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新零售賦能互聯網家裝:新零售不一定是新零售,家裝依然是家裝

新零售賦能互聯網家裝:新零售不一定是新零售,家裝依然是家裝

儘管互聯網家裝時代的來臨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業主在裝修過程當中的痛點和難題,但是它卻將家裝帶入了一個與外部元素結合的全新時代。以往我們看待家裝行業就僅僅只是侷限在家裝行業本身,並沒有深度思考家裝與外部行業之間的聯繫。現在,我們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行業與家裝行業進行聯繫,用現在比較時髦的一個詞語叫“賦能”。

如果我們將互聯網家裝看做是互聯網賦能家裝行業的過程的話,那麼,現在正在進行的這場深刻的變革則更加應該確切地被稱作是新零售賦能家裝行業的過程。同互聯網賦能家裝僅僅只是流量供給不同,新零售賦能家裝行業更加偏重技術性。當前,以3D、VR、AR等技術為主要切入點的家裝體驗平臺的不斷出現就是這種發展趨勢的直接體現。

新零售賦能互聯網家裝:新零售不一定是新零售,家裝依然是家裝

為什麼有關家裝體驗的平臺會不斷出現呢?其中很大程度上因為藉助互聯網時代的圖片、視頻等平面化的展示方式已經無法再起到很明顯的效果。通過3D、VR、AR等技術來給用戶立體式的體驗正在成為一種新的家裝體驗方式。

說起這些技術,我們經常會把它們與當前火熱的新零售聯繫起來,很多時候,我們認為它們就是新零售時代的必然產物。因此,藉助這些技術來優化用戶體驗,促進用戶轉化也就變成了新零售賦能家裝行業的過程。

但是,如果我們僅僅只是將3D、VR、AR等新技術看做是新零售賦能家裝行業全部的話,顯然並不全面。因為新零售賦能家裝並不僅僅只是體驗上的升級,它還有很多一系列的配套的東西在裡面。通過新零售賦能家裝,我們能夠找到很多新的方式和手段,並能找到很多家裝行業發展的全新增長點。有關新零售賦能家裝的方式,我已經談過很多。今天,我要說的是新零售賦能家裝的幾個誤區。

第一個誤區是將深度賦能看成是簡單相加;

第二個誤區是將新零售賦能家裝看作是新零售;

第三個誤區是將新零售賦能單純、孤立地來看待。

上面列舉了新零售賦能家裝行業的幾個誤區,現在,我們單獨對這些誤區進行細緻的分析和介紹,看看這些誤區背後到底是哪些東西在作祟。

新零售賦能互聯網家裝:新零售不一定是新零售,家裝依然是家裝

誤區一:將深度賦能看成是簡單相加。

現在在新零售賦能家裝行業的過程當中,很多人會犯同一個毛病,那就是將新零售賦能家裝行業,看作是“新零售+家裝”。如果你是這麼認為的,那麼,新零售賦能家裝僅僅只是你的一個營銷噱頭而已,最終將會陷入到互聯網家裝的怪圈當中。

因為,互聯網家裝之所以受到如此多的詬病,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我們就只是簡單地將互聯網賦能家裝行業看作是“互聯網”和“家裝”兩種元素簡單相加的過程。這種思維所導致的一個最為直接的結果就是互聯網家裝最終淪落成為了一種營銷噱頭,表面上說得很光鮮亮麗,實際上卻是換湯不換藥。

等到互聯網的噱頭打不下去的時候,家裝行業又開始迴歸到傳統家裝的套路上去了。這種僅僅只是把兩種元素簡單相加,而不將這兩種元素進行深度改變的行為,說白了就是鑽空子,不願意在互聯網賦能家裝行業上進行深度思考和all in。

一旦互聯網的一些外在的紅利消耗殆盡之後,家裝行業又將會迴歸到傳統家裝的運行軌跡當中,不會再有任何改變,用戶痛點將會依然存在。所以,新零售賦能家裝行業的時候,我們不能這樣一勞永逸,坐享其成,而是應該從更加深度的方面來尋找新零售賦能家裝的方式和方法,面對問題各個擊破,而不是逃避。

