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解讀洋河、海康、上海機場、韻達2019年業績預告

交易所規定,部分公司公佈年報前需要先公佈業績預告,業績預告主要是收入、利潤、資產數據,我們可以通過這些數據看看公司有沒有重要變化,如果有,等公佈年報時再詳細瞭解,如果沒有,公佈年報時只需整理數據,這樣便能形成良性循環。

本期我們關注洋河股份、海康威視、上海機場、韻達股份2019年的業績預告。

洋河股份


解讀洋河、海康、上海機場、韻達2019年業績預告 | 三省資料2002

我們先看兩個變化:

第一:資本的變化(資本是負債加所有者權益)。

2019年總資本比2018年增加38.28億,其中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所有者權益增加28.23億,負債端增加10億。

該負債主要是經銷商購貨款。

總資本2019年末比2019年3季度增加71億,其中所有者權益增加1.93億,總負債增加69億。

該69億主要是2019年四季度經銷商的購貨款。

第二:業績變化。

2019年四個季度收入同比增長分別是14.17%、2.08%、-20.61%、-37%,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分別是15.71%、2.03%、-23.11%、-81.78%。

2019年4季度淨利率9.74%,低於年淨利率31.77%。

洋河股份2019年的數據很“糟糕”,與同行相比更糟糕,這篇文章《洋河股份③:洋河為什麼要進行戰略性調整 | 三省研究39集》裡我已經談過為什麼,今天再聊聊四季度。

我認為洋河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渠道庫存。

你可以去附近的超市、菸酒店看看海之藍、天之藍、夢之藍、洋河大麴的生產日期。

2019年國慶節,我在超市居然看到2017年的海之藍、天之藍,今年春節再看,已經變成2019年的。

2017年的酒賣出去了嗎,沒有,去哪了,應該還在渠道里。

洋河最大的優勢是渠道,隨便往渠道壓一點貨,就能形成很好的“收入”,當2019年所有白酒公司欣欣向榮時,洋河戛然而止,2019年2季度增長僅2.08%,公司說要“戰略性調整”。

為什麼要調整?因為渠道壓力很大。

洋河三季度、四季度加快渠道庫存調整速度,短期陣痛是為了更好的成長。

什麼時候調整好?

2019年負債增加10億,我估計是預收款增加,如果真是預收款增加,這是一個好跡象。

可惜碰到肺炎。

如果原來公司計劃2020年上半年,現在可能要推遲到下半年。

我認為洋河2020年再差也就保持2019年的水平,好可能會有10%的增長,真正恢復需要等到2021年。

白酒行業是我重點關注的行業,之前主要停留在數據中,2020年我計劃實地走訪一些渠道商。

洋河股份,2020年3月2日,股價99.12元,市值1493.73億,2019年淨利潤73.42億,靜態市盈率20.35倍。


海康威視

解讀洋河、海康、上海機場、韻達2019年業績預告 | 三省資料2002

有渠道問題的還有海康威視。

海康威視2019年四個季度收入同比增長6.19%、21.47%、23.12%、11.96%,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5.62%、15%、17.3%、10.51%。

海康威視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長僅6.19%,創歷史新低,並且連續四個季度下滑,2019年二季度出現反彈。

公司強調,一季度業績放緩主要因為幫渠道去庫存。

海康威視公佈2019年一季度業績時,我並不擔心,因為當時我看到一個現象:

南京各個路口都在更換海康威視最新的AI攝像頭,後來,在滕州我也看到這個現象。

海康威視年內出現反轉,但是從年角度看,增長繼續放緩,我認為海康威視正經歷四個轉變:

1.從高速增長向穩定增長轉變;

2.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變;

3.從設備提供商向整體解決方案商轉變;

4.從政府業務向大企業、中小企業轉變。

轉變的同時既存在風險又存在機會,總體我認為海康威視比較穩定。

計劃2020年研究海康威視的渠道體系。

海康威視,2020年3月2日,股價35.6元,市值3327億,2019年淨利潤124億,靜態市盈率26.8倍。


上海機場


解讀洋河、海康、上海機場、韻達2019年業績預告 | 三省資料2002

上海機場我們主要關注衛星廳運營對成本的影響。

這篇文章《上海機場②:衛星廳啟用對收入、成本和利潤的影響 | 三省研究50集》我曾詳細估算過上海機場未來的收入,當然我認為這種估算不靠譜,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這種估算理解我們研究的公司。

