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有人說馬化騰不再看好拼多多。拼多多會朝什麼方向發展?

古情濃意


不論騰訊退出拼多多投資這事真假,我們從商業本質來分析這個問題,本人判斷,騰訊是不看好拼多多發展的,原因如下:

一、拼多多的電商模式跟阿里系電商的無異,都是C2C或者B2C(拼多多後面成立拼多多旗艦店)。

它能夠快速發展,四年時間GMV跟用戶數都能超過京東的核心原因是加入了社交屬性,利用微信的自傳播方式,改變了傳統電商的流量獲取方式,也開發了4.5.6線原本不會網上購物的用戶,也降低了商戶的獲客成本,進而實現了價格優勢,因此可以說拼多多的崛起就是微信賦能的。

二、這樣的流量獲取方式不可持續。

大家有沒發現,儘管拼多多的用戶跟GMV還在上漲,但是增速已經明顯下降,通過微信營銷的方式已經行不通了,大量用戶排斥微信推送的廣告鏈接,原來的傳播方式突然啞火了,這也引起了一直在意用戶體驗的騰訊公司的警覺,已經開始適當的技術限制了廣告傳播,這也導致了拼多多平臺需要自己創造流量了,也就是我們時不時聽到平臺百億補貼的原因。

三、拼多多平臺用戶佔比最多的是是4.5.6線用戶,而這些用戶基本開發完了,而且這類用戶的消費能力可以定位為“去產能”用戶,用戶價值有限,無法成為平臺核心培育用戶;

四、GMV的水分更是不忍直視,從我身邊從事電商朋友那邊瞭解到,平臺70%的GMV都是刷出來的,平臺鼓勵商戶刷單,一個鏈接沒刷幾千筆平臺就不給你分配流量,刷單的成本劇增,讓本來低價格的商戶生存不了出逃平臺;

五、拼多多低價的定位,很長一段時間內很難調整過來,已經萌生了一大批“去產能”,賣偽劣產品的商戶,也開發了因低價吸引註冊的用戶,這樣的商業是不健康的,商戶遲早因為監管而消失,用戶因對產品質量失望而離開。

六、新媒體電商的崛起,導致了兩個問題,1.微信生態目前被頭條系打的很慘,內容板塊已經無法與頭條抗衡,只剩下了一個壟斷的聊天功能,騰訊可不想唯一的優勢被拼多多的廣告營銷搞砸了,有點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的意思2.拼多多的文字圖片型的帶貨模式,被短視頻,直播的視頻帶貨模式體驗感差很多,隨著5G時代的到來,這種差距會越來越大,平臺面臨巨大的危機。

七、搶佔了京東的流量,在拼多多發展初期,因為快速的發展模式,吸引了騰訊的注意,騰訊不想錯過電商的機會,並且是一個看起來很有可能與阿里抗衡的電商,而發展至今,一切迴歸商業本質,發現還是京東靠譜,而且京東的商業模式比較健康,商業運營能力,用戶價值,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都強過拼多多,騰訊有必要做出自己的選擇。



蜜茶姐姐MissTea


為什麼有人說馬化騰不再看好拼多多。拼多多會朝什麼方向發展?騰訊的最大競爭對手是誰?是阿里巴巴。馬化騰可一直想要在電商領域與馬雲一爭高下,就像馬雲要在社交領域與騰訊一爭高下一樣。所以馬化騰在電商領域佈局了京東和唯品會,而拼多多洶湧的崛起之勢讓他看到了可能的希望。但發展到現在馬化騰也許對拼多多失望了,拼多多的前進方向可能與他的佈局有衝突、而且也並不看好拼多多的未來。

在電商領域,騰訊可一直沒有對阿里巴巴死心,想要分一杯羹,但馬化騰早就說過,騰訊只作“鏈接器”,而並不是親上火線硬拼。於是投資了京東和唯品會,以期望能夠奶大他們與阿里巴巴抗衡,但這兩家電商無論如何努力,卻始終與阿里電商成懸殊之勢。拼多多的出現成為了騰訊的目標,期望有拼多多的加盟能夠讓騰訊的電商呈現快速膨脹。

然而拼多多的迅速崛起,每月超大量的月活數竟然遠遠超過馬化騰重點關注的京東,騰訊自己投資的兩家電商不但對阿里巴巴沒有多大的影響,反而拼多多把內部的自家大哥哥京東給傷到了,搶了不少京東的流量。這不得不讓馬化騰燒腦不已,繼續選擇支持拼多多?還是撤退重點支持京東?很明顯,

拼多多與京東相比還有不少的距離,從拼多多抽成為了騰訊的選擇,為什麼?


