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NBA場均50分和場均30+10+10哪個更難做到?

劉文洋6



不管是場均50分,

還是場均30+10+10,

其實都很難!

一個考驗的是個人得分能力!

一個考驗個人全面性!

一定分高低的話,場均50分更難達成!


NBA歷史上還從未出現能夠場均50分的神獸,即使強如上帝也做不到!即使縮小範圍,單個賽季場均50分都沒有!偶爾單場得分爆炸,還是比較容易,63分詹姆斯、61分哈登、70分佈克!當然科比81分高光表現!場均50分幾無可能,球員的手感問題、球權等等因素都不能保持最佳!

而場均30+三雙, 需要球員技術全面,不管個人得分、搶籃板髒活累活、助攻隊友串聯全隊,都要有所建樹,聯盟能夠全面發展的球員也有好幾個,詹姆斯、哈登、威少等等!



所以相比較而言,來講略微容易些,上賽季的威少單核帶隊,孤膽英雄,硬生生的打出場均30+三雙的記錄,球隊戰績也排西部第六!本賽季的哈登迎來大爆發,場均 31+9+8,有望達成賽季三雙!


各位看官大佬,你們說呢?

我是光之子,喜歡NBA喜歡聊球,喜歡就關注我吧!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


光之子


說實話,在NBA無論是場均50分還是做到30+的三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反過來說但凡能做到的,都應該是超級明星。

首先讓我們先來看看歷史50+得分榜。

Top1:張伯倫,118次

Top2:喬丹,31次

Top3:科比,25次

Top4:埃爾金-貝勒,18次

Top5:裡克-巴里,14次

Top6:阿倫-艾弗森,11次

Top7:詹姆斯,10次(截止目前)

Top8:賈巴爾,10次

Top9:伯納德-金,8次

Top10:多米尼克-威爾金斯,7次

所以縱觀NBA整個歷史長河,能一次兩次砍下50+得分的可能是運球好,手感滾燙。但多次單場砍下50+得分的並不多,因為想砍下50+得分,首先你需要有充足的體力,其次你要有足夠的球權,再次你要有把籃球放進球框的能力。

接下來再讓我們看看30+10+10次數排行榜

第一名:威斯布魯克,32次

第二名,詹姆斯,22次

第三名,詹姆斯-哈登,18次

第四名,喬丹,11次

第五名,魔術師,12次

如果只比較前五名的數量總和50+得分榜217次遠多於30+三雙的95次。

但可能要考慮到時代的不同,張大帥的數據對現代的參考性不那麼強。所以用50+得分榜的2-6名和30+三雙的前五名比較的話也是113多於30+三雙的95次。所以30+三雙的難度肯定還是要大於50+得分得,畢竟,除了得分還要兼顧助攻籃板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各位網友,你們怎樣認為呢?

如果有錯誤歡迎大家指正交流,小編一定吸取教訓,如果覺得我寫的還可以,,麻煩您關注點贊。


這有你想要的江湖


相對於單賽季場均“30+10+10”來講我個人覺得到單賽季場均50分更難。

在NBA歷史中單賽季場均50分這是很難的強如“籃球之神”喬丹單賽季場均最高分也就37.1分在這之後30年裡竟沒有人達到這一高度可見這是很難的,距離喬丹單賽季場均最高分最為接近的是科比在05-06賽季場均得分35.4分。縱觀NBA歷史唯有一人單賽季場均50分那便是“遠古巨獸”張伯倫。曾在61-62賽季單賽季出手3159次命中1596球總得分4029分場均50.4分。這也是NBA單賽季總得分以及場均得分記錄。

至於單賽季“30+10+10”縱觀NBA歷史有兩人曾做到這點。一個便是羅伯特森在61-62賽季場均拿到30.8分、12.5個籃板、11.4次助攻。此外在64-65賽季羅伯特森差點也達成這一指標場均31.4分、9.9個籃板、11次助攻。距離30+三雙僅差8個籃板就能達標可惜了點。

另一位30+三雙大家都很熟悉,這也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在16-17賽季威斯布魯克場均31.6分、10.7個籃板、10.4次助攻成為繼羅伯特森後第二位達到這一成就的人,要知道當時威少所在球隊僅排名西部第六名但是憑藉著“成就”囊獲當年常規賽MVP你就知道在人們心目中這項成就有多了不起。

