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不讓《荒野求生》裡的貝爾去挑戰一下中國新疆的羅布泊?

農民馬小哈


貝爺如果挑戰中國的“死亡之海”羅布泊,我敢肯定不出三天就可以直接等待被救援了,我為什麼會這樣說呢,請聽我慢慢道來。



羅布泊原來就是一片鹽湖,乾涸後成為沙漠,從地裡出來的水全部都是鹼性水,含鹽量很高,不適合人類喝,所以貝爾在羅布泊根本找不到可以飲用的淡水資源。


還有一個就是羅布泊的自然氣候了,白天氣溫高達50攝氏度,而到了晚上氣溫瞬間降到零度以下,還經常伴隨著沙塵暴,一望無際的平坦荒漠,沒有任何遮擋,實在不適合荒漠求生。

貝爺雖然已經挑戰過不少環境惡劣的地方,但是他從來沒有挑戰過世界公認“死亡禁地”,他只是一個做節目的,沒必要玩命,雖然他背後有拍攝團隊,但是在羅布泊探險的危險性不是他們能夠控制的。


挑戰中國的羅布泊之前,先讓貝爺挑戰一個“百慕大三角”吧!


古風音樂會


首先一點,貝爺並不是一個人,那是一個團隊。我們在《荒野求生》節目的畫面裡看到的是貝爺一個人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可實際上,貝爺身後跟著一整個攝製組。貝爺的每一個行動之前都要確保整個團隊的安全,因為只有這樣,這個欄目才能夠繼續進行下去。所以每次看《荒野求生》小娘子都會由衷的感嘆,攝影師好厲害啊!帶著那麼沉重的設備,還能夠跟上貝爺的腳步,簡直就是神一般的體力。



說回新疆的羅布泊地區,那裡曾經水草豐茂,是中國第二大咸水湖,更是古絲綢之路上重要的一站。如今的羅布泊地區則是被稱為“死亡之耳”的無人區,是亞洲大陸上的一塊“魔鬼三角區”。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和中國著名探險家餘純順先後在這裡失蹤、遇難,大家耳熟能詳的《雙魚玉佩》更是使得這片死亡之地的上空籠罩了一片神秘的迷霧,羅布泊的傳說也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讓貝爺去挑戰死亡之地羅布泊,乍聽起來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萬一成功了,這檔節目必定大爆。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首先,國家在羅布泊地區設有軍事基地,本國人都難以進入,更何況是個外國人,還是一整個團隊。其次,《荒野求生》所到之處,雖然人跡罕至,條件惡劣,但大多具備生存的基本物質條件,貝爺所展示的,是在這樣極端的環境下的生存技巧,而不是在一個連基本生存條件都沒有的地方,讓一整個團隊陷入困境,這對後勤保障要求過於嚴苛,很容易出現人員傷亡的事故。最後一點,節目的製作是為了吸引更多的觀眾買單,在地形地貌豐富多變的環境下求生,遠比獨自一人枯燥乏味的在沙漠中行走幾天要吸引人,節目是不是有意思,收視率是不是達標,都是一個欄目生存下去的保障,貝爺作為一個電視人,不能不考慮這一點。 所以說,讓貝爺挑戰羅布泊,這個美好的願望,最終只能停留在夢想階段。


饕餮小娘子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首先需要表明兩個觀點!

第一:貝爺確實是宇宙第一吃貨!

第二:貝爺的團隊確實很犀利!


很多人在看貝爺的節目的時候。都會誤認為。這確實是貝爺一個人在進行真實的野外生存訓練,做的節目都是真實的,都是由貝爺一個人來完成的,其實不然,貝爺的所有節目,都是由非常專業的團隊配合來完成的!

說白了,只要各位誰口味很重很重。並且有大資金支持,那麼,他就可以成為下一個貝爺!


迴歸正題!為什麼不讓貝爺去羅布泊荒野求生?


小哥覺得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第一:貝爺去了羅布泊,肯定能生存!

為什麼小哥這麼說呢?因為貝爺身後有強大的團隊啊,貝爺的荒野求生欄目,旨在向大家傳授教導野外生存技能,並不代表貝爺一個人就能應付各種惡劣環境!

所以,即是貝爺去了羅布泊,貝爺也只是通過節目為大家傳授一些沙漠生存技能罷了!比如辨別方向,提前判斷沙塵暴,沙塵暴環境如何生存,如何在沙漠找水源,如何在彈盡糧絕的時候,通過沙漠植物動物補充體能!



第二個原因:郭嘉政策!

