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黃帝內經》裡認為,人體存在經絡?

2673737茶語


我也是醉了。

為什麼現代很多人啊,外國人說什麼就信什麼,自家的東西卻怎麼說也不信。

說到底還是文化的不自信!

自從八國聯軍入侵以後,很多中國人不僅脊樑斷了,膝蓋也軟了。

而且軟了兩百多年了!所以一下子還爬不起來。

試想,如果經絡學說是假的,《黃帝內經》是騙人的,那為什麼它能夠流傳幾千年(就算從周朝開始算都已經2500年以上)?

難道說中國幾千年來研究中醫的全部都是傻子?為什麼他們不會提出這樣的疑問呢?

我只講一個事實:

經絡不是不存在,我們中國古人(主要是懂中醫的修行人)一直能看到,所以他們沒有任何疑問。

為什麼是現代人發現不了?

1、現代科技不夠發達。就好比發現可見光時還不能發現紅外線、紫外線,但並不代表紅外線、紫外線的不存在。

2、我們的傳承斷了。我們自己已經丟掉這個能力了!

醫家作為道家的支脈,古時一直也被稱為“道醫”。而一般情況下,醫術是道家修行人的必學技能之一,而且我們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醫生十之八九可以說都是道家的修行人。

隨著修行境界的提高,會自然而然地出現一些“神通”。而最基礎的一個“神通”(一般來說也是修行出的第一個神通)就是“天眼”。

天眼,也稱“第三隻眼”。

用中醫的術語,也就是“望氣術”,也即是“望聞問切”中的“望”。

其實真的很簡單的事情!卻總是反反覆覆地質疑、懷疑、詆譭、謾罵……

孔子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如果真的有疑問,請先在自己身上找問題,問問為什麼古人能發現,我卻不能發現?到底是古人出了問題,還是我自己出了問題?質疑自己的祖宗之前,先看看自己!

發表評論的人,請問你《黃帝內經》有沒有完整地讀過一遍?連一遍完整的都沒讀過還有什麼資格去評論?看過的問問你自己懂不懂其中的意思?不要到時候我啪一句話丟過來你還反問我什麼意思那就太搞笑了!

就好比你評論一部電影,是用鼠標快速拉著看完的,然後巴拉巴拉地開罵電影怎麼怎麼垃圾……請問這有意思麼?

真實完整地讀完《黃帝內經》全書的再來跟我討論!不然你真不配!


無知先生


首先黃帝內經是修煉中人寫的,他能感而遂通天地人的溝道渠道,今人沒有修煉功夫,怎能去發現經絡存在???

但人可以在某些特殊場景下明顯的看到經脈,比如中了為毒氣感染,我十幾歲時手上為繡釘子掛傷感染了,手心紅腫,從手心一條筆直的紅色氣路一直向手臂上升,才到手彎處,整之手都動不了。我父親看後才說中毒了,用藥酒加十二樣毒藥磨了一抹就好了,至今還厲厲在目。

再者習中醫的人只要自己修煉也能感覺到的為什麼眼皮會跳,太陽穴會跳,脈門會跳,這就是氣的運行嘛,西醫只能見形,而中醫有功夫者能入神,我雖不修煉,但我在網上命理版上親自驗證的一個女孩子提的問題:能從我生辰中看出什麼病?怎麼治???我的朋友說治病是醫院的事,我們只能看問題??雙方都對,但對於通醫易者應不難,我看了她的排盤告知,你有便秘,背上皮膚和臉上有小紅點,很簡單隻要把腸上火毒一去掉,大腸經一通,紅點就消失了。我只叫她吃些雪蓮果就好啦!!!!

這也是看經脈不通嘛,說經絡不存在的人也對,因為他是站在門外說的,包括西醫,而中醫又修煉有素的高手,不但能看自已,也能看別人,特別病人,一目瞭然,如扁鵲,華佗等人,經絡是百分之一百存在的!!!




