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書法和毛筆字分別是什麼呢?

夢旅仙人



首先,我們以前是沒有書法毛筆字這些概念的。古代的書法都叫“書”。那些“書法”、或者“法帖”,只能屬於著名書法家的作品。

但是,自從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引進西方“自來水鋼筆”以後,就有了毛筆字這個新詞兒。這是為了區別書寫工具。

我們今天在談到毛筆字這個詞兒的時候,應該說,大部分是一種貶義,就是說你的毛筆字寫得不怎麼好。


從書法藝術的邏輯來說,書法藝術當然要用毛筆來寫,所以,書法藝術作品,當然也是毛筆字。

所以,就書法的工具來說,我們說,只有毛筆寫出來的字,才能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哪怕鋼筆也可以寫出書法作品,但是,鋼筆不可能有毛筆那樣豐富的筆法變化,所以,鋼筆字,哪怕也是書法,受到工具表現力的限制,是不會有毛筆字一樣豐富的藝術性的。

既然毛筆的表現力那樣豐富,那麼毛筆字應該寫出毛筆的藝術性,才是最好的毛筆字。


鋼筆因為書寫效率比毛筆字要快五倍,所以,很快成為漢字書寫的主流工具,一時,毛筆幾乎就有瀕臨滅絕的危險,就在這個時候,新時代的書寫工具電腦出現。電腦的書寫速度是鋼筆書寫速度的三到五倍,電腦書寫,自然有淘汰鋼筆,成為今天的書寫主流。

今天,唯一具有書寫生命的工具,只有毛筆,古老的毛筆是中華民族的的驕傲,我們應該寫好毛筆字。

但是,隨著學習書法的深入,我們發現,有些毛筆字沒有生氣,遠不是書法藝術作品,這就產生了對“毛筆字”和“書法”的區別。


這樣的區別,下至普通書法愛好者,上至專業書法家之間,都在討論毛筆字和書法的區別。

實際上,毛筆字和書法的區別,僅僅是藝術性的差別而已,我覺得,我們還是不要太在乎。

因為,由於審美觀念不一樣,得出的結論也好,具體的評判也好都會不一樣的。


實際上,中國古代就已經有類似於毛筆字和書法的討論了,比如對館閣體的批評,就是認為這種書法,與其說是毛筆字,不如說就是“印刷體”罷了。

但是,今天與古代不同的是。古代的館閣體是用於抄錄文件的。假如,我們需要“印刷體”,那麼館閣體對抄錄文件的貢獻是不容低估的。

而今天,我們根本不需要用毛筆抄錄文件了,毛筆字主要是用於藝術欣賞的,所以,追求毛筆字的藝術性是我們今天的首要任務。

如果寫毛筆字還寫得像印刷體,那真的別怪人家批評你的“毛筆字”不是書法。

總之如果學習書法是按照“四法三筆”來學習的一定會成為書法藝術作品,而不是生搬硬套食古不化的毛筆字。


千千千里馬


毛筆字和書法的根本區別在於,書法不僅包含毛筆字,還包括書寫漢字的筆法、墨法、字法和書寫全篇作品的章法,也包括鋼筆字在內的其他硬筆書法。

首先,寫好毛筆字只是進入書法殿堂的第一步,其實書法的學習要從臨帖開始,通過對帖的字進行:描,摹 ,臨,記,背,默最後到靈活運用需要漫長的過程。所以寫毛筆字只是書法學習的第一步,在描和摹的時候也偶然需要用到鋼筆或者鉛筆輔助。例如:

像這樣的小篆作品在初學臨摹就需要我們輔助鉛筆進行摹下來,再進行臨帖。

其次,書法家還需要理解唐代著名書法家孫過庭《書譜》中,把書法學習分為三個階段即:“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如果只是寫毛筆字還不能說是理解或者懂得書法,還需要理解書寫漢字的的筆法和筆意。例如

