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未來發展怎麼樣?

呼市老賀


用蒸蒸日上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和林格爾是蒙語,漢語意思是二十家子,2000年以前,和林以國字頭貧困縣在全國出名,後來大膽的蒙牛在和林建廠,並一鳴驚人,跑出了火箭的速度。在蒙牛的帶動下和和林的各種優惠政策吸引下,逐漸形成了一個以食品及相關產業為主的工業園區,盛樂園區。現在的和林格爾不止有蒙牛這張草原食品名片,還有旅遊芍藥花,生態蒙草抗旱等特色名片。另外,和林格爾新區建設和申報在加緊進行中。再說呼和浩特市區的向外輻射,向北大青山,向東有飛機場,向西是土旗,土地成本高,基礎設施差。向南是和林,離市區近,交通方便,基礎設施也已成型。


香香74598


這個提問不太嚴謹,題主應該是指和林格爾新區,而不是和林格爾縣。

和林格爾新區是我國十三五期間待批的國家級新區,其轄區包括呼和浩特新城區、賽罕區、和林縣、託縣、清水河縣各一部分,面積比現有呼和浩特市建成區還要大。一旦批覆其行政級別會高於呼和浩特市的。

個人非常看好呼和浩特市及和林格爾新區的發展前景。

都知道投資才會帶動發展,新區僅呼和浩特新機場及附屬設施的投資就達1100億,雲計算、大數據、電力等機構的投資都是千億級別的。未來和林格爾新區將會成為內蒙古的重要經濟增長點。

其中,大數據雲計算產業,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3大運營商全部入駐,服務器裝機能力達到70萬臺,入駐上下游企業達400多家(包括百度、阿里巴巴、騰訊、搜狗、蘇寧易購等),居全國第一。最終形成服務器裝機容量380萬臺的規模,屬亞洲最大。新區將以建設國家級數據中心為基礎,將呼和浩特市打造成“中國雲谷”和“中國數谷”。

新區設立40億元的園區建設基金,規劃建設了30平方公里的呼和浩特科技城,設立8億元創新獎勵扶持資金和10億元的創新投資引導基金。

新區已建立院士工作站9家,國家重點實驗室12個,科技創新載體40個,眾創空間試點基地16個。

新區還在籌建呼和浩特乳業技術研究院,內蒙古乳業大學。

新區建有內蒙古國家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範中心暨內蒙古博奧醫學檢驗所,是內蒙古唯一。

首府呼和浩特及和林格爾新區,前景無限!








鮑里斯弗拉基米爾


和林格爾的未來可以預期,但不甚樂觀

中國每個四線以上的城市都在設立開發區或者新區,有些城市的快速發展,聚集了更多的產業和人才,開發區的規模和建制也趨於完善和成熟。


有些大城市甚至有好幾個開發區,例如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地,本身區域經濟比較強勢,彙集的企業和產業都比較成熟,配套的開發也是有必要的。然而更多的中小城市開發區建設就是成了政績和麵子工程。過度依賴政府的扶植,政策的傾斜,銀行資金的投入,反而成了政府的累贅。大興土木過後,留下了許多空無一人的建築和道路,變成了名副其實的鬼城。

城市開發區的規劃建設,需要地區領導人具有韜光養晦的戰略眼光,需要定位準確的招商引資,需要眾多人才的彙集,如今的和林格爾,一切都在規劃之中,到處塵土飛揚,基礎配套設施也在不斷的完善中,最重要的是經過多年的開發建設,也並沒有大量的人口流入,除了蒙牛這樣的大企業,並無旗鼓相當的知名企業被孕育出來,許多因素成為和林格爾新區未來面臨的掣肘。呼和浩特一個三線城市並無多少資源,與周邊鄂爾多斯和包頭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呼和浩特還是依靠蒙牛和伊利集團在維持著和林與金川開發區,近些年鮮有全國知名度的大企業誕生。



如今呼和浩特幾條城市主要幹道整修,市區進入和林的道路每天高峰時段極其擁堵,隨著金盛路的開通,這個問題有待於緩解,但是一個重大問題就是真正吸引人才的項目和企業依舊很少,和林格爾的規劃是建設國家級的新區,如今各個場館,政府機構,學校都在緊鑼密鼓的建設當中,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或許人才的聚集才是一個新區發展的正真競爭力和長遠規劃的核心所在!