天玉心宗1492541848



皇帝內徑對人體經絡的起始、長短、大小都有詳細的說明,現在從解剖和影像中並沒有看到經絡的存在,所以好多人表示懷疑。其實經絡是氣血在經脈中的運動,像水管中流淌著的水,剖開水管看到的是水,帶有能量的氣並看不到,人的經脈也是這樣,解剖只是看到了血,推動血運動的氣看不到,人沒有氣就不能活了,不可能沒有氣的,人的右心室直通肺,血與氣在肺裡匯合後流佈全身。所以這種流淌在經脈中的血和氣就組成了經絡。我前幾天也寫過經絡是是什麼,可以在頭條上查閱。


中醫雜症


我學醫後雲闖廣東,不知要資格證才能聘醫職業,無奈改行,時念民疾苦,遇一老婦,腰背4月至不能直,經治七月不愈,遂教跑布煅練,知道針炙理療敷衍錢才而矣,又心緩35下暈去,醫院欲5萬起博,老人不肯,我見冬冷跑汗出而單衣,問狀,見舌涓水狀,脈沉微,知背為腎府,問及腰背如板裝不能起又說半年內腹大三寸厚!見機用藥一劑,而自去大房藥師不賣,方須改,無奈何,只得加三字"分三服"!二天後,見我問第三服還吃否?問她何如,說一服腰背稅伸直自如,二服競拉瀉六次上午,問爽不?說也可以只因次數多!我說應該對證,只是想不出為何瀉?念及心緩,教≡服繼續吃量少少多吃幾服!後摩揣頓悟,脾主大腹,腎府腰,二者為土水之侵!赫陽化冷冰為水流於腸之溝he。此十六年前事也,因無證不能行醫而毀其醫術造詣!此為中醫當衰落湮沒,民苦之由來久矣!今奉證而不執業,為心累,世道哏險,奸商橫行,初心不能濟世,尚因良心不滅,不欲遣假偽劣摻溼藥廢品草材以害人民而苟利己也。此時牢騷腹出,官政如虎吃,戕民由是。十九年矣!中醫倡盛莫如廢中醫法,使民不縛手腳而躍飛揚萬里鵬程。是提,法無法,無無法,無不法。無有無,有有無,有無有。法無有法。全國各藥店5O%~9o%在售假藥!中藥為盛假偽劣溼雜黴,成藥為米糊炒粉末裝灌或黑麥草類狀曬乾打粉色色裝成禮品袋狀!中醫之精由易學而難進,文字古籍尤宜思學悟,文而載道,醫一貫之。我自己學背過中醫文章,引用治癒自己的瘙癢疾,可以聊享,提攜後學。十五年前,春三四月夏初,過林下,一蟲飄至手背,拇指壓死彈開,浸處奇癢,不意時不時微癢幾周,不當事,三年後漸漸微癢上摶至手腕上至肘,抓瘙癢至出血方可解些許。脫屑,出血痂,奇癢。用土皮槿塗鴉,脫皮去方可止癢,故依效當牛皮鮮,蛇風,神經皮炎吧,一週後,死皮去,幼皮生剛象皮膚又癢至十天,又為週期用鮮藥水脫皮,如此五次,不能根治,又用西法黴唑水塗無半點用!非常惱火,只得求治於己,所學所思所悟。蓋因蟲咬之毒由外而內,上傳經絡,故支溝處會宗陽絡奇癢由中渚穴蟲毒內攻。思之,少陽三焦經病。又考,金匱有≡焦乃邐會元真之處為血氣所注。皮膚為髒俯之紋理也。故擬小柴胡湯。小半劑。藥汁小杯,欲喝時,憂心此杯不效無術施法。心想,不好又怎辦呢。又思背文章,有聖醫尊扁鵲,故念及,君之疾在~在~在~,燙,湯,…!趁藥渣未冷,鍋中渣渣向奇癢處一蹋敷,頓時手處異香進鼻,癢處如淫淫盛,如肉湯入餓胃中,3秒內頓愈!不經此奇遇,不信神效至此!上古之杯覆,響鼓,沃雪之喻誠不欺後學!甚喜安心,病癒,喝下小杯汁藥,心樂無憂矣!至今十多年不復發!故以事蹟感召學醫當悟當熟書當踐行。


用戶1953254471


其實這個問題,我認為一個人但凡心存一絲清明,都能找到答案。

《黃帝內經》是一部最早的中國古代醫學典籍,這部典籍認為人體存在經絡毫不奇怪,而如果不認為人體存在經絡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人體這樣東西,從古至今並沒有什麼不同,即使在古人那種粗陋的技術條件之下,對人體也是有一定的觀察認識的。

