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兩百多萬隨著洩洪打了水漂

兩百多萬隨著洩洪打了水漂

天空中烏雲密佈,空氣中一絲風也沒有,眼看著一場暴雨就要傾盆而至。

大友緊張地看著天空,不時來回踱著步子。方明沒好氣兒地對他說:“你能不能靜一靜?這麼緊張幹嘛!”

“我能不緊張嗎?水庫裡的魚眼看著就要捕撈了,萬一這雨連著下個幾天,洪水暴漲,水庫肯定要洩洪,咱們的魚就徹底玩兒完了!”

“你以為我就不著急?可是光急有個屁用,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如果這雨真要下個幾天,那就是不該我倆發財。”

“媽的!你到能想得開。”大友氣急敗壞地罵了一句。

“咔嚓!”一聲炸雷,打斷了倆人的談話,閃電像要把天撕開一個口子,大塊兒的雲朵被風颳得不停翻滾。

俗話說:“風是雨頭!”看樣子這場大雨是非下不可了。

倆人不約而同地跑出了屋子,站在院子中央,恨不得給老天跪下,求老天給他倆幾天時間,等水庫的魚捕撈完了,隨便怎麼下都行。

院子裡乾燥的泥土,被豆大的雨點打得“噗噗”直冒煙,倆人愣在原地,任由冰冷的雨水沖刷著面頰。

剛開始,雨點還是淅淅瀝瀝的。他倆心存僥倖,祈求老天給點面子,希望雨不要下的太大。

這想法還沒從腦海裡消失,瓢潑大雨就鋪天蓋地傾瀉下來!

方明和大友是發小,兩人從小學到高中一路相伴,度過了叛逆的青春期。

高考因為分數線原因,兩人奔赴了不同城市念大學。雖然遠隔千里,他倆從沒斷了聯繫。

經過四年寒窗苦讀,倆人都順利地拿到了大學畢業證書。

畢業後,倆人不約而同地回到了老家,通過公務員考試,一個被社保局錄取,另一個進了稅務局。

剛開始,兩人抱著一顆“回饋之心”,想用所學報效社會,工作上一絲不苟,任勞任怨。

可是大半年下來,和他倆想的根本是兩回事兒。同事們朝九晚五,像“活死人”一樣,過著得過且過的日子。

隨著時間地流逝,倆人也被磨得越來越沒有了鬥志。要想“同流而不合汙”那簡直是痴人說夢!

兩人經過激烈地爭吵,最終達成一致,放棄了“外星人”一樣獨行俠的日子,融入了大家庭的懷抱,過起了“混日子”的生活。

如果沒有那一次“踏青”,倆人還過著混混僵僵的日子!

那年春天,桃花開得格外早,空氣中瀰漫著潮溼的氣息。早春的花兒爭奇鬥豔,提醒人們快點卸去厚重的棉衣。

倆人雖不在同一個單位,由於相互之間經常來往,各自單位的同事基本上都認識對方。

方明所在的稅務局組織了這次春遊,大友也在被邀請之列。

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就到了“黑溝水庫”。這地方不但能看桃花,還能釣魚、燒烤,是個踏青的好去處。

大家三五成群地拿著手機拍照,歡聲笑語被春風送出去大老遠!

他們倆卻對水庫發生了興趣,坐上了當地老農的小船,向水庫深處劃去。一邊遊覽風光,一邊和老農聊了起來。

原來這個水庫,是被一個南方老闆承包下來養魚的,一年賺個幾百萬沒有問題。

倆人對視了一眼,將信將疑地問老農:“好傢伙,能賺這麼多錢?”

老農根本不看他倆,自顧自地說著:“不信的話,今年秋天過來看看捕撈場面,就知道了。”

回去以後倆人就合計上了,整天辛辛苦苦上班,一年下來也就幾萬塊錢收入,人家養個魚一年能賺幾百萬!

上網資訊、查資料,忙活了好幾天,終於得出了答案。水庫養魚是現在致富的一個好項目!

既然得出了答案,倆人空閒之餘就跑水庫,打探消息。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迎來了黑溝水庫開網撈魚的日子。

那場面雖趕不上黑龍江“冬捕”,但也有得一拼!省內外開車來的魚販子,擠破了頭想搶個頭彩……

兩百多萬隨著洩洪打了水漂

捕撈

回去後,倆人粗略估計了一下,水庫裡的魚全部賣掉的話,毛錢就有將近兩千萬元,除去成本、開銷,淨賺五六百萬應該沒有問題。

大半年就能賺這麼多錢,他倆的心被徹底激活了!

經過一個多月的考察,終於在偏遠山村找到了一個小型水庫。和水庫領導經過了幾輪談判磋商,最後以合適的租金給承包了下來。

萬事具備,倆人回單位辦理了停薪留職手續。

親戚、朋友一圈借下來,籌措了兩百多萬元啟動資金,開始了緊鑼密鼓地準備工作。

簡短截說,資金、設施、工人、漁業技術員等等一切都到位後,久違了的春天來臨了。

倆人跟著技術員到外省進魚苗,親自押車回來。看著魚苗入水庫,就像自己的孩子第一次進幼兒園一樣開心。

由於有了科學地管理,在漁業技術員地指導下,魚苗長勢很快,兩個月就達到了一斤多。

按照這個速度,到了秋天,達到收購要求一點沒有問題。

倆人吃住都在水庫,和工人們摸爬滾打,細心地照顧著魚兒。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觀察魚的長勢。

日子過得雖然辛苦,可想想秋後豐收的景象,倆人還是咬緊牙關堅持了下來!

今年老天也是照顧,整個夏季雖然雨水不少,但沒有什麼大雨。眼看著豐收在望,倆人嚮往著花花綠綠的鈔票,心中不由一陣竊喜。

突如其來的暴雨,打碎了倆人的發財夢!

大雨一下就是三天,好像一個夏天沒下完的雨,都用這三天時間給補了回來。

倆人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乾脆穿上雨衣,叫上工人,跑到水庫觀察水情。

水庫的水位,已經達到了歷史峰值。暴雨下到第三天,水庫領導終於下達了死命令“開閘洩洪”!

任憑倆人怎麼苦苦哀求,也不起作用。水庫領導斬釘截鐵的一句話,徹底打消了倆人的幻想。

“這點蠅頭小利,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比起來,哪個重要?”

隨著水庫開閘洩洪,倆人整個夏天辛勤的汗水,也隨著洪水地轟隆聲付之東流了!

兩百多萬隨著洩洪打了水漂

洩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