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上古十二巫祖在中國神話體系中真的存在嗎,又是什麼等級的神明

十二祖巫是現代遊戲和小說中的設定,山海經乃至中國所有古籍中均沒有所謂祖巫存在。

遊戲夢幻西遊中相傳天地初始混沌,巨神盤古以盤古幡開天闢地。以太極圖定地火風水,分清濁乾坤,開闢洪荒世界,演變六道輪迴,生生不息。盤古無力支撐開天地力量而薨,元神分化三清(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開天闢地,那身體精血大部分便化為十二祖巫,還有一小部分流轉於六道輪迴之中。

上古十二巫祖在中國神話體系中真的存在嗎,又是什麼等級的神明

盤古開天地

遊戲中的設定:三清與盤古為轉生關係,非父母子女關係,三清即是盤古;十二祖巫與盤古為借屍還魂新生體關係,也非父母子女關係,即以盤古屍首衍生出來的新的人事物。祖巫雖為盤古正宗(並非後裔),但不為盤古,所以不享開天精義與開天三寶,徒位居女媧太一之下,為師妹師弟。

(注:十二祖巫人物名稱出自《山海經》,但《山海經》無“十二祖巫”說法,夢幻西遊和一些非權威小說中的說法,正式的神話中是沒有的!)

上古巫族,盤古涅槃,元神分化三清,是為太清道德天尊(老子)、玉清元始天尊(元始)、上清靈寶天尊(通天);身體血脈化為十二祖巫,是以三清皆乃盤古,祖巫為衍生新生體。

上古十二巫祖在中國神話體系中真的存在嗎,又是什麼等級的神明

三清

(比喻:三清類似於一棵樹砍伐後的樹根分成三份嫁接移植,祖巫是一棵樹砍伐後的樹身長出來的變異植物,是樹木的衍生新生體,但不是樹木。之後嫁接植物和變異植物得到更好的培育,遠遠長得比最初的那棵樹要高大茂盛得多——這就是三清、祖巫與盤古的關係)

十二祖巫,外界亦稱十二魔神,天生肉身強橫無匹,吞噬天地,操縱風水雷電,填海移山、改天換地。為洪荒神話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當十二祖巫一個不差聚集在一起使用十二都天神魔大陣的時候,可凝聚出盤古真身,開天闢地,毀天滅地,聖人之下鮮有其匹。

人物形象

帝江: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空間速度之祖巫。

句芒:青若翠竹,鳥身人面,足乘兩龍,東方木之祖巫。

祝融:獸頭人身,身披紅鱗,耳穿火蛇,腳踏火龍,南方火之祖巫。

蓐收:人面虎身,身披金鱗,胛生雙翼,左耳穿蛇,足乘兩龍,西方金之祖巫。

共工:蟒頭人身,身披黑鱗,腳踏黑龍,手纏青蟒,北方水之祖巫。

玄冥:乃一猙獰巨獸,全身生有骨刺,雨之祖巫。

后土:人身蛇尾,背後七手,胸前雙手,雙手握騰蛇,中央土之祖巫 。

強良:嘴裡銜蛇,手中握蛇,虎頭人身,四蹄足,長手肘,雷之祖巫。

燭九陰:人面蛇身,全身赤紅,時間之祖巫。

天吳:八首人面,虎身十尾,風之祖巫。

翕茲:人面鳥身,耳掛青蛇,手拿紅蛇,電之祖巫。

奢比屍:人面獸身,雙耳似犬,耳掛青蛇,天氣之祖巫

巫族相信萬物有靈,而且可以通過精神感召祖巫降臨,並能召喚各種生靈助戰,修行傳說中的通靈術,不需具備強橫的力量,講求一種精神信仰和精神力修為,成效極快。《說文》:"巫,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也。"又《漢書.效祀志》:"民之精爽不貳,齊蕭聰明者,神或降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使制神之處位,為之牲器,能知四時犧牲,壇場上下,氏姓所出者以為宗。"

正所謂:神魔鬼怪妖佛仙,天心修為我為前。

十二祖巫在天佑,三界神通舞中詮。

帝江

上古十二巫祖在中國神話體系中真的存在嗎,又是什麼等級的神明

山海經十二巫祖帝江圖片

《山海經》 第二卷《西山經》雲:“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湯谷。有神鳥,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

渾敦即渾沌,渾沌的形象為識歌舞的神鳥。有的本子為“有神焉”,繁體的“鳥”與“焉”寫法相近,傳抄中可能有差錯,但都講得通。顯然,這裡“渾敦”指太陽。即原意為:像太陽一樣平坦渾圓,耳目口鼻都沒有,但卻懂得歌舞。

句芒

上古十二巫祖在中國神話體系中真的存在嗎,又是什麼等級的神明

山海經十二巫祖春神圖片

木神(也叫春之神),主管樹木的發芽生長,少昊的後代,名重,為伏羲臣。太陽每天早上從扶桑上升起,神樹扶桑歸句芒管,太陽昇起的那片地方也歸句芒。句芒在古代極為重要,每年春祭都有份。它的本來面目是鳥,它鳥身人面,乘兩龍,後來竟一點影響也沒有了。不過人們可以在祭祀儀式和年畫中見到它:它變成了春天騎牛的牧童,頭有雙髻,手執柳鞭,亦稱芒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不得不說腦海中想到的就是這個,也增加了幾分神話色彩!

