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陝西安康花鼓戲與湖南花鼓戲有什麼區別?

銀振冰


零陵花鼓戲


湖南戲曲藝術源遠流長,湖南花鼓戲是在地花鼓、花燈戲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地方小戲,又因為湖南多山多丘陵的地理環境,導致各地有不同的花鼓戲類型,包括長沙花鼓戲、邵陽花鼓戲、衡州花鼓戲、常德花鼓戲、零陵花鼓戲、岳陽花鼓戲。湖南花鼓戲的傳統劇目,總計約400多個,以反映民間生活為主,多以生產勞動、男女愛情或家庭矛盾為題材,語言生動,鄉土氣息濃厚。

湖南花鼓戲迄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經歷了從民間歌舞到對子花鼓(地花鼓)、三小戲,再到整本大戲的歷史過程。湖南花鼓戲的早期形式是“兩小戲”,一般是一旦一醜扮演一個情節極為簡單的小故事,“兩小戲”系由對子花鼓戲衍變而來,故其劇目也與對子花鼓戲有許多共同之處。湖南花鼓戲的曲調可分為四大類型,即小調、牌子(包括走場牌子和鑼鼓牌子)、打鑼腔和川調。

安康花鼓戲。安康花鼓戲包括“八岔戲”“小調戲”“大簡子戲”三種地方小型歌舞。它最早來源於湖北鄖襄一帶(包括襄陽、樊城、棗陽、宜城、鄖縣、均縣、房縣等地),後來沿漢江傳入安康,與各地山歌調子融合在一起,逐形成一個定型的地方劇種。安康尤以旬陽、漢陰、紫陽、平利花鼓最有代表性。

小調戲,除了本地原有的小調曲調和小調戲之外,大多是鳳陽花鼓戲的迴流。鳳陽花鼓的吹腔名目與梆子腔聯唱的形式,原系漢江流域的產物,後沿長江東去,在江南長期流傳過程中,經與當地唱腔的碰撞與融合,不斷得到昇華和提高,隨著江南移民的遷入定居,富有江南韻味的小調很快在新的土壤中生長起來,大筒戲大量劇目主要來自鄂西,在漢水中下游發展興盛起來。大筒戲在鄂豫陝邊界流傳較久。後與上述兩種合流,清初,鄂西花鼓藝人隨移民的遷入不斷流入安康,更加促進了安康花鼓戲的發展和繁榮。隨著安康花鼓戲的蓬勃發展,三種聲腔同臺分演,藝術風格逐浙趨於統一。但因各地演出形式不同,其稱謂也有差異:安康稱“二棚子”,“地蹦子”,“拉花兒戲”,“花鼓子”,“大筒子”,“風攪雪”等;並且還有“八岔”和“土岔”之分;表演形式及唱腔與陝南其它地區大同小異。


時拾史事/微信公眾號historytalking


時拾史事


2008年,花鼓戲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花鼓戲,中國地方戲曲劇種,通常特指湖南花鼓戲。湖北 、安徽、 江西 、河南、陝西等省亦有同名的地方劇種。

在眾多名為“花鼓戲”的地方戲曲劇種中,屬湖南花鼓戲流傳最廣,影響最大。

湖南花鼓戲又為湖南各地花鼓戲的總稱,湖南各地花鼓戲細分為:長沙花鼓戲(益陽花鼓戲)、岳陽花鼓戲(臨湘花鼓戲)、衡州花鼓戲(衡陽花鼓戲)、邵陽花鼓戲、常德花鼓戲、永州花鼓戲(零陵花鼓戲)等六個流派,通常所見到的湖南花鼓戲經典劇目《劉海砍樵》、《打銅鑼、補鍋》。

據史料,湖南花鼓戲源出於民歌,清朝嘉慶年間逐漸發展成為一旦一醜演唱的花鼓戲初級形式。

湖南花鼓戲的牌子,有走場牌子和鑼鼓牌子,以小嗩吶、鑼鼓伴奏,活潑、輕快,適用於歌舞戲,是湘南諸流派主要唱腔之一。後期由於劇目的發展,表演藝術也有所豐富,充實了武功表演。 行當分工也更趨細緻,不但由“三小”發展到生、旦、淨、醜,而且“三小”中也有更細的分工。

安康花鼓戲是民間的稱謂,專業說法是陝南花鼓戲。

陝南花鼓戲又被稱為漢調二黃,土二黃”、“山二黃”、“靠山黃”,或“二黃戲”等。又因它是在漢水流域由西皮、二黃結合形成,故又多稱“漢調”。在安康地區又有“陝西漢劇”之稱。

漢調二黃,是陝南地區僅次於南路秦腔的大型劇種。音樂唱腔,與皮黃系統各劇種基本相同,以“西皮”和“二黃”兩種聲腔為主幹,幫與京劇接近。

據史料,漢調二黃成於明永樂前後。漢調二黃的劇目豐富多彩,在藝人中久有“唐三千、宋八百、野外史傳數不得”之稱。除了衰落期間大量遺失以外,僅現所知有傳統劇目一千四、五百本之多。

漢調二黃的行當,分為十大行;一末、二淨、三生、四旦、五醜、六外、七小、八貼、九老、十雜。二黃音樂唱腔屬板腔形式。其曲調簡樸中存幽雅,婉轉中有激昂,旋律注重抑揚頓挫、輕重緩急,吐字講求尖團分明,而且要求達到清亮準確、字正腔圓和滿腔滿調。

雖然都被籠統稱謂花鼓戲,但因為每個地域歷史文化傳承不同,以及地方小劇種類繁多,在流變過程中,互有兼收,最後都經過改良。

所以,湖南花鼓戲和陝南花鼓戲,無論唱腔,還是行當,都已經有很大不同。

論名氣,湖南花鼓戲更大,這是有種種原因綜合導致的現象,但不能因此就說湖南花鼓戲比陝南花鼓戲更好。 地方小劇種都是文化瑰寶,值得我們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