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華為&谷歌分手,HMS才堪大用?

自從華為去年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名單”以來,華為在海外市場上被禁止再使用GMS服務(谷歌移動服務),對華為海外市場的銷量影響十分巨大。

當然華為在被“制裁”不久也給以了回應,發佈了自家的HMS服務(華為移動服務)。

2月24日,華為終端“5G全場景”系列發佈會上重點介紹了HMS Core 4.0、AppGallery應用商店、華為移動應用陣容以及投入10億美元吸引開發者來共同建設生態的耀星計劃。

華為&谷歌分手,HMS才堪大用?

GMS是什麼

為什麼華為非要搞出一個GMS的替代品,這就不得不說一下大名鼎鼎的GMS。GMS全稱為Google Mobile Service,即“谷歌移動服務”。是谷歌公司推出的Android系統的基礎移動服務,基於這些基礎服務,谷歌推出了非開源的Search、Search by Voice、Gmail、Contact Sync、Calendar Sync、Talk、Maps、Street View、YouTube、Android Market等服務。GMS的厲害之處不在於其服務的技術性,而在於GMS完善的生態。得益於谷歌在Android生態的多年深耕,GMS生態極其成熟,迄今為止,谷歌擁有超過10億的用戶數量,200多萬上架應用。在全球安卓生態處於壟斷地位。

因此HMS的功能和服務並不是最難的地方,難點就在於打造屬於HMS的系統生態。HMS是什麼

HMS現狀

雖然“臨危受命”,但HMS體系十分完善!

得益於國內的移動手機生態,各家手機硬件廠商都一定程度上使用了自己的移動服務,例如:小米、OV等,都有自己的定製化的Android系統和應用市場生態、系統服務。

華為自然也不例外,品牌內的生態已經十分成熟。僅就剛剛發佈的HMS Core 4.0,除華為帳號、支付、分析、雲空間、遊戲服務和已經上線4個月的廣告、定位服務外,4.0版本更是新增了機器學習服務、情景感知服務、統一掃碼服務、近距離通信服務、全景服務、安全檢測服務、動態標籤管理器服務、線上快速身份驗證服務、位置服務、快應用服務、數字版權服務、運動健康服務、用戶身份服務。服務體系十分的完善。

在開發者層面,HMS也包含一整套開放的HMS Apps和HMS Core、HMS Capabilities、HMS Connect,以及相應的開發、測試的IDE工具。其中,HMS Core是提供對外開放的雲側核心服務能力,如帳號、支付、Push、地圖等。

因此HMS的底層能力不會掣肘HMS的發展,搭好的HMS生態“架子”已經十分像樣。但HMS生態能否運轉起來仍然需要一個很長期的過程,現下華為已經快馬加鞭的把房子都蓋好了,然後要做的就是再招攬商店(開發者),吸引顧客(終端用戶)。

華為&谷歌分手,HMS才堪大用?

HMS已經世界第三生態

華為手機2019年全球出貨量為2.4億臺,仍舊有高達16.8%的增長,併成功超越蘋果成為僅次於三星的市場份額第二大手機廠商。得益於天量的用戶規模,華為的HMS生態也有了一些“天生優勢”。

根據官方數據,AppGallery應用商店的月活用戶超過4億,已經有5.5萬個APP上架,已經僅次於谷歌Play商店、蘋果iOS,全球排名前三,與蘋果和谷歌三足鼎立。

目前華為全球註冊開發者超過130萬,接入HMS Core的應用超過5.5萬款,其中華為應用市場月活已超4億。

華為&谷歌分手,HMS才堪大用?

華為搜索上線,補齊短板

搜索作為系統級的關鍵服務,HMS自然是不可或缺的。

3月1日,華為搜索(HUAWEI Search)App現已在海外測試上線,但需安裝華為移動服務(Huawei Mobile Services,簡稱HMS)的最新版本方能使用。

華為搜索提供了即時搜索、新聞訂閱等功能,目前該應用正在進行內部測試,尚未公開發布,但可以期待它很快就能在華為和榮耀設備的AppGallery當中。除此之外,華為已經在其設備中預裝了華為瀏覽器,該瀏覽器具備所有必需的搜索功能。

華為&谷歌分手,HMS才堪大用?