人體表層的東西就不用說了,眼、耳、口、鼻、手、足、皮膚、毛髮等,只要眼睛不瞎的人都能看到,這些東西,直觀而明確,古人和今人並沒有什麼分歧。

而人體內部,就稍微複雜一些,古人因為倫理和一些迷信思想的限制,通常不會為了醫學的目的主動去解剖死人,所以古人不可能有今人那樣系統而詳盡的人體解剖學知識,但他們還是有非常多的機會觀察到人體內部的。

比如,戰場或者刑場上的死屍,人受傷後暴露出來的內部組織,甚至在宰殺動物中受到啟發,在長期的經驗積累中,人體比較容易識別的內部組織就被記載下來。

這些名稱我們至今仍在沿用,比如:筋、骨、血、肉、心、肝、脾、肺、腎、腸、胃、腦、髓、膽、膀胱等等。

看到這裡,心細的朋友可能會發現一個問題,古人是否漏掉點什麼重要的東西?

那就是:

血管、神經等人體的管線系統在古代叫什麼?

古人既然能夠觀察到肌肉和骨骼之間的筋,能觀察到骨頭裡面的骨髓,知道血液的流動,怎麼可能觀察不到如此明顯的血管呢?

而事實上,人體的淺靜脈是如此的明顯,大家觀察一下自己的手背、腳背,一眼就可以看到,我們現在能夠看到,難道古人就看不到嗎?

如果他們看到了,為什麼不給它取個名字?這不符合常理啊。

看到這裡,我想稍微明白一點事理的朋友都能猜到,其實古人早就給它們取了名字,只是被我們今天一些胡攪蠻纏的人刻意忽略了。

這個名字叫做:經絡。

古人說的經絡,就是今天我們說的血管,經絡也可能還包含神經、淋巴等管線系統。

上一張圖,讓大家看的更明白。

主幹為經,末枝為絡,古人用經絡來形容觀察到的人體內部大大小小的管線,完全符合古人的語言習慣。

而《黃帝內經》中也明明白白說了經絡是可見的,而且氣血運行在經絡中。“氣”是什麼,我們暫且不管它,血在血管裡運行可是不容否認的事實,這還不能證明古人說的經絡就是今天說的血管嗎?

而且古人看病切脈,切的就是動脈血管啊。

現在一些人刻意將“經絡”神話,堅決不承認它其實就是古人在粗陋條件下觀察的到血管等管線系統,這到底是一種什麼心理?

如果古人放著這麼明顯的血管視而不見,反而發現了窮盡現在科學手段都不能發現的“經絡”,你摸著自己的心口窩告訴我:你相信?

古人在一切技術方面是如此落後,卻在“經絡”這個問題上甩得現代科技沒邊兒,你摸著自己的心口窩告訴我:你相信?

當然,這背後的心理和邏輯我是瞭解的,如果中國的古人能發現現代科技不能發現的“經絡”,這證明中國的老祖宗很了不起,吹捧了自己的祖先,也等於變相的吹捧了自己。

只可惜,掩耳盜鈴,自欺欺人永遠改變不了真相,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的人將止於進步,陶醉在虛幻的榮光中漸漸沉溺。

但世界一日千里,從來不會停止前進的步伐,你跟不上,被甩掉,被淘汰,是你自己活該。

和別人有什麼相干呢?


幽明軒筆記


——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常見者,足太陰過於外踝之上,無所隱故也。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

這說的很明白啊,經脈位於肉內,位置很深所以看不見,只有足太陰經經過外踝,因為沒有肉遮擋所以能看到。而浮在表面上很容易看見的脈是“絡脈” 。由此,我們其實可以大膽推斷,至少在黃帝內經時期,“經絡”就是指的血管。

“絡脈”是指的靜脈或者表面小血管,因為它們大都位置比較淺而且顏色明顯。“經脈”就是指的大動脈或者大血管,大部分地方看不見,只有在腳腕等沒有肉的地方可以看得到

——黃帝內經《靈樞·動腧》“黃帝曰:經脈十二,而手太陰足少陰陽明,獨動不休,何也?岐伯曰:是明胃脈也。胃為五藏六府之海,其清氣上注於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來,故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不已,故動而不止。”

