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正史上真實的夏侯惇到底有多厲害?

一個人的歷史


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譙人。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曹魏名將,西漢開國元勳夏侯嬰的後代。少年時以勇氣聞名於鄉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將領之一,與呂布軍交戰時,曾一度被擒為人質,後又被流矢射瞎左眼。多次為曹操鎮守後方,曾率軍民阻斷太壽河水,灌溉農田,使百姓受益,功勳卓著。


夏侯惇一生多在軍旅,但仍不忘治學,他常親自迎師,虛心求教,他為人儉樸,所得到的賞賜全部分給將士,一生不置產業,至死家無餘財。陳壽所著的《三國志》中,對於夏侯惇有如下記載:

名將之後,嫉惡如仇

夏侯惇是西漢名將夏侯嬰之後,夏侯淵的族兄,其人勇猛善戰,十四歲的時候,有人羞辱他的老師,他便將那個人殺死。曹操舉兵討伐黃巾軍時,夏侯惇隨曹操征討。


初平元年,討董卓聯軍組成後,曹操擔任奮武將軍,更以夏侯惇為司馬,跟隨曹操的揚州募兵,曹操建立勢力後,夏侯惇被升折衝校尉,領東郡太守。

為人所制,流矢毀目

興平元年,曹操征討陶謙,夏侯惇奉命鎮守濮陽,當時張邈、陳宮叛變,暗迎呂布。曹操的家眷都在鄄城,夏侯惇率軍隊輕裝前往救援,呂布趁機進入濮陽,突襲獲得夏侯惇軍隊的軍用物資。

呂布又派將領假裝投降,趁機和夏侯惇的部下一起劫持夏侯惇,向他索要珍貴的物資。夏侯惇手下的士兵都非常驚恐,此時,部將韓浩指揮軍隊駐紮在夏侯惇軍營門外,命令士兵都按兵不動,並且聲稱將不考慮人質安全出兵攻擊,劫持人質的人害怕,就放棄人質投降了。


曹操聽說這件事之後,便將攻擊劫持者,不用顧忌人質定為法令,於是以後就沒有再發生劫持人質的事件。夏侯惇與荀彧,程昱力保三城,反攻呂布時,卻被流矢射傷左目,因而敗北而歸,從此,夏侯惇被人稱為“盲夏侯”。

對抗天災,取信於民

當時大旱、蝗災,百姓們苦不堪言。夏侯惇截斷太壽水,形成一個池塘,親自擔土,率領士兵種稻耕田,避過了缺糧的危險,百姓們都感念夏侯惇的恩德。

東征西討,追隨曹操

建安元年,曹操迎接漢獻帝到許縣,夏侯惇轉任河南尹。建安三年,夏侯惇受命出兵,幫助被呂布將領高順攻擊的劉備,戰敗而回。建安七年,劉表派劉備向北進攻到達葉縣,夏侯惇受命前去抵擋,雙方於博望坡對峙,劉備火燒自己的大營退去。夏侯惇不聽李典建議,和于禁一起追擊劉備,留下李典斷後。最後夏侯惇中了埋伏,為劉備所困,幸虧李典趕來相救,劉備才被打退。


簡單從事,不拘於禮

建安九年,鄴城被攻破後,夏侯惇受封為伏波將軍。授權能簡單從事,不用拘於制度,其與田疇為好友,曾幫曹操勸田疇再次投靠,但不成功。

建安十一年,衛固在河東反叛,曹操派夏侯惇前去征剿,大獲全勝,斬殺衛固等人。

建安二十年,夏侯惇參加了討伐漢中張魯的戰鬥,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徵孫權歸還,命夏侯惇督二十六軍與曹仁、張遼等人屯兵居巢,防衛孫權。

有謀之將,心腹之人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與夏侯敦同車,夏侯惇可以不經通傳,自由進入曹操的臥室。夏侯惇在政治上也有其遠見,認為應該先滅蜀國,蜀地平定了,江東自會歸附,天下已定,然後遵循舜禹之路,登基稱帝,曹操聽從了夏侯惇的這個建議。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故,曹丕登位,同年,拜夏侯惇為大將軍,但在四月夏侯惇去世,曹丕親自穿上素服,到鄴城東城門為夏侯惇發喪,賜諡號為忠侯,夏侯家也獲得優厚待遇。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先用一句話,正史上真實的夏侯惇相當的不厲害,那為什麼夏侯惇在曹魏地位那麼超然呢,原因很簡單,因為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夏侯惇的叔叔,因為曹操的祖父曹騰是個太監,所以說從夏侯家抱養了曹嵩,曹操與夏侯惇是堂兄弟關係。

有的人說,曹嵩不可能是夏侯家的,因為曹操的女兒清河公主嫁給了夏侯淵的兒子夏侯楙,這樣是不合禮的,說同姓不婚。但其實吧,曹操的女兒應該姓曹,而夏侯淵的兒子姓夏侯呀,怎麼會是同姓呢?

