發動過軍事進攻,只是失敗了而已。

古巴先後被西班牙殖民了近400年,這也是古巴現在仍然講西班牙語的原因。1898年,西班牙在與美國的戰爭中戰敗,將古巴割讓給了美國,所以,古巴跟美國實際上有挺深的淵源。

1912年,根據民族自決的原則,美國放手讓古巴獨立,但扶持了一個親美的政府。美國與古巴的關係的轉折點發生在卡斯特羅發動革命,1959年推翻了親美政府,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並沒收了美國在古巴的大量資產,由此成為美國的眼中釘,促使卡斯特羅投入了社會主義老大哥蘇聯的懷抱,徹底激怒了強大的鄰居美國。

為此,肯尼迪政府決定顛覆卡斯特羅政權,美國中央情報局在逃亡美國的古巴人中挑選了1500個親美分子,組成一支反卡斯特羅部隊,1961年4月17日,在中情局的指揮下,在古巴西南海岸的豬灣登陸,,向卡斯特羅政權發動了軍事進攻。然而,出師不利,遭到了古巴軍隊的痛擊,被打死了119人,其他人全部繳械投降。肯尼迪見勢不妙,承認軍事行動失敗,被迫停止了軍事行為。這個事件,被稱作“豬灣事件”。

此後,美國再也沒有對古巴採取軍事行動,儘管很不喜歡這個小鄰居。


三、古巴導彈危機後美國信守安全承諾

受“豬灣事件”刺激,卡斯特羅徹底把美國當作敵人,一心一意跟著蘇聯走。為了保障國家免遭美國入侵,1962年,他請求蘇聯在古巴部署中程彈道導彈,威懾美國,由此引發了“古巴導彈危機”。這不僅是冷戰最激烈的對抗,也是人類最接近核大戰的危機。最後,赫魯曉夫認慫了,肯尼迪也做出了讓步,公開承諾保障古巴的安全,不會再對它發動軍事入侵。這個,美國人倒是信守了承諾。


四、實在的古巴沒用極端行為激怒實際的美國

美國不再軍事進攻古巴,推翻古巴政府,還有一個容易被人似乎的原因,就是古巴人比較實在,比較厚道,雖然被美國經濟制裁了幾十年,損失慘重,以及美國中情局對革命領袖卡斯特羅實施了638次的暗殺行動,古巴人沒有走極端,派人去近在咫尺的美國搞破壞,搞恐怖襲擊,這讓走實際路線的美國人比較欣慰,雙方並沒有多大的仇恨,特別是兩國的人民,雙方還是可以坐在同一張桌子吃飯的。美古之間的對立,主要是在意識形態領域。

因此,美國、古巴兩國都有改善雙邊關係的願望,特別是在奧巴馬任上,雙方互拋橄欖枝,消除了很大的對立情緒,2015年,奧巴馬還破天荒地訪問了古巴,為兩國關係正常化奠定了基礎。

只是,特朗普上臺後對美古關係正常化踩了剎車,重新拾起意識形態大棒,揮向古巴,兩國的關係惡化,回到老舊的軌跡,但雙方依然不會對對方構成重大的威脅,也就不太可能會再出現美古危機。


飛狼


古巴是南美一個立場堅定的反美國家。


1959年古巴卡斯特羅建立共和國前,古巴一直是個親美國家,其政府就是美國一手扶植的傀儡政權。卡斯特羅上臺後,一反過去的親美,開始倒向前蘇聯。 美國曾是古巴的前宗主國,並不甘心讓出古巴的持權,再加上古巴的反美立場,顛覆消滅古巴政權的活動始終沒有停止。

六十年代,美國政府的右翼人士,鼓動流亡美國的古巴人組成武裝,在美國的支持下,發動了一場瀦灣登陸反政府行動,被卡斯特羅擊敗。

從此次事件後,卡斯特羅與前蘇聯簽定了佈署中程彈道導彈協議。這就是上世紀震驚世界的古巴導彈事件。當時載有導彈的蘇聯艦隊,在太平洋上遭到美國艦隊的攔截,當時兩個超級大國劍拔弩張,一場核大戰迫在眉睫。好在兩國最後達成共識,赫魯曉夫下令撤回導彈,美國政府保證永不侵犯古巴,保證古巴的安全。一場核危機化解了。

