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入職Offer薪資套路多!三大陷阱三大對策,別讓入職變成坑!

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前段時間有沒有看到這麼一個新聞:某電視求職節目,一名畢業於瀋陽理工大學的女碩士在一路披襟斬棘之下,和一家公司達成聘用意向。然而當該女碩士報到入職時,公司人力總監稱“工資有變動”、承諾的13000元底薪變成4000元,只是許諾如果努力,之後“月收入”“可能”會達到13000元。而當她拒絕按照這樣的底薪入職後,公司就直接給她發了“不再入職”的通知。雖然後來節目欄目組介入,該公司改口答應可以按照原許諾的13000元底薪讓其入職,但女碩士還是拒絕了這個offer,稱該公司不可再信任。

入職Offer薪資套路多!三大陷阱三大對策,別讓入職變成坑!

在這個事件中,我們自然是譴責這樣毫無誠信的公司;然而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在求職的過程中,的確存在了部分善於在“薪資”上動手腳的公司,而很多朋友,往往都沒有上述這個女生如此果斷,而是選擇了委曲求全,反而付出了更大的代價。那麼,在職場中,有哪些“薪資”上的陷阱是我們需要當心的?而遇上了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入職Offer薪資套路多!三大陷阱三大對策,別讓入職變成坑!

入職殺價

是的,上文中的女碩士,就是遇到了“拿到offer,入職時卻突遭殺價”的情況。某些公司在和求職者面試時,對求職者要求的薪資往往一口答應。但所發出的OFFER上卻只約定了入職崗位和時間,並沒有寫明入職的薪水。等求職者辦理入職時卻突然殺價,將面試時約定的薪水大幅降低,並以各種獎金、福利待遇來誘導求職者讓步簽約。

此時入職者已完成離職,也拒絕掉了其他公司的offer,在這種情況下就會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同時也會為公司所描繪的福利、晉升體系所動心,稀裡糊塗就勉強簽約。但往往這種情況下,這些所謂的福利,不過是公司畫的一張虛無的大餅罷了。

入職Offer薪資套路多!三大陷阱三大對策,別讓入職變成坑!

而面對這種“入職殺價”的陷阱,我們最正確的應對方法當然就是“防患於未然”:首先在接收公司的Offer時,要留意Offer內容是否具備“具有法律效力的要約所規定的要件”,例如工作內容、入職時間、薪資待遇、薪資構成等,有了要件齊全的Offer,當公司在入職條件上違約時,求職者則可以此申請賠償。所以,如果求職者最初拿到的Offer要件不全,應要求對方補齊。如果對方拒絕,那這個公司的可信度或許就值得懷疑了。

而當入職時,突遭薪酬殺價的情況,求職者就更應該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不論公司HR對於獎勵機制、福利待遇說得如何天花亂墜、以及對於臨時調整薪資的客觀原因解釋得如何合情合理,請一定盲目心動!理智的作法是當場拒絕,並聲明自己的權利。這樣的公司在員工第一天入職就尚且這麼不守誠信,你又該如何相信他們會對口頭的承諾履行到底呢?

入職Offer薪資套路多!三大陷阱三大對策,別讓入職變成坑!

績效工資佔比高

這或許也是無數公司拉低員工工資的一個普遍的套路:那就是在入職簽約時提高績效工資佔比。有的公司在招聘廣告中會把薪資水平寫得很高,而在面試時對於薪資的構成也解釋得含糊其辭。然而求職者往往為錢所動,極易被這樣的Offer吸引。但當入職簽約勞動合同時,才發現“績效工資”佔了大頭,能實實在在拿到手的底薪甚至還低於自己跳槽前的工資。

一些諸如產品、行政或後勤支持部門的工作崗位,很難有客觀的量化標準去評價,所以公司所謂的“績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公司領導的意願,而不是員工的表現。如果在勞動合同中,績效工資比例佔了大頭,哪怕公司只發基本工資,他們依然會有各種各樣的理由推脫責任,而員工就會處於被動的境地。

入職Offer薪資套路多!三大陷阱三大對策,別讓入職變成坑!

面對這樣的套路,最有效的方法當然就是在面試洽談薪資時,完全明確薪資的構成,並提出在Offer中註明。除非求職者應聘的是銷售崗位,否則請一定以能夠實實在在拿到手的基本工資,作為是否接受Offer的評價標準;而銷售類崗位,也一定要問明白提成的比例,並要求HR落實到Offer中。

入職Offer薪資套路多!三大陷阱三大對策,別讓入職變成坑!

以發票衝抵工資

“以發票衝抵工資”是不少公司“偷稅漏稅”的“法寶”:公司會把員工工資分為“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兩部分。但實際上,卻並不進行真正的績效考核。基本工資通過銀行賬戶發放,績效工資則讓員工找發票充抵,這樣員工可以少交個人所得稅,公司也以基本工資為基數交社保,省了一大筆開銷。不少公司甚至會美其名曰地將其舉措稱為“為員工合理避稅”。

乍一看,這似乎是件雙贏的事。然而生活君告訴你,這樣做的長久影響其實是“後患無窮”的:首先當你日後考慮購房時,你會發現你的“公積金”少得可憐;而申請銀行貸款時,收入證明和銀行流水上的工資數額,也會因為相差太大而極易受到銀行審核,影響你的貸款額度。更重要的是,如果日後遇上公司運轉問題,需要裁員,員工所能得到的賠償也會因為“基本工資”的低廉而低於基本水平。

至於應對方法嘛?當然是直接拒絕這樣的公司所發的offer啦,因為短期的利益而願意在稅務上鋌而走險的公司,你難道還期待他會對員工有任何的照顧和考量嗎?

入職Offer薪資套路多!三大陷阱三大對策,別讓入職變成坑!

以上就是我們求職道路中會常見到的一些”薪資陷阱”,當各位遇到這樣的公司時,千萬要謹慎,不僅要善於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更要勇於拒絕不合理不合法的要求。我們常說“不要在垃圾堆裡找另一半”,這句話同樣也適用於求職,千萬不要在垃圾堆一般的公司裡寄放自己的青春和夢想。要記住,不論什麼時候,你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更重要的是,只要你努力踏實,你就值得更好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