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阿里達摩院終於有動靜了,第一次出手就想拯救“中國芯”?

最近這周,國內通信行業的老牌企業中興通訊,迎來了創立以來的最大危機。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對這家中國科技巨頭開出了一張令人窒息的罰單:7年內禁止美國企業與中興開展任何業務往來。

阿里達摩院終於有動靜了,第一次出手就想拯救“中國芯”?

這對於中興來說無疑是一場滅頂之災。但是中興之所以被拿捏得日此狼狽,芯片產業受制於人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就在很多媒體和吃瓜群眾高呼要振興“中國芯”的時刻,許久沒有消息的阿里巴巴達摩院宣佈真的要進軍AI芯片領域了!

千呼萬喚“中國芯”

相信對於中興通訊這家科技公司的名字,大家一定不會太過陌生。中興和華為,是國內兩家在5G通信技術的研究方面處於領先地位的公司,甚至從全球範圍來看,中興在5G技術的研發方面都處於領先地位。據瞭解,中興通訊已經啟動了國家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規範測試工作。

阿里達摩院終於有動靜了,第一次出手就想拯救“中國芯”?

可以說,中興通訊絕對不是那種毫無實力的小企業,相反,這家公司是全球第五大、中國第二大通信設備製造商,業務覆蓋無線網絡、光傳輸、寬帶接入、數據通信、核心網、雲計算手機終端等領域。但就是這樣一家中國科技巨頭,在其主要業務領域對國外芯片的以來情況之嚴重,依然超乎很多吃瓜群眾的想象。

數據顯示,中興通訊電信設備部分的整體零件中,外來零件佔比至少6成以上,來自美國供應商的零件至少佔這6稱的一半以上。而中興手機產品,約6稱採用美國高通公司的處理器,幾乎全部手機搭載谷歌公司的安卓系統。包括零件、芯片甚至手機系統,這些全部在禁令範圍內。

儘管對於中興來說,就算現在國內蹦出一個“掃地僧”般的研究所出來也已經無濟於事。但是對“中國芯”的呼喚仍然響徹了整個輿論場。確實,如果不能真正掌握行業上游核心科技的話,中興不會是最後一個“受害者”。

達摩院內“掃地僧”?

就在朋友圈吃瓜群眾們千呼萬喚“中國芯”,希望有一個“掃地僧”般的存在能讓中興或其他企業找到可以替代的芯片,擺脫國外企業對產業上游的控制之時。阿里巴巴此前斥巨資成立的達摩院站了出來。

阿里達摩院終於有動靜了,第一次出手就想拯救“中國芯”?

4月19日下午,多家媒體報道阿里巴巴達摩院正在研發一款神經網絡芯片Ali-NPU,該芯片將運用於圖像視頻分析、機器學習等AI推理計算。可以說這個消息在這個一半人悲觀一半人憤怒的關鍵時刻,為“中國芯”這個概念打了一劑強心針。

按照設計,阿里巴巴的Ali-NPU性能,將是目前市面上主流CPU、GPU架構AI芯片的10倍,而製造成本和功耗僅為一半,性價比超過40倍。不過,Ali-NPU目前是處於“研發階段”,並沒有問世。但是,阿里的確在芯片上真金白銀的投入。

阿里達摩院成立於去年10月,成立之初“芯片技術”確實是達摩院主要研究領域之一,與量子計算、機器學習這些領域平行。就在阿里宣佈研發Ali-NPU芯片的第二天,就有消息傳出,確認阿里已經受夠了大陸唯一大規模量產的自主嵌入式CPU IP核公司中天微。

阿里達摩院終於有動靜了,第一次出手就想拯救“中國芯”?

種種跡象表明,阿里達摩院此時此刻跳出來,絕不僅僅是“蹭熱度”“吹牛”這麼簡單,阿里對芯片研發所投入的力度絕對是實打實的。

從決心到成功的轉化過程也許仍然需要經歷很多挑戰,但是現在我們確實需要達摩院的研發投入,甚至需要更多個“達摩院掃地僧”站出來,投入到這次關乎未來的技術戰爭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