羅布泊比較著名的事件,就是彭加木失蹤事件,而在彭加木失蹤後,郭嘉出動軍隊進行了大規模高精度搜索。最後依然沒有結果,可以推斷,彭加木失蹤事件並不是單純的考古專家失蹤,而是還有更大的謎題!

再者,羅布泊在古代是有很多國家的,這裡就有很多的研究價值,哪怕非常低俗的說,挖到文物怎麼辦?所以說。羅布泊目前雖然開放了,但也是劃定了區域的,並且羅布泊旅遊,對外國人收的門票和對國人收的門票價格可是不一樣的哦,想象貝爺那麼大的團隊,就是單單門票就是一筆很大的開支了,再加上其他,那就更加複雜了!

所以很明顯。貝爺可以去很多地方做節目,但是去羅布泊。基本上沒有可能!

謝謝大家!


古梁鏞


貝爺是教你怎麼逃出去,回到文明社會。而不是要什麼都挑戰一遍的。

http://m.hexun.com/tech/2014-11-17/170468667.html先看一下羅布泊九大詭異事件。



《荒野求生秘技》又稱《荒野求生》,是

美國

探索頻道

製作的一檔寫實電視節目,由

英國

冒險家

貝爾·格里爾斯

主持,每集他會走到

沙漠

沼澤

森林

峽谷

等危險的野外境地,在極為惡劣的環境下,為脫離險境,設法尋找回到文明社會的路徑。



貝爾歷程

他包括攀登珠穆朗瑪峰,圍繞著不列顛群島玩水上電單車,乘坐小艇跨越結冰的北大西洋,以及攀登被艾德蒙.希拉里爵士形容為不可逾越的喜瑪拉雅山山巔。每年珠峰都有人喪生,每10個登頂的人中就有一個死去。然而1998年5月26日,貝爾作為英國最年輕登頂珠峰併成功返回的人,入選了

吉尼斯世界紀錄

,當時他只有24歲。



還生吃鼻涕蟲、蜘蛛、蛇膽、蜘蛛、白蟻等等一些常人入不得口的昆蟲。



來看一下羅布泊

位於中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東南部湖泊。由於形狀宛如人耳,羅布泊被譽為“地球之耳”;又被稱作“死亡之海”,又名羅布淖(nào)爾後來經過地質工程者的改造,這裡變成了“希望之城”。



羅布泊乾涸後,周圍生態環境發生鉅變,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衛士

胡楊樹

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5米的速度向羅布泊推進,很快和廣闊無垠的

塔克拉瑪干沙漠

融為一體。羅布泊從此成了寸草不生的地方,被稱作“死亡之海”。


千億輿論


首先,貝爺的節目名字叫《荒野求生》,這是一類探險類節目,目的是教你在不同類型類型的地質地貌、氣候條件下在具有基本生存工具的條件下取得更大的求生概率。

而你問題卻是挑戰羅布泊,那就不是探險了,那是冒險。

羅布泊又叫“死亡之海”,面積達3000平方公里,大部分為沙漠,如果單憑人力,是不可能穿越的,更重要的是,羅布泊目前已被國家列為禁區,禁止穿越。


春春姐


《荒野求生》只是一檔電視節目,觀眾所能看到的,都是節目組想要給你呈現的效果,與真實的荒野生存有非常大的區別:

首先,許多人也說了,貝爾是有團隊的,除了攝製組人員,還有後勤醫療救援團隊隨時待命,這些是你在鏡頭裡看不到的。

其次,節目拍攝的每條路線,都會安排專業人士,提前踩點。評估線路的安全性,以及在哪裡取水,在哪裡生火,在哪裡宿營,在哪裡可以獲得食物;然後會有導演規劃拍攝腳本;再然後攝影,空鏡,航拍,燈光,音頻各組人馬都要要提前做準備,有的設備是要提前佈置的。

所以,拍攝這類真人秀節目,導演組目的絕對不是讓貝爾去挑戰生死線,而是…找一個看起來野的環境,放一個帥氣的男人,克服重重困難,吃各種重口味食物,最終順利抵達終點,這樣一部片子可以賣給全世界的電視臺,賺到盆滿缽滿。

去羅布泊怎麼拍?鏡頭從開始到結束都不會有什麼地貌上的變化,只有茫茫沙漠戈壁鹽鹼殼,沒有淡水,沒有植被,正午酷熱的高溫,辨別方向都很困難…

貝爾單人無後援穿越羅布泊?如果成功了,那肯定肯定是作弊(要麼有後援,要麼提前埋了淡水和食物)。

貝爾如果死了…你不會幼稚到,真的以為貝爾為了挑戰失去生命也無所謂吧?


