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舌尖上的中國》各季的名菜都有哪些?

威蘇火山


《舌尖上的中國》作為一部探索中國人與食物關係的紀錄片,通過圖像帶領我們走進中國人有滋有味的日常生活裡,每一期節目展現的食物都讓人流連忘返。

印象最深的比如第一季的岐山臊子面、徽州臭鱖魚、白切雞、鹽焗雞,第二季重慶火鍋、西湖醋魚、寧夏羊肉。

岐山臊子面。陝西人把肉丁炒制的配料叫臊子,岐山臊子更為講究,肉丁薄而均勻,乾煸至透明狀,再配以醋和當地特色的秦椒辣面文火慢炒。這樣製成上等的臊子顏色鮮紅,口感酸辣。臊子面的配菜講究五色,雞蛋象徵富貴,紅蘿蔔寓意日子紅火,蒜苗代表生機勃發,木耳豆腐寓意黑白分明,五種顏色代表了岐山人對美好生活的祝願。每逢老人做壽,岐山人也會聚在一起吃麵,請來秦腔劇團搭臺唱戲。臊子面就這樣作為最佳配角,存在了幾千年。

臭鱖魚。徽州臭鱖魚是徽菜的一個代表菜。鱖魚是中國獨有的淡水魚之一,選擇鱖魚是十分有講究的,一定要選用三四月份時節的鮭魚,此時鱖魚的肉質最鮮美。臭鱖魚醃製好後,魚體表面變成銅綠色,魚鰓變成紅色,魚肉呈蒜瓣狀,一片一片,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嫩鮮美。

白切雞。白切雞是粵菜的一道看家菜,“鮮”則是粵菜的精髓。烹雞需要慢火,水溫控制在90攝氏度最宜,為了保持雞肉的鮮嫩,15分鐘後還要把整隻雞放入冰水中降溫。這樣的烹調方法使得白切雞雞肉清淡鮮美,雞皮爽脆。清淡自然、原汁原味的美食是廣東人極度推崇的。

寧夏羊肉。幾乎所有的美食家都認為寧夏平原的羊肉口感最佳。燉煮羊肉時不需加鹽,經過近兩個小時的文火燉煮後,在裝盤之前,才能加鹽提鮮。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烹飪羊肉的傳統,而寧夏本土的方式最為簡單。羊肉不膩不羶,口感豐盈。

中國人講究食物料理,當點燃爐火端起碗筷時,幾千年生生不息的魅力在舌尖上回蕩。


蝦吃


我的頭條號裡專門發佈的八個圖集用於統計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八集裡提到的美食,可以移步到我的頭條號裡看,當然在這裡我也會羅列一些各集的美食。

第一集主要在講廚房的用具器皿,為了展示這些器皿的特色,提到了爆炒腰花、金邊白菜、燒椒涼粉、老壇泡菜魚和翠珠魚花。

第二集主要在講小吃,提到了稀豆粉、樂山串串、涼糕、煎餅果子、石花膏、面線糊、胡辣湯、夾絲豆腐和水盆羊肉。

第三集主要在講中國各種宴席,有家宴,文人宴、國宴等,提到了藕粉圓子、八寶葫蘆鴨、沙茶燜牛肉,同安封肉、茄鯗、炒麵線、雪霞羹等。

第四集主要在講養生食品,有花膠燉雞湯、響螺片椰肉豬骨湯、老酒燉雞子、艾葉豆腐、百合蓮子、豬肚雞、枸杞羊肉、棗泥山藥糕和五汁膏。

第五集主題是食,提到的美食有蟹粉豆腐、白什盤、松鼠鱖魚、摔面、扣茄花和江邊辣。

第六集講了特別多的點心,羅列一些,壽桃、貴妃餅、薩其馬、面果兒、重陽糕、嵌字豆糖等等等,太多了。

第七集按照春夏秋冬四季,講了各個節氣的代表美食,春餅、夏至面、多彩手抓飯,喃咪醬、酸湯魚、柿子糊塌、刀板香和各種餡兒的餃子。

第八集的主題是合,講的都是團圓的故事,提到了甜燒白、遵義羊肉粉、四川火鍋、大菜燒芋頭、東北酸菜、山西火鍋和盆菜。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啊,我叫肌肉少女,關於舌尖3的美食我從2月20號每天更一集到2月27號,另外18和19號還分享了一下舌尖1和2提到的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