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絲綢之路上的公主堡以及英雄的歷史讓人們在塔什庫爾幹感到了石頭的溫暖,那是塔吉克族人對於家園的無比熱愛和對祖國的忠誠守護。有人說,世界上沒有一個縣像塔什庫爾幹那樣,集中了這幾座世界著名的高大山脈——崑崙山、喀喇崑崙山、興都庫什山、薩雷闊勒嶺。因此,塔什庫爾幹是獨一無二的,是令人嚮往的。
石頭城的歷史:距今至少已有1300多年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西北、西南、南分別與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國相連,東南和東部與葉城、莎車縣相連,北與阿克陶縣相連。總面積24088.82平方千米,總人口4萬人(2012年)。有塔吉克、柯爾克孜、維吾爾、漢、回等民族。境內喬戈裡峰海拔8611米,是世界上第二高峰。
塔什庫爾幹,在維吾爾語裡意為“石頭城”,因城北有古代石砌城堡而得名。有城就會有路,塔什庫爾乾的城與兩千多年前的絲綢古道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塔什庫爾幹石頭城的記載最早見於《梁書》,當時這裡是盤陀國,國有十二城,風俗與于闐相類,出好氈、金、玉。 公元644年,唐玄奘從印度求往取經回國時,來到盤陀國。事後他說,盤陀國首府建築在一個大石巖之上,背靠陡多河,城周長20多里。
然而,在民間的傳說裡,石頭城走得更遠。它與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最早的名字蒲犁聯繫在一起,文字記載的歷史已有兩千多年。漢代時,這裡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蒲犁國的王城。蒲犁國王為了給自己修建一座宮殿,也為給南來北往的商隊提供一個歇腳的地方,下令讓全國的百姓排成行,從塔什庫爾幹河一直排到阿甫拉西雅布山上採挖和傳送石塊,經過40個晝夜的苦戰運來了足夠的石頭;又讓全國的百姓在山下挖土和泥,一桶一桶地傳遞到高地上,經過40天的努力,運來了足夠的泥土;又經過40個晝夜的奮戰,—座寬敞宏大的宮室建成了,這座宮室就是今天的石頭城。
石頭城裡住著蒲犁國的王,也完成了它對古老絲路的守護。現存的石頭城,內城保留較完整,古代城堡的規模依稀可見。城垣周長1285米。城基石砌,城牆用泥、石砌成,還有幾處用土坯修築的哨所和炮臺。轅的四角有四座大門,其中東北角外城的大門保留較為完好。 城東有寺院,城西和東南部殘存40餘間居址。
塔什庫爾乾的石頭,因此帶上了歷史的溫暖。今天的考古學者通過碳14測年,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石頭城距今至少已有1300多年。城堡的官府、宅第、道路依然向人們當年城堡內的繁華和昌盛,它以高大宏偉形象、高高在上的姿態,完成了對絲路的守護。然而,在塔什庫爾幹關於石頭的故事,並不止於此。
傳說的見證:這裡生息著朅盤陀國的先民
有路的地方除了城堡,還有著驛站,大的或者小的,城內的或者城外的。在距石頭城不遠的地方,有一座今天被稱為“拱拜孜古驛站”的地方,位於塔什庫爾幹河畔,是一座一連三間的石頭房子。當年的人們用卵石將它砌成了圓錐形的小屋,好似草原上搭起的氈房。石屋門朝東,屋頂的天窗可供通風,四壁已被薰得烏黑。這黑色正是當年過往這裡的人們留下的人間氣息,浸入石頭,是一種陽光落入肌膚的感動。