那麼,深度賦能是什麼意思呢?我理解的深度賦能是指新零售能夠與家裝行業產生緊密融合,並能將家裝行業的流程和環節進行改變的東西。比如,現在新零售概念當中的“打通線上和線下”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點。但是,如果我們僅僅只是將這個概念與家裝行業進行簡單相加,而不從家裝行業本身上進行挖掘的話,那麼新零售的這個“打通線上和線下”的概念也僅僅只能適用在零售方面,而無法與家裝的具體流程進行深度融合與聯繫。

我理解的“打通線上和線下”並不僅僅只是體現在家裝產品的零售上,它還更多地體現在家裝行業的具體流程和環節上。比如,在互聯網家裝時代,施工過程當中的監督的全時化,線上和線下的融合。因為即使在互聯網家裝時代,我們對於家裝實際施工過程當中的監督依然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時化。儘管一些所謂的互聯網家裝公司引入了一些24小時監督的設備,但是由於實際操作過程當中的一些問題,最終導致了這種24小時的監控基本上是一種擺設。

除了施工過程當中的監督之外,還有一個方面是家裝建材的線上與線下的統一。這個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看到家裝實際施工過程當中其實是有很多材料浪費的現象存在的。如果我們能夠實現線上和線下的統一,就能夠減少這個過程當中的浪費,減少材料對施工過程的影響,從根本上提升家裝運行效率。

新零售賦能互聯網家裝:新零售不一定是新零售,家裝依然是家裝

誤區二:將新零售賦能看作是新零售。

切記,新零售賦能家裝之後,家裝依然是家裝,而非新零售。當下,互聯網家裝領域有一個誤解,就是簡單地將新零售賦能家裝等同於新零售,這不僅讓新零售賦能家裝失去了生存土壤,而且讓新零售賦能家裝的方向會出現走偏。

既然新零售賦能家裝,那麼新零售就要能夠給家裝行業提供能量和養分,從而實現更好地發展。但是,家裝依然是家裝,我們還是要回歸到家裝行業本身上。如果僅僅只是未來追趕新零售的風口,將新零售賦能看做是新零售,那麼,家裝行業就不是家裝行業了,而是變成了新零售。

比如上文提到的新零售當中的“打通線上和線下”的概念,其實就可以對家裝行業進行賦能。但是,還是要落腳在家裝行業身上,不能簡單地為了破解當下家裝行業的發展難題,而捨本逐末,緣木求魚。

新零售賦能互聯網家裝:新零售不一定是新零售,家裝依然是家裝

誤區三:新零售賦能家裝是一個整體化的存在,並非僅僅只是獨立的,單一的。

很多人看待新零售賦能家裝就僅僅將目光侷限在新零售這一個行業當中,不會思考在新零售的行業之外,我們應當思考的一些東西或者是與新零售同步發展的一些東西,比如工人產業化革命、智能科技的蓬勃發展、家裝行業的模塊化運作等。如果我們僅僅只是將目光侷限在新零售上,那麼就不會對當下整個市場環境做出一個準確的判斷,最終也會讓新零售賦能家裝變成一種孤軍奮戰的遊戲,無法真正給家裝行業帶來切實改變。

比如,我們在講究新零售賦能家裝行業的時候,如果能夠與工人產業化聯繫起來的話,其實很多問題便迎刃而解。按照我們以往的邏輯,家裝行業的一線操作工人只能有素質相對不是太高的裝修游擊隊來實施的,這就導致了很多新奇的新零售技術在這些裝修游擊隊面前失去了效力,無法實施。

但是,如果我們將這個現象與工人產業化聯繫起來看待的話就會發現,通過將裝修施工工人進行統一管理,即使是一些相對高端的技術應用,通過對這些產業化的工人進行培訓是依然可以被落地和實施的。

另外,新零售賦能家裝行業的時候,家裝行業相關的工具、標準都在發生深刻變化。我們並不能夠將所有的目光全部集中在新零售身上,而是更多地要將目光集中在智能科技、新生標準的改變上,這樣不僅能夠為新零售賦能家裝找到更多的切入點,而且可以更加深度地理解新零售賦能家裝行業的具體意義。

我理解的新零售賦能家裝行業並不僅僅只是“新零售”和“家裝”兩種元素的簡單相加,它更多地表現在新零售與家裝行業融合之後產生的巨大改變以及家裝行業從新零售獲取到的巨大能量上面。告別新零售賦能家裝行業的一些誤區,能夠讓我們對新零售賦能家裝行業有更加深入的理解,真正能夠找到新零售賦能家裝行業的精髓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