這裡也說到,手太陰和足陽明是可以跳動的。手太陰經過的橈動脈被認為是“肺氣”從中行走所以可以動(也就是號脈常用的位置)。同時足陽明經也恰好能經過解剖上的足背動脈。(關於經絡運輸“氣”的說法,通過中西傳統醫學對比可以得出相對合理的結論。古羅馬醫生蓋倫曾認為“動脈運輸氣,靜脈運輸血”,因為人死後動脈血很快流空,解剖視之裡面是空的,古人會想當然以為裡面運輸“氣”。這是在各種古代醫學都常犯的錯誤)

再往後——黃帝內經《靈樞·經脈》:“凡此十五絡者,實則必見,虛則必下,視之不見,求之上下,人經不同,絡脈異所別也。”

這一段也很清楚,“十五絡”是能看到的,如果找不到的話,就上下找找,因為不同人的經脈是有不同的。這再清楚不過了。(既然人人經絡有所不同,當代中醫用同樣的方法給不同人定位穴位,是不是會有問題?)

再往前追溯,比《黃帝內經》更早的《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一脈灸經》對十一經脈都是很樸素的描寫,相對符合血管解剖的走向。如臂少陽脈:“循筋下廉,出臑內下廉,出腋,走脅”。黃帝內經大概是為了迎合西漢當年的“天人合一”思潮,硬是將十一經脈變成了十二經脈(增加了手厥陰),而且修改了經脈走向,變得“很好看”了。

從另一方面來看,當代臨床教材《中醫學》上原文:“經絡是肌體運行氣血、聯絡臟腑肢節、溝通上下內外的通道” “血,即血液,是循行於脈中的富有營養的紅色液態物質”

且不說“氣”是什麼玩意兒,“血”的意思很明確吧,就是血嘛。經絡就是運輸“氣”和血的通道,至少包括了血管。

總之,在古代,經絡絕對不是什麼玄之又玄的東西。《黃帝內經》對解剖學描寫如此豐富,不可能對解剖上很明顯的血管隻字未提。合理推斷也只能認為“經絡”就是血管的另一種稱呼

當代某些人把經絡搞成了一種虛擬的東西,完全背離了祖宗的實證精神,讓祖宗知道了會跳出來打你的。


Hydroism


先說答案。

經絡,穴位,都是聖人修煉中的返觀內視得出來的。

天人兩分之後,世間聖人消隱,如我這般無知妄人,不學無術,又那裡能懂得先秦至聖的通天大道,那裡能懂得內經所描述的人體的指南呢。

妄言經絡

要理解經絡,首先要理解天人同構的思想。

天地如人身,人身如天地。

天上下雨,地上水蒸氣蒸發。

人體的陰陽升降,道理也是這樣。

這是經絡陽升陰降的基本背景。

《黃帝內經·素問·金匱真言論篇第四》:

“故善為脈者,謹察五藏六府,一逆一從,陰陽表裡雌雄之紀,藏之心意,合心於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謂得道。”


平凡2850


看今日頭條上,反中醫與挺中醫的論戰真是白熱化,對罵粗俗語不絕於眼,真沒意思。

這個問題非常複雜,幾句話小篇幅還真說不明白。

黃帝內經經絡穴位、氣、陰陽五行,這些東西,以現在人的思維方式,別說寫了,就是理解也沒有絲毫可能。

為什麼呢,因為黃帝老子莊子這些先人用的思維方式實在是太不可思議、太不可想象了,按我們正常的聰明智慧智力根本無法理解的。

我們普通人認識這個世界的途徑是靠眼看耳聽腦子思考,是吧。

古人呢,反其道而行之,不看不聽不思,停止思維,達到“一無所有一無所知”的狀態,人到“無”的狀態,以後,會發生什麼事情麼?

也就是說,古人是通過非正常、不正常的途徑發現氣經絡穴位這些東西的,你去看看道藏,道家經典裡,氣經絡穴位這些名詞,毫不稀奇,非常尋常,經絡穴位氣這些東西是道家在做功夫時自然而然看見發現的東西。

我們一般人,誰有做過道家的實驗麼?所以普通人不知道經絡穴位也非常正常。

道家張三丰有幾句話說的非常直白,把氣經絡穴位的出處說的清清楚楚:凡是道書中有“先天X、真X、元X”字的,皆是杳冥昏默後生出來的。

杳冥昏默,是怎麼回事?其意是,人抑制自己的思維,達到無知無覺之後,會一驚而醒,這時,看到的是另一個境界——先天、真、元的境界,由此可知,中醫裡先天炁元氣真氣的來歷究竟出自何人了。

