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九個月的寶寶還不會爬,教了也不爬,只會倒退?

福鄉小鄭


建議寶媽應儘量把寶寶放在地板上,並利用色彩鮮豔、豐富的玩具或其他有趣的東西,誘導寶寶向前爬行、當寶寶努力爬到「終點」時,父母也別忘了須適時給予鼓勵。此外,為了讓寶寶爬得好,一定要將爬行的環境準備完善。爬行的地方必須軟硬適中,摩擦力不可過大或過小,父母可於地皮上鋪設塑膠軟墊或巧拼地板等輔助用品,為寶寶營造一個安全的爬行環境。



蠟筆小癲


很高興分享,遇到這樣寶寶彆著急,我家大寶就這樣,快一週了也不怎麼爬,多鼓勵,多陪她爬做示範,引起她興趣。當初就是姥爺陪她在地上爬,有一天突然就爬的特別好了。

走路的時候也是晚,有一天在外面見別的小朋友在跑,她突然就站起來走過去找小朋友玩了,特別穩。

所以不要著急,小孩子有自己成長軌跡,並不相同,現在二寶就是佛繫心理,到哪個時間段自然而然,什麼都會了!


2璦宸寶媽2


👉您好,很開心回答您這個問題。

寶寶在九個月的時候倒爬屬於正常現象。接下來我從幼兒1歲以內身體大運動發展規律給您詳細介紹一下為什麼?

我們一直說孩子的大運動發展規律是“二抬三翻,六坐,七滾,八爬,週會走”🙉二個月的寶寶會翻身,三個月的寶寶會翻身,六個月的寶寶可以坐起來,七個月的寶寶可以翻滾,8個月的寶寶會爬行,1歲的寶寶可以走路了。

寶寶的大運動發展是一條線,每一個階段鍛鍊孩子不同方面的能力,都是為下一個階段做準備的👇。比如2個月的寶寶可以抬頭,這個時間段就是鍛鍊寶寶的頸部力量,3個月寶寶翻身,鍛鍊的就是寶寶腰背部的力量,等到寶寶頸部腰背部力量發展好之後,就相當於軀幹力量可以了,寶寶到6個月的時候就可以坐起來了,之後發展幼兒四肢力量,四肢力量相對發展發展好了,幼兒就可以用四肢力量來支撐軀幹力量,這樣幼兒的爬行就來了,等到幼兒腿部力量足夠了,幼兒的行走就開始了。

所以幼兒的大運動是一步接著一步的,家長莫著急如果前面的大運動發展相對較差,幼兒的其它大運動方面就會往後推遲比如,幼兒翻身相對晚的話,幼兒的爬行就會相對推遲,家長不必擔心,不要擔心孩子有什麼問題,可能跟季節以及個體差異有關,你會發現孩子到該爬的時候,冬季來了,幼兒穿的相對較厚,爬行就會給幼兒帶來不便,所以季節也會影響孩子的爬行時間。

對於幼兒的爬行來說,有幾個階段,家長可以瞭解一下。

第一個階段:原地打轉。剛開始爬行的幼兒,手臂和腿部力量發展相對都不是很好,所以幼兒不會使用手臂和腿部,所以就會出現原地打轉的現象,沒關係,等待寶寶會使用手臂和腿之後,慢慢就會爬行了。

第二個階段:倒著往後爬,也就是這個家長提出來的問題,這個屬於正常現象,家長不必擔心,因為這是因為寶寶的手臂力量好於腿部力量,在此之前,寶寶會出現一個手臂敏感期,愛扔東西,扔東西以及玩玩具的過程中,都會鍛鍊到寶寶手臂力量,所以手臂力量相對於腿部力量發展會相對好一些,所以,寶寶是使用他的胳膊,也就是上肢的力量推著寶寶向後爬行,也就是倒爬,等到寶寶腿部力量好了,會使用腿部力量時,慢慢就會向前爬了。家長不必擔心,這些都屬於正常現象。

第三個階段:匍匐前進,寶寶的雙腿力量發展的越來越好,寶寶發現腿部力量瞪著身體向前可能會更容易一些,並且寶寶的視線是向前,這時候他看到一個好玩的玩具,他想自己去玩,他內在的探索慾望就會促使他向前爬行,他就開始了匍匐前進。

第四個階段:手膝爬,也就是他開始使用自己的雙手和膝蓋向前爬行,寶寶在使用雙腿爬行的過程中,無意中意識到了自己的腳,他的腳開始往前瞪過程中,他會撅起他的屁股,慢慢地,他學會了手膝爬行,這樣他的爬行速度也會加快,你會發現這個過程中,孩子他的目光是向前的,他的頸部力量得到了再一次的鍛鍊。

第五個階段:手腳爬,就是幼兒使用自己的雙手和手腳進行往前爬行,屁股撅起來,這樣對於寶寶身體的力量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他運用雙手和雙腳來支撐起整個身體,來向前爬行,整個過程下來寶寶是非常累的,在這個過程中寶寶雙側等我協調,身體的平衡,四肢的力量都會鍛鍊到。