安貝七和七


不太看好。希望能被打臉,畢竟發展好了大家多少都能受益。 首先要說的是新區不是呼市管轄,而是直屬內蒙古,級別上要高一些。但是然並卵,優秀的政務團隊是優質資源,而我們沒有,都是官本位,缺乏服務意識,要麼把企業視為座上賓,要麼不重視,就是不太會平等的打交道,做服務。現有人員都是個呼市機關單位抽調過去的,而不是高標準引進人才和成熟團隊。

然後看看新區現在的企業,跟三年前的差不多,沒見到多少新企業,開工的也不多。這些企業裡面除了蒙牛是面向全國的,基本都是區域性企業,也就是都是掙本地人的錢,並沒有內蒙古帶來財富,比如蒙草,主要客戶就是呼市政府,出了呼包鄂就不好使。 類似雲計算這樣的就是把服務器放在了這裡,通俗點說機房,沒有研發,沒有製造業,沒有人才,原因是乾燥通風電價低,沒有創造多少就業。

全國的國家級新區多了去了,大部分都撲街了,我們有什麼特別的優勢不撲街,能說來讓我服氣的理由嗎?況且還沒有成為國家級的了。 然後還規劃了一些學校過去,可以帶動一下週圍低端服務業。最近周圍一些人開始想著去那裡買房投資,我覺得還不如投資呼市學區房,這才是稀缺性資源。


蒙訊財經


“我國向北開放的橋頭堡的重要支撐”、“創新體制機制的重要平臺”、“輻射帶動區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產城融合發展的重要示範區”、“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生態智慧區”、“民族地區繁榮發展的先行區”……

  被賦予不同定位和使命的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現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在規劃引領、科學發展等基本原則的引領下,“肩負重任”的新區未來如何發展?

  打造新區對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及民眾生活又將帶來哪些影響和改變?

  昨日,呼和浩特市正式向社會公佈和林格爾新區的建設進展情況。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呼和浩特市委副書記、副市長羅青詳細介紹了新區的主要情況。

  據介紹,按照時間節點劃分,和林格爾新區的發展目標是:“一年起步”、“三年成型”、“五年上水平”、“十年大跨越”。

  “從現在的空間位置來看,隨著新區10年發展目標的實現,人們將會看到,呼和浩特市以大、小黑河為界的南面,將與現有城區相呼應,建成一座產城融合,集約發展、綠色生態,宜居宜業的新城區。”羅青說。

  但在羅青看來,雖然“藍圖”已繪成,但新區建設中仍會有很多困難,他希望社會各界能多出主意、挑毛病、找錯誤,大家形成合力把新區建設好、發展好。

  對於許多民眾關注新區的具體位置究竟在哪?羅青也作了詳細解答,據介紹,和林格爾新區的發展格局為“一核兩翼六組團”。

  一核:即由和林格爾經濟技術開發區、沙爾沁工業園區、臨空經濟區和新機場組成的中部產業核心區。

  兩翼:一是北部由金橋開發區和東部白塔片區組成的城市新區;二是南部由託縣工業園區、清水河縣工業園區組成的託清工業集中區。

  六組團分別是:盛樂組團、白塔組團、金橋組團、沙爾沁組團、託清組團、空港組團。

特色

“打造公園中的城市”

  記者在發佈會上獲悉,目前,新區的管理機構框架已搭建,規劃編制工作也全面展開,並在春節前發佈招標公告,確定為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目前已進行第一次對接,規劃單位正抽組專門團隊開展工作。

  據瞭解,待總體規劃初步完成後,還將同步進行生態園林景觀、控制性詳細規劃、單體項目設計等規劃,預計2017年3月底啟動生態系統建設,6月份啟動道路交通、綜合管廊建設。

  另外,為滿足新區496平方公里的規劃建設需求,各項報批相關資料正在積極完善中。

  新區的各方面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保障,那麼,和林格爾新區該如何做好融資工作?

  據和林格爾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朱建國介紹,未來的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將打造成為現代化新區,在建設過程中提出的6方面基本原則中,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是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因此,用一句話描述新區主要特色就是要“打造公園中的城市”。

 “新區建設將有大量基礎設施、功能性的生態建設以及產業的發展,這些方面均需要大量資金,大家會關心這些錢該從哪來?”朱建國說,自治區黨委十屆二次全會上提出,要舉全市之力和借全區、全國之力籌措資金建設新區。

  另外,總的4項原則就是要拓寬籌措渠道,創新融資方式,嚴控融資成本,保障建設需求,絕對不能因為資金問題,影響建設的標準、質量和進度。

  羅青介紹,目前正在積極謀劃一批PPP合作項目,先後與北京控股、阿里巴巴、中能建等企業達成初步意向,經比選後確定幾家融資成本低、綜合實力強的企業,參與新區基礎設施、生態建設等項目建設。

  在籌備開展土地收儲工作方面,目前空港組團新機場區域資金已落實,到位後即可開展徵拆,其它組團正在摸底調查。

  同時,初步確定了一批擬開工重大項目,經梳理彙總,2017年計劃實施億元以上重點項目104個,總投資2461億元,當年完成投資339億元。

  據介紹,在高標準規劃建設新機場的同時,新區將重點抓好核心起步區和六條連接線建設。起步區,共分四大片區(即空港經濟片區、託清片區、生態園林片區和新區中心片區),2017年,四大片區市政基礎設施全面開工,主幹道配套地下綜合管廊和生態建設同步到位。

  在六條連接線方面,將打通盛樂組團與沙爾沁組團的兩條連接線(即緯一路至開放大道、雲谷大道至209國道),打通盛樂組團兩個園區的連接線(即經一路至盛樂北路)。另外,建設新區核心區與呼市主城區的快速交通體系,重點是啟動金盛路提標升級改造工程、新建機場路兩條快速路和呼和浩特至新機場高速路建設,協調呼朔高速在新區增設出口。

