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阿里巴巴注資在線訂貨平臺Ordre,加碼高端時裝市場

阿里巴巴注資在線訂貨平臺Ordre,加碼高端時裝市場

英國倫敦——傳統實體Showroom會成為過去嗎?或許吧,目前有一批在線訂貨平臺逐漸找到了出路。

初創企業Ordre旨在通過其推出的在線訂購平臺,幫助奢侈品時裝市場批銷客戶省卻繁瑣步驟與溝通障礙,斬獲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最新一輪注資後,距離這個目標就更近了。雙方尚未確認此次投資的具體規模,但有了解內情的消息人士稱這筆交易不低於2000萬美元。

收購了Ordre少數股權的阿里巴巴,亦是剛剛入局奢侈品領域的新玩家。去年,阿里巴巴在天貓上線了邀請制奢侈品購物頻道Luxury Pavilion。

雖然不乏Joor等競爭對手實現了訂購程序數字化,並簡化在線選貨和營銷計劃執行,Ordre首席執行官Simon Lock表示,Ordre之所以能脫穎而出,憑藉的是其360度全景服飾預覽、虛擬現實(VR)時裝發佈等功能,消除了前往時裝週或實地造訪展廳的需求。

“實在是太混亂了。買手們常常忙到不能分身,”Lock表示,“買手如果用Ordre平臺,可以找到所有相關的資料和設計師採訪,然後直接下單訂購。我們就是幫助他們簡化這個過程。”

批量採購週期的現實,意味著品牌總會優先考慮大型百貨,犧牲小型精品店或年輕品牌,因為後者往往無法承擔設立展廳的開銷,容易被忽視。到了相對偏遠的地區,這個問題只會進被一步放大。

以創辦澳大利亞時裝週聞名的Lock則表示,自己很明白吸引買手飛來悉尼參加時裝週有多難,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之下。用他的話說,開發一個在線平臺來簡化這些繁瑣步驟,“實在再明顯不過了。”

2015年,Lock與曾擔任造型師、《Harper’s Bazaar》造型總監的妻子Kirsten共同創辦了Ordre。如今,超過2700家零售商通過該平臺處理批發業務訂單,包括薩克斯第五大道(Saks Fifth Avenue)、連卡佛(Lane Crawford)、巴尼斯紐約(Barneys New York)與Net-a-Porter。平臺銷售超過150個設計師品牌,包括Stella McCartney、Paule Ka,到陳安琪的Angel Chen與Charles Jeffrey的Loverboy。

截至今年年底,Ordre還不會產生盈利,但Lock預計即將實現5億美元的商品交易總量(GMV),是2017年的十倍。該公司的收入來源是設計師品牌:設計師按照他們向Ordre輸送的SKU數量繳納一筆月費,按他們最終收穫的訂單數量繳納一筆服務費,產生新業務後再繳納一筆7.5%的佣金——比實體展廳通常收取的20%佣金低得多。

Ordre自行研發的3D激光掃描工具成為了關鍵吸引點,設計師可以藉此拍攝出系列的高像素、360度全景照片;買手則能通過虛擬現實頭戴器觀看時裝發佈會,就親自坐在前排沒什麼兩樣。

連卡佛香港的資深買手Jillian Xin表示在Ordre上發掘了不少新的設計師。“我認為,Ordre確實大大提升了新興設計師能發揮的空間,用技術為他們‘賦能’。有了360度全角度影像和視覺,我們可以在沒有試衣模特在場的條件下,更確定地購買更多產品。”

Angela Luo是Only Mode的資深買手,Only Mode是一家位於中國廣州的購物藝術中心K11新開設、佔地1000平方英尺的買手店。Luo表示自己已經通過Ordre購買價值10萬元的外國品牌產品,其中包括意大利品牌No. 21號、英國品牌Joseph和韓國品牌GVGV,“Ordre給我省出了很多采購時間。網站上的展示比我能從品牌那裡得到的訂單介紹更生動。”

儘管如此,與BoF談話的另外一些知名零售商拒絕就Ordre發表具體評論,表示該平臺的相對較新,尚未成為其採購的一部分。另外,造訪實體展廳依舊是這些零售商流程的關鍵步驟,但即便是Tomorrow、Riccardo Grassi、Polly King、Rainbowwave等高端多品牌展廳,也計劃將更多活動轉移線上,亦在與Ordre接洽。

擁有2700多個家註冊零售商的Ordre,目前還缺了不少響噹噹的名字,儘管Lock表示自己每年兩次會晤路威酩軒集團(LVMH)首席數字官Ian Rogers、開雲集團(Kering)、歷峰集團(Richemont)的高管,爭取他們加入自己的平臺——而與此同時,競爭平臺Joor的首席執行官Kristin Savilia表示,Joor目前打理來自LVMH、開雲以及歷峰的品牌,客戶包括尼曼·馬庫斯(Neiman Marcus)、波道夫·古德曼(Bergdorf Goodman)、哈羅德百貨(Harrods)、春天百貨(Printemps)、24Sèvres等玩家,目前正擴展到更廣發的大眾市場領域。

為時裝批發市場服務,並非沒有風險。根據貝恩諮詢(Bain & Company),儘管佔據總量三分之二的批發業務無疑是個人奢侈品的最大銷售渠道,但越來越多的年輕品牌正努力繞開百貨商店,採用直面消費者銷售的DTC策略(Direct to Consumer),試圖獲取更高利潤率,更好控制品牌體驗。但Lock似乎不這麼認為,“批發業務將永遠是我們行業的重要組成。”

阿里巴巴更希望的是,能將Ordre的部分技術應用於DTC銷售,天貓時尚和奢侈品總裁劉秀雲表示,“我們希望打造一個新的增長引擎,一個與年輕消費者對話更理想的場所。我們最重要的目標是努力滿足年輕人的需求,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奢侈品,所以我們希望能邀請奢侈品牌進行合作,”劉秀雲解釋道。60%的天貓活躍消費群體年齡在30歲以下,他們“是新技術的狂熱粉絲,希望採用360度全視角看世界,十分重視創新。”

儘管奢侈品市場對天貓越來越重要,其Luxury Pavilion目前正銷售包括Givenchy、Burberry在內的50個品牌,還有不少品牌對適用平臺進展緩慢,並對其假貨氾濫、灰色市場以及轉售現象感到擔憂。體量相對較小的競爭平臺京東(JD.com)也推出了自己的奢侈品獨立平臺Toplife,出售Saint Laurent、La Perla等品牌產品,並在去年6月以3.97億美元入股時裝電商“獨角獸”企業Farfetc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