本賽季威少有多大希望再次創下場均三雙的神蹟,本賽季戒指目前為止場均得分25.3分、9.7個籃板、10.2次助攻。只要接下來在籃板這塊加強那麼在過1個多月便可再次見到這一神蹟。但肯定無緣30+三雙。

假如降低標準單賽季場均三雙現役中詹姆斯完全有能力達到這一點。如果把得分升至30+那麼歷史上只有這兩人畢竟現在聯盟場均30分以上整個聯盟單賽季不會超過3人。所以你們知道單賽季50+很難了吧。如果說單賽季場均30+三雙有希望的話,那麼單賽季50+分就會讓人絕望。

不要意味追求數據如果不能帶隊奪冠這數據還有什麼意義。


轉身請說一聲


這個問題如果在現在這個小球時代,個人認為場均50分比較難。為什麼這麼說,以下我們慢慢分析一下。

達成這兩項的最低標準

場均50分什麼概念?賽季總得分要達到4200分。當然這是打滿全部場次的情況下。而場均三雙的最低標準是820分820籃板820助攻。

兩項記錄的難點

眾所周知,超級球星們單賽季2000+是家常便飯,但是2800+已經是驚為天人了,遠古籃球時期還有機會,但是近代籃球機會渺茫,一要考慮體力和命中率,二要考慮對手的防守強度。

反觀場均三雙,它的難點在於隊友,因為這項記錄其實有30%是靠隊友的,但是現代籃球以傳切為主,球員的投籃能力也大幅度提升,所以助攻不再超級難。

歷史依據

場均50分只有遠古時期有人染指,而場均三雙威少上賽季已經刷新,並且這賽季有很大機會。

你覺的哪個記錄比較難?理由是什麼?一起聊聊吧!


俗事解於球


到底哪個更難?都非常非常難,但如果論歷史發生次數,那就是場均50分更難了,因為50分歷史只有一人,30+三雙有兩人。

先說場均30+10+10吧。

歷史上有且只有兩人做到過,一個是“上古神獸”,奧斯卡-羅伯特森,另一個是“現役神龜”威斯布魯克。

羅伯特森一次。
61-62賽季,出場79場,場均30.8分,12.5籃板,11.4助攻。

NBA歷史三雙王,生涯一共拿下181次三雙,雖然只有一個賽季場均三雙,但有五個賽季得到只差零點幾的準三雙。

維斯布魯克一次。


連續三個賽季場均三雙,厲不厲害?雖然場均30+三雙只有一個賽季,但連續三個賽季場均三雙,已經是前無古人後難來者了,真是了不起。生涯到現在為止144個三雙,不出意外會輕鬆超過羅伯特森位居歷史第一。


接下來輪到場均50分了,歷史上只有張伯倫做到過,為了更直觀看出場均50分的難度,直接曬出歷史上場均37分以上的記錄排名。


看了這個排名是不是感覺生無可戀?別說50分了,場均40分都沒有第二個人做到過,所以這個記錄比30+三雙要難多了,至少後來人,幾乎不可能打破甚至接近張伯倫的記錄!

圖中可以看到,強如“籃球之神”喬丹也不過37分,本賽季的哈登一騎絕塵,有望打破歷史第二的記錄,第一?想想就行了,不,想也別想了。


說到這,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事。

話說在得分狂人張伯倫一枝獨秀的年代,突然冒出了另一個砍分大哥埃爾金貝勒。當賽季貝勒場均34,張伯倫38,球迷以為看到雙雄爭霸的時代了,貝勒也再接再厲,第二賽季得分上升到38,追平張伯倫上賽季場均得分,然後呢?然後那個賽季場均50分!球迷消停了,貝勒也消停了,沒法玩了。

我們不如來打個比方,一個常年一二本線徘徊的學生,你要求他必須考上北大清華,這難度幾個星?