此事件後,美國開始對古巴進行長達半個世紀的經濟封鎖,但從未對古巴動武。進入新世紀,美巴關係有所改善。


無奈且向上


這就是美國的高明之處,雖然美國每一屆總統都會在海外發動戰爭,但不會在美國周邊發動戰爭,不管這個國家是獨裁還是民主,因為美國深刻明白“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道理。自從上世紀古巴導彈危機以來,美國就對古巴進行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經濟封鎖,卡斯特羅執政期間,美國曾多次組織反對派武裝攻擊,但都以失敗告終,卡斯特羅還說美國曾638次暗殺他,但是美國卻沒有進行軍事入侵,主要原因如下:

一、引起拉美集體反美情緒

美國一直都把拉美當作自己的後花園和傳統勢力範圍,古巴作為拉丁美洲重要的國家,在拉美還是有很大影響力的,不少拉美國家的人民都來到古巴參與革命,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切格瓦拉。如果美國直接出兵古巴,將引起拉美國家的集體反美情緒,其它域外勢力也會趁虛而入,那麼將嚴重影響美國在拉美的利益,這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查韋斯時期,拉美左派領導人集體上臺,拉美國家和美國關係就曾一度遇冷。



二、古巴的穩定有利於美國

美國在古巴關塔那摩有軍事基地和監獄,如果美國發動對古巴的軍事打擊,萬一失敗,美國會失去在古巴這個唯一據點,而且古巴橫插在墨西哥灣,屆時也會嚴重影響美國東海岸的海上貿易。而且一旦開戰,將會有更多的難民湧入美國,給美國帶來更大的壓力,一個穩定的古巴對美國更加有利。三、卡斯特羅擁有廣泛的影響力

卡斯特羅作為一個著名的反美鬥士,在第三世界擁有廣泛的影響力,還受到不少西方政界和宗教人士的尊敬,如果美國對古巴動武,勢必引起世界的強烈譴責和大規模的反美情緒。





古巴作為一個島國,美古實力相差懸殊,沒法對美國造成實質性的威脅,因此美國也不必大動干戈武裝攻打古巴,只需進行暗殺或者和平演變即可,例如現在的委內瑞拉,據說查韋斯的死就是FBI所為,現在美國也是利用輿論戰攻擊馬杜羅,以壓促變。卡斯特羅去世後,為了發展經濟,古巴和美國也改善了關係,美國自然更加沒必要向古巴動武了。


麼爺的舅舅


古巴作為加勒比海中的一個島國,自1959年菲德爾·卡斯特羅率起義軍推翻了巴蒂斯塔政權,建立革命政府後,遭到了美國的軍事幹預,1961年古巴成功挫敗美國的軍事幹預。從1962年開始,美國對古巴實施經濟、貿易和金融封鎖,長達56年之久。雖然外有美國的封鎖,但是古巴人民在菲德爾·卡斯特羅的帶領下開始了社會主義建設,大力發展經濟,實行免費教育,免費醫療,使古巴的預期平均壽命達到78.3歲,識字率達到99.9%,2016年人均GDP達到7980美元,人類發展指數取得較高水平。

那麼,美國為何要跟古巴過去不,執意對其進行封鎖制裁呢?