第一、拼多多靠低價吸引用戶、燒錢拉用戶、以及假貨橫行、持續虧損等,沒啥未來。拼多多依靠低價拼團的策略,其實模仿了美團團購,美團團購現在是個啥樣?幾年來拼多多一直在燒錢,而且每年都是虧損,依靠大量的補貼和燒錢拉用戶,是否有粘性?拼多多一直依靠廣大四五線和農村的消費是否能夠長久?而對於追求品質的一二線城市消費者有多少吸引力?


第二、拼多多損及到了騰訊的佈局。一個是低價策略雖然也讓淘寶失去了不少用戶和商家,但同時也吸走了京東不少的資源,有了京東和拼多多兩家兄弟之爭。另一方面,拼多多長期依賴微信戰場給微信也造成了相當的困擾,並外界成為微信是拼多多的爹,雖然拼多多CEO也說:“我並不認為騰訊扶持了拼多多,我們也被封過很多次。”。但不能否認微信對拼多多的作用。


第三、拼多多逐漸冒出了些野心,讓騰訊有些芥蒂。那就是拼多多已經上市了,信心也增強了,還想要建立自己的物流體系。無疑這一來,又將會對自己的重點京東造成威脅。

騰訊的退出並不意外,一個自己不看好未來的商業、一個對自己佈局有衝突、並且把控不住的商業,還不如抽身而退,反正也已經賺了不少錢了。至於拼多多未來的走向,在燒錢維持低價的道路上不可持續,不得不另想奇招。


更多分享,請關注《東風高揚》。


東風高揚


先回答你的第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人說馬化騰不再看好拼多多?

為什麼有人會認為馬化騰不再看好拼多多呢?

所謂,無風不起浪,為什麼有人會這麼認為,可能就要回到去年 10 月份了。當時,拼多多母公司杭州埃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發生一系列工商變更,林芝騰訊科技有限公司從股東中退出,表示騰訊退出拼多多。


當然了,官方對此事件的回應是:這是正常的變化,和其他上市公司一樣,上市後資本市場股東都不在境內上市公司繼續擔任任何職位。


其實,如果你比較懂投資和上市的情況的話,這其實是正常的操作。因為根據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規定,上市公司的委員會成員必須由獨立董事擔任,上市後資本市場股東都不在境內上市公司繼續擔任任何職位。


現在拼多多在美股上市滿一年時間了,作為騰訊系代表人林海峰,自然是隻擔任拼多多董事職位,不再擔任審計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委員和提名及公司治理委員會等相關職務。


而這件事就在今年 7 月 26 日,拼多多公告顯示,為遵循納斯達克相關規定,公司於上市一週年時正式對董事會進行變更。這是正常操作。


我不認為通過此事件,就說明馬化騰不再看好拼多多了。如果說騰訊放棄了拼多多,那麼你看看微信的入口,人家拼多多還在呢。如下:

這麼,微信還是一如既往的在扶持拼多多麼?上面還有京東呢。除拼多多外,騰訊還入股了多家電商,包括京東、唯品會、蘑菇街等。騰訊,雖然不做電商,但是確實投資了很多電商公司,對於騰訊來講,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共生。

拼多多會朝什麼方向發展?

拼多多的戰略很簡單,就是採取的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那麼在其他互聯網公司市場下沉的同時,拼多多在保持下沉市場份額的同時,自然而然就是朝向城市,大城市,一線城市發展了。


對於拼多多來講,創造了百億補貼,其實就是為了快速佔據市場,目前拼多多擁有 5 億用戶,如果拼多多想要往上走,那必須得學習淘寶和天貓,要做出區分,就是需要一個品牌商家入駐和認證的地方,同時要在這個區分的平臺上,要著力打擊盜版,才會贏得上面的市場。這是一個發展的必經之路。


淘寶是 c2c ,天貓是 b2c,京東有自營和非自營,那麼拼多多必須也得這麼走,下沉市場用拼多多,上游市場可能就是拼夕夕了。


非著名程序員


我已經全部退出拼多多店鋪。1.拼多多的垃圾商家太多,很多僱傭水軍差評師打擊品質好的商家,惡意差評,還用店陣用價格圍剿真正賣高品質的商家。2.燒錢推廣,對於不刷單的商家百害無一利。3.價格低的不可思議,劣質產品商家魚目混珠,好的商家不賺錢,怎麼可能還會開店?誰傻啊!搞研發和做設計提升,養好員工都是要費用的。只是期望物美價廉的人,基本是痞話。


大牌好貨


嗯,回答本行業話題,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眾所周知,這些年拼多多的崛起,是與騰訊的微信離不開關係的。而騰訊早年也是在第一時間就投資了拼多多。

而今年10月份,騰訊旗下的投資公司退出了拼多多的股東行列。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數據顯示,拼多多母公司杭州埃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發生一系列工商變更,林芝騰訊科技有限公司從股東中退出。

那麼問題來了,騰訊為什麼要退出拼多多的投資呢?我們試著來分析一下!