我估計上海機場2019年收入115.6億,同比增長24.12%,實際109.45億,同比增長17.52%,我多估計6億收入,淨利潤多估計9億。

上海機場收入分為航空性收入和非航空性收入,航空性收入與架次、旅客人數、貨郵量相關,比較穩定。

非航空性收入主要來自商業餐飲收入,商業中免稅店佔比較大,核心是人流量的消費情況,人越多,消費越多,收入自然多,這是2016年至2018年上海機場增長的關鍵。

2019年非航空性收入增長更快,因為免稅店提成增加。

我的樂觀主要來自非航空性收入。

2020年上海機場壓力較大,第一是衛星廳運營,固定資產增加120億,每年多增加4.6億的折舊(0.04%的折舊率),人工成本和運營成本增加更多。

另一方面碰到肺炎,一季度是旺季。

我原本對2020年也比較樂觀,不會出現2008年T2航站樓運營,成本大幅增加,利潤大幅下降的局面。

邏輯是,2008年商業收入佔比較小,2019年商業收入佔比較大,同時免稅店提成增加,可以適量彌補衛星廳運營增加的成本。

現在碰到肺炎,很難估計。

但看未來三四年,上海機場還是比較美好,如果後期價格繼續下跌,也就忍一忍。

上海機場公佈年報時,我會重點關注成本增長情況,另外擇機研究中國國旅的免稅店業務。


上海機場,2020年3月2日,股價68.8元,市值1325.75億,2019年淨利潤50.3億,靜態市盈率26.36倍。


韻達股份

解讀洋河、海康、上海機場、韻達2019年業績預告 | 三省資料2002

千萬不要被韻達股份的收入增長嚇到,這篇文章《韻達股份③:對韻達股份2018年年報、2019年一季度報的跟蹤 | 三省研究36集》曾解釋過,具體原因是:

基於對末端服務的現實管控要求及對未來長遠發展的戰略思考,公司參考部分同行業公司的派件服務模式,決定改變現有快遞派送業務模式,由原來的“攬派兩端加盟商(網點)之間直接進行派件服務”調整為“統一由公司通過向派件端加盟商(網點)採購服務的形式向攬件端加盟商(網點)提供派件服務”。


派件模式調整對淨利潤沒有影響。

之前我把韻達股份標記為快速成長公司,2019年公司出現降速。

淨利潤同比下跌1.57%,這是因為去年利潤中包含出售豐巢的投資收益,剔除該收益,2019年淨利潤增長為17.68%,2018年剔除豐巢增長為38.68%,下降20個點。

2019年韻達股份業務量101.7億票,同比增長43.59%,淨利潤增長僅17.68%,說明單票收入降低。

韻達股份的客戶主要是電商,淘寶、天貓、拼多多,同時競爭對手包括中通、圓通、申通、百世匯通、天天快遞,競爭依然激烈。

在我們瞭解的三家公司裡(圓通、申通、韻達),我認為韻達的效率更優。

我們選擇快遞公司的邏輯,主要是看好中國網購的發展,如果未來網購增長降速,快遞公司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目前我們認為韻達還是能夠保證穩定增長。公佈年報時,重點關注單票收入情況。

韻達股份,2020年3月2日,股價29.55元,市值657.87億,2019年歸母淨利潤26.56億,靜態市盈率24.8倍。

以上是對四家公司2019年業績預告的解讀。

業績就像孩子的成績單,有時候好,有時候也會差,我們不能憑一份成績單就判斷孩子的好壞,而是要看到更深入的東西,如果孩子沒問題,這次沒考好,就鼓勵一下吧。


風險提示:本文僅是作者學習之用,文中可能存在很多錯誤,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文中數據來自相關公司公開資料。封面來自上海機場集團官網。


相關閱讀:


洋河股份③:洋河為什麼要進行戰略性調整 | 三省研究39集


海康威視②:從安防公司向大數據公司跨越︱三省研究第二十六集


上海機場②:衛星廳啟用對收入、成本和利潤的影響 | 三省研究50集


韻達股份③:對韻達股份2018年年報、2019年一季度報的跟蹤 | 三省研究36集


解讀洋河、海康、上海機場、韻達2019年業績預告 | 三省資料20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