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1 70,海岸線卻長達1.5萬公里

希臘位於歐洲東南部的巴爾幹半島南端,全國總面積為131957平方公里,其中15%為島嶼,約有1500多個島嶼,島嶼總面積為2.5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約15021公里。

國土面積不足中國的1/70,海岸線卻長達1.5萬公里

希臘大陸部分三面臨海,河流短急,海岸多曲折港灣。多半島、島嶼,最大半島是伯羅奔尼撒半島,最大島嶼為克里特島。境內多山,四分之三均為山地,沿海有低地平原。奧林匹斯山在希臘神話中被認為是諸神寓居之所,海拔2917米,是希臘最高峰。希臘最低點海平面為0米。品都斯山脈縱貫希臘西部,中部為色薩利盆地。

國土面積不足中國的1/70,海岸線卻長達1.5萬公里

希臘南部地區及各島嶼屬於地中海型氣候,全年氣溫變化不大,冬季氣溫在6℃~13℃之間,夏季則在23℃~33℃之間,夏季較長,陽光強烈。北部和內陸屬於大陸性氣候,冬溫溼,夏乾熱。

國土面積不足中國的1/70,海岸線卻長達1.5萬公里

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擁有悠久的歷史,創造過燦爛的古代文化,並對歐、亞、非三大洲的歷史發展有過重大影響。公元前3000年,愛琴文明繁榮。後因北方落後部落侵入,愛琴文明衰落。公元前2000年左右到公元前30年的古代希臘是以巴爾幹半島、愛琴海諸島和小亞細亞沿岸為中心,在包括北非、西亞和意大利半島南部及西西里島的整個地中海地區建立的一系列奴隸佔有制國家。前11世紀進入荷馬時代。前8世紀起,希臘各地先後建立數以百計的奴隸制城邦。前5世紀希波戰爭後,希臘城邦進入繁榮階段,經濟貿易興盛,文化成就卓越。伯羅奔尼撒戰爭後,走向衰落。前4世紀希臘半島被馬其頓王國征服,前2世紀歸羅馬統治。

國土面積不足中國的1/70,海岸線卻長達1.5萬公里

古代希臘人在廣泛吸收西亞和埃及等地文化成就的基礎上,根據生產、社會和政治的需要,在包括數學、天文、醫學、建築、雕刻、戲劇、詩歌、哲學、歷史、演說術等眾多領域作出了富有創造性的巨大貢獻。在不同時期和不同文化領域希臘諸邦都為豐富希臘的文化寶庫作出了努力。在希臘化時期,由於希臘文化與亞洲和非洲各地文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生某種程度地融合和相互影響,使傳統的希臘文化有了新的內容。古代希臘文化是屬於奴隸佔有制社會經濟形態的文化,其發展與奴隸佔有制密不可分,並對後世產生重大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