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對待三歲以後的孩子,家長是怎樣做的?

頭髮總也長不長


這個問題問得好。孩子三歲前跟三歲後,不管是身體發育,還是心智發育,都有很大的變化。如果家長不及時調整,就無法更好的培養孩子。

1,三歲以後,從關注身體發育,轉為關注心智發育。

三歲前我們更關注孩子的健康,這是對的。但三歲之後,我們需要把關注調轉為心智發育方面。包括性格的打造,興趣的培養,學習的推進等等。

2,三歲以後,從提供快樂溫暖,轉為協助自律要求。

我們贊成孩子在三歲之前自然發展,通過讓孩子獲得快樂和溫暖,打造陽光健康的心理和性格。但三歲之後,就必須協助孩子培養自律的習慣,對孩子進行一些要求和定一些規則讓孩子去遵守。同時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不可以為所欲為,而是有各種規則的。

3,三歲以後,從營造家庭互動,轉為進入社會交往。

孩子在三歲之前的社交,其實是家庭的延伸,但到了三歲之後,父母應該有意識的引導孩子進入社會交往了,包括與其他小朋友的交往和互動,學習分享和索取,感知友情與傷害等等,讓孩子在父母的眼光下,與外界進行更多的接觸。

以上回答,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親子約達人


對待三歲以後的孩子,父母要做好三件事!

三歲以後的孩子,開始要做好三件事,第一件是從依戀媽媽轉向崇拜爸爸,第二件是性別認同自己是男的還是女的,第三件是開始學習和遵從社會規則。

三歲以後孩子的三項任務

1、擺脫媽媽依戀

孩子過了三歲,就會將過去侷限於母親的人際關係,擴大到父親或兄弟姐妹,以及小朋友的圈子,並且在人際關係中體驗諸如嫉妒、憤怒、羨慕、負罪感等等情感。

2、完成性別認同

孩子開始意識到男女之間的性差異,這成為確立自身性別認同的基石。隨著年齡的增長,男孩子認同了父親,女孩子認同了母親,最終完成了各自的性別認同,成為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男孩或女孩。

3、初步社會化

孩子隨著範圍的擴大和活動的增加,會產生好奇心和探究心,也會行使其自主性,從中學習社會規則和初步的待人接物本領。

父母怎樣做更好

1、總的原則

假如孩子在三歲以前,媽媽負主要責任的話,那麼三歲以後爸爸就要擔負起主要責任來,至少爸爸媽媽平分責任。

2、媽媽讓位

幫助孩子從依戀媽媽的狀態中走出來,媽媽要起到這個作用,就是要給爸爸讓出一些位置來,幫助和教育孩子,使孩子逐步走向獨立。

3、爸爸到位

爸爸要引領孩子走出家庭,擴大社會交往圈子,教給孩子一些規則,初步學會如何跟人打交道,以及遵從社會規則,形成良好人格。

培養一個受歡迎的孩子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養育出來的孩子是一個受歡迎的人,那麼三歲以後的孩子,父母們應該如何來培養孩子受歡迎的性格呢?

1、誠實

誠實主要表現在對人誠懇,對朋友不說假話,犯錯誤坦白承認,值得信賴。

2、正直

正直是一個孩子最不容易形成的性格與品質,因為孩子的是非分辨能力是很差的,需要父母悉心教導。

3、聰明

聰明的孩子很討人喜歡,因為孩子領悟能力強,很快就能和大人溝通,因此會備受喜歡。

在現實生活當中,最受人歡迎的性格是誠實、正直、聰明,這樣的孩子往往能贏得更多的朋友,獲得大家的喜歡,發展也就順利。

培養一個有魅力的孩子

有魅力的男孩或女孩,對異性或其他人群的吸引力更大,更討人喜歡,成長髮展的就會更好。

1、女孩受歡迎的性格類型有以下幾種:

(1)自制力強,認真,誠實。

(2)活潑可愛,親切,體貼人。

(3)聰明,安靜,肯幹,神秘感。

(4)有活力,開朗,熱情,性感。

(5)直率,做事情干脆利落,和藹可親。

2、男孩受歡迎的性格類型有以下幾種:

(1)沉著,安靜,自信心強,喜歡追求知識。

(2)豪邁,熱情,精力充沛,做事情積極而專心。

(3)帥氣,成熟,利落,喜歡整潔。

(4)喜歡聽人說話,寬宏大量,誠實,認真。

(5)健康,活力,和藹,體貼,開朗,率直,喜歡社交。

父母要讓孩子成為更受歡迎、更有魅力的的孩子,就要及早在這些方面下足功夫,有意識地在這些方面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引導。

但只用書本和專業知識去教育孩子是遠遠不夠的,更多的是需要熱情信任、耐心細緻、言傳身教。因為,只是通過專業教育,可以使孩子成為一個有用的“機器”,卻難以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健康人。

感謝您的關注!


舒言


其實三歲以後孩子的家長只要照顧好孩子的起居飲食就可以了,讓孩子的性格正常發展


孩子在三歲的時候已經可以送幼兒園了,不要等到孩子到三歲半才送幼兒園,這樣孩子失去了半年的時間去鍛鍊孩子的口才和獨立能力

家長看到孩子被欺負的時候不要太敏感,其實這也是孩子的一個經歷,在這件事情過後可以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家長做的不要太挑剔,同時也不要讓孩子太挑剔,這樣的性格在幼兒園容易交不到朋友
不讓孩子參加戶外活動,鍛鍊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不要讓孩子挑食,容易影響孩子長身體

其實孩子的適應能力要遠遠高於家長的期望值家長要學會放手,孩子才能獨立地去做好一件事情。


高考曲老師課堂


三歲以後的孩子,他們的性格正在形成的過程中間。家長的教育好這個階段的孩子,是非常有挑戰的。

如何做一個優秀的家長,這需要家長要做到以下幾點:

1.家長要平等的對待孩子。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只有我們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平等對待他們,孩子才能學會尊重、民主等。這些優秀的東西,對孩子未來的成長是非常有意義的。

2.家長要善於學習三歲的孩子他們的心理特點。孩子有自己的規律,如果家長按照父母當年教育你們的方式去教育孩子,那麼對孩子來講是沒有益處的。只有家長學會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策略,從孩子的角度去學習理解他們 孩子的成長才會按照我們所設想的方式向好的方面發展。

3.家長教育理念要一致。父母的教育方法和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等的教育方法要一致 ,千萬不能爸爸媽媽是一套方法,爺奶奶又來溺愛又來寵溺。這樣會讓孩子無所適從,從而學會兩面派的一些不好的東西,對於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4.送孩子到幼兒園去接受正規的學前教育。家庭裡始終孩子處於中心的地位,他們不能夠學會分享,合作等。然而,到了幼兒園中集體生活會給予孩子的成長以助力。這是非常有作用的。尤其是正規的幼兒園,他們的老師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肯定比家長更為專業。


燕南月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三歲好奇心求知慾正強的一個年齡段,而後是孩子逐步接觸接受新鮮事物的階段。在此階段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首先,對孩子提出的問題,要認真回答,切不可敷衍塞責。

其次,要像朋友一樣與之相處,不可以大人自居,凌駕於孩子之上。

第三,多帶孩子出遊以開闊孩子視野,增長見識。

總之,此階段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家長要科學教育,快樂教育,讓孩子的人格健全!


Sakura樂樂


三歲的孩子除了不能慣著她任性之外,培養起孩子獨立的性格!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識字認識就行,讓孩子畫畫!充分擴展孩子的思維想象力!多讓孩子做手工,走迷宮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