騰訊為何要退出拼多多投資?

如果你要問我為什麼騰訊要退出拼多多,那我會反問你,騰訊當初又為什麼要投資拼多多呢?如果說,目前來看,騰訊已經達到當初投資拼多多的目的,是不是就應該退出了呢?

從投資的角度上來說,騰訊對於拼多多的投資處於很早的階段,也就是說騰訊在拼多多身上賺了不少錢。

再一個就是說,拼多多也是電商,在電商領域,騰訊一直大力支持的是京東,這一點從微信給京東的流量輸出就可以看得見!

再退一步說,拼多多現在也不想跟在騰訊身後混了,因為當爹的都把大部分資源給京東了,拼多多心裡也不好受啊!

拼多多用戶超5億?

拼多多崛起於下沉市場,目前平臺年活躍買家數已達5.363億,GMV也達到了8402億元,均實現大幅增長。但從最新的財報來看,拼多多也還是虧損的。

但話又說回來了,當年的亞馬遜、京東乃至淘寶都是虧損的。所以我認為,站在商業的角度來說,拼多多暫時性的虧損那不是問題!

拼多多的未來在哪裡?

拼多多最早起家是在農產品領域,拼多多做農產品,成功的部分在於,把低線市場流量玩起來了。通過去中心化的運營、算法,分佈式架構等,拼多多某種程度做成了一個“線上農貿市場”。

拼多多為什麼能打出全網最低價的旗號,要知道無論是新版iPhone還是車釐子,其實不然,便宜好貨的背後是拼多多新電商模式的優勢以及真金白銀的補貼!

在我看來,未來的拼多多必將走上天貓旗艦店的路線,這個從之前的二選一就看得出來。

總而言之,拼多多是一家不錯的電商平臺,國內的電商平臺越多,這對於我們用戶來說也是好事!


春公子


拼多多與淘寶的根本區別是,拼多多是集量對接二手商販或廠家。假如有了量再生產呢?

廠家生產技術上需更大升級與

投入,才能跟上消息需求?

先有量再生產能帶來多少好處?

減少的中間流通環節讓利消息者,廠家十平臺十終端!

二道販子…………

總之一句話,以後我們消費會更理智,不會輕易茫目衝動了。信息爆炸時代的產物,只有真正的好東西,為我們消息者著想的企業或平臺,才能被認可了。群雄割據,皆有可能,說不定肯本不參於的平臺

直接超車。頭條君………不想寫了,歡迎來辯


莽子闖天下


我覺得你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拼多多隻是發生了工商變更而已,騰訊在拼多多佔有的股份很多,並沒有退出股東,因為兩家公司都沒有發過公告。這不是小打小鬧的,如果真退股,兩家公司肯定要發公告。很多網友可能看了工商變更,就認為騰訊退出拼多多,不再看好拼多多了,這是完全不正確的。我不知道你說這句話是不是也是因為這個新聞。

事實上,拼多多可以說是騰訊投資的一個很成功案例,而且目前發展勢頭正好,騰訊沒有理由退出。以目前拼多多的市值計算,騰訊在拼多多的財務投資回報估計有幾百億人民幣了。更別說拼多多成功的讓騰訊最大的競爭對手阿里巴巴陷入頭疼。

在拼多多早期的時候,微信甚至把其他互聯網公司都屏蔽了,唯獨沒有屏蔽拼多多,為此騰訊可沒少受大家的吐槽,對拼多多的扶持力度真可謂大。至於目前拼多多的鏈接在微信分享也受限了,可能是騰訊覺得拼多多已經成長起來了,不再需要那麼多的扶持了,把他一視同仁,至少明面上讓大家覺得我們的屏蔽政策是公平的,所有人都一樣。但不代表騰訊不看好拼多多,拼多多在微信錢包依然有推廣入口。

至於拼多多未來的走向,其實已經很明確了,就是淘寶的翻版+社交電商+農村電商。靠低價有了用戶和流量以後然後再搞個類似天貓的品牌旗艦店,畢竟真正賺錢還是要靠這些大品牌大商家。社交電商就不用說了,這是未來的趨勢,也是拼多多的優勢。還有農村市場,電商下沉,這也是淘寶和京東還有今日頭條這幾年都在重點做的方向。