所以,我們有些家長會經常說我家寶寶不好好吃飯,睡不好,那說明寶寶自身的精力沒有過多的消耗,如果寶寶出去遊樂場跑一圈,你看寶寶回去吃的好不好,睡的香不香。所以,我們在家的家長,一定讓寶寶在這個階段好好爬行,爬行的好處太多了。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會給大家詳細介紹。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夠給到大家幫助,喜歡我就點贊關注吧,我是你們的豆豆姐,愛你們❤️


豆豆育兒姐


在家帶娃的寶媽都有這樣的經歷,如果看見別人家年齡差不多的孩子很早就學會了四處亂爬,自己的孩子總是比別人晚一步,就心急不已。其實大可不必緊張,有些時候寶寶不會爬行,可能是媽媽們的教導方式有差錯。如果寶寶在八個月以上還不會爬行,應該用什麼樣的方法教寶寶爬行呢?兒科醫生說了以下4點。

一、準備大小合適的爬行墊。因為現在大部分的家庭,地板使用瓷磚或者木地板,需要準備大小合適的爬行墊鋪在地板上,能夠防止寶寶因為膝蓋疼痛而不願意爬行的現象。爬行墊的準備一定要注意,儘量大不要小,這樣是為了隨著寶寶的長大,爬行墊能夠給他留出足夠的活動空間。準備的爬行墊一定要選用安全無毒的產品,不可以購買市面上售賣的廉價、質量較差的爬行墊,使用起來不僅不便,這種爬行墊甚至一打開會聞到刺鼻的塑料味,對寶寶的健康非常有害,嚴重時會影響寶寶的生殖健康乃至會有白血病的發生。

二、母親誘導寶寶爬行。寶寶大部分是不會主動爬行的,這就需要母親在旁邊誘導示範。首先母親可以讓寶寶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自己圍繞寶寶做爬行動作。如果寶寶一開始身體較軟,四肢無法撐起身體,可以先讓他匍匐爬行。隨著寶寶的逐漸長大,四肢力量開始增加,可以逐漸撐起軀幹,爬行起來會迅速許多。母親在誘導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自己親自示範;一方面也要多對寶寶的四肢做訓練運動,讓寶寶逐漸對自己的身體瞭解並主動把控。在誘導寶寶時,母親一定要耐心,在爬行過程中,動作要時快時慢,通過多次反覆的練習,刺激寶寶的視覺,讓寶寶學習爬行動作。

三、採用刺激視覺的物品誘導。在寶寶爬行的過程中,可以使用一些顏色鮮豔的物品對寶寶進行誘導。如寶寶喜歡的小玩具,如果寶寶對一件小玩具非常喜歡,那麼可以把它放在寶寶前面,誘導他向前爬行;如果寶寶喜歡吃東西,那麼可以在他面前放上他喜歡吃的食物誘導。另外,母親也可以直接以自己為誘導,坐在孩子面前,鼓勵孩子向自己爬過來。如果孩子暫時不會爬行,母親自己也不要有過分的鼓勵行為或者斥責寶寶,一定要循序漸進,因為孩子的爬行並不是一蹴而就的。

四、母親的情緒會感染寶寶。有些母親看見別人的孩子爬行的很好,自己的孩子卻不會,無形之中會有些焦慮、急躁,這種情緒反映到自己的寶寶身上,會讓寶寶迅速感染到這種不安的情緒。如果在訓練的過程中,母親大聲的訓斥寶寶,或者總是用玩具製造身音,又或者只要孩子不爬過來,就堅決不去擁抱等這種相對嚴厲的行為,會給寶寶造成心理上的不安定與壓抑,不僅會讓寶寶忘掉爬行這件事情,也會讓他對周圍的環境產生恐懼感。

父母在鼓勵自己的寶寶運動時,一定要將遊戲和訓練融為一體,時刻注意寶寶的情緒。運動也要適當,不要過分運動,否則會不利於寶寶的健康。





小蔡說育兒


寶寶的發育是一點一點循序漸進著來的,漏下哪一步都是不行的,在嬰幼兒階段,寶寶的爬行是發育中很關鍵的一環。從爬行中,寶寶四肢能得到鍛鍊,對於走路的協調性能掌握得更好,在爬行的過程之中,隨著位置的不斷變化,能讓寶寶感受到空間的意識,多鼓勵寶寶四處爬爬,既能增強他的體質又能讓大腦變得靈活。

可以用如下方式來引導教學寶寶。

給寶寶準備一件連體爬行衣

寶寶在地面上爬行的時間比較長,衣服很容易就被拉扯到,一般的衣服會讓小肚子露出來的,這樣就會擦傷到皮膚,還會讓寶寶著涼。連體的爬行服可以完全避免,寶寶爬起來也會舒服很多。


構建一個合適的爬行環境

有的家長會讓寶寶直接在床上爬,一是空間比較小,床也比較軟,讓寶寶的支撐效果不好,也不太容易掌握平衡感。最好在家裡專門給寶寶開闢出一塊爬行的區域來,給寶寶準備專門的爬行墊子。在他的爬行區域裡做好防護措施,比如一些電源開關要繞過,或者收藏好,不要讓寶寶接觸到。

