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內存條頻率2400MHZ能不能說成2.4GHZ?為什麼?

Old老硬幣


首先內存條頻率的發展過程中留下的習慣,最早的內存條頻率都幾百Mhz,因為CPU支持的頻率都不是整數,所以為了讓人們區分內存條頻率會顯示3到4位數字。

常見的普通內存條有266 333 400 533的

當然有更高的,只不過現在市面上不多見.

比如667 800 1066的都有,只不過是代表型產品,還沒有大量投放市場.

內存主頻和CPU主頻一樣,習慣上被用來表示內存的速度,它代表著該內存所能達到的最高工作頻率。內存主頻是以MHz(兆赫)為單位來計量的。內存主頻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內存所能達到的速度越快。內存主頻決定著該內存最高能在什麼樣的頻率正常工作。目前較為主流的內存頻率室333MHz和400MHz的DDR內存,以及533MHz和667MHz的DDR2內存。

頻率越高對製造工藝和技術水平都有著比較大的挑戰,所以頻率不一樣的內存條價格也不一樣,(在同一代內存條中頻率越高對電腦整體性能有一定線性提升)還有就是DDR內存發展至今有4代,分別為DDR、DDR2、DDR3、DDR4,ECC內存是服務器中使用比較多,顯示出1333Mhz、1866Mhz,從頻率可以判斷內存條是普通內存條還是特殊內存條亦或者是多少代內存條。比如2666Mhz、3000Mhz就是通過頻率人們慣性思維能理解這是DDR4代內存條,如果你告訴別人3.0Ghz,別人根本不知道這個是什麼的頻率。

比如2.4Ghz,我會認為這是手機4G天線通訊的頻率。

所以我們對內存條的頻率表達方式是為了讓我們更清楚的明白這是什麼的頻率,區分性能與功能的方法,當然也可以區分價格,比如現在的DDR4 2666Mhz比DDR4 3000Mhz的內存條便宜一些。


搞科技就是生活


其實內存發展到DDR4以後已經完全可以用Ghz來表述頻率了,只是過去的老式內存條頻率都很低,只有數百MHz,所以就MHz就從最初延用至今,算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

現在DDR4內存條頻率相比過去的內存提升了很多,動輒3000乃至4000MHz以上,但是在早期比如DDR1和DDR2內存頻率比較低。甚至即使用MHz來表示也只有三位數,如果換成GHz就要在小數點前面加上0了。比如說DDR2 667MHz的內存條。與之對應的,cpu採用GHz是因為頻率數值較大,甚至早年的奔騰都有很高的數值,儘管其架構決定了其性能是高頻低能。所以說內存採用MHz是為了讓數值更加明確,試想如果你讓2133和2666頻率內存拿GHz來表述顯然是很不直觀的。

當然,隨著日後技術升級,不排除採用GHz的可能。但也有可能繼續採用MHz,因為一個標準採用時間久了不易輕易改變,一旦改變就要牽扯到內存行業中的許多標準,所以說現在不必糾結內存頻率的單位表達方式,你只要知道在自己的預算範圍內儘量追求高頻率的內存就可以了,當然還是建議購買那些一線品牌內存,切不可貪圖便宜。

嘟嘟聊數碼


1Mhz=0.001GHz,反過來換數就是1GHz=1000M.很明顯兩個單位相差1000倍。

知道了Mhz和Ghz相差1000倍,你再把2400M除以1000得到的就是2.4GHz,因此2400MHz就是2.4G。

無論是Hz、Khz、Mhz還是Ghz都是表示頻率單位,內存條的頻率是指內存的主頻,這個頻率越高,運算速度越快。

以上是無線電愛好者東哥為你回答,歡迎關注我 。


合肥消安電子東哥


換算:1Ghz=1000Mhz

所以2400Mhz=2.4Ghz

頻率,是單位時間內完成振動的次數,是描述振動物體往復運動頻繁程度的量,常用符號f或v表示,單位為秒-1。為了紀念德國物理學家赫茲的貢獻,人們把頻率的單位命名為赫茲,簡稱“赫”。每個物體都有由它本身性質決定的與振幅無關的頻率,叫做固有頻率。

