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有沒有一畝地能掙1萬塊錢的農作物?

苡居Ync66290


我所知道的有很多做循環農業的,他們的畝產效益都非常的好。

比如說,有一位網友種了一畝地的果樹,將果樹分為幾個區域,一部分養雞,養蚯蚓。雞吃蚯蚓可以下蚯蚓蛋,蚯蚓蛋的價格和營養都高。反過來,蚯蚓吃雞糞也可以快速成長。雞糞還是果樹生長的一個高效養料。

另外,在果樹結果時可以進行採摘體驗來作為一個休閒收益的小項目,同時,果樹的殘枝殘渣可以進行菌類生長。這整個下來形成一個生態農業的循環鏈。不能說一定能形成畝產過萬的產值,但是這種循環農業發展的樣態卻是最大化的利用了土地資源,提升了收益的渠道。

單純的一畝地的農作物種植不能獲得高收益時,我們就要想辦法把一畝地種成三畝地。


農業聯播


有,但投資較大,市場風險、人工成本的制約使得其不適合大規模種植。

朋友在山區包下一塊土地,海拔500米左右,租金500元每畝,前期聽從農業專家的,計劃種植西紅柿,每畝預計利潤8000元左右,經過一個月市場考察調研,可以達到8000元,但只適農戶個體小規模種植,因為農戶不需要考慮人工成本,掙得是早起貪黑的辛苦錢。不適合大規模種植,市場是大規模種植的幾乎沒有,且剛開始種植,銷路難找,果斷放棄。

後來又到山東壽光、河南內黃、中牟、陝西漢中、安徽亳州等地考察蔬菜、中藥材等。畝產能上萬品種的幾乎沒有,根據近幾年市場行情,目前從數字上算,僅有黃精和連翹套種、鐵皮石斛、金絲黃菊等少數品種可畝產上萬,但投資大,市場波動較大,朋友是越考察心裡越沒底。最後定下來的是和山東的一些辣椒加工廠簽訂保底價合同,雖然利潤薄了些,但勝在穩一些,朋友農業是完全小白,決定先試兩年,摸索摸索,再決定以後的路。

個人覺得:幹農業需要的是能撲下身子,腳踏實地,能吃苦的人。盲目投資,跟風市場,是萬萬使不得的。

另外歡迎大家互相交流,共同學習!



瘦弱的小樹


由於個人從事農業生產多年,有一些個人見解。其實一畝地能掙一萬塊的作物有很多,比如一些中藥材,花卉,做植物工廠等等。

不過做農業生產不如做農產品的流通。為什麼呢?因為農業生產投入太大,人力物力要的多。最主要的是週期長,投資回報率低,不可預見的風險高等不利因素。如今農產品電商崛起,如果真要做農業,不去從農產品的銷售做起。通過銷售當地或者周邊地區農產品,在做農產品電商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兩個銷量比較好,利潤比較高的產品,而且自己也有了一定用戶基數。這樣的話,可以將銷售獲得的利潤投入到這兩個比較好的產品生產中來。

其實高利潤也是農業生產的一個坑。因為高利潤風險一定大,再者利潤高,一定是市場稀缺,而這樣一個東西,跟風的可能性非常高。就比如前些年的鐵皮石斛,一畝地的產值能達到十幾萬,但是就在兩三年的時間裡就破滅了。因此,如果真要做農業,並且想要賺錢,只有老老實實把產品做好,認認真真的服務好用戶。一個小的公司,只要有一千個用戶,就足可養活了。有了一定用戶基數,只要產品好,口碑傳播會帶來更多用戶。