  同時,新區將加大生態環境建設保護力度,全面實施“一山兩庫五河”生態景觀建設工程,建設生態公園,加快沿路沿庫沿河生態景觀建設,提升綠化美化覆蓋率。2017年重點實施“兩庫三河”,即盛樂水庫、二道凹水庫和寶貝河、惱木七太河、雲西河。

  另外,在重大公共服務項目方面,圍繞打造和諧宜居幸福的示範區,2017年將重點在教育、醫療兩個方面取得突破。建設與國際接軌的中小學、幼兒園,加快引進以醫為主、以養為輔的高水平醫療機構,確保乳業博物館、航空航天博物館等項目開工建設,積極推動內蒙古藝術學院、大數據應用學院、蒙醫蒙藥大學、內大附中、三甲醫院和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建設。


新視界新爆點


做為一個呼市人,我是很看好呼市未來的發展的,最起碼現在發展建設是越來越好了,雖然天天修路堵車,但是,那也是必然的嘛,因為城市需要發展。

對於和林格爾縣,我覺的也差不到哪兒去。

首先,蒙牛乳業是一個全方位的帶動。說起蒙牛,我想應該都不陌生吧,蒙牛是內蒙的重要發展企業之一,企業規模也越來越大!所以,蒙牛正好處於和林格爾縣邊緣,必定會帶動和林格爾縣的發展。

其次,和林格爾縣也是呼和浩特市重要旗縣之一,礦產資源豐富,比如黃金、石墨、石灰石等等多種礦物資源。

再次,還有最新修建的飛機場,正好位於和林格爾縣。

所以我還是比較看好和林格爾縣的發展的。

以上是我個人觀點,如有不同,請在評論區留言


關注頭條號:爬坡的豹子,更多精彩與你分享



呼市小豹


居然有說呼市比鄂爾多斯和包頭差的評論,這些評論要把我笑噴了!城市比較不能只比較一項或幾項,卾爾多斯GDP全區第一難道能說就比呼包二市好嗎?就憑呼市是自治區唯一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這一項就要加很多分的。要說呼市和其他大部分省會城市比還有較大差距,但比起區內的其他城市那還是獨一檔的存在。請看數據:1 建成區面積呼市265平方公里,包頭205平方公里,鄂爾多斯116平方公里,赤峰106平方公里;2 人口:呼市常住312萬,市區人口225萬,暫住人口最新數據是105萬,在呼市上大學的學生約28萬,總計達到近440萬人。包頭和卾爾多斯沒法和呼市比,赤峰市全區常住人口全區最多但市區人口只有100多萬。3 財政收入方面:2019年全區前三強,鄂爾多斯365億,呼市97億,包頭80.5億。4 旅客和旅遊方面:2018年呼市白塔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1250萬人次,比呼倫貝爾243萬+鄂爾多斯225萬+包頭209萬+赤峰155萬+通遼65萬+烏海,錫盟,烏蘭浩特等機場加起來還要多,旅遊收入方面,呼市2018年超過千億,呼倫貝爾排名第二,其他城市不多說,星級星店數量呼市更是甩包頭鄂爾多斯幾條街。5 ,交通:呼市機動車保有量已超過120萬輛,公交車已有183路,在這方面包頭分別是68萬輛和不到70路,其他城市就不講。6 文化教育方面:呼市集中了全區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高等教育資源,這方面別的城市與呼市差距太大,這裡就不講。7 呼市是區內目前唯一有望在未來一年內有地鐵,高鐵,高架路及立交橋並形成立體交通,5G網絡,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8 文化方面:呼市是第二批被認定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旅遊景點和內蒙古大學等多座高等學府遍佈全市。

另外舉全區之力打造的和林格爾新區目前發展也非常好,隨著呼和浩特新機場的建成,呼和浩特已經是不折不扣的草原大都市,正穩步向二線城市邁進。


136748857


呼和浩特市一直在規劃,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創新。每年都有一些盛大的文化活動,但是宣傳力度太小,太侷限。因而市民參與度很低,知曉率也不高,最多也就是個旁觀者或議論者。對外宣傳較弱,檔次欠佳。例如,一個呼張高鐵在網上發佈了無數遍,幾呼是復讀。廣播和電視也不強。有些地方電臺原創節目少切單調,經常長時間播放歌曲填充節目空檔,幾個臺加起來也不如北京市的一個臺內蒙豐富。與內地差距太大了。

我們熱愛呼市,祝你進步!


老天之眼


呼市應該發展和林新區,用高科技,高標準來發展,和林新區成熟以後再發展金川別弄的那個也不成功,財政吃緊全面發展最終結果如何


鷹原


開發區最好是市場為投資主體而不是政府為主體。呼和浩特地區是邊疆民族地區,人口與自然環境、區位的優勢不是很好,要尊重這個基本事實和它們的約束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