小蛋黃和小蛋清


針對這個問題,首先要說的是,這兩個數據都非常難,絕非一般人可以做到。但要具體比價二者哪個比較難的話,個人認為要根據所處時代來分析。如果放在遠古時代,場均30+10+10會比場均50+難,而放到現在場均50+顯然要比場均30+10+10難。

遠古時代

在遠古時代並不是沒有出現過場均50+的情況,張伯倫曾經在61-62賽季單賽季創造過總得分4029分場均50.4分的壯舉,也是那個賽季張伯倫創造了單場比賽100分的記錄。其實在遠古時代,NBA聯盟中的規則還不完善的時候,如果有類似張伯倫這種身體能力非常強的球員,是有機會獲得場均50+的可能的,當然前提是強行刷。雖然在遠古時期大O也創造過場均30+10+10的歷史數據,但強如大O這種全能球員因為種種原因也只有一次這樣的壯舉。

當今時代

在當今時代,隨著籃球的發展,要求球員越來越全面,得分、助攻、籃板要樣樣都行。上個賽季的威少繼大O之後實現過場均30+10+10的壯舉,我相信如果球員刻意為之的話,像詹姆斯、哈登等一些球員,也是有能力創造這一神蹟的。但如果要想拿下場均50分,說真的在這個年代太難了。雖說相比遠古時代現在有三分機制,那也正是因為三分機制,讓越來越多的球員喜歡飄在外線投三分,但三分必定是一個不穩定的選擇,一、兩場準但不能保證場場都準,三分只是適合短時間內的爆發得分,對場均這種長期並不適用。

總之,不管是場均50+還是場均30+10+10,都不是隨便說說就能獲得的,要知道常規賽有整整82場比賽,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時期,想要獲得這樣的成就必然是非常偉大的球員。

老哥們,覺得寫的還行的話,點個關注,給個讚唄!I need you !


老球迷860


個人認為場均50分更難做到。

場均50分在NBA歷史上只出現過一次就是61-62賽季,張伯倫的場均50.4分。此外最接近的是張伯倫自己在62-63賽季創造的場均44.8分。

再就沒有任何單季場均得分上過40了。最近20年裡最高的場均得分是05-06賽季科比的35.4,也和場均50分相去甚遠。

而且張伯倫作為內線球員,完成場均50分,命中率50.6%的情況下,都用了場均39.5次出手。05-06賽季科比在拿到35.4分的情況下,用了27.2次出手,都被視作刷分和打鐵。

如今聯盟,內線球員作用逐漸邊緣化,能瘋狂刷分的都是外線球員,而外線球員的命中率,幾乎一定會隨出手次數增多而下降,要完成場均50分,只怕是沒有個場均40次出手,根本是痴心妄想。

再想想,能場均40次出手,還能保持不低命中率的人,會面對一個怎樣的防守強度?想想關鍵比賽時,庫裡面對的包夾,也不難想象,要場均出手40次,大概率會被對手包夾,還要保持不低的命中率,會是個什麼難度。

而場均30+10+10的三雙呢,先說歷史上有兩個人做到過,61-62賽季的奧斯卡羅伯特森和16-17賽季的韋斯特布魯克

當然了,僅僅是因為歷史上有兩個人做到過比一個人做到過,所以更容易,這個太簡單了,我下面再舉一些,接近場均三雙數據的例子:

  • 1963-64賽季,奧斯卡羅伯特森,場均31.4分9.9籃板11助攻
  • 1964-65賽季,奧斯卡羅伯特森,場均30.4分9籃板11.5助攻
  • 1988-89賽季,邁克爾喬丹,場均32.5分8籃板8助攻
  • 2007-08賽季,勒布朗詹姆斯,場均30分7.9籃板7.2助攻
  • 2009-10賽季,勒布朗詹姆斯,場均29.7分7.3籃板8.6助攻
  • 2016-17賽季,詹姆斯哈登,場均29.1分8.1籃板11.2助攻

且不說大O這種,巔峰時期幾乎年年就差一個兩個籃板就能完成場均30+10+10的人,近20年來,接近場均這個數據的人一直沒少出現過。

事實上,上述這些完成場均三雙和接近場均三雙的情況,主要是因為球隊整體較弱,球隊只有一個巨星,需要某個超級明星大包大攬,這樣的情況下,場均30+10+10並不難實現。尤其是到了16-17賽季哈登這,連球隊整體孱弱這個條件都不用了。

如今這個小球時代,如果巔峰時期的喬丹,科比,詹姆斯這樣的超級外線重新出現在聯盟裡,只要恰巧能遇到需要他們大包大攬的球隊,30+10+10的場均三雙絕不難實現。

綜上,場均50分要比場均30+10+10更難。


Xinxin的體育世界


這兩個都一樣難做到。場均50分,縱觀NBA歷史上,喬丹跟科比都沒有做到過這樣的偉大成績!僅僅只有這一位大仙!還沒有人可以拿下過場均50分的成績!但是做到場均30+10+10相對簡單,歷史上已經有兩個人同時做到了。