還有人說他們的關係近,這個其實存在一個誤區,很多人認為夏侯淵是夏侯惇的親弟弟,兩夏侯是兩兄弟,但其實不是,夏侯淵是夏侯惇的族弟,就像諸葛誕與諸葛亮的關係那樣,隔多少代不清楚,但至少不是堂兄弟。

另外,我們可以再看看西漢,漢惠帝劉盈娶了自己的外甥女,也就是劉盈的姐姐魯元公主的女兒張嫣,我們還可以再看看春秋時期,晉獻公把自己的女兒伯姬嫁給了秦穆公,而秦穆公把自己的女兒懷嬴先後嫁給了晉獻公的孫子晉懷公,晉獻公的兒子晉文公。

再說這個同姓不婚的事情,事實上春秋的時候,很多諸侯都姓姬,他們之間也互相聯姻,還有王莽的皇后也姓王,就算曹嵩過繼給了曹家,也算姓夏侯的,兩家聯姻是同姓,那曹家都漢給篡了,還在意這種同姓婚不婚的說法嗎?

歷史上的夏侯惇基本無一勝績,都在打敗仗,比如被呂布部將挾持,是夏侯惇的部將韓浩說不管夏侯惇的死活,然後最後救了夏侯惇,還在夏侯惇攻打呂布的時候,也被打敗了。

出兵幫助被高順攻打的劉備,但被高順打敗了。出兵攻打博望坡的劉備,中了劉備的埋伏,被劉備打敗,幸好有李典的救援,曹操看夏侯惇打仗實在不行,就讓夏侯惇到後方負責屯田去了。

不過確實,夏侯惇在曹魏地位確實是很高,曹丕繼位的時候,夏侯惇被拜為大將軍,曹丕還穿著喪服到鄴城東門發喪,而這種禮儀只能對同族的人,更加說明曹嵩出自夏侯家。


歷史簡單說


夏侯惇和孫權並稱三國兩奇葩,一個是戰無不敗大將軍,一個戰無不敗孫十萬。孫權好歹還在濡須之戰力敵曹操,讓曹操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而夏侯惇連下屬都稱他盲夏侯看不起他。就這樣一中華草包將軍榜能進五強的貨色被羅貫中硬是加了啖睛吞目的戲份抬高成了能和關羽過招的猛將。任人唯親是曹操沒能統一天下的主要原因,就好比劉邦安排自己擅長種田的哥哥劉仲擔任大將軍能統一天下麼?正史裡唯一一個在自己營帳裡被小兵綁架勒索財物的將軍。徵張繡手下青州軍叛亂全靠于禁彈壓,渣統。伐呂布被幾個呂軍降卒在營帳裡綁架勒索財物得靠韓浩救命,渣勇。討劉備被素不知兵的劉備在博望坡火攻,渣智。優點是清廉不好財,擅長種田,這在曹操的親戚裡比較罕見,屬於孔繁森式的好乾部。

——“常敗”將軍

194年,曹操東征陶謙,張邈、陳宮聯合呂布,在曹操身後捅了一刀。

這一刀子下去,夏侯惇傷痕累累,先是被綁了肉票,後又被射傷左眼,終生殘疾。

從他當肉票開始,他失敗的記錄一次次被刷新:

194年,中呂布的詐降計,身為主將卻被人挾持——一敗

同年,往救鄄城,被呂布所乘,失了濮陽——二敗;

同年,跟著攻打濮陽百餘日,不克——三敗;

198年,呂布討劉備。前往救援,為高順所敗——四敗;

202年,劉備屯兵新野,燒掉軍營假裝逃走。不聽李典勸阻,進軍追趕,中埋伏,大敗——五敗。

正史裡,關於夏侯惇出彩的勝仗一次也沒有。



大漢破虜


夏侯惇,一談到這個人,我就想起了電視劇裡那個自己把眼珠子扣下來自己吃進肚子裡的畫面,那個畫面我至今難忘。其實歷史上的夏侯惇作為大將軍還是很厲害的,能文能武。

夏侯惇,曹魏的開國元勳,曹操早期起兵的得力戰將,從小就以武勇著稱,鄉里鄉親都對他刮目相看,後來追隨曹操,幫助曹操鎮守後方,因為對曹操的忠臣,曹操對夏侯惇極其信任,官至大將軍,死後諡為忠侯。