《呂氏春秋·孟春》:“其帝太白皋,其神句芒。”高誘注:“太白皋,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號,死祀於東方,為木德之帝。句芒,少白皋氏之裔子曰重,佐木德之帝,死為木官之神。”

《禮記·月令》:“其帝大白皋,其神句芒。”鄭玄注曰:“句芒,少白皋氏之子,曰重,為木官。”朱熹注曰:“大白皋伏犧,木德之君。句芒,少白皋氏之子,曰重,木官之臣。聖神繼天立極,先有功德於民,故后王於春祀之。”

蓐收

上古十二巫祖在中國神話體系中真的存在嗎,又是什麼等級的神明

山海經十二巫祖蓐收秋天神明

秋神,左耳有蛇,乘兩條龍。是為白帝少昊的輔佐神,有人說蓐收為白帝之子。還有說它是古代傳說中的西方神名,司秋。

《淮南子·天文訓》載“蓐收民曲尺掌管秋天……”也就是說它分管的主要是秋收科藏的事,所以望河樓前有“蓐收之府”牌坊。少昊與蓐收,既是血親又是君臣,故兩座牌坊同時在西嶽廟出現。

《山海經》又說∶“蓐收住在泑山”。這山南面多美玉,北面多雄黃。在山上可以望見西邊太陽落下的地方,那時的光氣也是圓的。管太陽下去的神叫紅光,據說這就是蓐收。

共工

上古十二巫祖在中國神話體系中真的存在嗎,又是什麼等級的神明

山海經十二巫祖水神共工圖片

也叫水神。蟒頭人身,踏黑龍,纏青蛇;善操縱洪荒水勢,號稱水神,掌控洪水。在中國古代奇書《山海經》中記載,共工與顓頊爭奪帝位沒有成功而憤怒的撞向天柱不周之山。引發後面的女媧補天的故事。

與驩兜、三苗、鯀並稱“四凶”,被堯流放於幽州

《尚書·舜典》:“流共工於幽州,放驩兜於崇山,竄三苗於三危,殛鯀於羽山,四罪而天下鹹服。”《山海經·海內經》:“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沃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又《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祝融

上古十二巫祖在中國神話體系中真的存在嗎,又是什麼等級的神明

山海經十二巫祖火神祝融

祝融以火施化,號赤帝,後尊為火神、水火之神、南海神,古時三皇五

帝中五帝之一,葬衡陽市南嶽區祝融峰。

祝融,本名重黎,中國上古神話人物,號赤帝,後人尊為火神。有人說祝融是古時三皇五帝三皇之一。據山海經記載,祝融的居所是南方的盡頭,是它傳下火種,教人類使用火的方法。另一說祝融為顓頊帝孫重黎,高辛氏火正之官,黃帝賜它姓“祝融氏”。在日常用語中,“祝融”是火的代名詞;一些報紙的新聞標題經常把“祝融”作為火災的代稱,儘管這是一種誤解(祝融所司的是有利於原始初民生產活動的火,而古神話中火災往往被歸結為特定的怪鳥和怪獸,如畢方)。

祝融氏是西皇所在的氏族,祝融氏即西皇氏。祝融氏是一個古老的氏族,融是熒火蟲,像星星一樣閃光,在黑夜裡明亮;祝是祭祀,祭火,祭光明,祭祀天帝。

燭九陰

上古十二巫祖在中國神話體系中真的存在嗎,又是什麼等級的神明

山海經十二巫祖燭九陰日月之神時間之神

人面龍身,口中銜“火精”。( 天不足西北,無有陰陽消息,故有龍銜“火精”以照天門中

《楚辭·天問》:“西北闢啟,何氣通焉?日安不到,燭龍何照?”又《大招》:“北有寒山,燭龍赦只。”

《淮南子·地形訓》燭龍在雁門北,蔽於委羽之山,不見日,其神人面龍身而無足

《大荒北經》 天不足西北,無有陰陽消息,故有龍銜火精以照天門中。

《萬形經》曰:太陽順四方之氣。古聖曰:燭龍行東時肅清,行西時 ,行南時大 ,行北時嚴殺。

《海外經》:“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眠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在無晵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