旅行顧問招財貓


羅布泊,死亡之海,貝兒的野外求生,只是一個節目,真去了恐怕會死翹翹滴!


漢朝時期這裡曾經有一個人口眾多,頗具規模的古代樓蘭王國。它於公元前176年以前建國、公元630年消亡,有800多年曆史。

羅布泊乾涸後,周圍生態環境發生鉅變,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衛士胡楊樹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5米的速度向羅布泊推進,很快和廣闊無垠的塔克拉瑪干沙漠融為一體。羅布泊從此成了寸草不生的地方,被稱作“死亡之海”

羅布泊和因它而繁盛的樓蘭古國,一度吸引了很多國內外的探險者。幾千年來,不少中外探險家來羅布泊考察,寫下了許多專著和名篇,發表了不少有關羅布泊的報道。但是,由於各種侷限和偏見,也製造了許多訛誤,為羅布泊罩上了神秘的色彩。

1964年10月16日,中國在羅布泊地區成功試爆了第一枚原子彈。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在羅布泊爆炸成功。1964-1996年,羅布泊一共進行過45次核試驗,其中23次是大氣核試驗。


客觀—評論員


羅布泊,曾是我國第二大咸水湖,海拔780米,面積約3000平方公里。而提到羅布泊,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就是樓蘭古國。樓蘭古國,在歷史上活躍了800餘年,突然在公元400年左右神秘消亡,直到1900年才被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發現,因而轟動了全世界,自此之後的這100年間不少國內外探險家都進行過考察,發表了若干報道,但同時也以訛傳訛,為本身就鮮為人知的羅布泊罩上了一層更加神秘的色彩。

說它神秘,除了突然消失的樓蘭古國,還有就是因為這裡是我國第一顆核彈試爆場地,因為羅布泊地勢平坦,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環境惡劣,保密性好。所以一度成為禁區,甚至在當時還一度傳出沙人、外星人基地,彭加木雙魚玉佩等詭異的傳說。

因為羅布泊有太多的未知等待我們去發現,所以最近有很多探險家都相繼深入沙漠,想要一探究竟,不過這也造成了更多的神秘事件,除了彭加木神秘失蹤以外,還有上世紀90年代7人開車進去尋找水晶礦,兩年後人們只發現了三具屍體,其他人下落不明;95年三人開車進去,只在車內找到兩具屍體,水、汽油卻很充足等等……

羅布泊,一個曾經聞名中外的絲綢之路南支的咽喉,到現在一望無際的沙漠,到底經歷了什麼?也只能等待我們去不斷的探索和發現。這個從地圖上看起來像一個人類耳朵的風沙之地,到底隱藏了我們多少不曾接觸到的故事?


藏區旅行攻略


這是在做節目。貝爾用的刀,有這刀能幹成許多事。還有利用的許多東西,都是現代文明的遺留。合理利用一下,比遠古生存困厄的祖先強多了。

就己經看過的電視節目的"野外生存″章節,幾個探奇獵險的外國哥們,埃德一個人,光個身子,在島上尚且自拍自生自發火種。比貝爾強多了。要叫貝爾去那″黃沙漠漠際雲天″的羅布泊,十有八九,站著進去,倒著出來。為什麼?自然條件惡劣。風大地酷天氣熱,無水無木無掩體。森林險山惡水野獸,尚且除食品難吃點,水,氣,溫差畢竟短時間可以對付。貝爾當過兵,適應野外生存,但不一定適應沙漠生存。

不過,試試也可以求證一下酷烈的沙漠求生環境,幹上野外生存這嘛事,不幹下去,就對不起敬業這詞了。

貝爾有攝影組跟著,沒鏡頭什麼都沒了,這點特別重要。要不,你就看不到他幹了些什麼了。

埃德在用石頭砸竹杆扎掩體,在島上己經三十天了,人瘦得兩眼落眶,看上去長高了許多。

貝爾卻沒有瘦過……一直精力旺盛得飛沙走石,涉水矯健。因為他後面有一幫人跟著,不是他一個人在戰鬥。





劉一千五


答:不是不讓貝爾挑戰,是貝爾還沒做好充分的準備。

羅布泊簡介:羅布泊原是中國的第二大湖泊,自20世紀初瑞典斯文·赫定闖入羅布泊,它才逐漸為人所知。以前湖泊多大面積不清楚,只知道面積在迅速縮小,致使樓蘭古城廢棄。1942年湖水面積達3000平方公里,1962年減少到660平方公里,1970年以後乾枯。