最終,就一句話,農業很熱,也有很多人在裡面賺到了錢,但是要謹慎。

個人拙見,不一定是對的,給大家做個參考。




深度美食地圖


一畝地掙一萬元,這些農作物可以做到

中國黃金瓜

黃金瓜,學術名稱為伊麗莎白厚皮甜瓜,因色澤金黃而得名為黃金瓜。黃金瓜外表美觀,顏色鮮豔,香氣濃郁,內含多種維生素及高糖,汁多味黃金瓜美,甘甜清脆。黃金瓜不僅味美可口,營養豐富,還能補中益氣、消炎止痛,解毒殺蟲的作用,對老年人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症等,亦有較好的療效。
每年批發價每斤在4.5-5塊。畝產一般可達4000-5000斤產量高的7000斤。

葡萄戶太八號

一般畝成本3600元左右,基礎設施不算,畝產葡萄平均3700斤,批發4.3塊一斤。畝收入萬元左右。葡萄園裡一般都順帶種點蔬菜或者家畜,這些額外的收入基本上可以抵消人工費。所以,收益算下來,大部分都是利潤了。

小南瓜
小南瓜,葫蘆科。皮為翠青色,上有淡黃色斑紋。與西葫蘆長相相似,但形狀有圓的,也有長的。小南瓜逐漸成熟後即為一般的金黃色的南瓜(因此部分地區稱其為老南瓜)了
批發價大約4塊一斤,一般地爬式畝產3000斤,吊藤式畝產可達10000斤。畝收入上萬元也很輕鬆。

想了解更多信息,可以關注我頭條號,我也是做水果領域的,專門做水果的,有相關問題也可以私聊我,為你答疑解惑。

秦森小農


一、如果租地的話,地租會便宜很多,因為以前的包地大戶,受糧食價格的影響,都不掙錢了,手裡的土地租金在500-1000元/畝不等,賺不夠地租錢,所以去年出現了種植大戶的退地潮。

關鍵是農民自身種植糧食作物也賺不了錢,改種經濟作物又不懂種植技術,也不瞭解種植行情,不如打工來錢快,所以對土地的出租金額要求也不是太高了。

如果300元/畝能租到連片的土地,還是非常不錯的結果。

二、感受市場缺口,尋求差異化。我們的農業有個規律,那就是什麼作物當年種植面積大,價格就會出現大量的滑落,所以在搞種植前,一定要做好市場調研工作。

三、融入圈子,建立信息網絡。從事農業,一定要融入當地的種植圈子裡去,可不能一個人埋頭搞種植,經常聽聽過來人的種植經驗,以及他們曲折的發展奮鬥史,從而加以甄別,就能避免奪走彎路,從而避開你出現在面前的一個又一個的大坑。

四、發展經濟作物,掌握銷售渠道。在我們當地,種植中藥材的比較多,去年畝收入上萬的有白朮、防風等,白芷和芍藥等多種中藥材行情也是不錯,當地藥農都獲得了很大的收益。

但一定要記住一句老話,“高收益就會有高風險”。如今種植經濟作物就像賭博似的,中獎的幾率不大,但確實有。

所以感覺,你的出發點有點不對頭,不要期望通過種地一夜暴富,那是不現實的,也不要想畝收益過萬的作物,那也是不現實的。

如果你回鄉創業搞種植,種植經濟作物的話,把目標定在2000元/畝左右比較理想。


佰秀農業


多肉植物!多肉植物!多肉植物!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多肉植物可能大家有很多瞭解的,這個東西這幾年在風口浪尖真實風口上豬都上天了。我瞭解這個的時候是13年,當時有個好夥計在我們的花卉市場批發花卉的生意,有一次他來找我玩我們聊天的時候,他和我說起多肉植物。說這個小東西這麼小而且價格還很高種植一定很賺錢,當時我還清楚的記得他給我算這個,平均一個盆的尺寸是長寬為7cm,一畝地能利用上600平方米,也就是種植上12萬棵。這個東西主要是利用葉子扦插繁殖,你買進一批種苗自己養著然後掰葉子繁殖就行,掰葉子後的植物還可以變成老樁,價值會更高。你按照平均單價3元一顆(算裡面最便宜的了)計算,從種植到可以出售也就是三個半月的時間,出去人工肥料錢也就是0.5元,你一顆最少賺2.5元。2.5元*120000棵=30萬。可能很多人覺得誇張,可這就是事實從13年到現在從事多肉行業的都已經賺大了,好多大話都是幾百上千萬的身價了,但是到17年很多多肉的品種價格降低了很多。但是在這個風口上他們已經賺夠了,可惜當年樓主目光短淺啊。現代當然也還有很多從事多肉生產的不過都已經轉移到精品化,品種化上來了。