張大帥,張伯倫是一個天生的得分機器。他的記錄永遠是後輩所仰望不上的!在一九六二年的時候,張伯倫單場砍下100分!直接打破了NBA歷史紀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後來人科比最多也只砍下了81分喬丹職業生涯最多也就砍下了69分!而且就是在那個賽季張伯倫砍下了場均50.24分!直接打破媒體對於籃球的認知!


當時張伯倫所處的時代,節奏進攻非常快,再加上他那可怕的身體素質,才造就了這樣的成績,要是放在今天,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近20年來,最高的場均得分應該是科比在2006年創下的場均35.4分吧。

至於場均30+10+10,NBA歷史上有兩個人做到過了!一個是奧卡羅伯特,56年前,大O場均可以轟下30.8分12.5籃板和11.4助攻!而上個賽季威少拿了42次3雙,場均數據是31.7分10.7籃板和10.4助攻。直接打破了大O保持多年的記錄,成為歷史第二人!而本賽季,威斯布魯克場均得分29分,9.7個助攻,10個籃板,也就是說,只要他願意,本賽季還能達成場均3雙的目標!



但是如果普通的球員,想得到這樣的成績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想要刷到這樣的數據。必須以全隊之力輔佐你刷數據。上個賽季威斯布魯克是雷霆全隊幫助他刷三雙。但是場均50分就很困難了,連科比最瘋狂也不過連續四場得分過50分。你們認為呢?


小賢看體育


要比較這兩個數據那個更難,先分析下要等到這兩種數據,需要做些什麼?

先說30+10+10,場均30分,可能相對來書容易點,歷史上有很多人單賽季拿到過場均30分,科比、詹姆斯、喬丹、阿杜等等很多。但是拿到30分的同時有十次助攻的就不多了,因為這需要絕對的球權,一般都是組織後衛,像威少、羅伯特森。可是強如納什、保羅、基德等,雖然有過多次助攻10+,但得分都不超過30。拿到30分同時拿到10個籃板的又有多少呢?百度一下發現90年代以來只有上賽季的威少,還是威少,強如奧尼爾、鄧肯、加內特等等都沒有,只有90年代以前的張伯倫、賈巴爾、馬龍等。當然他們有些拿過好幾次,比如神獸張伯倫。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所以威少完成30+10+10的數據真是不可思議,歷史上第二次。




再說說場均50分,這個有多難,先看看歷史數據吧。歷史上只有籃球皇帝張伯倫拿到過一次,而且僅有一次。所以這個更難,假如你這場得到30分,現在的比賽30分已經很高了, 但是你下一場的得到70分才能場均50。70分有多難想必大家都知道,魔拜啊!


意樽月


首先,我們要清楚的一點,場均和單場是有天壤之別的。場均是一整個賽季82場或者這個賽季你打的場次總得分除於你打的場次所得分,就是場均分,這個和單場得分完全不同的。

回到問題,場均50分,什麼概念,就是一個賽季你每場都需要拿到50分以上,偶爾你發揮不好,可能得個20分30分,你就意味著別的場次你就需要拿到60分70分的高分去補平之前少的分你才能拿到場均50分,說到這點,你就知道難度可想而知。目前為止,得到場均50分的只有上古神獸張伯倫拿到,冠絕古今。張伯倫大家都知道,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球員,NBA50多年的歷程中,只有張伯倫拿到,真的讓人驚歎❗️


下面說下場均30+10+10,這個場均三雙的數據也是難度很大。既需要得分,又要注重團隊,保持籃板和助攻,對球員的全面數據要求很高。縱觀整個NBA歷史,也只有兩位球員取得,大O奧斯卡.羅伯特森以及去年的威斯布魯克威少,難度也是非常不易。

冷靜分析,在目前小球盛行,擅長三分的NBA聯盟中,按理說得分更容易,但是到目前,場均得分榜還是31.2分,所以說場均50分絕對是難上加難,後面不可能的存在,而越來越注重籃球配合的今天,場均30+10+10還是有機會的。因此,場均50分是比場均三雙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