對於美國為什麼要封鎖古巴,這還要從古巴的歷史說起。古巴原來是西班牙的殖民地,19世紀末美國對外進行殖民擴張,1898年美國為了保護其在古巴的利益,借緬因號軍艦在哈瓦那港爆炸這一事件發動對西班牙的戰爭,結果美國戰敗西班牙,奪取了原屬於西班牙的古巴、波多黎各、菲律賓等殖民地。

通過美西戰爭,古巴人民擺脫了西班牙的殖民統治,但是卻被美國佔領。雖然在1902年美國承認古巴獨立,但是美國為了控制古巴,美國總統簽署《普拉特修正案》作為陸軍撥款法案補充條款和古美關係的修正案,之後作為附錄寫入了古巴憲法,從而使法案對美國和古巴雙方產生名義上的法律效力,最終導致了古巴實際上處於美國的“被保護國”的地位。美國從1898年起一直佔領松樹島(現已被古巴收回)和關塔那摩灣。

(美國在古巴的關塔那摩軍事基地)

美國為了控制古巴,長期扶植代理人上臺執政。1934年巴蒂斯塔在羅斯福總統的支持下發動軍事政變,建立軍事獨裁政府,直到1959年菲德爾·卡斯特羅發動起義,推翻了美國支持的軍事獨裁政府,建立革命政府,這引起美國的敵視。古巴人民革命政府建立以後,宣佈將美國公民在古巴的產業收歸國有,這進一步激化了古巴和美國之間的矛盾,於是美國派兵干預古巴革命,結果美國干預失敗。從1962年開始,美國對古巴進行經濟、貿易和金融封鎖,直到今天。

(菲德爾.卡斯特羅)

面對美國的封鎖和制裁,古巴為何依然取得今天的成就呢?

第一、進行國有化及社會改革。

古巴革命以後,效仿大多數社會主義國家的做法,宣佈將90%的工業和70%農業實行國有化,建立以公有制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同時進行社會改革,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實行全面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大學畢業以後實行國家分配工作等舉措。由於對教育的重視,古巴建立了完善的教育體系,使居民的識字率達到99.9%,這一水平遠遠領先於全球其他國家,這帶來的直接效果就是居民受教育水平比較高,對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第二、利用自身優勢,大力發展旅遊、製糖等產業。

古巴作為島國,資源有限,於是古巴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發展旅遊業、製糖產業和採礦業。古巴由於旅遊資源豐富,環境優美,成為世界上一流的旅遊和療養勝地,旅遊產業成為古巴的支柱產業,2017年古巴接待外國遊客達470萬人次,為古巴創造了大量的外匯收入。甘蔗是古巴主要的經濟作物,工業主要以製糖業為主,糖產量約佔世界產量的7%。礦業資源以鎳、鈷、鉻為主,採礦業是古巴的第三大產業。

第三、積極發展對外關係,爭取外界援助。

古巴由於長期受美國的經濟封鎖,為了擺脫經濟發展困境,古巴積極發展同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及其他友好國家關係,並於1972年加入蘇聯主導的經濟互助委員會。在美蘇冷戰格局下,古巴作為社會主義陣營中的一員,受到蘇聯等國的重視,蘇聯及其主導的經濟互助委員會對古巴進行經濟援助,這對於改善因美國的封鎖造成的困境尤為重要。

古巴為了化解美國經濟封鎖,同一些國家達成易貨協議來取得急需的資源。以委內瑞拉為例,根據兩國簽署的協議,委內瑞拉以優惠價格每天向古巴提供5.3萬桶原油,古巴則通過向委內瑞拉提供醫療服務、體育教練並出口藥品、蔗糖等作為償還。目前作為古巴最大的貿易伙伴的委內瑞拉、歐盟、中國和巴西等國,跟古巴都有類似的易貨協議。

美國對古巴的經濟封鎖持續了56年之久,據統計,美國的長期封鎖給古巴造成了上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給古巴的發展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聯合國連續25次通過決議敦促美國解除對古巴的經濟、貿易和金融封鎖,雖然這兩年美巴關係有所緩和,但是美國並未解除對古巴的經濟、貿易和金融封鎖。美國當初也想軍事佔領古巴,但是古巴人門的獨立運動風起雲湧,為了付出最小的代價,最後也不得不承認古巴的獨立,但是美國一直佔據這關塔那摩軍事基地。


銘蘇先生


古巴是加勒比海上的一個島國,距離美國的海岸線只有90海里。但長期以來,美國從艾森豪威爾以來的歷屆政府都堅持反古政策,從政治上,他們試圖顛覆卡斯特羅政權,從經濟上實行制裁封鎖。兩國關係一直長期處於敵對狀態。

