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火箭勇士G1:火箭死於僅僅單挑?需要如何調整才能戰勝宇宙勇?

和賽前預測的一樣,勇士從猶他人贏下的那場比賽中獲得了防守端的經驗,哈登或者保羅打成什麼樣並不要緊,重要的是切斷他們和外圍或者卡皇的聯繫。

而在進攻端,他們看到了森林狼贏下的那場比賽中做到的一切。

火箭勇士G1:火箭死於僅僅單挑?需要如何調整才能戰勝宇宙勇?

單挑。

杜蘭特的出手如收割機般無情從對手頭頂掠過,收割的不光是分數,還有信念——

我們都知道這世界上已經沒有人能否防得住杜蘭特,他無所謂錯位,因為所有人在他面前都是錯位,科爾所謂“每一支球隊都希望擁有杜蘭特我不知道你們該怎麼防守他”的讚美,已經最誠懇的老生常談。

但即便你心中有數,在每一次親眼目睹他的那些表演,以及其表演後那種沉悶如魚的瞬間,無論你是愛他或者恨他,你依然會從內心深處油然而生一種對籃球運動本身的敬畏,這種敬畏冒到嗓子眼的時候,往往會化成一聲:

操,輕聲。

音調代表你已經麻木到無法情緒激昂。

火箭這邊,也沒有什麼意外,如保羅賽前所言:

“錯位就是幹。”

他執行了自己的諾言,可能哈登幹得更多一些。

於是這就是這樣一場比賽的全部,火箭輸給了杜蘭特的單挑……

不。

火箭之所以輸球的理由,是單挑之外的一些小事,一些對不能給勇士得到的好處,其中最重要的一項:

轉換。

火箭自己在快攻上面拿了3分,沒問題,他們素來有慢慢來比較快的好名聲。但與他們蠕攻相匹配的另一件事:

火箭不失誤,火箭不失誤所以對手也沒有什麼轉換,再加上火箭引以為傲的構建在卡皇疾走速度上的退防能力,以及更重要的不為人知的一個小策略:

點前板。

卡皇在前場頻繁點起前板的目的,不是真的為了拿到那個籃板統治籃球場,而是為了不讓勇士搶籃板後起速,這是火箭防守之所以好的基礎。

畢竟轉換是NBA絕大多數球隊第一得分利器。

畢竟勇士能推快攻的人太多。

這世界上走轉換最快的兩條路,要麼是抓到籃板的那個人能直接推速度,所以才有基德、才有威少、才有樂邦;要麼,直接抓失誤。

而今天,火箭13個失誤,丟了17分。

勇士今天的快攻得分:18分。

如果你要問上半場火箭和勇士打平的原因,其中可能最關鍵的一條是他們前兩節合計4個失誤。

除了終於落袋的轉換得分之外,你要問我為何勇士會如此頻繁的採用單挑策略——杜蘭特賽前告訴追夢:

“有球儘量給我。”

“就是幹”的心態不至於在西部決賽這樣的大場面上讓單挑比例高到三成(常規賽背身和麵框單挑的比例合計不過12%左右),究其根源,背後應該是戰略支持。勇士素來以繁複的戰術配合著稱,其中最厲害的兩項武器路人皆知:

空切和掩護後出手。

卡佩拉賽前說:“和勇士打比賽就像是下國際象棋。”

這是一個爛俗的比方,就像*河蟹*優哏一樣難以登堂入室,真正臨到場上,國際象棋卻變成了單田芳的評書,大將們脫離方陣,捉對廝殺。卡皇們以為的籃球智商在於某兩個回合的優秀跑位和防守判斷,科爾們早已上升到策略層面的智慧。

聰明和智慧,局部和場面,確實有高下之分。

科爾壓縮自家擅長的戰術配合,妝點成火箭模樣,更多打起了單挑,無非和火箭一樣的訴求:

壓縮失誤。

畢竟火箭雖慢,但哈登策起卡皇快攻,杜蘭特縱有2米11,也不夠瑞士人隔扣的。

整場比賽下來,陣地戰中讓我印象深刻的,只有勇士開局連續三次空切得分和韋斯特的兩次短角位策應傳球助攻隊友空切得手把自己整得跟韋伯似的,其餘我能看到的,就是杜蘭特沒有掩護、沒有跑位、沒有空切、沒有手遞手甚至都沒有運球的頭頂出手。

轉到賽場這一邊,是哈登和保羅,無論是追著庫裡打,還是追著盧尼打,本質還是單挑。

奧爾巴赫曾經對斯特恩說:“取消非法防守吧,那種比賽毫無樂趣可言。”

他說的是那種1打4看的防守

現在火箭和勇士用別樣的方式重現了老時代的1-4拉開單挑流,只不過以前是用3秒違例和非法防守規則來製造單挑空間,現在是用三分。

幾乎等於看了一整場頂級路人王。

我不是說路人王不行,我不是說單挑不好看,但我是衝著勇士的套路和火箭構建在單挑基礎上的那些內外線聯繫而來的。

我是衝著一場有深度的比賽來的。

火箭勇士G1:火箭死於僅僅單挑?需要如何調整才能戰勝宇宙勇?