為人簡樸,虛心求教

雖說夏侯惇是戰將,按道理應該是粗人一個,但是夏侯惇恰恰相反,夏侯惇為人極其簡樸,從不奢侈,每次打完勝戰所得的戰利品自己分毫不取,全部用來賞賜給將士士兵們,不僅如此,身處軍營的夏侯惇時常學習政事,用來提高自己,經常親自請老師來給自己講課,據說有人侮辱了他的老師,他就把那人給殺死了,那年夏侯惇才14歲,這種虛心求教的精神讓整個軍營裡都充滿了文學氣氛,可以說他所帶領的軍隊是一支非常有素質的軍隊。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其實夏侯惇也是個“獨眼龍”,這隻眼睛是怎麼瞎的呢?是因為被曹性射傷的,陣上曹性看見,暗地拈弓搭箭,覷得真切,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惇左目。夏侯惇左眼被射中,痛得大叫一聲,用手急急拔箭,卻連著眼珠拔了出來,他大喊一聲:“父精母血,不可棄也!”最後把插著箭的眼睛塞進嘴巴,吃了回去。然後就騎馬再次攻擊,憤怒下得夏侯惇直接取了曹性的性命,用一眼換一命,算是報了一箭之仇。


但是從這之後,夏侯惇每次照鏡子時就會無名的生氣發脾氣,摔東西,他認為自己已經不再完美,可能還會有些自卑。

忠心曹魏,淡泊名利

夏侯惇對曹操的忠心天地可鑑,當所有人都受與魏的官號,而夏侯惇依然是漢官官職,於是便上書曹操,希望曹操封他魏官,用來表明他對曹魏的忠心。但曹操卻認為夏侯惇與他同為漢官,都是漢朝的臣子,用魏的官職是對夏侯惇的不尊敬,所以夏侯惇繼續沿用漢朝官職。

據說夏侯惇曾經率領軍民阻斷太壽河水,築陂塘灌溉農田,使百姓受益,深受百姓愛戴。最後是病死的。


貓眼觀史


漢末名將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譙郡人,西漢開國元勳、汝陰文侯夏侯嬰的後代,魏武帝曹操實際上的堂兄弟(曹操之父曹嵩本是夏侯惇的叔父,後被送與大宦官曹騰做養子)。據史料記載,夏侯惇為人剛烈、好學敬師,自幼便以英勇、尚氣節而聞名於鄉里,曾在14歲時手刃羞辱其師之人,令鄉里極為震驚(“年十四,就師學,人有辱其師者,惇殺之,由是以烈氣聞。”見《三國志·卷九》)。



夏侯惇自幼跟曹操關係親密,早在後者以騎都尉之職討伐黃巾軍時,便以裨將的身份追隨其左右,以勇猛善戰著稱,並跟隨他在陳留舉兵。在關東諸侯結盟討伐國賊董卓期間,曹操被盟主袁紹任命為行奮武將軍,夏侯惇則擔任司馬,成為軍中的“二把手”。等到關東聯軍解散、曹操走上獨立發展之路後,夏侯惇或跟隨他征戰,或負責留守事務,對於後者擴充勢力、穩固大後方做出卓絕貢獻。


從陳留起兵到出任魏王,曹操憑藉著疆場上的浴血奮戰,積27年之功(189-216年),才換回削平諸侯、中原一統的局面,逐漸組建起強大的曹魏集團,並在實際上掏空東漢帝國的“根基”。在曹魏集團創建過程中,作為“二把手”的夏侯惇功勞甚偉,並因功屢獲升遷,既在地方上擔任過東郡太守、陳留太守、濟陰太守、河南尹等要職,又在軍中出任過建武將軍、伏波將軍、前將軍、大將軍,封高安鄉侯,食邑二千五百戶,可謂位極人臣。



由於正史記載簡略,除了做官的履歷外,令人難見夏侯惇形象的全貌。從現有的史料來看,夏侯惇雖然是武將,但非常注重自己的外表,因為當年攻打呂布時曾被敵將射瞎過一隻眼,由是被時人呼為“盲夏侯”。夏侯惇單眼失明後很是悶悶不樂,每當照鏡子看到被射瞎的眼睛時,都會氣憤地把鏡子摔在地上。不僅如此,夏侯惇每當聽到有人喊他“盲夏侯”時,便會跟他拼命。這也是關於夏侯惇個人的一則趣聞了。