美國和古巴的對抗產生於冷戰時期。1959年1月,古巴領袖卡斯特羅領導的起義軍推翻了巴蒂斯塔獨裁政權,宣告了古巴革命的勝利。而古巴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在成立之初就遭到了艾森豪威爾政府的強力扼殺,1961年1月美國與古巴斷絕外交關係,並對古巴實行封鎖和禁運。“豬灣入侵”和“古巴導彈危機”兩次危機,特別是後者——蘇聯秘密在古巴建立導彈基地使古巴差點成為美蘇爭霸的火藥桶。最後在聯合國的斡旋下,赫魯曉夫撤走古巴導彈,美國也保證不入侵古巴,但卻進一步加深了美古之間的嫌隙。

在冷戰的背景下,美國一直敵視和孤立古巴,擔心古巴對拉丁美洲其他地區輸出革命,美古關係處在冰凍狀態。冷戰結束後,美國和古巴依舊維持敵對狀態,特別是1996年3月美國《赫爾姆斯-伯頓法》的頒佈更表現了美國對古巴的一貫政策。該法案力圖進一步切斷古巴與國際經濟的聯繫,將對古巴的封鎖擴大到國際範圍。儘管遭到了歐盟、加拿大等盟友的譴責和反對,儘管制裁並未對古巴政權造成任何改變,但美國何時改變自己的政策,美古恩怨何時了結卻依舊是個未知數。


一知


彭斯代替川普出席第八屆美洲國家首腦峰會,會議期間彭斯依然秉承美國普世價值觀對委內瑞拉馬杜羅訓話,並且指責都是古巴帶壞了委內瑞拉才導致目前國內經濟危機。

古巴外交部長回應,美國人再一次繞來了聯合國,夥同英吉利和法蘭西入侵了敘利亞,這樣的真空道德價值觀憑什麼還有臉指責別人。況且人家馬杜羅都沒有在現場,替自己聲辯的機會都沒有。



古巴在1912年按照民族自決的原則獨立建國,美國人扶持親美獨裁政權並且駐軍,二戰後民族解放運動興起,卡斯特羅領導古巴革命推翻了巴蒂斯塔政權,建立了美洲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至今。

卡斯特羅熬死了歷屆想要他死的美國總統,其中對他刺激最大的豬灣事件發生後,卡斯特羅毫不猶豫的讓蘇聯人在古巴部署了核武器,釀成了古巴導彈危機,這是二戰後人類最接近核戰爭的時刻,任何一方不理智都將造成人類浩劫。



卡斯特羅退休後,交棒弟弟勞爾•卡斯特羅,目前古巴正在改革開放,積極改善與美國的關係,美國人重新開放了駐古巴大使館,雙方在外交關係和經濟投資方面有所改善。可是,美國國內保守主義政治勢力依然很有話語權,對於古巴社會制度欲除之而後快,時刻準備著顏色革命。

這麼多年,美國人從來沒有放過古巴,無論是經濟封鎖還是政治圍攻,但是軍事上卻投鼠忌器,古巴離美國太近了,近到迫擊炮炮彈都可以夠得上,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和宙斯盾導彈防禦系統束手無策。同時,美洲國家首腦會議及拉美國家組織都比較團結,一直防著美國這隻白頭鷹。



古巴與墨西哥一樣,最大的悲哀莫過於離上帝太遠,離美國太近。可是,古巴人具有革命精神和民族團結一心,面對中情局將近一個世紀的政變陰謀詭計都順利過關了,美國人絕望了,自由女神都絕經了,都沒能和古巴走走腎。

不知不覺中,美國人已經被古巴的雪茄征服了,美國人同時愛上了古巴的速度與激情,美國人更是愛上關塔那摩,美國人想顏色革命古巴卻被古巴的樂觀和浪漫革命了,卡斯特羅兄弟迎來了奧巴馬,他們一起玩自拍。


唐俊龍55398571


為什麼美國不對古巴發動武裝進攻,而只是對其進行經濟封鎖?