最後,在當代書法還包括一鋼筆字為代表的硬筆書法。我們對書法的理解不要只是單純認為寫毛筆字就是書法這是非常片面的。

綜上所述。寫毛筆字只是書法的基本,書法所包含的內容和書寫思想,書寫工具等等。也就是說書法包含寫毛筆字,但寫好毛筆字不能夠代表懂得書法。


懷志書院


我認為這兩種概念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毛筆字僅僅要求用毛筆來書寫漢字,屬於比較低級的書寫形態。另外從這一動作產生的結果來看,毛筆字這一詞還意味著書寫的具體產物。而相較於毛筆字而言,書法是講求法度的藝術,它的概念要小於毛筆字。

這是簡要的說明,下面我們從具體的方面來進行說明。

一、概念闡釋

關於毛筆字和書法這兩個概念,要想區分清楚,首先要對他們下一個定義。瞭解他們內在的機理。

書法,顧名思義,就是書寫漢字的法則。這是它基本的概念,也是最準確的闡釋。很多人說書法的意思應該是“書寫漢字的藝術”,但是我實在是不贊成這一觀點。因為如果我們把書法定義成“書寫漢字的藝術”的話,那麼我們就和日本人以及韓國人對於書法的認知是一樣的了。

要知道韓國和日本受到西方歐美藝術觀點影響很深,因此它們將書法中“法“棄之不用,改以“藝”稱之,實際上是有失偏頗的。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有機會的話我們再詳談。

作為書法本來的發源、興盛、繁榮的地方,中國人和中華民族自然有無可爭議的權利對書法做出符合書法本身傳統和未來發展前景的闡釋。而而這一闡釋不僅要兼顧到傳統書法中,對於書法法度的要求,而且必須要看到書法自身作為世界藝術的一種,其特殊的意義和價值。

因此,“書法是書寫漢字的法則”這個論斷完全是合理的。

毛筆字的定義則要為簡單了。毛筆字,顧名思義,就是用毛筆書寫漢字的動作過程及其產生的結果。這一過程所用到的工具是毛筆,書寫的對象是漢字。

二、產生的結果

既然我們要分字這兩個概念之間的區別,就要弄清他們之間的聯繫如何。這樣搞清聯繫,就可以為我們分析他們之間的區分提供便利了。

毛筆字這一概念既可以用毛筆書寫漢字的動作過程,也可以這個動作產生的結果,即毛筆字作品。現在就有一個問題了,毛筆字作品屬不屬於書法作品?

可以肯定地說,某些毛筆字作品可以稱其為書法作品,但是有些毛筆字作品就算不上書法了。比如野狐禪式的毛筆字作品、醜書等都不是書法。

相反的,是書法作品的一定是毛筆字作品。這一概念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我們在這個區別與聯繫中發現了這一事實,即書法這一概念是小於毛筆字這一概念的。也就是說毛筆字包含有書法和非書法兩部分。

三、法度區別

所以,毛筆字包含書法和非書法兩部分這個事實讓我們看到毛筆字內部的一個區分問題。而根據我們前面說的“書法就是書寫漢字的法則”這一論斷,基本上就可以知道,這一概念中的“書寫漢字”,是毛筆字這一概念中,書法和非書法所共有部分。而不同之處則在於後面,即有無法則的問題。

有法則者,則為書法;無法則者,則是非書法。

因此,那些包括非書法因素在內的醜書、野狐禪式的書法、江湖書法都可以說是缺乏法度的非書法部分。正是由於這一部分的存在,才使得書法和毛筆字產生對立的一面。

四、文化、藝術層次高低的區別

另外,如果從文化層次的高低上來看書法的話,我們就會發現書法和非書法這兩者的對比、區分,不僅僅是有無法度這個問題這麼簡單。有些非書法確實不能說人家不遵守法度,相反,它們有時候的遵守的太好了,以至於不敢絲毫改動一點,只能寫別人已經寫完之形、摹別人已作之態。實際上館閣體就是代表之一。它有嚴格的法度,又有非常明確的形態、面貌要求。但是館閣體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法度的嚴謹既讓它成為書法的典型代表,又讓它在某種程度上失去了書法應該有的地位,即表情達意。

表情達意之用,在書法中則體現為淵博的知識和豐富的學養鑄就成的書卷氣。這種書卷氣必須有十分深厚的學識和廣博的藝術修養才可以達到。

很多人看到這又會說:“你看吧,他又在宣揚書法精英論了!這麼高的要求普通人無法做到!這種觀點是說書法是小眾的藝術!是精英文化的狂歡!”