相傳,唐僧師徒受命前往西天取經,經過艱難險阻、克服重重困難的他們也曾來到這裡,用塔什庫爾幹河的水,在這石屋熬成了一碗可以溫暖他們生命的粥。而當唐僧將這一切記錄下來,這千年前的文字連同文字中的煙火,卻成了一千多年一個人來這裡的嚮導。
馬爾克·奧萊爾·斯坦因,一名猶太人,1904年入英國籍。世界著名考古學家、地理學家和探險家,今天英國與印度所藏敦煌與中亞文物的主要蒐集者。一個世紀以前,他揣著一本《大唐西域記》來到了塔什庫爾幹,他登上了一個叫克孜庫爾乾的山崗,並在那裡又一次聆聽了玄奘在其《大唐西域記》裡記載的一個美好傳說:
很久以前,有一位漢族的公主遠嫁波斯王子。當送親的隊伍途經某個地方時,突然遇到匪亂,使者和衛隊為了保護公主,就近找了一個陡峭的山崗,把公主安頓在上面,四周嚴密把守以保萬無一失,每天的飲食專門用一根繩子吊上去。過了不久,匪亂漸漸平息,護親使者恭請公主重新啟程,這時卻發生了一件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公主居然已懷孕了。
讓人們感到更加奇怪的是,這件事連公主自己也說不清楚。後來,公主身邊的侍女說,公主困在山頂的時候,每天都會有一個騎著金馬的王子,從太陽中來到山上和公主幽會,公主肚子裡的孩子就是“漢日天種”。
這個解釋是波斯王子不能接受的,可是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公主也不能這樣回孃家。忠心的使者只好選擇就地安營紮寨,在山頂上“築宮起館”,並在將公主正式安頓下來後擁立為王。從此,使者和衛兵們則在山崗附近的帕米爾高原上就地開荒種糧。
第二年,公主生下一個相貌偉岸的男孩,繁衍生息,成為玄奘途經時“朅盤陀國”的祖先。而當年公主避亂的地方則被稱為“公主堡”。
斯坦因在這裡細細地追尋,在附近發現了大量古代墾殖的遺蹟。他說,玄奘的記載沒有錯,這裡曾經是塔什庫爾幹古代先民居住的地方,“公主堡”是一個有著古老歷史的古堡,它的時代甚至可以追溯到故事發生的時代——漢。
美好的愛情故事就這樣在塔什庫爾幹這個意為“石頭城”的地方,與漫長而遙遠的絲路連接在了一起。公主堡位於塔士庫爾幹縣城以南約70公里,古絲綢之路咽喉地段卡拉其峽谷的一座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是我國目前所知的最高的古代城堡之一。它前臨奔騰咆哮河水如墨的塔什庫爾幹河,後倚高聳藍天的皮斯嶺達坂,突兀高聳,險峻挺拔,有城垣、重門、地穴和石室,古堡所在山頭山勢峻險,北側有山溝可通皮斯嶺大坂,和石頭城一樣默默地守護著絲綢古道。
絲路的述說:這裡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地
朅盤陀國:西域古王國,又稱渴盤陀國、喝盤陀國、渴飯檀國、漢盤陀國、喝囉盤陀國、大石國。今天的史料給出的答案是,朅盤陀國是由塔吉克族祖先建立的王國。依據便是公主堡裡的那個傳說,其開國者之父乃自日中而來,母為漢土之人(居公主堡),故王族自稱“漢日天種”。因此,公主堡的傳說成了歷史的見證。而朅盤陀國早期“容貌與中國相同”,後來卻成了“屬歐羅巴人種印度帕米爾類型”,這是因為其國民與東部波斯群體長期通婚,使波斯基因居絕對主導。而朅盤陀國王族也是後來形成的中國塔吉克族的祖先之一。當然,在他們的身上也有著少部分古唐古特人(古羌人)、吉爾吉斯等人群的基因。
兩千多年以前,張騫通西域,西漢王朝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帕米爾東部的各伊朗語部落與中央王朝確立了行政上的從屬關係。在張騫通西域之後,前往大月氏、安息等國的使節和商人不斷經過帕米爾地區,帕米爾成為古代“絲綢之路”上東西交通的必經之路,使得塔吉克族和漢族等兄弟民族之間在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促進了塔吉克族古代社會的發展。