黃帝內經開篇即說:恬淡(達到)虛無(的狀態),真氣從之。這八個字,可惜沒有幾個人能看懂,更沒有人去實驗一下。

幾千年前,我中華的先人們,靠這一個“無”字,就發現了另一個世界——“靜中另有別乾坤”,與我們這個眼見的這個世界並立,把我們正常眼見這個物質世界叫“後天”,另一個不可見的無形世界叫“先天”,我們後天世界的萬事萬物的起點,就在那個“先天”世界裡先萌芽,然後才在我們這個世界裡出現。先在“先天”世界成象,後在“後天”世界成形。

萬事萬物的出發點起點,古人叫做“一”,也就是老子莊子講的一,一就是氣。 一分為二,就是陰陽,陰陽再不斷生下去,由小而大,由無形漸漸有形。這就是道德經說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意思,易經的太極生兩儀四象八卦也是同一個意思,所謂的陰陽五行就是這些不同狀態無形氣的特性總結。

更早一點的黃帝道原經也有寫“一”這樣的描述:鳥得而飛,魚得而遊,獸得而走;萬物得之以生,百事得之以成。人皆以之,莫知其名。人皆用之,莫見其形。   一者,其號也,虛其舍也,無為其素也,和其用也。是故上道高而不可察也,深而不可測也。

所謂易經,太極生兩儀四象八卦,即是總結出的“先天氣、元氣、真氣”的運動規律,為什麼會有易經可以算命的傳說,想通了先天后天的“誰先誰後”道理,也並非毫無可能的。

道德經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做。為道日損、損之又損等等,就是讓你達到這一個“無”字。

莊子說的要明白一點,讀一讀這一段,黃帝問曰:“聞吾子達於至道,敢問:治身奈何而可以長久?” 廣成子曰:“善哉問乎!來,吾語汝至道: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

【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 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 【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形,形乃長生。 慎汝內,閉汝外,【多知為敗】。 我為汝遂於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陽之原】也;為汝入於窈冥之門矣,至彼至【陰之原】也。 天地有官,陰陽有藏。慎守汝身,物將自壯。我守其一以處其和。”

莊子這一段,為全書最精彩之極點。【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抱神以靜】十幾個字,行至極點,達“無”,則得一。陰陽之原指的是什麼?即那個“一”。今人皆注重陰陽,而忽視一,“一”才是陽陽之源頭、一分為二,萬事萬物的起點。

莊子講的幾個小故事,都是說的這個道理。

2.象罔得珠

黃帝遊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 使知(大智慧)索之而不得,使離朱(好視力)索之而不得,使吃詬(能說會道)索之而不得也。 乃使象罔(無心),象罔得之。 黃帝曰:“【異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莊子·天地

【象罔為不言不聽不看不思.一念不起,達無為無,守靜篤致虛極。玄珠為道為一,黃帝道原經、道德經稱之“一”。莊子告訴你,要尋道得一,你去用眼用耳用腦子思考分析都是找不到的。

3.無心為齋

顏回曰:"回之家貧,唯【不飲酒.不茹葷】者數月矣。如此則可以為齋乎?" 曰:"是【祭祀之齋】,非【心齋】也。" 回曰:"敢問【心齋】?" 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炁。聽止於耳,心止於符。 【炁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聞以有翼飛者矣,未聞以無翼飛者也;聞以有知知者矣,未聞【以無知知】者也。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

【心隨呼吸,無念有覺,無知無覺,久極,一驚而醒,無中生有,無中更有別乾坤。】 莊子.人間

4.耳目出而混沌死

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倏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 倏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 【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絲毫念起失天真。】 莊子·應帝王

5.心如死灰聆聽天籟之音

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子綦曰:"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不聞天籟】夫!” 【心死神活,心活神死。】 莊子.齊物

6.解心無魂

鴻蒙曰:"汝徒處無為,而物自化。墮爾形體,吐爾聰明,倫與物忘,大同乎涬溟。 【解心釋神,莫然無魂】。萬物云云,各復其根,各復其根而不知。 【渾渾沌沌,終身不離。若彼知之,乃是離之】。 莊子.在宥

7.坐忘

仲尼蹴然曰:"何謂坐忘?"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莊子.大宗師

對古代文化有興趣的朋友,我推薦你看一看黃元吉的《道德經講義樂育堂語錄》,特別把其中的“無知無覺”“一驚而醒、一驚而覺”找出來讀一讀,真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幾十次用“一驚而覺”,這“一驚而覺”就是得一之時,這個一就是“氣”。