這樣的論調十分可笑。中國歷史上有那麼多精英,但是他們出身草莽,有那麼多在藝術上有所作為者,都曾經是那個社會最底層的人民出身,比如仇英和齊白石。

他們曾經出身很高嗎?一點都不高。但是你看他們的畫作,皆是文人高雅之態。這就說明,一切事在人為!這些成就與他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松風閣書法日講


先從漢字說起,中華民族文明5000年,從文字的創造、應用、發展延續至今,文字在歷史文化中貫穿始終。從結繩記事開始,商朝的甲骨文,清朝的篆體,戰國的隸書,漢末的楷書,一直沿用至今。


用毛筆寫字的筆叫軟筆,用竹、柳、石寫字的筆叫硬筆,使用了這兩種工具,其寫出的效果非同一般。特別是毛筆,把漢字表現的或龍飛鳳舞,或蕩氣迴腸……

自從1564年,英格蘭人發現了黑色的礦物石墨,能在紙上留下痕跡,這就是我們所使用的鉛筆的前身,從此世人用上了硬筆,在用筆方面是一次質的飛躍。

毛筆與書法的共同特點

兩者都具有實用性,為社會提供服務。比如,舊社會官方的告示,就是用毛筆來書寫,告訴百姓新出臺的政策,如何執行等等,幫助官府傳遞信息。

毛筆字與書法的本質區別

書法是按文字的特點及其含義,按照傳承的筆法、結構、章法、墨法等特有的規律,而完成的作品,具有欣賞和傳承價值的藝術作品。它是無圖之畫、無聲之樂、無言之詩、無行之舞;


而毛筆字是以傳統法度書寫的字,是學書的最初階段,但是它不具備書法作品的特點和功能,即欣賞價值和傳承價值。

總結

綜上所述,書法是一門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藝術,經歷了幾千年的滄桑變化,總以不同的風貌,反映出時代的精神,它也是中國文化的核心與精髓。所以在當今社會,傳承和弘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是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重要內容。


明月門


書法與毛筆字的區別?

毛筆字,就是用毛筆表達文字,具備表達信息的特徵。

書法,就是基於書法技術的、有自我個性的、當下情感與思想的、使用文字線條與空間的感性化表達。具備表達當下獨特的情感與思想的特徵,具有不可重複性。實質是“以意馭字”、“以意馭形”、“形意合一”、“人書合一”。

字法,指基於書法技術的、有自我個性的、使用文字線條與空間的感性化表達。具備美學特徵,工藝特徵、技法特徵、可無窮重複。實質是“以練馭技”、“以技重字”、“以技重變”、“有形無意”(意指當下的意[非過去的意],當下的喜怒哀思,當下的靈魂,而導致字形隨之而變,喜則字逸、怒則字沉、哀則字滯、思則字結等)、“人書兩分”(重複過去練字的自我嘛)。

凡是抄字詞、抄別人的文章、抄自我的文章的,都是玩“字法”,而不是書法。道理很簡單:你當下的思想情感,不可能與你所抄的內容是一體的,氣息上不可能一絲一毫完全契合。即使是王羲之,本人想重寫《蘭亭集序》,也無法在氣息上完成重複,不可能超越自我的“人書合一”的巔峰狀態。


現在很多書法大家、書法愛好者,都是玩字法。書法愛好者基本上玩他人的“字法”,如顏體、歐體、魏碑體、曹全漢隸體等。

啟功先生有自我之字體,有自我之“字法”,簡稱“啟功體”,但先生如以“啟功體”去表達“喜怒哀思”而“啟功體”不變,就不是“書法”,而是“字法”了,儘管“啟功體”的精氣神俱足,但沒有當下的靈魂。


urna風之度0


毛筆字與書法之間的區別有哪些區別?