朅盤陀國大約建立於公元2、3世紀,據《大唐西域記》及其它史料的記述,朅盤陀國在當時塔什庫爾幹及其周圍地區開挖渠道,興修水利,大力發展灌溉農業;修建驛站及免費提供過往行旅住宿的房舍,以保證絲綢之路的暢通;修建城堡、城市,社會文化也得到相當大的發展。其國在南北朝時期國力最為強盛,都城周圍約十餘里,還環繞著12座城堡。當時,朅盤陀國建築了10多座寺院,僧侶達500人之眾,國王還恃武力,從鄰邦“請”來當時號稱“四日照世”之一的名僧童受,併為他修建了“臺閣高廣,佛像威嚴”的寺院,使朅盤陀成為這一地區小乘佛教中心。
朅盤陀國大約存在500多年,唐朝開元年間(713-741年),吐蕃勢力達到帕米爾一帶,朅盤陀國國王裴星歸降吐蕃。此後,唐朝為加強西部邊防,在開元年間設立了屬安西都護府管轄的“蔥嶺守捉”,扼守帕米爾高原,實行有效的管轄。宋、元之際,塔什庫爾幹稱為色勒庫爾,朅盤陀的後代也隨之成為色勒庫爾人。直至清朝平定大小和卓之亂後,該地區劃歸喀什噶爾參贊大臣直接統轄。
英雄的守護:他們無愧於“帕米爾雄鷹”
自西漢開始與中央政府保持來往之後,塔吉克族人就一直默默地守衛著這一片土地,保衛國家,抗擊侵略者。尤其是在清王朝時期,塔吉克族人們有著數次抗擊入侵者的歷史。18世紀時,帕米爾附近的浩罕汗國等部多次騷擾和掠奪色勒庫爾地區。1836年冬,浩罕侵略軍進犯色勒庫爾,這時誕生了一位著名的塔吉克英雄:阿奇木伯克庫爾察克。在他的帶領下,塔吉克族人多次擊退前來進犯的浩罕軍,奪回掠走的牛羊,受到了道光皇帝的嘉獎。
據說,在開戰之前,浩罕軍派人前來勸降,庫爾察克勃然大怒,不願將故土就這樣拱手送人。在被敵軍圍困的時候,庫爾察克放棄了突圍的機會,率領同胞們浴血奮戰直至戰死,為保衛祖國的領土,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歌頌這位民族英雄的長詩《太洪》至今仍在塔吉克人之中傳唱。
1877年,清朝政府派左宗棠出兵收復新疆。原色勒庫爾回莊阿奇木伯克艾里布利用清軍勝利的聲勢和塔吉克人民驅逐侵略者的要求,殺死阿山夏,收復色勒庫爾。清朝政府賞給艾里布藍翎五品頂戴,管轄原色勒庫爾回莊轄地,併兼管色勒爾西北9處柯爾克孜族遊牧地。
1891-1894年,沙俄勾結英國,悍然瓜分了帕米爾,並企圖進佔塔什庫爾幹。塔吉克族人民為防禦俄英帝國主義的繼續入侵,應募組成“色勒庫爾綏遠回隊”,由駐防當地的馬隊旗官兼任管帶阿奇木伯克兼任總哨,負責保衛地方。許多塔吉克牧民自願遷到塔什庫爾幹南部的熱斯坎姆附近邊卡和明鐵蓋等處,長期在那裡墾牧戍邊,擔任邊防重任。
現在,我們的國家強盛了起來,塔吉克族人的使命也就交由解放軍的邊防戰士們來承擔了。不過,習慣了守望邊疆的他們也沒有選擇舒適的生活,而是選擇了子承父業。今天,塔吉克同胞中仍有不少人選擇入伍從軍,做一名光榮的邊防戰士。而塔吉克族人守望邊疆的功績和他們的赤誠愛國心,使得他們無愧於“帕米爾雄鷹”的稱號。
漫長的絲綢之路上的公主堡以及英雄的歷史讓人們在塔什庫爾幹感到了石頭的溫暖,那是塔吉克族人對於家園的無比熱愛和對祖國的忠誠守護。有人說,世界上沒有一個縣像塔什庫爾幹那樣,集中了這幾座世界著名的高大山脈——崑崙山、喀喇崑崙山、興都庫什山、薩雷闊勒嶺。因此,塔什庫爾幹是獨一無二的,是令人嚮往的。(文/路生)
閱讀更多 路生觀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