而這場比賽從下半場盧尼扣籃將分差拉開到11分之後,就再無波瀾,我看不到火箭有瘋狂追分的狀態,當然,因此我也不可能看到勇士因為對手咬緊而面目猙獰的姿態,看不到庫裡的搖頭,也看不到格林的二頭肌,當然更不可能看到一整場比賽都像走過場一樣的杜蘭特臉上有特別多的表情。

整場比賽就這樣走到最後幾分鐘,然後進入垃圾時間,波瀾不驚的背後,是一種常規賽般的體驗,火箭主場球迷的喧鬧聲固然從撕心裂肺的高潮期降至默默抽菸的不應期,但這種快餐式的降頻讓整場比賽形成了一種緩慢下沉的態勢,無盡的單挑像農村喪事野生聖詩班的雜亂的旋律一遍遍重複著那幾個段落,引人昏昏欲睡。

整個事情發生得太快又沒有起伏,甚至讓人無法第一時間產生一種主場優勢即將變更的重要感。

簡單來說,落差才是我對這樣的西決失望的真正原因。

當然,快樂這種東西,沒有高下之分,體位和道具是否豐富,是扒了猛幹還是老公不要看,和你最終能夠得到什麼樣的和諧體驗,也並無直接聯繫。

羅素所謂參差不齊乃是幸福之本源固然有其道理,但在單挑的烏托邦裡,一定也有人安之若素。

往事不可追,發生的無聊已經發生,現在我們需要關心的是另一個話題:

所以,火箭就像巴克利說的那樣,完蛋了嗎?

肯尼-史密斯說火箭要改變打法,才能贏球,說的好像西部決賽就是菜市場大媽對噴,說貫口的罵不過人家走flow的,立馬改唱能劇就能贏似的。

仔細想想,單挑對於火箭而言,不光是這個65勝球隊貫徹了一整年的策略,他是2016年無陣哈登之所以在今年成為MVP的原因,他是13年來保羅第一次走上西決賽場的原因,這是德安東尼從意大利遠道而來歷經無數成功邊緣的失敗夜晚後走到今天的原因,你在主場輸了一場球,就如喪考妣的要改弦更張,要這樣要那樣,然後開始考慮是不是完蛋了——

也許你需要問的是另一個問題:我究竟是火蜜,還是贏球蜜?

最搞的是有人上問我:

“如果有了安東尼會不會不同。”

我該如何回答你呢兄弟?

你這跟感冒了跑去醫院要求做透析有什麼區別?

你這跟追不到石原里美就給自己下體來一刀有什麼區別?

火箭勇士G1:火箭死於僅僅單挑?需要如何調整才能戰勝宇宙勇?

對於系列賽後續分析,並不複雜,同樣只要問幾個問題做到就可以。

1、火箭能夠像今天上半場一樣控制他們的失誤嗎?或者勇士還能得到那麼大的轉換分差嗎?

2、火箭能夠讓那些簡單的上籃機會轉化為得分嗎?或者直接說,巴莫特可以擺脫脫臼恐懼綜合徵嗎?

3、杜蘭特可以不要這麼準嗎?或者阿里扎可以不要那麼早犯規下場嗎?但前面說了,這就是杜蘭特,這是火箭必須吞下的物事。

4、庫裡會如科爾所說的那樣爆發嗎?或者他們的其他人會給庫裡更多做球以至於影響整體節奏嗎?

5、火箭還有辦法找到單挑人和內外線的聯繫嗎?

6、湯普森還會得到那麼多的空位三分嗎?

關於最後一點,你需要了解這種情況產生的根源:

第一步:保羅單挑盧尼打鐵

第二步:追夢籃板快攻(前文所述推轉換的兩大要義之一,此處沒有失誤,但依然可以有轉換)

請注意,保羅被盧尼延阻在前場,在格林推快攻到罰球線的時候,所有火箭球員退防落位是冗餘的。防轉換當然要注意護框,但所有人的位置都沉到三分線以內,顯然對防守勇士這種球隊是不合適的。

所以這是什麼問題?

這是退防細節的問題,勇士不是森林狼或者爵士,這個問題不言自明,即便是爵士,也在G2瘋狂追求轉換和快速處理球后的出手,還記得那一場的英格爾斯做過什麼嗎?

而湯普森投進這個三分球之前,火箭不過落後4分。

所以這種事情,是基本功,是細節佈置,是德安東尼需要去做的事情。這樣情況出現的次數越多,越說明火箭在退防端的針對性出現了偏差。

有偏差怎麼辦?糾偏吧。

所有的這些問題裡,我唯獨沒有問的那個問題是:

火箭還要堅持他們的打法嗎?

有一天我出於善良問一個老是打電話賣車險的小姑娘:

“你老這麼打有用嗎?”

小姑娘發出了槓鈴般的笑聲:

“嚯嚯嚯嚯,瞧您說的,這麼打沒用就不打了?萬一有用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