溫室工程技術


現代農業大有作為

這個話題雖小,內涵很大。一畝地一萬元不是大數字,如何實現是個具有許多答案的大問題。網友們已經給出了很多具有參考價值的回答。我想一下幾個方面值得我們思考:

第一、要弄清楚當地的土地、氣候、交通等基本情況。決定哪些農作物和瓜果、以及養殖、種植可以做。這是非常重要的。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盲目跟風。選擇最適合當地種植和養殖的項目來做。比如、蔬菜、瓜果種植、雞鴨牛羊豬魚養殖、中藥材、花卉種植等等。

第二、要弄清楚自己的經濟條件和文化知識。需要多大的投資和什麼樣的文化、專業知識來保障。一定要選擇自己力所能及的項目來做,不要貪大求快,違反客觀規律,以至於最後血本無歸。

第三、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和農村電商,瞭解市場信息,把握自己經營的主動權。科學經營,因地制宜,精細管理,在科技信息化上下功夫,做現代知識型新農民。在這方面已經有許多成功的經驗可以學習。即使是傳統的農業也是大有作為的,在這方面日本、美國、以色列都有許多先進的技術和先進的理念值得我們學習。

第四、學習新知識、新理念,勇於探索,大膽實踐。向一些成功的新型農民學習,從小做起,積累經驗,創造特色農業經濟新路子。比如、精細農業、觀光、休閒農業都是非常不錯的方向。

個人拙見,僅供大家參考。


陳裡


農民朋友注意:一畝地產值一萬塊,不做永遠做不到畝產一萬塊

隨著農村土地的改革,農村的生產結構也發生巨大變化;

現在正處在中國農業的轉型期,每一次轉型都是一次機遇。

農民大多憨厚朴實,種地不是因為能賺錢,那是為了生存;

那是因為土地荒著太可惜,50多歲以上的農民都會這樣想。

年輕的新農人種地的想法和老人不同,是為了賺錢而種地;

畝產一萬塊,在中國來說可算是高端農業了。

1,農業的年輕化

以前種地只需要看天看地,沒有太多必備條件;

現代化農業要看人,人要有思想,產業年輕化才會有足夠的生產動力。

種地也是一樣的,都依靠老人種地 能種出畝產一萬塊嗎?

80 90後新農人善於利用科技種植,大面積承包;

在考場分析農產品市場後做出大膽的預測;這些都是老人們不具備的條件。

2,互聯網+農產品運用

都知道,農產品銷售是一大難題,就好像做生意 沒有銷路一樣一樣的,

而國家提出互聯網+農產品的戰略就是要打開農業市場,

增加農民收入,讓農民的產品農民自己做主。

有很多的農產品只要按市場價或超市裡的價格,

畝產過萬是沒問題的,可惜的是卡在農民手裡賣不上價,

解決這一難題 還是要通過農產品電商平臺的助力,砍掉中間差的環節來實現

3,政府的扶持力度

隨著土地的流轉,現在很多地區土地流轉價格不高,

這就大大降低了承包費用,投資成本降低。

今年國家對於農業補貼政策也進行了重大調整,旨在大力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主要包括: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等。

對這些符合條件的農民給予農業補貼支持,採取補貼直給、

政府購買服務、定向委託、或者用獎勵替代農業補貼等方式。

中國地域廣闊,土地分佈複雜,

這就使得每個地區的農民收入情況是不一樣的;

地區不同,也就註定市場格局不能一成不變,

要因地制宜的進行選取適當農作物種植。

有句老話:“高收益就會有高風險”,

如果前怕狼後怕虎的不去做,永遠都做不到10000元/畝的收入。


農村第一書記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有,而且很多。但是我要真誠地奉勸一句:千萬不可盲目跟風嘗試!