美國並非沒有想過,而且也嘗試這樣做過,例如針對卡斯特羅的豬灣事件就是美國策劃的,其它的小規模武裝行動一直不斷,我可以這麼說在古巴導彈危機之前沒有果斷拿下古巴他們肯定非常後悔!因為這一招失誤導致後來幾十年家門口都放著這麼一個隱患!之所以沒有發動類似對伊拉克那樣的全面戰爭有如下幾方面的原因,在說這些原因之前先講一講美古之間的淵源:


美國與古巴之間的淵源!

古巴曾是美國的後花園,古巴就是美國一手扶持起來的!當年的古巴就是美國的小弟。

就地理位置來說古巴與美國近在咫尺,古巴與美國佛羅里達州的著名城市邁阿密僅僅隔了一個佛羅里達海峽,在美古關係沒有交惡之前古巴是美國人經常去的度假勝地,古巴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後來是在美國扶植下獨立的。

在1898年美國贏得與西班牙的戰爭後佔領古巴,當時雖然明面上在美國扶植下建立了古巴共和國,但是美國有權干預其內政,美軍臭名昭著的關塔那摩基地至今仍被美國佔領著,在卡斯特羅之前的幾任軍事獨裁政府都是美國一手扶持的,包括卡斯特羅早期與美國關係也很好,在1961年發生著名的豬灣事件之後,卡斯特羅才與美國徹底決裂的。


美國為何沒有對古巴採取全面的軍事行動而是採取經濟制裁?

第一個原因:第一階段國內形勢不允許,第二階段國際形勢不允許

第一階段國內形勢不允許:這個階段實際上是存在戰略失誤的,美國肯定後悔過!

美國與古巴正式撕破臉是1961年,當時的美國總統是肯尼迪,同樣是這一年美國對越南的軍事支援開始升級,但還沒有直接登陸作戰,採取的方式是提供支援扶持當地武裝,為什麼美國人不直接發動大量兵力去作戰,我猜想國內輿論是很重要的原因,因為二戰剛結束十年左右,人民是不大能接受馬上發動如此規模戰爭的,能接受出錢但不能接受出兵,對待古巴應該也是如此,說句實在話當時美國並沒有把古巴當回事,卡斯特羅之所以與美國鬧僵也與美國沒把他當回事有關,但是我不得不說這裡面是存在戰略失誤的,如果當時果斷得登陸作戰拿下古巴是沒有問題的,因為一時猶豫沒有下決心為後來的事件埋下了伏筆,可能當時覺得這樣做不值得吧,前期只是通過暗殺等小規模武裝行動試圖拿下古巴,但是沒有得逞,最後卡斯特羅偷偷與蘇聯建立了聯繫,直接導致1962年年底出現了古巴導彈危機!當時的世界離核戰爭非常的近,1963年肯尼迪就遇刺了,你說詭異不詭異?

第二階段國際形勢不允許:古巴導彈危機之後既不能這麼做,更不值得這麼做!

等到古巴導彈危機發生之後美國已經不敢發動針對古巴直接的武裝行動了,因為美古之間有蘇聯這股勢力存在,如果美國對古巴動武,蘇聯不可能不出面,只敢搞搞小動作,因為直接對古巴作戰的代價太大,當時的美國領導人沒人敢這麼做,他們這麼做等於給蘇聯以口實,讓蘇聯能夠到美國家門口布置武裝,這樣一來後果不堪設想。

況且在當時他們還一直被越南耗著,到1965年的時候當時的美國總統約翰遜宣佈發動“雷聲隆隆”行動,直接從美國援軍50萬登陸越南作戰,但是後面的戰果如何大家都很清楚,特別是到後期國內的反戰情緒已經很高了!一直也顧不上古巴,說到底整個冷戰時期之所以沒有選擇對古巴動武在於直接採取這種軍事行動的收益小但風險大不值得,何況其它需要美國分心的地方還多得是,推翻古巴的政權弊大於利!


第二個原因:經濟制裁的性價比比軍事行動高得多!