太祖自徐州還,惇從徵呂布,為流矢所中,傷左目(引文同上)。時夏侯淵與惇俱為將軍,軍中號惇為盲夏侯。惇惡之,照鏡恚怒,輒撲鏡於地(見《三國志·卷九》注引《魏略》)。



正因為夏侯惇不僅是跟自己同生共死的好兄弟,而且還多次立下蓋世功勳,所以曹操對他極為倚重,對他的恩寵、禮遇也遠超過其他人。比如,在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在南征孫權後回師途中,令夏侯惇統重兵屯守居巢以防衛孫權。為了勉勵夏侯惇,曹操賜予他多名能歌善舞的樂伎、藝伎,並下令稱:“魏絳(春秋時晉國上卿)憑著與戎人修好的功勞尚且能夠享受鐘磬之樂,何況將軍呢?”


三年後(219年),曹操南征關羽以解樊城之圍時,率領中軍駐屯在摩陂(在今河南郟縣東南,亦名龍陂)。在此期間,曹操曾召夏侯惇前來相會,並與他同車出行,特許他不經通傳便可自由進入自己的臥室,兩者關係之親密,由此可見一斑(“太祖軍於摩陂,召惇常與同載,特見親重,出入臥內,諸將莫得比也。”見《三國志·卷九》。)



等到孫權襲佔荊州、俘斬關羽後,不僅把後者的首級送給曹操,還寫了一封勸進信,希望他能應天順民,早日稱帝建國。對於孫權的建議,曹操的部下大都表示贊同,並紛紛勸說主公接受建議,尤其以桓階、華歆最為積極。然而夏侯惇得知消息後,卻提出自己的想法,希望曹操能在平定劉備、孫權後再稱帝,如此才會名正言順。曹操覺得有道理,便就此擱置篡漢計劃。


但讓夏侯惇沒想到的是,就在事後不久,曹操便因病薨逝,由此錯過成為開國皇帝的機會。本來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能否做皇帝也是上天註定,但夏侯惇卻為此耿耿於懷,堅持認為正是自己的失言,才讓曹操的“皇帝夢”破滅,並導致他鬱鬱而終。正因如此,夏侯惇心中頗為悔恨,並在曹操去世後三個月抱恨而終,時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四月。



桓階勸王正位,夏侯惇以為宜先滅蜀,蜀亡則吳服,二方既定,然後遵舜、禹之軌,王從之。及至王薨,惇追恨前言,發病卒。見《三國志·卷一》注引《曹瞞傳》、《世語》。



文史磚家


夏侯惇是曹操的遠房親戚,曹家軍的悍將。按照《三國群英傳》的設定,夏侯惇的武力值很高,在曹營是和典韋,張遼一個等級的武將。就是這樣的一個武將,曾經載過大跟頭,被敵人挾持過。話說當年曹操在父親一家在徐州牧陶謙地盤上,突然遭遇了不測,一家幾十口人都被斬殺的乾乾淨淨。因為死無對證,不知道到底是誰謀害了曹操的父親,曹操就認定陶謙就是殺父的兇手,率領曹家軍出征。第一次出征,打得陶謙落花流水,但曹操糧草不繼了,便退了回來。第二次曹操又出征,留下夏侯惇為自己看家護院。夏侯惇拍著胸脯說,放心吧大哥,你去吧,這裡有我就行。於是,曹操放心的上路了。曹操前腳剛走,陳宮就發動了叛亂。原來,陳宮是當地人,曹操多次用兵,需要大量糧草,給當地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作為當地人利益的代表,陳宮看不慣曹操的窮兵黷武,也想不通,所以暗中聯絡來呂布。呂布的幷州軍很強悍,一下子就把曹操的地盤上的80個郡打下了77個,只有餘下三個郡支持曹操。夏侯惇就在三個郡的其中一個駐防。他聽說呂布動手了,立即率領留守的大軍向呂布撲去。呂布派出特種部隊,在本道上埋伏,居然一下子把夏侯惇活捉了。正當夏侯惇的部隊傻眼的時候,有一個叫做韓浩的下層將領走了出來,流著眼淚對夏侯惇說,將軍,為了國家,對不起你了!說完,指揮人馬拼命的向呂布一方進攻。呂布這邊美想到有夏侯惇這個人質也不行,被打的手忙腳亂。不一會兒,韓浩就指揮軍馬把呂布的人全部殺死,重新奪回了夏侯惇。由此可見,夏侯惇是一個粗心大意的人,謀略不高。不久,粗心大意大夏侯惇又被射瞎了一隻眼睛,從此被稱之為"盲夏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