殊途同歸,大家做的都是電商,無論你是靠什麼路子起家的,到最後其實大家都都一樣,這幾家平臺也會有越來越高的重合度。


一的N次方


現在還言之過早

針對題主說的為什麼有人說馬化騰不再看好拼多多。拼多多會朝什麼方向發展?的問題,我覺得這只是一中傳言,不能代表真正的意思。

騰訊的抓手

其實我覺得,自從騰訊關閉了拍拍網之後,在網購業務上就一直沒有辦法超過淘寶和天貓,因為入住京東,在網購平臺上稍微挽回點局面,但是京東自身定位等問題,還是無法全面的超越淘寶和天貓。正好拼多多,這個時候出來了。他的特點就是拼單和低價,這樣會產生連鎖效應,帶動更多人想去購物。雖然拼多多的產品沒有淘寶天貓豐富,但是基本的一些東西都是很不錯的,很多東西我們覺得已經是低價了,但是商家還是有得賺。這就是經商的重要之道,讓客戶感覺自己佔了便宜,這樣才能促成更多的交易。

拼多多的未來

對於拼多多,我覺得未來可能確實會有一點瓶頸。因為隨著用戶的日趨成熟,這樣連鎖的購物方式,會有一部分人比較反感。而且裡面的設置了很多讓你去購物的小遊戲和小關口。讓你不知不覺買了很多沒有用的小東西,短時間內還是可以的,時間長了。很多購物者也會醒悟,為什麼會買了這麼多沒用的東西,就是為了佔裡面的那點便宜。得不償失的事情,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更多人醒悟和控制自己

最後總結:

我也曾經用過一段拼多多,後來發現,自己一旦上去,就容易被帶上節奏,去買各種沒用的東西,最後我還是選擇卸載了,眼不見為淨。


張敬醫


營銷模式

      1、一出生就風華正茂的拼多多,其商業模式就是社交電商。

      拼多多的商業模式是典型的C2B 模式

      c2b是電子商務的一種,是互聯網經濟時代新的商業模式。c2b是先有消費者需求產生而後有企業生產,即先有消費者提出需求,後有生產企業按需求組織生產。通常情況為消費者根據自身需求定製產品和價格,或主動參與產品設計、生產和定價,產品、價格等彰顯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生產企業進行定製化生產。

      c2b的核心是以消費者為中心,消費者當家做主。c2b產品應該具有以下特徵:第一:渠道不掌握定價權(消費者平等);第二:c2b產品價格組成結構合理(拒絕暴利);第三:渠道透明(O2O模式拒絕山寨);第四:供應鏈透明(品牌共享)。

      優勢說明:

      社交電商的第一個優勢在於,“志同道合,人以群分”,用戶為了低價,自發傳播,自動拉新,人和物的匹配效率更高,實現了原來關鍵詞搜索時代不能實現的分眾化的C2M。因此,拼多多完全節省了高額的拉新成本——這就是拼多多頭一年一分錢廣告沒花,獲得上億用戶的秘密,在流量越來越貴的今天,拼多多能夠低價獲得客戶,後來者居上。

      第二,無庫存、價格低。拼多多上的大部分產品價格低於淘寶,秘密在於,拼多多上的賣家,其獲得新用戶的成本較低,不用花錢購買流量,因此終端價格比較低便宜,大部分商品都比淘寶便宜。其次,拼團其實是c2b模式的預付費制,意味著沒有庫存壓力,庫存帶來的成本損耗大大降低,這種無庫存帶來的低成本,也體現到了終端的價格優勢上。

      第三,拼團帶來的分眾化、規模化的機制,有別於搜索,同一時間量聚集,且聚集在相對集中的商品上,這意味著,平臺上的流量高度集中,沒有浪費,在同一時間,形成流量峰值,最終形成爆款商品,由流量到交易的轉化率最高。

      第四,引入遊戲屬性。拼團團的購物模式,非常有趣,類似遊戲裡的組團打怪獸,提升了用戶粘性。在京東上,用戶希望購物完畢,快速離開,但是在拼多多上,用戶在購買之前,還會主動轉發鏈接,延伸了用戶時長。

      一句話總結,社交電商既可以提供比傳統電商更高效的廣告價值從而獲取盈利,還能幫助商家更快更準地銷售。


雨殤花未落


哪個有馬化騰的眼光!

馬化騰指出的不是拚多多的商業底層構建,而是在有5億用戶及已上市前題下,還沒跳出三界,不應與京東、阿里S瞌五環外,應該換創新的賽道來擺脫價格競爭,拚多多守住自己五環外陣地,讓京東、阿里拿出資源來拚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