如果制裁能解決問題沒有哪個國家願意動武,因為動武的風險更大消耗更多,由於古巴與美國曆史上特殊的關係,古巴經濟對美國是很依賴的,美國對古巴採取經濟封鎖的能力很強,這樣做的效果可能比直接軍事行動還要好,至少性價比更高沒有風險。

因此在發生古巴導彈危機之後時任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簽署法令,正式宣佈對古巴實施全面禁運(經濟、金融封鎖和貿易禁運),但是世界這麼大哪裡是你能完全封鎖得住的,卡斯特羅依靠頑強的意志以及有限的國際支援硬生生抗了幾十年,除了骨頭硬能力強之外,不得不說他的命算好,因為一旦世界局勢有所變化總會有一個地方會吸引美國的注意而讓他們暫時將古巴擱置在一邊,以前有越南,後面有中東!就這樣有驚無險得等來了破冰的那一天!




心安理得君


古巴是一個位於加勒比海上的一個島國,面積有11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100萬。

作為整個美洲唯一的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古巴就生活在美國的眼皮底下。但很有意思的是,到目前為止,古巴的處境還是非常安全的,起碼比朝鮮安全。
(古巴地圖,古巴最北邊的海岸距離美國佛羅里達州最南端僅200公里左右)

古巴最早是印第安人的居住地,在1492年時被哥倫布發現,隨後成為了西班牙殖民地。西班牙統治古巴近400年,一直到1898年,西班牙在美西戰爭中戰敗,將古巴割讓給美國。

1912鑑於民族自決原則,美國承認古巴獨立,並扶植獨裁者埃斯特拉達·帕爾馬上臺,仍然保有在古巴的駐軍。

此後,古巴政局長期動盪,但無論誰掌權都保持著親美的外交路線和國策,直到1959古巴革命,卡斯特羅建立古巴共和國。(古巴革命先驅——菲德爾·卡斯特羅)

革命後的古巴開始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沒收了美國在古巴的大量資產,並在外交上倒向蘇聯。由此,美古關係開始惡化。

古巴立國之初,美國並非沒有考慮武裝入侵的選項。

1961年4月17日,在中央情報局的策劃下,由逃亡美國的古巴人組成的反政府武裝,在古巴西南海岸豬灣,向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革命政府發動的一次登陸進攻,史稱“豬灣事件”。

豬灣行動的結果是反政府軍的行動最終以失敗告終。在此期間,中情局和美國軍方曾多次要求時任美國總統的肯尼迪直接出兵干涉豬灣行動,但是沒有得到肯尼迪的同意。

豬灣行動失敗後不就,收到極大刺激的卡斯特羅同意蘇聯在古巴境內部署中程彈道導彈,由此引發了冷戰時期最激烈的對抗事件——古巴導彈危機。

(美國偵察機拍攝的古巴導彈發射場)

古巴導彈危機是人類至今為止,最接近核戰的時刻。這期間任何一方的不理性行動都有可能將世界推向萬丈深淵。不過好在,古巴導彈危機最終以和平方式解決了。

在蘇聯同意撤走所有在古巴的導彈後,美國也同意保證古巴安全,雙方由此達成協議。

此後礙於蘇聯的保護,美國沒有對古巴採取任何軍事行動,但卻對古巴展開了常年的經濟封鎖。

冷戰結束之後,失去靠山的古巴開始緩和同美國的關係。2015年美古回覆外交關係,古巴也正在極力推動華盛頓接觸對古巴的經濟制裁。為此古巴政府在國內也作出了許多改革,這讓持續對立了半個世紀的美古關係,迎來了轉機。

(位於古巴的美古關塔那摩海軍基地。在敵國擁有軍事基地,這也是世界少有的奇景)