毛筆字和書法都離不開毛筆,從表面上看,都是用毛筆寫漢字,但是毛筆字與書法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書法離不開毛筆,但是寫毛筆字並不一定就是書法,更不能認定只要會用毛筆寫字的人都是書法家,那樣就大錯特錯。

簡單來說,毛筆字注重實用性,僅僅是書寫文字,把文字當做工具進行是交流思想。對書寫要求也簡單一些,只要求文字寫得正確規範,字跡端正清楚就可以了。

寫毛筆字時,按照規範要求一筆一畫地寫下去,不用思考什麼。這情形就像走路或開車,只要保持注意力走在規定的區域,比如,靠右行,不需要思考步伐走得好看不好看,走得瀟灑不瀟灑。它是一種慣性動作的N個重複。因此,用這種慣性寫出來的字就缺少變化,平淡無奇,卻以工整規範的實用性見長,人都能看明白。

而書法是一種藝術創造,確切地說,是帶有強烈主觀情緒的藝術創造。要求作者在創作時,必須先有感受、醞釀和構思後才可以起筆,必須要把個人強烈的內在情感凝注在書法作品中,讓讀者可以從書法線條中看到寫作者的情感波動和思想趣味,並且能感染讀者,讓讀者感受到藝術的無窮魅力。

書法藝術的代表無疑是號稱天下第二行書的顏真卿的《祭侄稿》,全篇用筆情如潮湧,一氣呵成,氣勢磅礴,縱筆豪放,顏真卿在書寫中常常忘記蘸墨,寫到枯筆,卻起到了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讓整體更顯得蒼勁流暢,我們完全可以從書法字跡中看到,顏真卿在痛失侄兒顏季明後那種悲痛、壓抑、苦悶的精神狀態。

書法一詞體現在“法”這個字上,就是說,在書寫中一定要遵循法則、法度,不能隨心所欲地胡寫亂畫。書法是經過長期錘鍊的結果,是書寫者綜合修養的直接體現。沒有高超的技巧和藝術修養是難以駕馭書法藝術的。書法藝術性表現在線條、墨色、結字、章法、神韻、趣味等方方面面。在書寫中,一定要追求筆畫線條的變化,讓字體具有力度感和立體感,以達到力透紙背的效果為佳。書法的起筆、行筆、收筆、承轉等都有嚴格的要求,結字要求做到疏密有致,墨色要有濃淡枯潤的區分,章法佈局對字體要有大小變化,線條要跌宕起伏,如同音樂一般要行氣貫通,具有強烈的節奏感和韻律感。

更重要的是,書法是書寫者情感、思想、趣味、修養的外在流露,簡單來說,要字如其人,你是什麼樣的人,就要把個性和品質誠實地表現在自己的書法中,這樣的話,寫出來的才是你的獨一無二的書法,才是有藝術生命力的書法。


鴻鵠迎罡


毛筆字用毛筆記載的文章,毛筆如同現在的鋼筆 硬筆 電腦 等, 而書法則是水平較高,有美感的,二者從欣賞角度,書法高一層次.


東海書畫


現在的中國書法屬於漸漸步入繁榮時期!過去,在鋼筆、鉛筆、中性水筆與圓珠筆流行前,中國人還是以作為毛筆書寫工具,寫好毛筆字是所有讀書人的心願,但書法家還是不多。因為書法是寫字的最高層次,書法家不光要寫好每個字,每個筆畫,還要寫好具有章法的每一幅。也就是說書法比寫字更難的在於,不光是寫字,還要寫好在每個作品中注重筆畫與筆畫、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呼應與對比關係,如筆畫方面要處理好粗細、長短、位置、大小、主次等等問題,字方面要處理好大小、同一、位置、粗細、距離、主次等等問題,行方面要處理距離、濃淡、動靜、起伏、審美等等問題,整個作品方面要處理好整個書寫過程的筆、墨、紙、法度、韻律等等問題!

