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唐朝最無恥的詩人,為武則天極盡諂媚,還殺侄奪詩,賣友求榮

唐朝是一個詩歌空前繁榮的時代,也是一個詩人輩出的時代。這些詩人,他們飽讀聖賢書,心懷壯志,不僅留下了廣為流傳的千古佳作,而且他們的頂天立地、不畏權貴、心懷天下的節氣也隨著詩歌弘揚至今。

唐朝最無恥的詩人,為武則天極盡諂媚,還殺侄奪詩,賣友求榮

然而,在初唐,有一位詩人,他的詩作雖廣為後世流傳,但卻是個不折不扣的斯文敗類,是唐朝詩人界的無恥之徒,他就是初唐詩人宋之問。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句話我們都不陌生,但這首詩的背後卻有一位不為人知的故事。宋之問的侄子劉希夷,曾寫了一首《代悲白頭翁》,特別就有這句,可謂是傳神之處、點睛之筆,宋之問讀了倍覺喜愛,就請求侄子將這首詩讓給自己,署上他宋之問的名字。劉希夷起初答應了,可是後來實在難以割愛,並且也寫不出比之更好的佳作了,便反悔了。宋之問惱羞成怒,一把將劉希夷推倒,後用土袋將侄子活活壓死了,並將此詩據為己有。

唐朝最無恥的詩人,為武則天極盡諂媚,還殺侄奪詩,賣友求榮

另外,宋之問所在年間正值武則天當權期間,為追求名利,宋之問對武則天極盡諂媚,經常寫詩來為武則天歌功頌德,後來進了奉宸院。奉宸院說穿了就是武則天的後宮,但裡面諂媚武則天的男子眾多,為出頭,宋之問先是竭力巴結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還為他們提尿壺,另外,還寫豔詩給武則天,並且自薦枕蓆,但是被武則天以口臭拒絕。

唐中宗復辟後,依附於武則天與張氏兄弟的宋之問頓時失了倚靠,被貶至蠻荒之地,後又逃回洛陽,藏到好友張仲之家中。當時武三思權勢頗盛,張仲之等人便密謀想殺掉武三思,而宋之問知道後,立馬向武三思告密,張仲之全家被殺,而宋之問則得到了武三思的重用。

唐朝最無恥的詩人,為武則天極盡諂媚,還殺侄奪詩,賣友求榮

宋之問可謂是隨當權就巴結誰,先是武則天、張氏兄弟與武三思,後來太平公主權勢更甚,他又巴結太平公主,之後中宗與韋后的女兒安樂公主有被立為女太子之勢,宋之問轉而巴結安樂公主。李隆基發動政變剷除韋后與安樂公主的勢力後,宋之問先被流放,後被賜死。

宋之問,從武周後期到唐睿宗前期,都有他諂媚的身影,他巴結權貴,殺侄奪詩,賣友求榮,是唐朝詩人界的無恥之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