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政府“月老”架起復工“鵲橋”——日照市嵐山區精準發力破解勞務供需難題

“找工作真是不容易啊。”2月20日,嵐山區碑廓鎮田家寨村村民孫先強滿臉愁雲,“近幾年一直在外從事自來水改造工作,因疫情原因原單位一直未開工,只好賦閒在家。”

“外地熟練工來不了,公司難以滿負荷運轉。”同樣位於碑廓鎮的日照華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士寧,也為招工難犯起了愁。

外出務工的出不去,想招工人的招不來,慣性思維讓許多像孫先強和王士寧一樣的務工者和企業主陷入難解的矛盾中。


“黨委、政府的主要任務就是化解各種矛盾!”該鎮黨委書記張磊在對現實情況進行分析後明確表示:“要整合全鎮勞務資源,對接轄區企業,當好復工‘月老’,解決勞務供需矛盾。”

於是,該鎮一方面成立了企業復工協調領導小組,到企業走訪調研,梳理出轄區企業用工缺口1800多人,另一方面發動64個村彙總出勞務人員2086人。根據企業、務工人員雙方需求“牽線搭橋”,目前成功率達75%以上,既幫百姓找到了心儀的工作,又有效緩解了本地企業的用工缺口。

2月25日上午,包括孫先強在內的20名農民工在日照華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流水線上崗,實現了家門口就業。“這下可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公司總經理王士寧笑得合不攏嘴。

政府“月老”架起復工“鵲橋”——日照市嵐山區精準發力破解勞務供需難題

“要舉一反三,政府要在當好‘月老’幫助本地富餘勞動力精準就業的同時,還要主動架起‘鵲橋’促進外來務工者返崗。”嵐山區委書記來風華表示。

秉承這一思路,該區出臺《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力保障企業用工需求的意見》,以“補助加報銷”的方式,用“真金白銀”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架起了外來務工者返崗的“鵲橋”。

政府“月老”架起復工“鵲橋”——日照市嵐山區精準發力破解勞務供需難題

記者翻閱《意見》發現,該政策明確,要在人力資源豐富的地區和高校設立“勞務協作站”“引才聯絡站”,按照為嵐山輸送人力資源數量,給予站點最高10萬元的工作補助。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該區非公企業引進職工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一次引進5人及以上的,每人補貼500元;一次引進20人及以上的,每人補貼1000元。同時,支持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復工達產,對2020年2月10日起一個月內復工新吸納就業、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的,每新吸納1人補貼1000元。

與之同時,該區還對企業通過包車、企業間拼車等方式接送來源地相對集中的員工(5人及以上),產生的包車費用,由區政府全額補助。春節假期後至2月29日通過鐵路列車、客運汽車方式來嵐山的企業員工,車票費用全額補貼;對3月1日至3月9日來嵐山的企業員工,減半補貼。對於自駕返回嵐山的員工,在2月29日前返回的,按照同地區乘坐鐵路列車標準給予補貼,確無鐵路列車的參照客運汽車標準;3月1日至3月9日來嵐山的,減半補貼。對重點企業、重點地區的員工,由政府組織專車、鐵路專列、專門車廂負責接送,包車費用由區政府全額保障。

政府“月老”架起復工“鵲橋”——日照市嵐山區精準發力破解勞務供需難題

2月27日上午10時30分,兩輛貼有“嵐山區復工返崗專車”標誌的專用大巴出發,前往河南省新密市迎接來自當地的33名員工返回嵐山。期間,該區將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工人健康證辦理、專車接送、高速通行等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