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記者在一線丨魏士丁:勇敢“逆行” 無愧於心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猶如一場風暴,猝不及防,席捲而來。在這場抗疫戰中,廣大醫務工作者主動請纓奔赴沒有硝煙的戰場,各行各業的一線人員堅守崗位,為大眾的“歲月靜好”衝鋒在前。

记者在一线丨魏士丁:勇敢“逆行” 无愧于心
记者在一线丨魏士丁:勇敢“逆行” 无愧于心

餘姚發佈推出【記者在一線】系列報道,講述抗“疫”一線最真實的故事,讓我們彼此收穫一份溫暖、信心和力量。

记者在一线丨魏士丁:勇敢“逆行” 无愧于心

今天我們來聽聽

餘姚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魏士丁的故事

2020年的春節,對於平常人來說,可能是有史以來最漫長的一個春節。而對於我來說,這可能是過得最“短”的一個春節。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我喜迎春節的步伐。從大年初一至今,我在崗位上沒有停下過腳步。春節長假,只是停留在想象、印在日曆上的概念。

记者在一线丨魏士丁:勇敢“逆行” 无愧于心

採訪首例出院患者

新春伊始,“一哆嗦”的我擁有了“雙重身份”

1月25日是農曆大年初一,當天的我一早起床,就投入到了忙碌的工作中。至今我仍清楚記得,那天上午我是編輯,中午變身記者,下午又切回小編,直到晚上10點多,連軸轉了一天的我,感到陣陣睏意襲來。

“等下!”突然之間,一位剛在新媒體投稿平臺傳稿的記者發來兩個字。我知道她指的是緩發一篇市領導對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再部署的重要稿件,我心裡咯噔一聲,莫非是哪裡出了差錯?不一會,那位老師在投稿平臺裡跟發了一句:“沒事了,不改了。”我懸著的心方才放下。

“聽到那句等下,嚇得我一哆嗦。”放鬆下來的我在內部微信群裡開了句玩笑。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位記者看到後特意@我:“比咖啡還靈吧?”分管領導調侃:“這一哆嗦很傳神。”我回答說:“一哆嗦就不困了,還能堅持幾小時!”事實上,那天的新媒體編輯值班工作,接近子夜時才算結束。出於職業敏感,我意識到下一步更要抖擻精神,投入到這場戰“疫”的宣傳報道中。

作為全媒體人,我有著“多重身份”:有時,我是肩抗機器的攝像大叔;有時,我是手拿筆和本子的文字記者;有時,我是坐在電腦前修改稿件的媒體小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報道,對我來說,既是挑戰,更是一種考驗,需要“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一個多月的“戰鬥”,從採訪寫稿、視頻拍攝剪輯、編輯新聞、製作微信公眾號……這一切,時時刻刻都在歷練著我的素質與能力。

记者在一线丨魏士丁:勇敢“逆行” 无愧于心

採訪醫護人員

最快速度發佈好消息 職業自豪感“爆棚”

醫院對於我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地方。身為“線”上記者的我,如今再次來到醫院,這裡卻成為了抗“疫”的最前線。每天醫院聚集了不少發熱患者,普通人談“疫”色變,唯恐避之不及。而我作為一個全媒體人,臨陣唯有勇敢逆行。

1月31日下午2點多,我接到寧波首例同時也是我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或將在市人民醫院治癒出院的消息。我立馬帶上攝像機,一邊驅車趕往醫院,一邊給部門領導打電話彙報情況。部門領導特地提醒我新聞要突出新、準、快,因此我臨時決定改用手機錄製視頻素材,這樣更有利於快速製作並在平臺發佈。

记者在一线丨魏士丁:勇敢“逆行” 无愧于心

採訪醫護人員

記錄下戰“疫”中最美的逆行身影

視頻、圖片、文字,這構成了全媒體的三大“法寶”。採訪時,我盡全力發揮出全媒體的特色與優勢,自學短視頻拍攝技巧,一次次嘗試後期製作和配樂,就是為了讓關心疫情發展的姚城市民能夠全方位的及時瞭解最新抗“疫”報道。

從我採訪的首個“鼠年寶寶”、218名醫護工作者踴躍報名競當志願者,到來自抗“疫”一線護士長的內心獨白,從我市越來越多新冠肺炎患者陸續治癒出院到醫護人員在疫情面前展現的醫者仁心,我都及時通過採編、製作的新聞報道,給予多樣式傳播。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2月9日市人民醫院第二批援鄂醫療隊白衣戰士出征武漢。他們都有家庭與牽掛,卻毅然決然地衝在最前線。為此,我與援鄂醫療隊員多次聯線,持續報道了他們的感人事蹟。有時為了採訪,一等就是幾個小時,我見縫插針、耐心細緻地瞭解醫護人員在武漢的生活工作情況,及時給家鄉人民帶來最新的前方報道。

记者在一线丨魏士丁:勇敢“逆行” 无愧于心
记者在一线丨魏士丁:勇敢“逆行” 无愧于心

魏士丁在發熱門診採訪時拍攝的照片

這一個多月來,在單位的統一策劃、指揮下,我根據全媒體的特點進行了全方位的抗“疫”報道。湖北返姚人員堪稱“樣板式”的自我隔離,女企業家捐贈4萬個口罩、8千隻手套的愛心義舉,還有爺孫檔、父子倆、愛心媽媽和各類“混搭”組合志願者的湧現,讓一次次外出採訪的我感受到了全民抗“疫”的決心與溫情。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付出得到了回報。近期發表的30多篇抗“疫”報道中,

不少被上級媒體轉載選用。《還記得離別前深情相擁的這對愛人嗎?援鄂女護士王林靈講述在武漢的日子》、《文武雙全的餘姚“雙黃蛋”走紅援鄂醫療隊》被寧波晚報甬上客戶端選用,《人民醫院第二批醫護人員馳援武漢》、《成立居家隔離人員垃圾收運小組!鳳山環衛堅守抗疫一線》進了省市級“學習強國”,《浙江餘姚:“三心”機制做好“三返”人員防控保障工作》登上央廣網。我用筆和鏡頭記錄了戰“疫”中那些最美的逆行身影,收穫記者這份職業自豪與滿足。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作為一名不算年輕的80後,看著身邊的年輕同事奮勇向前,看到資深的前輩日以繼夜,唯有拿出全部拼勁勇往直前。這次戰“疫”報道,是我職業生涯中一次難得的歷練。在屬於新聞人的“陣地”上,我們必須無愧於“無冕之王”的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