傳說王羲之看舞劍悟出書道。

如果說寫好字是設計一個漂亮的舞蹈造型,那麼書法,就是跳一支完整的舞蹈,不光是一個一個舞蹈造型串起來,還要有動態性、連貫性、對比性、審美性、過程性等等,如果從頭到尾一個造型會讓人覺得呆板,靜止,沒有變化,看一眼就不再看了;如果有不同造型串起來,什麼都有,就會好看耐看!

書法就像一部文學作品,有起伏有高潮有精心組織的故事;書法就像是一首音樂歌曲,有起伏跌宕有高低對比的意境渲染;書法就像高手舞劍,有起式收式,有躥蹦跳躍,有虛實結合,有劍道真解。

現在,排除少數老年文盲,儘管有手機電腦打字的擔憂,隨著教育普及,寫字是全民化,寫出好字是大眾化的追求,但書法比寫字更難,所以只有少數人才能成為書法家,絕對的小眾化。如同每個人都寫日記作文,成為詩人作家的只有少數人。





華夏曆史文化


可能是現代人太沒有書法常識了吧,太容易被忽悠了,所以這樣的問題才會成為問題。實際上太簡單,毛筆字不一定是書法,書法不一定就只是毛筆字。

毛筆字是從書寫工具的角度來定義的,就是用傳統的狼毫,羊毫,兔毫,以及各種兼毫製作成的書寫的工具,然後用墨水來書寫。而鋼筆字、粉筆字、對應的也只是書寫工具的不同而已,這個跟寫字有關,但跟是不是書法沒啥一定的關聯。很多人用毛筆寫一輩子字也跟書法沾不到一點邊,就想現代社會我們大部分用鋼筆和圓珠筆寫字,也沒見得寫出來就是硬筆書法一樣。


而書法的定義,是書寫的法度,書寫的藝術,它對自己的要求定義已經不僅僅實用了,還涉及到了法度,風格、傳承、藝術表現、審美等等各個層面了。它可以是毛筆的書寫,也可以是鋼筆,粉筆,圓珠筆,甚至刻刀,火焰等等不同工具的書寫。


可以說,人人都可能會寫字,但絕對部分人寫得都不能談書法。談書法是有門檻的,是有規矩的,這個不是工具層面的問題,是藝術和審美層面的問題。


本來這個真不是問題,但現代社會我們的書法審美能力和判斷能力,真的是達到了歷史最低,隨便一個人拿起毛筆揮灑幾下就說是書法,然後搞得誇張一點就成了大師。所以,才會連基本的常識都沒有了,可悲啊。


李藝泓


所有用毛筆及軟筆書寫的漢字都是毛筆字,但不是所有的毛筆字都是書法。

兩者的分別如下:

1、毛筆字是廣義的,既包含書法也包含非書法、甚至毛筆塗鴉;但書法是以文字為表現形式、且合“法”的一種藝術,書法必須有法,這個“法”專指書法特有的構成和審美規律,只有依照書法特有的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書寫,並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才能稱之為書法。


2、毛筆字歷史上更多指向實用,例如記錄,當然現今實用性已漸趨消失。書法在歷史上實用(例如科舉)與藝術兼具,但當今越來越完全趨向藝術,這一變化讓書法更自由,如同攝影術替代了油畫的實用性後才在藝術上出現大繁榮、大發展。

3、“醜書”是書法嗎?

區分毛筆字是不是書法,關鍵還是合不合“法”。“合法”的再“醜”也是書法,不合法的再”美“也只是毛筆字。

例如許多“江湖字”龍飛鳳舞,很多人喜歡,甚至都本基的作品還登上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舞臺,但因為無法,只能稱之為毛筆字。

也有一些民間書寫者並未受過正統書法教育,但從碑帖中耳濡目染,隨手寫的春聯、招牌甚至賬本,客觀上“合法”就從毛筆字上升為書法藝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