頻率概念不僅在力學、聲學中應用,在電磁學和無線電技術中也常用。交變電流在單位時間內完成周期性變化的次數,叫做電流的頻率。   物理學上的頻率   物質在1秒內完成周期性變化的次數叫做頻率,常用f表示。

   德國物理學家赫茲 物理中頻率的單位是赫茲(Hz),簡稱赫,也常用千赫(kHz)或兆赫(MHz)或GHz做單位,單位符號為f。1kHz=1000Hz,1MHz=1000000Hz 1GHz=1000MHz。

頻率f是週期T的倒數,即f =1/T,波速=波長*頻率。而像中國使用的電是一種正弦交流電,其頻率是50Hz,也就是它速度驚人的地方,一秒鐘內做了50次週期性變化。   另外,我們聽到的聲音也是一種有一定頻率的聲波。

人耳聽覺的頻率範圍約為20-20000HZ,超出這個範圍的就不為我們人耳所察覺。聲音是機械振動,能夠穿越處於各種物態的物質。這些能夠傳播聲音的物質稱為介質。聲音不能傳播於真空。   在天文潮汐學中,由於各種天體活動週期長,以赫茲的單位顯示不便,頻率常用的單位為:cph,即cycle per hour。

如最常見的M2分潮的週期約為12。42小時,則其頻率通常表示為0。08051cph。   交流電週期的倒數叫做頻率(用符號f表示),即   它表示正弦交流電流在單位時間內作週期性循環變化的次數,即表徵交流電交替變化的速率(快慢)。

頻率的國際單位制是赫茲(Hz)。角頻率與頻率之間的關係為:   w= 2πf   猜想:由於組成物質的原子與分子始終在做無規則運動,因此可以猜想物質本身始終在一定頻率範圍內振動。由於不存在絕對靜止,而且物質始終振動,所以人類已知的頻率範圍遠遠不及實際存在的頻率範圍。

已知空間不存在真正的“空”,則空間必由物質所填充,物質的振動同時可引起空間共振,因此空間在振動,而由其頻率的不同,從形成不同層面的空間。不同層面的空間所具有的頻率不同,因此其空間所在光波頻率非人類可見光波頻率,所以不同層面空間不可見。

轉角頻率   【學科術語】在控制工程學科中,當Tω=1時,ω=1/T,此時具有的ω值稱為轉角頻率。 編輯本段多普勒效應    多普勒效應 一種聲音儘管只有一個恆定的頻率,但是對聽者來說,他有時卻是變化的。

當波源和聽者之間發生相對運動時,聽者所感到的頻率改變的這種現象稱為多普勒現象。   心理與教育統計中的頻率:   又稱相對次數,即某一事件發生的次數被總的事件數目除,亦即某一數據出現的次數被這一組數據總個數去除。

頻率通常用比例或百分數表示。


小浪自由人


Hz,中文名赫茲,是頻率的基本單位,為紀念驗證電磁波存在的德國物理學家海因裡希·魯道夫·赫茲(Heinrich Rudolf Hertz )而得名。頻率是指電脈衝,交流電波形,電磁波,聲波和機械的振動週期循環時,1秒鐘重複的次數。

1THZ=1000GHZ=1000000MHZ=1000000000KHZ=1000000000000HZ

同理可得:

2400MHZ=2.4GHZ





Qi朱哥


通過換算兩者是一致的,只不過為了與以往的DDR333、DDR II 800、DDR3 1600等表達方式統一,習慣上還是用2400M HZ來表示。


StoneFire


你不覺得數字看上去大一些牛逼一些嗎?加上多年以前內存頻率只有幾百mhz,現在如果標稱2.4數字看上去不如原來牛逼,所以大家就都這麼用了


科技老菜鳥


是可以的。因為MHz與GHz的換算就是1000的關係。


luzire


這個是表達方式不同,當然可以說內存條頻率2400MHZ就是2.4GHZ。不過習慣上人們把內存條頻率用MHZ表示,CPU頻率用GHZ表示。


精誠機電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