暫時不說每畝萬元收入的前期投入資金,先說說產品的銷售與時間的關係。我們知道,大多數值錢的農產品生長週期都很長,就拿苗木來說吧,一般都需要三年左右的時間,有的甚至還更長。今年這個品種的苗木很值錢,可是三年以後呢?三年前,樟木、紅葉石楠等苗木很值銭,畝產萬元收入的也很多,可是現在呢?連白菜價都不如,還沒人收。這就是教訓,這就是週期長引發的後果。趕上了時間,你賺的盆滿缽滿,錯過了時間,別說畝產萬元,能保住本已算是燒了高香了。

第二我們再說說市場。市場就如六月的天氣,說變就變,誰也無法左右。前年南方的大閘蟹市場火紅異常,畝產萬元的農戶比比皆是,去年(17年)卻因持續高溫,導致了產量大幅度下降。而當時所謂的專家預測:今年大規格螃蟹的價格肯定要超過往年。結果怎麼樣?大規格螃蟹的價格還不到17年的一半。這說明,市場並不是那一個說了算,而是由消費者說了算。而消費者則要根據自己的收入、消費習慣、環境的變化來決定。所以說,不要讓暫時的市場行情左右你的思路。

第三我說說信息事情。如今已經是信息時代,不管是種植還是養殖,都離不開信息。對所有的信息我們都可以瀏覽,但是千萬不能輕易相信,要認真的研究分析他所說的萬元收入到底有多少水份。記得有一年金什麼的公司打著回收產品的幌子,吸引農民種植仙人掌。鋪天蓋地的廣告,說的天花亂墜,再加上媒體不負責任的報道,導致很多農民兄弟上當受騙,結果是田地被嚴重沙化,豐收的仙人掌一片也沒有賣出,所有的種子錢都打了水漂。

最後要和大家說的是:市場有風險,投資要謹慎!雖然國家不斷加大扶持農業的力度,但是真正關心農民切身利益的商人又有幾個?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加大對本土具有特色的農副產品的開發力度,走自已的路,才是王道。比如說,你當地是依糧食為主,糧食不好賣又不值錢,但你是否想過“糧食進腹增值”這個道理?和大家合夥辦一個養殖廠,實行種養良性循環;如果你是果農,就可以考慮是否進行水果深加工?比如罐頭、蜜餞;如果你是藥農,你是否可以考慮將生產的藥材加工成藥劑?

春節到了,祝大家新春快樂,也祝大家在新的一年找到一條適合自已發展的道路!


獨釣寒江雪


其實現在這個時候只要你開動腦筋很多可以超過一萬元。




這裡我就介紹下我最熟悉的多肉植物大棚吧。 多肉植物大棚前期投資這個是固定投資,每年根據鋼材行情上下浮動,略過不述。 多肉植物總體來說價格偏低。但是基本上還是可以的。一畝地面積是666平方米,而一盆多肉是49平方釐米,扣除幾平米的設施佔用地、走道佔用的面積,當然你的大棚面積越大這個佔用的比例越小。繁殖一茬多肉在幾個月到一年不等,時間越長單價越貴,你自己要計算好,種植什麼週期的多肉可以使利潤最大化。




你要明白並不是種植單價最貴得多肉利潤最大。 至於種植多肉是什麼流程、怎麼管理相信你如果想要從事這一行就會主動去學習,學習的途徑也很多。

另外,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你要考慮一下自己周圍的環境,多肉植物是否有銷路,否則賺錢就是空談。 最好自己多方面進行售賣,可以通過網絡、可以批發、可以自己到花卉市場租用攤位。希望能夠給你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