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賣給印度272架戰鬥機,賺了100多億美元,又生產了100多架新戰機


2015年俄羅斯將蘇30SM戰機部署在敘利亞戰場,蘇30SM執行了多次轟炸和巡航任務。蘇30SM戰機是俄軍最新型的戰機,是俄軍精銳中的精銳。蘇-30SM戰鬥機於2012年首飛成功,而蘇30SM的成功試飛,最大的功臣是印度,因蘇30SM是在俄出口印度的蘇-30MKI基礎上改進的。

1996年俄羅斯在蘇-30戰機上了加裝推力矢量噴管和無源相控陣雷,俄羅斯告訴印度蘇-30MKI是未來25年內最強大的戰鬥轟炸機,是僅次於F-22戰機的第四代半+戰機。在俄羅斯連原型機都沒造出來的情況下,印度就簽了購買協議,花費15億美元購買40架蘇-30MKI。

2000年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花費33億美元,獲得了生產140架蘇-30MKI的許可證,但在印度生產蘇-30MKI戰鬥機的成本要比直接從俄羅斯進口成本高至少2倍。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還是除俄羅斯外唯一一家蘇-30MKI戰鬥機的技術維護和維修中心。

2007年印度購買俄羅斯40架蘇-30MKI花費了15億美元,而2010年再次購買42架蘇-30MKI,俄羅斯報價42.9億美元。也就是3年蘇-30MKI的單價從4000萬美元漲至1.02億美元,趕上了美國第五代戰機F-35的單價。但印度的蘇-30MKI已經墜毀了8架。

採購數年才爆出,印度一位空軍元帥收了160萬美元的好處。因此印度的蘇-30MKI一直問題不斷,有100多架一直處於維修狀態。1997年印度接收首批8架蘇-30M,發現有幾架根本是蘇-27戰機,並且8架戰機的發動機葉片都出現了裂痕。2002年接收的10架累計飛行120小時就要回俄羅斯大修。

印度購買了272架蘇-30MKI,俄羅斯由此獲得了利潤豐厚的訂單,進賬100多億美元。俄還在蘇-30MKI上發展了蘇30SM戰機,藉助於出口印度的生產經驗,蘇-30SM的研製生產和試飛鑑定過程十分順利。蘇30SM的性能將相當於第五代戰鬥機的水平,俄羅斯先後訂購了115架,已生產了100多架。

目前蘇-30SM在俄羅斯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蘇-30SM戰鬥機可謂是一機多用,不僅可以有效打擊地面目標,為地面部隊提供近距空中支援,而且也能攻擊海上艦船和摧毀空中目標,甚至還能根據戰術需要承擔起電子對抗和空中預警等任務。


蘇-30SM秉承了側衛家族的強大攻擊能力,一門GSh-301型30毫米機炮,12個外掛點,最大載荷為8噸。在執行空戰任務時,可選擇不同的空空導彈組合方案,分別為8枚R-27ER1導彈、4枚R-27ET1或R-27EP1導彈、6枚R-73E近距格鬥導彈、12枚RVV-AE中距空空導彈。

蘇-30SM在承擔對地遠程打擊任務時,可以攜帶多種類型的空對地導彈,在晝夜複雜氣象條件下實施對地攻擊,大大提高了防區外精確打擊能力。蘇-30SM還具有強大的反艦能力,可以攜帶兩枚Kh-31A超音速反艦導彈或Kh-59MK遠程反艦導彈。

蘇-30SM的作戰效能很大程度上得益於N011M改進型無源相控陣雷達的優異性能,可以同時跟蹤15個目標,可同時攻擊其中4個。蘇-30SM配備了兩名機組人員,前後駕駛艙內都配備了頭盔顯示器和具有圖像融合功能的多功能彩色液晶顯示器。採用了兩套飛行控制系統,兩人可以交替駕駛。


蘇-30SM繼承了蘇-30MKI的前部鴨翼,採用三翼面氣動佈局的直接優勢在於,無需依賴於增大靜不穩定度,就可以大大提高機動性能。蘇-30SM採用了AL-31FP渦扇發動機,單臺推力142千牛,發動機採用了推力矢量噴口,可以在低速和接近零速度時具備超機動性。

蘇-30SM戰鬥機完成了一些高難度超機動動作,飛行員將其稱之為楓葉、桶滾和鍾。楓葉是一個受控的尾旋動作,像秋天時從楓樹上落下的葉子。桶滾是戰鬥機在急轉躍升後再做橫滾,如同在空中做了一個趔趄動作。鍾是戰鬥機先急速上升,再進行尾衝,彷彿在空中畫出了一口鐘的形狀。

2015年10月蘇-30SM和蘇-24先後兩次進入土耳其,土耳其兩加F-16緊急升空。蘇-30SM在遭到警告和攔截時,並未立即掉頭返回,反而啟動了火控雷達,持續鎖定F-16長達5分40秒。11月土耳其空軍一架F-16戰機擊落了一架蘇-24M戰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