蛇身,人臉,全身赤紅。為時間之神。

強良

上古十二巫祖在中國神話體系中真的存在嗎,又是什麼等級的神明

山海經十二巫祖強良虎首人身,拿兩條黃蛇的神

強良虎首人身,拿兩條黃蛇的神。《山海經》中《大荒北經》記:“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極天櫃,海水北注焉。又有神,銜蛇操蛇,其狀虎首人身,四蹄長肘,名曰強良。”

《山海經》中記載的這位“強良”,在印地安古神話中也隱約可見。印地安人最尊崇的老一輩眾神中為首的有三人,其中之一名叫“沃拉岡”。其與“強良”在讀音和年代上都十分接近,同是兩個最為古老的大神,又都居住在白令海峽兩岸,這兩個名字之間應該有某種淵源。

奢比屍(很符合DIY)

上古十二巫祖在中國神話體系中真的存在嗎,又是什麼等級的神明

山海經十二巫祖奢比屍來點萌萌的

前面的圖片都太刺激了,這次來點萌萌的佘碧思,據古書《海外東經》“奢比屍國在其北,獸身、人面、大耳,珥兩青蛇。一曰肝榆之屍,在大人北”.

或稱“奢比”,半人半獸的怪物,《山海經·大荒東經》說它是神,長著人的頭顱和野獸的身體,一對大耳朵上戴著兩條青蛇,名字叫奢比屍。《山海經·海外東經》肯定了這種描述,並且提到奢比之屍或者就是肝榆之屍。

善用毒,還可以改變天氣,所以還是天氣之神。

地下考古表明奢比屍國很有可能在連雲區。該區域的考古文化以龍山文化藤花落遺址為代表。藤花落遺址位於連雲港市中雲辦事處西諸朝村南部,在南雲臺山和北雲臺山的谷地沖積平原上,海拔高度6~7米,為距今 4500—4000年的龍山文化遺址。

天吳

上古十二巫祖在中國神話體系中真的存在嗎,又是什麼等級的神明

天吳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水伯。它人面虎身,這與吳人的狩獵生活密切相關。吳人以狩獵為生,而“虎為百臂之王”,因此,吳人崇拜一種似虎的動物,這種古動物可能在先秦時變得稀少而絕跡了。“《山海經》記載:“陸吳,八首八面,虎身,八足八尾,系青黃色,吐雲霧,司水。”說的就是這天吳是古代的一個水伯,前面都是對它模樣的一個形容,是一個怪物一樣的神仙。

朝陽之谷,神曰天吳,是為水伯。在“上工下蟲”“上工下蟲”北兩水間。其為獸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皆青黃。

弇茲

上古十二巫祖在中國神話體系中真的存在嗎,又是什麼等級的神明

山海經十二巫祖弇茲來點女神的

弇茲,(yǎn zī )漢族神話中西方之神。弇州,即今兗州。今市西30裡有山名嵫山,大概因有奄國在附近,所以嵫山又名崦嵫山、奄山,為神話中日之所入。

其上有神稱弇茲,《山海經·大荒西經》 雲:“西海崤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青蛇,踐兩赤蛇,名曰弇茲。”西海即古之大野澤,在嵫山之西。黃帝諭弇茲為西海神。

西海之神,被稱為中華老祖母,是“風”姓始祖。

上古氏族名:“天皇燧人拿茲氏”。

玄冥

上古十二巫祖在中國神話體系中真的存在嗎,又是什麼等級的神明

山海經十二巫祖玄冥瘟疫之神

漢族神話體系中玄冥被認為是人面鳥身,兩邊的耳朵上各懸一條青蛇,腳踏兩條青蛇(亦有說法其坐騎為一條雙頭龍),形象頗為怪異。據說禺強的風能夠傳播瘟疫,所到之處,寸草無生。

《左傳·昭公十八年》:“禳火於玄冥、回祿。”漢張衡《思玄賦》:“前長離使拂羽兮,委水衡乎玄冥。”

后土

上古十二巫祖在中國神話體系中真的存在嗎,又是什麼等級的神明

后土皇地祇,又稱厚土娘娘大地之母

后土皇地祇,又稱厚土娘娘。源於母系社會自然崇拜中的土地與女性崇拜。全稱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是道教尊神“四御/六御”中的第四位天帝,她掌陰陽,滋萬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

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神,簡稱“后土”,俗稱“后土娘娘”。長居於地府之中,其等級在十殿閻王之上,與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臺為主宰大地山川的女性神。

地府之中可以說居住了這列大神不少,如地聽.地藏王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