這就是幾千年來最大的秘密。 另外,中醫的理論來自哪裡?為什麼中醫的炁、經絡穴位現代科學測不出來?因為它是“先天”世界的東西。

最後,節錄幾首詩,描寫“無知無覺、一驚而覺”的,你能不能看懂。


冬至子之半,

天心無改移。

一陽初動處,

萬物未生時。

玄酒味方淡,

大音聲正希。

此言如不信,

更請問伏羲。


耳目聰明男兒身,

鴻鈞賦予不為貧。

因探月窟方知物,

未躡天根豈識人。

乾遇巽時觀月窟,

地逢雷處見天根。

天根月窟閒來往,

三十六宮都是春。


忽然夜半一聲雷,

千門萬戶次第開。

若識無中含有象,

許君親見伏羲來。


半夜三更現紅蓮,

冬至一陽來複始,

霹靂一聲震動天,

無窮造化在其間。


陰極陽來複,

陽生姤又侵。

人如明此趣,

一定見天心。

百字碑

呂洞賓


陰陽生反覆,

普化一聲雷,

【一驚而覺】

白雲朝頂上,

甘露灑須彌。

自飲長生酒,

逍遙誰得知,

坐聽無弦曲,

明通造化機。

都來二十句,

端的上天梯。


恍恍並惚惚,

杳杳與冥冥。

此中有真信,

信到君必“驚”。


張三丰


待他一炁自歸伏,

身中化作四時春。

一片白雲香一陣,

一番雨過一番新。

終日綿綿如醉漢,

悠悠只等洞中春。

到此全憑要謹慎,

絲毫念起喪天真。

寂然不動,即玄關之體,

感而遂通,即玄關之用。

自見得玄關,一得永得。

至靜之極, 則自然真機妙應。

只這動之機關, 是天心也。

陰極陽來複,

陽生姤又侵。

學人明此趣,

一定見天心。

靜極極中觀一動,

天心瑩徹知原來。

恍惚裡相逢,

杳冥中有變,

一霎火焰飛,

真人自出現。

混混沌沌中無知無動時,忽焉而有知有動,即有無相入,天人合發,玄牝之門,生死之竅,要不過自無而生有,自死而之生,乾坤之合撰,日月之合朔,人物之重生,基於此矣。

無知無覺之際,忽然而有知覺,見天地之心。

務令無知無識無念,混混沌沌中,從此有覺,即是先天之覺。從此有動,即是先天之動。

恍恍惚惚入於混沌之際,此即虛極靜篤時也。於此忽然一覺,現出真面目來,完完全全一個太極本體,天地人物與我同根共蒂者。

一知不起,一念不動。忽然“一覺”而動、“一驚”而醒,丹經所謂“亥末子初交半夜,一陽來複見天心也”。

何謂天人合發?

無知無覺時,是純乎(先)天不雜以人。

忽然有知有覺處,是純乎人亦不離乎(先)天。

故曰:天人合發。

於無知無覺之際,忽然一覺而動,即太極開基,謂之玄關妙竅。

此最為秘密天機,不容輕洩者,

大道根源,端本於此。

故《易經》曰:“復,見天地之心乎”?又邵康節雲:“冬至子之半,天根理極微,一陽初動處,萬物始生時。”又曰“一陽初發,杳冥衝醒。”此時即天理來複,古喻為活子時。

於無知無覺時,忽然有知有覺,即是太極開基,玄關現象。丹經雲:“時至神知,活子時。一陽初動處,萬物始生時。於無知無覺時,尋有知有覺處。

“一驚”而醒,此即是天地之根,萬物之先。

大道無他,一而已。

一者何?即鴻濛未判之元炁,混沌未開之無極,生成萬物之太極。要之,元炁無形,謂之無極。萬物皆從無極而有形,實為天下之根,謂之太極。

此炁渾渾淪淪,浩浩蕩蕩,雖無形無象,而天下之有形有象者皆從此無形無象中出,誠為大道綱惟,天地人物之根本也。即此是道,聖人無可名而名之曰:“一”。

若無一則無物,得之則生,失之則死。

寂然不動,感而遂通。

寂然不動之中具感而遂通之妙。

感而遂通之際寓寂然不動之神。

主極一立,【則陰陽造化自動自靜,人與天地萬物息息相通,即天地萬物之炁機與人之炁機俱動俱靜,人自與天地萬物潛孚矣】,實致中致和而已。

(這一段講人與萬物相通的道理是依靠這個炁的共通。)

