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商人遷都達13次之多,“前八而後五”,到底去了哪些地方?

商人遷都達13次之多,“前八而後五”,到底去了哪些地方?

商朝是中國古代一個重要的朝代,創造了中國歷史上輝煌的青銅文明。從商的先祖契開始到成湯滅夏建國,再到盤庚遷殷,在殷商的歷史上,部族與都邑的頻繁遷徙是一個顯著的現象。

“蕩析離居,周有定極”。自古人們就認為殷人屢遷,前八而後五。“前八”是指從商有記載的第一個男性祖先契到成湯建國間的八次遷徙。“後五”指成湯建國到盤庚遷殷間的五次遷徙。後五次遷徙嚴格來說並不是商族的遷徙,而是根據統治需要進行的國都之遷徙,性質上與成湯之前的“八遷”是不同的。

成湯建國以前的商王世系始於契而止於湯,共十四世,即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振(王亥)、微報丁、報乙、報丙、主壬、主癸和成湯。有學者考證商人的遷徙過程大體為商族的第一世王契居於北京附近,二世王昭明居砥水與石濟水一帶,三世王相土活動在漳水流域,七世王王亥活動在易水流域,十四世王成湯遷到鄭州商城。另外,還有一些遷徙不甚明瞭。

從這五個王的活動地點看,先商的活動範圍大致在冀中南和豫北地區。若按照商王的先後年代排序,有著明顯的南漸遷徙的過程。而有學者認為,商部族的祖先為我國北方的紅山文化的先民,契遷徙前所居地位於紅山文化的範圍南限,而從遷徙過程似乎可以找到些規律。

商族起源於北方,商先族契發起於燕南北京、易水流域,後南遷經過在冀南豫北長期發展,在湯時強大起來。商人祖先南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圖騰和祖先崇拜的需要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這時的商人還處於遊農經濟階段,且經常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不斷侵擾等可能是商人南遷的最重要的原因。

河南地區是當時我國經濟、文化較發達地區,商遷至河南地區,雖然常有變動,但卻不離這一理想的區域。商湯建都於亳,史書記載明確,然而商湯的亳都並非一處。有關亳都地望,古今主要有西亳說、南亳說、北亳說、杜亳說、垣亳說及鄭亳說等六種不同亳的名稱的出現就是不斷遷徙的結果。

商湯滅夏前即居於亳,滅夏之後又班師回亳,古文獻中的有關記載較多。《尚書·序》說:“湯始居亳,從先王居。”《墨子·非命上》:“湯封於亳,絕長繼短,方地百里。”《史記·六國年表》:“禹興於西羌,湯起於亳,周之王也以豐鎬伐殷。”這些記載中的亳皆為湯始封之地。

商湯始居南亳,即今虞城縣谷熟集,後遷徙北亳,即今商丘北部蒙牆寺一帶,古稱蒙縣。北亳亦曰景亳,又名蒙亳,為湯受命之地,《帝王世紀》說“蒙為北亳”。另外還有人認為北亳在今山東曹縣境內。隨著部族力量的強大,商開始兼併周圍地區,並在兼併中日益強大。

商湯在消滅周圍敵對方國之後,即開始向夏王朝發動進攻。成皋在西周初期原稱作成,這個地名當是沿襲夏商地名而來,此地東距鄭州商城約40公里,西距二里頭夏都遺址約50公里,它應當就是商湯與夏王桀戰於成的成地。成地為夏王朝的東方門戶,形勢險要,夏王桀在此一戰失敗,門戶洞開,遂使商湯乘機進入伊洛平原直通夏王朝的政治中心。成湯滅掉偃師附近的有洛氏,兵臨夏朝王都城下,並以偃師商城為據點,很快推翻了夏王朝。

《竹書紀年》:“夏桀末年,社折裂,其年為湯所放。”《國語·周語》:“伊洛竭而夏亡。”根據這兩條文獻記載可以看出夏桀末年,發生了乾旱和地震,夏王朝就在這年被商湯戰敗滅亡了。推翻夏王朝以後,為了有效地鎮撫夏之遺民,商湯又在夏都附近修建了新的統治中心,依舊命名為毫,即後世所謂“西毫”。

關於這方面的記載如《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商湯滅夏即天子位,“作宮邑於下洛之陽”。《後漢書·逸民傳·野王二老傳》:“昔湯即桀於鳴條,而大城於亳。”《史記·封禪書》:“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漢書·地理志》河南郡偃師縣條班固自注雲:“屍鄉,殷湯所都。”《書序》鄭玄注:“亳,今河南偃師縣有湯亭。這些記載中較為統一的觀點就是商湯滅夏後建都西亳,西亳之地望位於“河洛之間”,即今河南省偃師縣,具體可能為偃師商城。

由於這些記載多且較為統一,被大多數現代學者所引用,但這些記載有沿襲之嫌。鄭州商城的發現發掘及研究的深入,一些學者將目光轉向“西亳為鄭州商城”的看法上,而關於鄭州商城為“西亳”的記載卻是很難見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