幫助寶寶培養爬行的愛好

寶寶一個人可能會感覺和無趣的,甚至會直接拒絕爬行。家長可以在一邊陪著寶寶,也可以適當地用他喜歡的玩具或者是食品來誘惑他,始終在他爬行的位置往前一點,引導他有興趣去爬行。在寶寶的支撐力強一點以後,也可以幫助他去爬行。比如雙手抱住寶寶的腰部,幫他往前用力,促使他往前爬。

注意寶寶的情緒反應,爬行時間不要太久

當寶寶在一個安全的區域裡自己爬行玩耍,是媽媽難得的輕鬆休閒時間,但也要注意寶寶的情緒,不要讓他爬的時間太長了,兩次爬行的間隔時間要長一點,這樣寶寶才有新鮮感,也願意自己去爬行。


家長對寶寶一定要有耐心,在大人看來爬行實在是簡單易學的動作了,對寶寶來說卻是不容易,學會爬行,他的發育也前進了一大步。


優笑逸動


這個一般沒關係的!

有的寶寶可能只會用手和膝蓋撐著亂滾,甚至有不會往前爬而只會推著自己一路倒退;

有的經過一段時間的手把手教學練習後,他知道用膝蓋點地用力蹬而朝著前方的目標前行;

少數孩子完全不會爬,但是他會變著其他的花樣來挪動自己,比如坐在地上屁股向前蹭,肚皮貼著地面往前滑而膝蓋不會用了頂。

只要寶寶能協調每一側的身體, 同時使用手臂和腿,那就不需要過度擔心,這個時候只是他為學走路做鋪墊!


中醫兒科陳創


很高興為你分享這個問題!

九個月的寶寶還不會爬,只會倒退。這個應該不用緊張。

一般我們都聽說過一句老話:七坐八爬。意思是七個月就會坐,八個月就會爬,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像我們家孩子就是九個多月才會爬。

而你說的只會倒退,那說明孩子並不是不會爬的概念,只是他沒有向前爬,至少他在倒退的時候,手和膝蓋也是處於運動狀態。

我們希望孩子能夠爬動,就是希望他的手和膝蓋能夠得到運動,並鍛鍊全身的協調性,因此,我們並不必在意他爬的方向,只要動作協調,手腳並用,就說明沒問題。

就好比有些孩子天生左撇子,當他左右拿筷子的時候,有些父母就幫他調整到右手,其實,除了拿筆可以調整到右手(因為寫中文還是右手比較合適),其他的任何動作,左右手都是沒問題的。


如果寶寶一直都是往後退,或者往左右挪動,我們大人可以做一些適當的引導:

1、大人可以跟寶寶並排跪著,然後自己往前方爬,引導寶寶跟著自己往前爬

2、可以拿一個寶寶感興趣的玩具,在前面引導寶寶過來拿

3、平時多呼喚寶寶,引起他注意,朝著大人的方向爬過來

或者,即使你啥都不做也沒問題,到了一定時間,他自己自然就調整好了,過度緊張,急於幫他強制性調整,有時還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以上,希望能夠幫到你。


家庭教育一千零一問


俗話說:龍生九子,各不相同。所以每個寶寶的成長軌跡也各不相同。我們家二寶到現在一歲四個月了,走路還走不穩,但我家大寶,一歲一個月的時候,走路就很利索了。所以九個月的寶寶還不會爬,先不要著急,慢慢觀察觀察

1,確保寶寶各項身體指標檢查正常。如寶寶42天的髖關節檢查,升高指標,微量元素檢查等。

2,平時多教寶寶一些簡單的肢體動作,如拍拍小手,招招手,踢踢腿,翻翻身,雙手撿東西等,觀察下寶寶的身體協調性。如果有不足可以多加練習的。

3,觀察下寶寶是否比較內向,不愛運動,我家的大寶就是多動的孩子,二寶就比較安靜,哪怕是走路她也是小心翼翼的邁開一步,稍微等幾分鐘,再走第二步,一般內向不愛動的寶寶,運動細胞也比較少。

4,要相信,會倒退爬的寶寶離向前爬就不遠了。我們家的就是剛開始倒退著爬,因為是二孩家庭,照顧孩子也沒有那麼細心,就順其自然了。沒過多久她就學會向前爬了。

喜歡的的答案可以關注我,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奮鬥在育兒育己的路上,


芹澤媽媽


孩子九個月了,還不會爬的現象,要注意護理,適當給孩子一些大的空間,讓離子練習爬行吧,營養也要全面的。可以適當給孩子補充鈣和魚肝油,平時食物方面也要多樣化的,多活動吧,孩子平時智力等各方面發育正常的話就不要緊的,注意護理,再觀察。


六六家蓓趣


很多寶寶剛開始爬行的時候,都出現向後爬的現象。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由於寶寶身體各部位肌肉生長不均衡,胳膊肌肉比腿部肌肉更強壯一些,於是,當寶寶胳膊和腿同時用力時,就出現向後移動的現象。但這種現象在寶寶大肌肉運動技能進一步發展後,就能夠得到自動糾正。寶寶很快就能夠從向後爬變為向前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