此“一驚而覺”在古書中名目繁多,又名先天活子時,太極開基,混沌初開,一劃開天地,靜極而動,無中生有,無中妙有,無中藏有,陰極而陽,天人合發,天人相應,天人合一,先天一覺,得其一萬事畢,玄關一竅,先天一炁,心死神活,天理來複,天心,時至神知,一陽生,一陽來複,地雷復,神炁穴,天地根,有無竅,造化爐,眾妙門,陰陽竅,陰陽鼎等等等等。


象罔找珠


其實中醫愛好者自說自話,比如針灸有多好多好,我還倒真沒什麼意見。

和中藥不同,針灸這件事,只要操作得當,既不會損傷內臟,也對患者有安慰作用。

更重要的,研究已經證實:針灸可以刺激人體分泌“內啡肽”,這是一種與“嗎啡”類似的神經肽,有一定的麻醉、鎮痛作用。

當然,我們從這樣證據也可以看出來,針灸有用,其實和“經絡、穴位”是沒什麼關係的。

有的中醫愛好者說是經絡就是指神經,那肯定不對,針灸是要避開神經的,扎到神經會有觸電感。何況如果經絡就是神經,早就宣佈經絡已經找到了,還用得著我們在這裡討論?

那麼是動脈、靜脈嗎?也不是,刺中血管會引起或多或少的出血,肯定不讓將針灸等同於放血療法,那針灸多丟架子。

經絡是什麼?就是是編造出來的“車庫裡面的噴火龍”!

也有人說,科學家現在沒發現,不一定不存在。這話其實也不能說錯,比如科學家沒能找到上帝、鬼神,確實還真的一定不存在。我也可以隨便一指,說上帝就在金星上,人類目前能完全探索金星嗎?根本不能!人類目前就連地球的地心還進不去,更何況是金星!

但是經絡不同!

經絡按照說法,是實實在在存在於人體的。只要經絡還是物質,電子顯微鏡可把物體放大到200萬倍;“掃描穿隧式顯微鏡”已經可以用探針擺弄原子,又怎麼可能發現不了經絡?

說經絡是氣血通道的,也很可笑,氣、血都是現代科學能發現的,能通過氣血的管道,至少得比組成氣體的分子、紅細胞還大吧,請問憑啥找不著?

至於有人說穴位很小很小,所以找不到的說法,就更可笑了!那我就要問了,既然小到看不見,針灸的針到底扎哪去了?人和人之間高矮胖瘦不同,又怎麼樣保證扎得準?

其實吹牛也沒啥,用安慰劑騙騙自己其實無可厚非,甚至還能為這個世界帶來歡樂。

但是用目前找不到的東西來換取錢財,那麼和騙子有什麼兩樣?

最後的問題,你說經絡存在,那麼經絡之氣輸注於體表的部位,這穴道到底有多大?是一個面還是立體分佈?是方是圓還是正三面體或圓柱體?


科學VS愚昧


不但存在,而且是實實在在存在的,這個實在大玄妙了,其已超出科學範圍,可以說用現在科學方法實在是解釋不了,。人的身體就像一小宇宙,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也就是說人的身體雖小,但陰陽俱有,五行俱存,金木水火土皆在,跟整個宇宙是同性同理的,陰陽首尾銜接,你來我往永不停歇。五行總在不斷變化和發展,。人體由六神主宰實質是講宇宙之陰陽關係,是講陰陽五行之理。人的神徑好似一陰形之繩把人體這一宇宙陰陽五行貫穿起來,人們把這一隱形之繩稱為神經,所以繩一亂則神經亂,繩一斷神經斷,人得神經病了。怎麼辦?用針刺它,激活它,一擊病好了。於是,針灸穴位治病出現了。

從黃帝與岐伯對話中,不難看出《黃帝內經》的由來。此經源於《易經》之理,之道:,之法。也就是說研究神經是在研究整個宇宙,是唯物與唯心,是玄而玄之學問。歸根結底只一字,既易!

我是一初中生,又現醜了。

望諒解,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