羅布泊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邊緣地帶,塔克拉瑪干沙漠東西長1000公里,南北寬約400公里,面積達33萬平方公里。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流沙面積世界第一。

塔克拉瑪干在維吾爾語意思為“走得進,出不來”。有“死亡之海”之稱。國土資源部曾拍攝過一部故事片《生死羅布泊》,使人們對羅布泊有了新的認識。


進入羅布泊,“死亡之海”的猙獰面目將會立刻呈現在你的眼前。茫茫大沙漠,沒有參照物,沒有方向感,沒有生命跡象,如果再缺水斷糧,那就基本等於掛了。白天羅布泊烈日炎炎,銀沙刺眼,沙面溫度可達70~80℃,旺盛的蒸發,使地表景物飄忽不定,沙漠旅人常常會看到遠方出現朦朦朧朧的“海市蜃樓”。

塔克拉瑪干沙漠,系暖溫帶乾旱沙漠,酷暑最高溫度達67.2℃,晝夜溫差達40℃以上;平均年降水不超過100毫米,最低只有4~5毫米;而平均蒸發量高達2500~3400毫米。缺水的人員,瀕臨死亡前,皮膚將會變成與沙子一樣的顏色,一週後蒸發風乾成“木乃伊”乾屍。



沙蟒。該沙漠的動物也極端稀少,有些動物因高溫及缺少食物,有“夏眠”的生存方式。只是在沙漠邊緣地區,在有水草的河谷及三角洲,動物才較為多樣。在開闊地帶可見成群的羚羊,在河谷灌木叢中有野豬、猞猁、塔里木兔、野馬、天鵝、啄木鳥。在食肉動物中有狼,狐狸還有沙蟒。見到沙蟒的人不多,因為在沙漠裡的沙蟒等到一個獵物過來實在不容易,“千年等一回”,所以,沙蟒絕不會放過你,吃了你,可以至少3個月不用再進食。





遭遇野人也是死路一條。巴爾魯克山野人之謎 2007年8月初,新疆裕民縣巴爾魯克山傳來了驚人的消息,當地牧民在放羊的時候發現:野人在偷他家的羊羔吃。

沙塵暴。羅布泊每年8級以上的大風一百多次,10級以上的大風30多次。遇到沙塵暴,不是被風吹跑了,就是被沙活埋了。《盜墓筆記》上寫的遇到沙塵暴時,有幸遇到了一隻野白駱駝,跟隨白駱駝才跑到一個避風的“廢棄古城”。



樓蘭古國。羅布泊西邊就是有名的“樓蘭古國”遺址,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個小國,現今只留下一片廢墟,基本被紗掩埋。如果你不小心,會落入沙坑內,被流沙掩埋。死後也是變成乾屍。下面是發現的樓蘭美女,眼睛睫毛都還在,看看是不是在深情地看著你?

有點兒害怕怕了?那就看看復原後的照片吧,見下圖:

精絕國。《盜墓筆記》也提到過這個小國。它也是絲綢之路“南路”上的一個國家,以殷實、富庶著稱。但不知什麼原因突然消失了,以至於四五百年後,唐僧取經東歸時經過這個國家的“尼雅城”,只見到了滿目蒼涼。現今的“精絕國”,也是怪事不斷,許多探險者無緣無故的死在這裡。現今已變為“乾屍國”。貝爺是不是害怕這個,才一直不敢來探險。


羅布泊長年黃沙堆積,狂風呼嘯,渺無人煙,一座座金字塔形的沙丘屹立在沙漠上。 大風過後,沙山搬移,沙漠突然變的不認識了。



奇異的間歇泉。在羅布泊深處,有一種奇異的“間歇泉”。你會突然發現沙漠裡有一汪清澈的泉水。幾個小時後,泉水突然就消失了,還是一片沙漠。據說這種泉水大多是有毒的。不到萬不得已是不能喝的。

上世紀90年代末期,我國為開發塔里木盆地的石油資源及推動南疆經濟發展,修建了沙漠公路。但是,對旅行者來說,穿越塔克拉瑪干的定義,不是坐車途經輪臺到民豐的500公里沙漠公路。


而是以于田或墨玉為起點(或終點),阿克蘇為終點(或起點)的兩條線路作為探險意義上的穿越,兩條路線中以于田大河沿線路難度最大。

如果貝爺也走這條路線,肯定不行,因為太簡單了,建議用直升機把貝爺丟在羅布泊的中心地帶。估計這是貝爺最後的一次荒野求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