千佛山車神


古巴首都哈瓦那

1.古巴國力不強,美國用武力推翻古巴政權輕而易舉。古巴位於加勒比海西北部,北離美國佛羅里達半島頂端僅有217公里。古巴的面積是10.9萬平方公里,人口1100多萬,GDP870多億美元,正規軍隊只有5.8萬人,預備役只有3.9萬人。與美國曾經推翻伊拉克政權、阿富汗政權相比,古巴實在是太弱小,美國在古巴境內還有關塔那摩軍事基地,美國140萬世界上最具戰鬥力的軍隊,想要推翻古巴政權輕而易舉。以現在古巴的軍事實力,美國不需動用140萬正規軍,僅僅依靠50多萬國民警衛隊都能推翻古巴政權。

古巴與美國佛羅里達州近在咫尺

2.美國使勁手段試圖推翻卡斯特羅政權,卻從直接動用美國軍隊攻擊古巴。1959年,古巴卡斯特羅革命政權成立,改變了古巴前政權對美國卑躬屈膝的外交政策,與美國交惡。1961,美國肯尼迪總統當政時期,CAI曾經策劃組織古巴前政權流亡人員古巴西南海岸豬灣,試圖推翻卡斯特羅革命政權,結果失敗。從此以後,為了推翻卡斯特羅革命政權,美國人絞盡腦汁,CIA甚至對卡斯特羅一共發起了638次暗殺,美國也長期對古巴進行經濟封鎖。事實上,以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即使有前蘇聯的保護下,武裝推翻卡斯特羅也是輕而易舉的。不過,美國從來沒有這麼做。

古巴前領導人卡斯特羅

3.古巴與美國近在咫尺才是美國不敢直接動用武力攻擊古巴的原因。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戰爭進行中死亡軍人均不超過百人,反而在戰爭結束後的維持治安工作中死亡了數千名美軍。正面戰場,美國不懼怕任何敵人,但美國無法應對各種恐怖主義形式的襲擊。古巴離美國佛羅里達州最近處只有217公里,古巴人甚至可以用人力小船劃到美國。試想一下,美國如果用武力推翻古巴政權,古巴人學習阿富汗人那樣對付美國人,可以非常容易進入美國本土發動襲擊,美國人防不勝防。

所以,擁有3.2億人口、140萬正規軍、50萬國民警衛隊、10艘核動力航母的美國拿小小的古巴沒有辦法,就是因為離得太近了。逼急了古巴人,跑到美國本土發動襲擊,美國人承受不起這樣的後果。


美國觀察室


古巴反美已經有數十年的歷史,從菲德爾·卡斯特羅到現在的迪亞斯·卡內爾,美國對古巴的敵對態度是一貫的強硬,常年經濟封鎖卻不進行軍事打擊,讓人奇怪為什麼這個距離佛羅里達海岸僅有數百公里的反美國家一直可以安然無恙。



首先古巴對美形成不了致命威脅。古巴雖然離美國的弗羅裡達州僅有數百公里,但它僅僅是加勒比海的一個島國,人口不到兩千萬,總體實力連美國的一個州都不到,雖然軍事力量在加勒比海可稱第一,但其總體軍力在美國面前,還不如美國陸軍一個師的力量。古巴儘管一再高調反美,但在拉丁美洲也沒有掀起什麼浪潮,言論的力量再強,也無法對美國形成什麼實際威脅。


經濟封鎖和制裁已經讓古巴苦不堪言。美國對古巴的全面封鎖和制裁讓古巴受盡苦難,在蘇聯未解體之前,還可以供給古巴大量石油和工業產品,維持正常的運轉。在蘇聯解體之後,古巴陷入嚴重的經濟困難之中,連基本的經濟發展都難以維持,古巴人戲稱自己享受著發達國家的醫療保障卻過著非洲國家的生活。在近幾年古巴開展部分領域的經濟領域和開放,經濟形勢才有所緩和。

古巴的影響力僅限於拉丁美洲,而且比較微弱。拉丁美洲素來就是美國的“後花園”,從19世紀的門羅主義問世以來,就沒有外界能夠對這個鐵桶一般的後花園插手,後花園裡也沒有能夠對美國形成足夠威脅的國家。而且古巴的地緣影響力最強時也不過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干涉安哥拉內戰,還不算是和美國對抗的事件,因為對美國的世界霸權也無法形成威脅,美國無心對古巴發起軍事打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