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評價M60機槍?

哼哈321


M60通用機槍是美國曾經的制式機槍,口徑採用7.62x51mm NATO北約標準口徑。M60作為一種通用機槍能夠同時取代M1919A4重機槍和M1919A6輕機槍。

M60採用短行程活塞導氣式原理,槍機迴轉閉鎖,開膛待擊擊發方式。M60的結構源頭可以追溯到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大量使用的劉易斯輕機槍。而M60機槍的直系親屬是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FG42傘兵步槍。這種結構非常獨特,導氣杆與擊針連為一體,由擊針與導氣杆之間的連接杆帶動槍機迴轉閉鎖。

M60本身並算不上是一種優秀的武器,他問題很多。第一個問題是更換槍管,M60的備用槍管連著活塞和兩腳架,體積和重量很大,攜帶不方便。而且在更換的時候沒有提手,要帶隔熱的石棉手套直接握著槍管拆下來更換。更要命的是槍管升溫很快,在速射200發都就要更換槍管。

早期型的M60還有供彈困難的問題,必須將彈鏈理順,放平才能正常射擊,彈鏈過長會導致供彈故障。M60還有扳機組失靈的問題,在連續射擊過多彈藥之後,即使鬆開扳機,機槍也不會停止射擊,而是失控持續射擊到整條彈鏈打光。此外M60還存在零件易損壞的問題。

但是M60相比美軍之前的機槍確實是一個大進步,將班組機槍帶入了通用機槍時代。而且其結構簡單,大量採用衝壓零件製造,有效降低了成本和重量。而且其採用了無託佈局,有效縮短了全槍長度,更適合越戰的叢林環境。

以上是我的回答,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我是輕兵器愛好者,熱愛輕武器與戰術文化,期待與你一起走進狂野的輕武器世界!


輕兵器愛好者


M60通用機槍是美國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設計定型的一種通用機槍。由於二戰時期德國MG42通用機槍的優秀性能引起了美軍的注意,因此戰後美軍決定裝備一種性能與MG42接近的新型機槍。由於德國戰敗後,盟軍接收了所有德國的研究成果,因此美軍在德國FG42傘兵自動步槍和MG42通用機槍的基礎上,設計了一種全新的武器——這就是M60通用機槍。M60的整體結構與FG42傘兵自動步槍基本一致,但供彈系統改為MG42的彈鏈供彈系統。1959年,M60正式定型。雖然M60的設計是春天兵工廠完成的,但生產卻是緬因州的薩科防務公司進行。此外,巖島兵工廠也為M60生產過備件。目前,M60已經基本完全退出美軍現役,但仍然有國家的部隊使用這種經典武器。其最新改進型M60E6已經取得了丹麥皇家陸軍的認可,成為了丹麥的新一代制式機槍。

M60通用機槍採用活塞短行程導氣式自動原理,槍機迴轉式閉鎖,採用彈鏈供彈,發射7.62×51毫米北約標準彈。作為一種通用機槍,M60既能安裝在三腳架和固定槍架上,作為重機槍使用,也能使用兩腳架,充當輕機槍使用。M60的優勢在於後坐力不大,非常容易控制。但其射速則較慢,只有550發/分雖然M60可以進行快速更換槍管,但必須使用石棉手套才能完成更換,因此比較麻煩。加上M60的可靠性不太好,在實戰中經常會出現故障,因此最終被M240取代。


軍情導航


一款設計其實比較差的機槍,最終由於各種問題,退出了美軍的裝備序列,被M240機槍取代。

M60機槍設計之初也是按照通用機槍來設計的,其不少設計還參考了德國的FG42步槍,其自動機構就是借鑑的德國FG42傘兵步槍。但是借鑑時,美國人認為其射速還是太高,於是降低了其射速,所以M60只有550發/分的射速,這種射速實在算不上火力兇猛。而且M60的導氣裝置是不可調節的,這也就意味著無論何時士兵只能用這個有點慢的射速來對抗敵人。

此外,M60機槍更換槍管非常不便。機槍作為戰場上的火力支柱,往往需要連續射擊,因此能夠迅速更換槍管是十分有必要的。M6機槍的腳架以及導氣管是和槍管連接在一起的,拆卸必須同時拆卸下來,而且其提把設計在槍身上,這就導致要更換槍管必須使用專門的石棉手套,而同時期的別的通用機槍就沒有這麼麻煩。

而且M60的可靠性不是很高,其擊發故障率很高,甚至會出現開火後由於阻鐵鬆動,無法停止開火的情況,這時非常危險,必須把整個彈鏈打完,損耗彈藥不說,還十分危險。最終,M60機槍讓位給了M240機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