面向歐洲正式發佈預裝HMS手機

最新的消息,榮耀將在下週面向歐洲市場正式發佈預裝華為移動服務(HMS)的榮耀V30系列手機,榮耀V30系列手機也將是華為終端旗下的首款預裝HMS的手機。

調整組織架構,新設HMS二級部門

發佈會上,華為向媒體確認,公司內部已經成立了一個全新的負責HMS生態建設的二級部門——全球生態發展部,歸屬華為四大BG中的消費者BG。

此舉也確立了HMS的戰略核心地位,將原有分散人手匯聚到一個全新部門,也便於資源的整合和分配,這也加快了HMS生態的建設步伐。

HMS的前景展望

對於HMS的發展,我是謹慎樂觀的。

優勢--巨大存量用戶基礎

華為2.4億臺年出貨量的體量,或許有可能讓HMS如發佈會上的喊話那樣,成為蘋果和谷歌生態之外的第三極。只要有出貨量做保證,HMS的APP就不會少。有出貨量作保障,APP開發者們就會願意為你的商店開發APP,這樣APP能得到更多的用戶。反過來,只要有足夠的APP可以使用,用戶也會願意購買這樣的手機。

劣勢--生態建設需要的時間

早年間嘗試自有生態的palm、黑莓、微軟最終都失敗了,這樣的失敗案例都告訴我們,搭建生態需要的不止一朝一夕的巨量投入,可能是你難以想象的投入和等待。iOS和Android都花了10年以上打造生態,華為想要讓HMS真正“轉正”,時間是其最大的敵人。

機會--以國內的生態和基礎為根基

鑑於中國的特殊國情,中國市場一直都開放谷歌的GMS使用,各大手機廠商都有自己的應用分發市場。華為也不例外,在中國已經是一個很完整的生態。中國的開發者都很支持華為的應用商店,所以說華為本身就有一個基本盤。華為的應用商店建設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而是經過了長期的完善,應該講已經非常成熟了。

另一個可能性是:如果華為通過其強大的“公關能力”和“特殊”背景,獲得政府和國內廠商的支持,由政府暗中牽頭聯合中國所有的廠商,若真如此,天文數字的出貨量足以撼動任何開發者,到時估計就算是競爭對手的谷歌也不得不選擇和HMS合作(參照谷歌系軟件對蘋果電腦的支持)。

威脅--谷歌的強大打擊

通過獎勵和便利拉攏開發者並不一定能讓開發者放棄和谷歌的關聯。谷歌是Android聯盟主導者,依然從生態的上游控制著手機系統的底層體驗以及最完整的Android移動服務能力,遠不是任意一個廠商自有服務能夠徹底替代的。

更不用提谷歌的潛在威脅,掌控GMS也帶來了強大號召力,無論是對於廠商還是對於應用開發者都非同小可。宏碁曾嘗試在國內推出搭載雲OS的手機,卻被谷歌以不符合合作伙伴要求而叫停,可見其中的控制力度。

結語

生態建設是華為擬定的2020年重點之戰。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2020年新年致辭中表示,2020將是華為生存之年,重點之一就是堅定打造HMS和鴻蒙生態,重建賽道,重啟長征:以生存為底線,優先解決海外生態問題。

雖然華為HMS要完全替代谷歌GMS,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可以看出華為準備很充分,提前很早就做好了“備份方案”的儲備。當前HMS的正在按照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進展也十分良好。

從華為的內部戰略中可以看到:2020年華為將全力打造HMS生態!萬眾矚目的鴻蒙OS也已經橫空出世,在繼續的打磨中,一旦HMS生態建設趨於成熟,自研芯片+鴻蒙OS+HMS的豪華組合將成為華為走向世界移動互聯網霸權的“核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